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行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7720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仿制药行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仿制药行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仿制药行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仿制药行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仿制药行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仿制药行业.docx

《仿制药行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制药行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仿制药行业.docx

仿制药行业

仿制药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一、仿制药与原研药简介

1.仿制药

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copy)。

在仿制药品许可中,其生物利用度是指仿制药品经测试反应具有原研发产品的利用度的+/-20%,因此仿制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完全的保证(仿制药制造企业需通过GMP认证,仿制药需通过生物等效性检验)。

很多仿制药品成分中含不同添加剂及内在成分物质,此有别于原研发药厂的药物,故认为不具有生物等效性。

仿制药只是复制了原研发药的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而原研发药中其他成分的添加与仿制药不同,由此两者有疗效差异。

仿制药最大的好处是极大降低了药价。

如有一种药,发明者每吨要卖6000美元,过保护期后在印度仿制,每吨只卖60美元,极大地刺激了消费。

又如2011年2月,总部设在孟买的CIPIN公司宣布,将原来治疗艾滋病的三合一药物的价格降至350美元,即每天不到1美元,大大低于原研药的价格,这一举措使得印度的抗艾药大举杀进非洲和拉美等一些没有申请专利的国家,对跨国制药巨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原研药

 原研药主要指原创性新药,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和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得以获准上市。

需要花费15年左右的研发时间和数亿美元,目前只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才有能力研制。

 在我国,“原研药”主要是指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

二、仿制药行业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制药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医药产品创制能力最强和专利保护叫得最响的国家。

但是,在美国人用的处方药中,40%~50%是非专利药,而且仿制药每年以15%的速度在增加。

正因为生产了这么多的非专利药,美国药品价格的增长有所放缓,2002年美国畅销的200种非专利药,合计销售285.3亿美元,非专利药一年可为美国4000万医保人士节约140亿美元;

不但在发达国家,仿制药在发展中国家同样受到重视。

我国的近邻印度尽管与我国一样,也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但是在全球药品市场中,仿制药的地位正日益提高,据印度海关统计显示,印度每年出口的药品大部分为非专利药,2000年非专利药出口额已达16亿美元,预计2015年非专利药出口额将达到300亿美元;

我国的制药行业有了长足进步,从制药行业的基本空白到2012年能够基本满足国民一般用药的需要。

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制药业在新药创制方面是一个弱项。

创制一个新药,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还有很大的风险。

基于我国的国情,财力有限,制药科研实力薄弱,目前不可能在创制新药方面大做文章。

 

我国从1950年到2012年,上市的新药绝大多数为仿制产品,仿制药占97%以上。

然而,我国的仿制药生产与美国、印度等国家仿制药生产的差距在于还处在低水平仿制和低利润混战当中。

如今,随着大量国外专利药到期、国内相关政策趋向松动,中国仿制药产业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到2015年市场规纳能会接近5000亿元。

三、仿制药目前所遇困境

事例:

2014年9月轰动一时的“毒胶囊”事件就事发于辅料。

案中,浙江一家药用辅料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进入制药企业,导致9000万粒铬超标毒胶囊流入市场。

“毒胶囊”事件是辅料管控不严的极端事件。

绝大多数由于工艺和辅料导致药效不足的仿制药,在生产与流通环节是低效药或者无效药。

虽然这种药不致产生危害,但药效不够,既耽误治疗时机,也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痛苦、病程。

(毒胶囊就是由于仿制药监管不到位所导致)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人的模仿能力之强是全球公认的。

中国人口众多,药品市场巨大,仿制药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同样是全球公认的仿制药大市场。

根据国家食药总局提供的统计数字,中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高达18.9万个,其中化学药品有12.2万个,97%以上为仿制药。

但奇怪的是,中国仿制药的质量却在国际上饱受争议,甚至落在了另一个仿制药大国——印度的后面。

2009年出版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年鉴显示,中国进WHO 采购目录的品种数量为6个,印度则是194个,远超中国。

这一巨大差距背后虽然有一些其他因素,但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大多数仿制药的质量达不到WHO的要求。

2012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于是《规划》提出,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其中570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临床常用的化学药在2015年前完成,这570种常用药品涉及2400家企业,3.3万个批准文号,九成以上的文号都是2007年以前批准的。

