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原因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378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效原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低效原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低效原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低效原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低效原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效原因分析.docx

《低效原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效原因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效原因分析.docx

低效原因分析

2012--2013学年度高效课堂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原因

---镇头中学七年级英语组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受到教师们的青睐。

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得到了张扬,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空间。

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

但从教学实践中来看,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上的正确认识和实践上的有效探索,对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误解,因此许多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学生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了,但仔细观察便发现这种合作学习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收到多大效益。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低效现象进行了总结反思,并探索了一些解决策略。

低效现象一:

合作学习组织不到位,师生参与程度不够。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原因之一是组织不到位,师生在合作学习中各自的角色不明确,参与度不够,主要表现在:

1、合作学习时学生角色不明确:

在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学生的角色却不明确。

当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很长时间在互相推诿。

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

有些组在不断分工:

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

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反思及解决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任何学习方法都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经过训练学生才能掌握。

合作学习也是这样。

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首先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如小组意见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

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

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时要训练学生做到:

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

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

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每位学生的发言都是代表小组的意见而不是哪个人的想法。

回答学习的结果时,应该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

而不是说“我认为……”“我觉得……”

2、合作学习时教师角色不明确: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知做什么。

不是在准备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就是进行毫无目的的行间巡视,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不管不问,学生在下面只是叽叽喳喳,看似讨论问题实是抽空讲话,有的学生甚至趁机几人一起说起了与学习无关的话题。

师生间缺少及时的交流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很少,大大降低了合作效果。

反思及解决策略:

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合作学习只是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教师成了游离于学生之外的局外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漠不关心,即使关注也只是看是否达到了教师想要得到的结果。

这样做是错误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其教学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强调小组学习,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控制讨论的局面,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而没有真正参与学习……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同时教师课前要对教材的把握上要有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的知识深度要讲到什么层次心中要有数,再深一些的要放到课外去学。

这样才能做到适时调控课堂,收放有度。

3、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习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生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

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反思及解决策略:

异质组合,分工合作,给每个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

这里的学习小组宜采用异质小组,各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小组成员在4—6人,男女学生各一半为宜,学生成绩、能力等要基本成比例,(既A-B-B-C-C-C-C)。

这样就能给小组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的氛围。

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纪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

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纪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纪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教学要面向全体。

在合作学习中也是这样,给每个学生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

学生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师可让小组内学生轮流汇报,甚至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困难的学生和语言表达不好的学生更多的机会。

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教学中应给学生困难的学生更多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低效现象二:

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时间缺乏科学性.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原因之二是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时间不科学,导致合作学习低效,主要表现在:

1、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价值:

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在教学中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管什么问题都让学生讨论。

有的教师甚至简单地把合作学习混同于小组讨论,至于讨论的结果和讨论后应怎样做却不去管。

其实不是所有的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都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些问题过于简单,毫无合作学习的价值,却让学生合作学习,既浪费了时间,又起不到好的的作用。

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有的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红军是怎样抢时间和攻天险的?

这样的问题课文上写的明明白白,读课文就能解决,没有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的必要;如果让学生合作学习只会浪费时间;而有些问题难度太大时,大多数同学参与不了讨论,也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与热情。

反思及解决策略:

设计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设计有价值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同时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下列几种情况:

①当学习的知识具有更大的延展性时,让学生合作学习;②当探究知识的方法不止一种时,让学生合作学习;③当问题具有挑战性,有探究意义,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让学生合作学习;④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模糊、似是而非时,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⑤在重点、难点处让学生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是生成性的,不是预成性的。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每个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存在的疑问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疑难,自主选择或共同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然后在小组里互相学习交流,必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五壮士接受的是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课文中为什么说两次完成了任务?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探究的问题,我便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理解了五壮士第二次完成任务是为了把任务完成的更好,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连队和群众,而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通过讨论学生真正理解了五壮士的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真正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作用。

2、合作学习的时间不适宜:

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而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走过场,摆形式。

学生刚读完课文,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也有的合作学习时间太长,学生交流完了,没事干,浪费时间。

反思及解决策略:

教师要恰当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学习。

合作学习时间太短,小组之间刚开始讨论交流,思维的火花刚要开始碰撞,真挚的体验刚要开始交流,学生对自己的体验和思想无法真正进行交流,没有时间触及或交流感悟文中一些较深刻的内容,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这样的交流结果只能是回答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根本回答不出问题,更不可能谈出创造性的思维与真挚的情感体验了。

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上的合作根本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只是流于形式,浪费时间;当然合作学习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学生讨论易偏离主题,这样也浪费时间。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

合作学习时间的确定,一是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预测合作学习的时间;二是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课堂上,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进度,这样就能恰当地控制合作学习的时间。

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才能合理调控课堂,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2013年6月

2013-2014学年度英语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原因分析

-----镇头中学七年级英语组

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身心培养以及成绩提高方面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并不受广大教师青睐,并且出现了诸多低效现象。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产生这种课堂低效的原因,并针对低效现象提出了若干对策。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指出:

