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858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附答案)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名校讲坛

考点链接

(一)病句——用词不当

【典型例题】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参考答案】应将“昭然若揭”改为“显而易见”。

(解析:

“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含贬义,与前后语境不符。

【技法点睛】用词不当的语病常有以下两种类型:

(1)词义使用不当。

如: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灾区。

(“节俭”为形容词,后面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2)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如:

教育不仅要循序渐进、夸夸其谈,还需要以身作则,付出实际行动。

(“夸夸其谈”是贬义词,应改为“谆谆教导”。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6。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典型例题】结合上下文,说说“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统治者所犯下的罪行决不能归咎于人民,真正的强盗是统治者,而人民是无罪的。

【技法点睛】理解句子的含义可分三步完成:

(1)品析关键词,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结合上下文,分析修辞,探究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

(3)联系文章的中心及作者抒发的情感,理解一些特殊句的深层含义。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3。

01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洗劫(jié)惊骇(hài)瞥见(piē)

箱箧(qiè)晨曦(xī)野蛮(mán)

2.在下面句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2)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3.文学常识填空。

雨果,法国作家,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基础提升◆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掠夺珐琅脂粉眼花缭乱

B.耗费绸缎治裁不可名状

C.赞誊缀满赃物富丽堂皇

D.分亨恍若行窃丰功伟绩

(解析:

B.“治”应写作“制”;C.“誊”应写作“誉”;D.“亨”应写作“享”。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采,成为他人眼中的与众不同。

B.他的钱早就已经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C.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顿时让我眼花缭乱。

(解析:

B.“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儿没有留下,此处用来形容钱包的“空”不合语境。

6.(原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详见本课“名校讲坛考点链接

(一)”】

A.他非常虚心,经常向老师请教,有时为一个问题甚至要跑十几里路,他这种刻苦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B.他学习十分刻苦,值得每个同学效尤。

C.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

D.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时时流淌着爱的暖流,处处播撒着爱的阳光,人人收获着爱的果实。

(解析:

A.词义使用不当,“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向老师请教,用“不耻下问”明显不合适;B.感情色彩使用不当,“效尤”指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含贬义,此处可改为“学习”;C.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改善”。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D)

A.这本书共收录了我们文学社成员的150篇大作,是我们三年来的智慧结晶,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B.生日那天,面对朋友们送来的礼物,王磊感动地说:

“既然大家这么真诚,那我只有笑纳了。

C.你出身贫寒,家慈好不容易把你养育成人,她辛苦了一辈子,你现在应该好好孝敬她。

D.报刊记者最后解释说:

“因为消息多数来自民间渠道,故难免有不实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解析:

A.“大作”是敬辞,一般用于称别人的作品;B.“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C.“家慈”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

02课内精读

8.“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

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辛辣地讽刺了英法联军的罪行,使中心更鲜明突出。

9.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紧密;内容上,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10.作者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恍若月宫,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说它属于全人类,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作者饱含深情,极力赞美圆明园,为后文写英法联军破坏圆明园做铺垫,更利于表现作者的愤慨之情,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之情。

03拓展阅读

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叶匡政

流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经回归了牛、猴、虎、猪、马五件。

佳士得公司今日宣布,在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将出现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总价可能会拍卖到2亿元人民币。

对此,中方专家认为都“无异于打劫”,网上新闻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中国网民的愤怒。

自从中国有了回购文物的专项基金,尤其传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后,当年英法联军所抢的那些圆明园遗物,身价就像打了鸡血般飙升。

强盗们似乎磨圆了身上的棱角,纷纷变成了艺术家的后代,想在拍卖市场上与被抢者握手言欢。

没有道歉与愧疚,也不要愤怒和哀怨,只要白花花的银子。

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

100多年前,英法联军抢走了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100年后的今天,强盗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

据统计,1840年以来由于战争、盗掘、不正当贸易等,至少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中国是文物流失大国,所以早早就加入了《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

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无时间限制。

因为这个公约,2005年,被英法联军当作战利品的天津塘沽大钟,终于归还给天津。

由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签订了这个公约,所以流失海外的文物拍卖的情况仍在频繁发生。

自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后,中国文物的行情就一路看涨。

于是出现了几年前只值几百万元的兽首,今年竟被喊出了亿元天价。

被抢劫是一种耻辱,同样挨宰也是一种耻辱。

如果流失的文物被我们花巨资买回来了,即使我们把它们重新捧在手心,供在了博物馆中,也没有了那种失而复得的好心情。

单拿圆明园兽首来说,我们更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索回,让抢劫者们如何拿走的,再如何送回来。

虽然此举难度甚大,但我们还是要一直保持这种索回的权利和姿态。

假如一时难以追讨回来,不如索性让他们就像圆明园废墟那样,保持着一种缺憾。

我想,无论这些文物流失在何方,它们身上铭刻的中国印记不会变,它被抢走的历史记忆不会变,它来自圆明园的这个事实不会变。

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

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11.全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12.“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中的两个“强盗”,各指什么?

前者指100多年前,英法联军抢走了圆明园中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后者指100年后的今天,强盗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

13.结合全文,说说“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的具体含义。

【详见本课“名校讲坛考点链接

(二)”】

侵略者掠夺了我们的国宝,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不应该忘记,但我们不能遭受第二次掠夺。

兽首的天价拍卖,无异于侵略者对我们的第二次掠夺,只不过这次是披着文明的外衣进行的。

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追讨回来的情形下,我们只有舍弃,保持着一种缺憾,维护民族尊严。

14.结合全文,说说面对“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这件事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示例】①继续加入《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②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索回流失文物,让抢劫者们如何拿走的,再如何送回来;③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坚决不上“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的当。

冯铮《圆明园祭》

04综合性学习

学习本课后,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以“圆明园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5.你所在的小组准备围绕该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负责人,你将策划哪些内容?

【示例】①展示圆明园曾经的辉煌;②陈述帝国主义对圆明园的暴行;③呈现圆明园的残垣断柱;④对圆明园未来的寄托。

16.请为下面新闻拟写标题。

(15字以内)

【示例】圆明园遗址考古首次进行网络直播

据圆明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公众考古的发展,也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圆明园的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今天,圆明园首次尝试在新媒体上直播远瀛观遗址考古现场,并通过实时互动,让更多人了解考古发现和考古知识,进一步传播历史文化,让公众走近文化遗产,也让文化遗产融入大众的生活。

今后,圆明园还将继续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传播。

17.“中国政府拟斥资4.6亿元重修圆明园”,这一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围绕“圆明园是否重建”这一话题,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你是怎么认为的?

请发表你的看法。

甲:

圆明园应该重建,让国人一睹昔日圆明园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

乙:

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要让后人牢记这段沉痛的历史,以史为鉴,催人奋进!

【示例一】圆明园应该重建。

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我们中国不能没有圆明园!

【示例二】圆明园不应该重建。

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时刻警示国人,不要忘记那一段沉重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