1.利润空间压缩

目前中国仿制药的价格只有原研药的10%。

超低价格使企业不得不在质量上妥协。

压缩中国药企利润的是手握用药权的医院。

一名制药业资深人士表示,在药品的流通环节,医院处于强势地位,药企根本没有议价权,“中国药企的平均利润连15%都没有”。

研发一个仿制药品种,花费一般在50万-200万元,再加上生物等效的临床试验投入约50万-100万元;除这些成本,出厂价中还要加上审评的公关费用。

出厂价区区几元,到患者手中或为数十元的药品,除17%税费,还包括配送公司6个-8个点的配送费,代理商30个点的费用,公关费约20%的费用,其主要用于打通医院的关节。

这样药企不在质量上克扣很难获得预期利润。

价格战也集中体现在仿制药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下。

FDA针对美国在1999年—2004年中仿制药的价格与生产厂家之间的数量关系做过统计,结果显示,当仿制药厂家只有两家时,仿制药价格为原研药的52%;当生产厂家数目增至10家时,其价格降至原研药的26%;当生产厂家数目接近20家时,仿制药的价格仅为原研药的6%。

此外,一个药品往往面临几十上百家仿制,这使国产仿制药恶性价格战频起,也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2.仿制药质量存在问题

本文讨论的小分子化学药,其核心物质是那个被申请了专利的化学分子,专业名称叫作“活性药物成分”(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制药行业则更喜欢称之为“原料药”。

改革开放前国内很难买到进口药,但文献还是能查得到的,于是一些中国制药厂的技术人员便从文献上印着的化学分子式着手,试着将其合成出来,中国的仿制药时代就是这么开始的。

但是药这个东西有特殊性,光是分子式相同还不行,晶型也必须合适,手性也得一致,更重要的是,合成过程中不能引入太多杂质,这一点中国仿制药厂做得还不够好,且在厂家量产仿制药时更容易引入其他杂质。

除原料药本身外,专利药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制剂的配方和工艺,这也是考验仿制药厂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

有实力的仿制药厂能够从产品出发,通过逆向工程逐步倒推回去,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仿制药。

3.国内监管体制不完善

因为国内的监管体制不完善,造假情况相当普遍。

“造假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国外买原研药,冒充仿制药送检;另一种是在血样上造假,把一个血样当作两个样本。

”一位业内专家说,“有一家研究机构一年承接了100多个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全部项目均经一次试验就合格,简直是个笑话。

”“仿制药的研发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国外药厂往往要做好几次生物等效性试验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

”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的主任药师余琛说,“有时即使做好几次都通不过,最终只好放弃这个项目,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这家医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WHO生物等效性项目认可的I期临床试验机构,通常情况下这个40多人的团队每年只能承接十几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大约需要100多万元人民币,所以找这家医院来做I期临床试验的都是一些大药厂,尤其是准备出口国外的药。

“中国监管机构管的不是地方,经常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非要管。

”一位行业专家说,“比如国外仿制药做临床是不需要FDA批准的,这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中国则每做一次都要去药监局批一次,特别麻烦。

另外,中国海关对于做仿制药研究用的原研药的进口管得很严,附加了诸多限制,导致很多药企即使想拿原研药做参比制剂都不行。

其实这些药都是经过多年使用后被证明安全的,海关完全没有必要增加一道审批手续。

4.仿制药企业数量众多

中国制药行业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制药厂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中国药监系统本来人手就不够,管理起来更加困难。

中国人口总数虽多,但具体到每一种药,需求量并不是那么多,只需几家正规药厂满负荷开工,就能满足国内大部分用药需求。

截至2015年8月底药品生产企业数量1.3万家,药品批发企业数量16570家,较2014年底分别增加121家,3296家。

社会药店共计438745家,较2014年底增加3825家: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增加12034家,药品零售企业减少8209家。

四、区内医药公司情况

药企名称

成立时间

主营方向

公司基本情况

宁夏多维药业有限公司

1997年

藏药、中成药、保健食品和维生素针剂四大系列

是集中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制药企业,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现有职工1000余人,2001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据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GMP)认证,是藏药洁白胶囊、抗感胶囊、玄麦颗粒及补肾丸的国内最大生产基地。