要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即“合作学习”,纳入语言学习的活动中。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不少“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难尽人意的低效现象。

因此,小组合作存在的学习低效的成因大概有以下六点:

1.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许多学生没有开展真正的讨论和合作,只顾自己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使合作流于形式;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多种因素,根本不思考,不讨论。

反思:

出现上述情况,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如果教学设计有偏差,合作话题缺乏趣味性,或者在布置任务后没有先给学生一定思考时间,组织学生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来激活相关的知识点。

这些因素都会抑制学生合作的积极性。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单一。

据笔者调查,在初中英语课堂学习中,通常采用的小组活动形式以对学和群学为小组活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长期面对自己熟悉的同桌和前后桌,导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对小组活动无新鲜感。

从学生角度分析,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不强。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合作不主动,不积极。

2.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现象。

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明显参与得比较高。

据调查统计,有20%学生认为自己参与表达机会少;但是另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及学习困难等因素,缺少发言机会;更有15%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参与表达的机会,长久以来处于听众的角色,使得他们渐渐对一切语言活动表现得漠不关心。

反思: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出现后一种情况的学生主要有两类:

从学生角度分析:

一类是由于基础薄弱,他们想参与活动,却力不从心,所以干脆置身事外。

另一类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喜欢自己独立思考,他们有能力说,有的甚至还是学习尖子,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即使听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见解,也不加以辩解。

据笔者观察,就发言的机率而言,一般男生多于女生,性格内向的多于性格外向的;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师怕影响教学效果,拖延时间,不敢过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这样长久得不到教师的注意和鼓励,学习困难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反正教师不会叫到我,我不用做准备。

3.小组讨论中出现使用中文的现象: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观察,初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语言使用习惯,有95%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时使用中文,有时使用英文,更有45%的学生全部使用中文。

这就违背了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说英语。

反思: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缺乏用英语讨论的氛围与习惯。

加上个别口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可能是指令性语言不清晰,导致学生不明确活动任务,再加上没有很好的指导。

学生在讨论时间中,学生开始讲空话。

或者教师设置的活动任务太难,超越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4.角色落实不到位:

据我调查发现,在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很少有明确分工。

比如:

在学生复述课文的练习中,听的人就是听。

换句话说,各人的角色都很单一,即使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也很少采取轮换制。

椐笔者调查,有75%的初中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没有分工轮换制的。

因此,学习成绩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副其实的常任报告员。

反思:

出现上述情况的关键还在于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不歧视困难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多关注学生困难学生的表现,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多给他们鼓励。

5.小组合作学习仅限于小范围内: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但是许多教师常常将听、说、读、写人为地割裂开来。

教师会在上Speaking时,让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使用小组合作形式,但在教阅读、听力、语法课时,很少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反思:

出现上述情况,从教师角度看,是由于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这些教师看来,阅读课就是让学生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完后教师讲解几个词或几个短语的用法,因此学生在学习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时,很少有时间练习听说,他们的主要时间花在读和做笔记上。

至于语法课,学生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进行大量机械呆板的语法知识操练。

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语言的学习机会,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6.教师评价形式单一,缺乏鼓励力度:

在对小组活动评价时,许多教师只采用口头表扬形式。

单一的口头表扬形式,失去了其原有的鼓励促进作用。

反思: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师长期的教学习惯,没有好好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成果,应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为达到这一目的,活动的成果应具有观赏性和持久性。

如,活动的成果可以作为墙报或黑板报的内容张贴出来,既活跃班级生活,激励了学生,又促进了英语学习。

二、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的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怎样吸取经验教训,通过教学实践去解决这些问题。

1.更新教学理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上述六大现象中,许多都是由于教师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新教材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首先要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角,既是活动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当小组成员集体合作不足以完成目标时,给予点拨辅导,观察倾听,以确保他们的学习互动富有成效。

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应由原来的“权威——服从”逐渐变成“指导——参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

教师除了要转变观念,还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技能。

通过半年多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组。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

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总之,小组合作伙伴及小组合作形式应灵活多样,以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

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

教师也可以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就对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和准备,以实现合作过程中的充分性和深入性,教师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学生不愿合作、不善于合作而造成的。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

教师要培养学生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能力。

(2)学会讨论问题。

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每个成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

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求同存异,形成解决方案。

教师要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

(3)学会表达观点。

合作学习评价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外,还要互相了解对方观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予评价机会,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并做出恰当的评价。

(4)学会合作评价竞争。

组内合作评价,组际竞争是合作学习评价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评价意识。

4.课堂实施,两相结合: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疑难。

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较少。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技术。

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构建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步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成效取之不尽的源泉来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作为新课程的践行者,教师要通过对课堂合作学习的观察、评价与反思,发现在人与人之间影响“合作学习”的诸多因素,研究对策,探索出增强“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与策略,使课堂合作学习更具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得以发展,促使他们朝着有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的社会的人的方向健康发展。

 

2014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