公司生产针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多种剂型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

主要致力于原料药、预混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宁夏回族自治区30家非公有制优势骨干企业之一,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员工人数近3500人,资产总额近50亿,银行信用等级为AAA,下设两家子公司、两家分公司。

产品从单一原料药迅速发展到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泰乐碱、替米考星、预混剂等系列产品,具备了生产原料药、预混剂、颗粒剂三个剂型,几十个品种的生产能力。

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1967年

人用药、兽用药以及农药三大品类,以抗生素原料药、合成药以及中西药制剂为主

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由宁夏制药厂和宁夏中药厂改制重组设立而来。

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获准设立有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公司拥有四个全资子公司,总资产逾23亿元,是自治区百强企业以及五十户工业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各生产车间均通过了国家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其中原料药主导产品红霉素、盐酸四环素还通过了欧洲COS和美国FDA认证

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

1991年

公司重点发展品种为和畅-美洛昔康片、昊畅-羟苯磺酸钙胶囊、格润-氯霉素滴眼液。

位于国家级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1400万元,总资产4136万元,净资产2200万元,占地面积133343平方米。

有普通固体制剂、头孢类固体制剂、滴眼剂、化学原料药四个独立空气净化生产车间,并全部通过GMP认证。

现有员工130人,其中: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41%。

公司现有片剂、颗粒剂、滴眼剂、胶囊剂四种剂型28个品种和2个化学原料药共计30个批准文号。

以泰瑞制药为例,截止2015年11月,泰瑞的总资产为351539万元,总负债为184277万元,资产负债率52.42%,营业收入为173240万元,净利润28102万元,毛利率28.27%,净利率16.22%;银行融资88240万元,占总资产的25%。

宁夏启元药业系宁夏成立最早的医药企业,特色产品有金莲清热颗粒(胶囊)、山楂精降脂(分散)片、杞蓉(薄膜衣)片、复心(薄膜衣)片、消食健胃片等,销售辐射全国。

VC银翘片、复方甘草片为宁夏名牌产品,金莲清热颗粒系全国独家生产、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宁夏名牌产品。

上述两家制药企业不仅在中国市场占有市场份额,同时在海外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宁夏大部分药企的银行融资能力有限,面临着市场空间逐年压缩的困境,且还未深层次的与资本市场对接,融资成本较高,且仿制药品较为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较低。

若能引进畅销的仿制药技术,对于宁夏药企来说可以尽快的扩大销量并走向资本市场,但引进新的仿制药技术后,能否通过相同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并获得新版GMP认证便成为了关键之举。

5、新版GMP认证下的机遇与挑战

GMP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药品GMP认证是国家依法对药品生产企业(车间)和药品品种实施GMP监督检查并取得认可的一种制度。

我国2010年10月19日通过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此为新版的GMP认证管理办法,相比98版,该版本从管理和技术要求上有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对无菌制剂和原料药的生产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版GMP认证有两个时间节点:

药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其他类别药品的生产均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

未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的企业(车间),在2015年12月31日后不得继续生产药品。

2016年起全国全面实行新版GMP认证,为我国医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1、新版GMP的特点

第一、强化了管理方面的要求。

一是提高了对人员的要求:

将质量受权人与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一并列为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并从学历、技术职称、工作经验等方面提高了对关键人员的资质要求。

二是明确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和资源等构成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药品GMP的有效执行。

三是细化了对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的要求。

第二,提高了部分硬件要求。

一是调整了无菌制剂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

新版药品GMP在无菌药品附录中采用了WHO和欧盟最新的A、B、C、D分级标准,对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度级别提出了具体要求;增加了在线监测的要求,特别对生产环境中的悬浮微粒的静态、动态监测,对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和表面微生物的监测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二是增加了对设备设施的要求:

对厂房设施分生产区、仓储区、质量控制区和辅助区分别提出设计和布局的要求,对设备的设计和安装、维护和维修、使用、清洁及状态标识、校准等几个方面也都做出具体规定。

第三,围绕质量风险管理增设了一系列新制度。

  

新版药品GMP引入了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并相应增加了一系列新制度,如:

供应商的审计和批准、偏差管理、超标(OOS)调查、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等。

这些制度分别从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变更、操作中的偏差处理、发现问题的调查和纠正、上市后药品质量的持续监控等方面,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第四,强调了与药品注册和药品召回等其他监管环节的有效衔接。

新版药品GMP在多个章节中都强调了生产要求与注册审批要求的一致性。

如:

企业必须按注册批准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生产,按注册批准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采用注册批准的原辅料和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其来源也必须与注册批准一致,只有符合注册批准各项要求的药品才可放行销售等。

还注重了与《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的衔接,规定企业应当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已上市药品,要求企业建立产品召回系统,指定专人负责执行召回及协调相关工作,制定书面的召回处理操作规程等。

2、新版GMP为制药企业带来的挑战

通过以上对新版GMP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像欧盟GMP靠拢,提高了行业门槛,对制药企业的质量监管水平、从业人员素质、生产环境、设备设施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药品质量监管更加严格,倒逼制药企业升级生产系统、改造现有厂房、加大质量管理、验证、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这势必会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一些实力较为薄弱的中小型药企无力应对。

截止2015年8月,全国共颁发新版GMP证书5723张,涉及企业3786家左右,通过率不足1/3(全国制药企业约为1.3万家)。

2013年12月的首轮大考中,仅有60.3%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全部或部分通过新版GMP认证,剩余近四成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或生产线一律停止生产。

3、新版GMP为制药企业带来的机遇

自新版GMP认证开始实施以来,医药行业并购明显加速,仅201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并购整合交易就达到149起,同比增长36%。

行业的大规模并购有效提高了医药产业集中度,优化了产业布局,制药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从产业结构看,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地位明显提升,而附加值相对较低、环境敏感度较高、产能严重过剩的化药原料药的比重则明显降低。

从市场集中度看,以大容量注射剂为例,国内排名前5的生产企业已占据了全国近50%的市场份额。

从行业发展需要来看,新版GMP改造将加速淘汰落后的中小医药企业,为行业龙头和上市企业提供并购扩张的机会。

新版GMP对制药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设施、文件管理、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流程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政府部门监管和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着力点。

随着新版GMP的加速推进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我国药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6、“专利悬崖”背景下仿制药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

“专利悬崖”是对药品专利保护器届满带来的专利药品销售和利润的大幅下降的形象比喻,将专利保护期届满时的界限形象比喻为悬崖,欧盟委员会报告认为“专利悬崖”是指占销售收入比重较大的专利药品在专利保护届满时,竞争对手出售仿制药品,导致其市场份额或利益下降的现象,该报告预测,在仿制药推出两年后,药品的价格会平均下降40%,营业额也会减少80%。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2017年这5年内,全球就有将近100个畅销药品专利到期,绝大部分“重磅炸弹”品种都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

“专利悬崖”是真实而残酷的,很多大型制药公司将因此减少数十亿美元收入,据艾美仕医药市场咨询调研公司(IMS)的调查显示,到2016年,因药品专利期满和仿制药进入市场,大型制药企业的年销售额预计将减少1400亿美元。

全球最大制药公司辉瑞旗下的头号畅销药品立普妥,自1997年上市以来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2011年11月专利到期后,辉瑞2011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其利润下降了50%,与之对应2012年第二季度立普妥的销售额仅为12亿美元。

IMS的研究报告列出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专利药生产大国在2013年-2016年到期的专利药品,包括如表一所示的百余种在美国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和在其他国家年销售额排名前2-5位的重磅药品。

2、机遇

专利到期的药品蕴含巨大商机,尤其是即将到期的重磅畅销药品。

“专利悬崖“给药品专利权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仿制药生产商带来机遇。

我国制药产业总体处于“仿制为主创新为辅”的阶段,国内制药企业97%以上为仿制药。

因此,依据专利届满日尽早确定仿制研发计划,不失为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Bolar例外是指为获得和提供药品或医疗器械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以特定方式实施专利时,不构成侵权。

我国于2008年修改专利法时新增了药品专利的Bolar例外条款,现行《专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在药品专利届满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制药企业就应进行研究开发,尽可能避开从属专利的限制,减少药品上市后的专利纠纷。

同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也规定,对他人已获专利的药品,申请人可以在该药品专利期届满前2年内提出注册申请。

一旦专利保护到期则可以立即投放市场(如下图)。

我们从表一中选取部分重磅药品,对其专利届满日及在我国的行政保护状态进行检索,可以看出,部分专利药品在我国并未申请专利,部分药品在我国的性质保护也已经或即将到期,我国的制药企业可结合Bolar例外原则充分利用。

我国制药企业运用Bolar例外原则时应对目标药品进行全面的检索。

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信息,全面了解临期品牌药的专利情况,分析药品专利的同族专利、基础专利和后续专利,寻找技术壁垒。

同时,应尽早把握专利届满的重磅药品的市场和技术信息,确定合适仿制的目标药品。

尽管目前专利到期的重磅药品较多,但也不能盲目地进行仿制,应根据药品未来的市场前景和自身技术优势进行选择。

资料显示,国内仿制药的利润率仅为5%-10%,远低于国际仿制药的平均利润率30%-60%,其原因是不仅要面临国外仿制药对手的竞争还要应对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

因此,在药品仿制的后期,应注重药品质量的提升,在仿制的同时不断创新,仿创结合,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七、未来医药与仿制药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药物研究面临着三项突出的挑战,即如何借助生命科学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尽快发现新靶点和新先导结构、如何应对复杂疾病的作用网络、如何更好的实现成药性的早期评价与预测,以下几点发展策略可供借鉴:

第一,国家要依据国情,制定全面推进的创新策略,提倡新药研发的多种模式,制定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

第二,关注转化医学和新药研究模式的转变,这种其中涉及2个核心问题:

1)单基因/单靶点药物研究理念不能诠释多基因的复杂病症,2)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不能凸显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评估和预测;

第三,关注基于系统生物医学、网络药理学和临床需要的新药研究:

通过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网络药理学分享,能够在分子的水平上更好的理解细胞以及器官的行为,加速药物靶点的确认和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第四,关注个性化治疗与精准医学:

根据个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为个体“量身定做”个性化预防、诊断、治疗的防范;

第五,重视生物标志物的作用,包括更好地确定药物靶标、更好的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到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等;

第六,采用模型化和模拟化的方法和策略;

第七,以天然产物和中药为基础开展新药研究;

第八,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原始创新,注重大数据、表观遗传学等的应用;

第九,突出需求导向,解决重大问题,如抗耐药菌药物的研发。

对于仿制药来说,未来如何发展也有不同的建议,比如有人建议把仿制药分成三个档次,专利药是第一档,所有通过了生物等效性试验等高标准考验的仿制药为第二档,只通过了普通GMP认证的为第三档。

问题在于,这种分类方式虽然符合中国的现状,却不符合医学伦理的要求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不太容易向老百姓解释,实施起来会遇到很大阻力。

正在进行中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遇到了类似问题。

这项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能淘汰一批不符合条件、缺乏资质的制药厂,但这类药厂大都是地方利税大户,养活了很多人,受到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要想关掉它们是很困难的。

但是,如果不关掉一批药厂的话,制药行业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将永远得不到解决,国产药的质量永远上不去。

八、对于宁夏引进仿制药行业的建议

1、建议引进高准入门槛的仿制药,比如孤儿药品、特殊药品和生物药品。

“孤儿药品”是指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疾病的药品。

目前大约有7000中罕见疾病,药品只能覆盖150种罕见疾病。

研究显示,过去十年“孤儿药”的销售增长为年均25.8%。

“特殊药物”通常用于治疗慢性、严重的疾病和病症的药物。

该类药品竞争弱、技术门槛和利润门槛均较高。

生物制药有望成为制药业未来最精彩的领域,比如万艾可,每年在中国市场有8亿的市场份额。

这样产品引进有便于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

2、建议选择宁夏药企中具备扎实的药品研发知识、经验及技术的企业,一方面可提升宁夏药企的知名度,未来能够上市,走向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可利用药企本身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同时可打通其他销售渠道,同时带动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

3、目前证监会放松了对重大资产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