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712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

《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莲小学-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doc

听地球妈妈讲地震科普知识(淮安市宋集乡青莲小学晓东)

大家好!

我是地球妈妈,今天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地震科普知识。

一、我们的地球二、地震的形成

由于板块之间的推挤、拉张和错动等地壳运动形式造就了地震,因此板块运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

我从里到外是由内核、外核、地幔、

地壳组成,是一个半径为6378公里的圆。

三、地震知识

1.震级----地震波释放能量的大小2.烈度----地震时地面和建筑物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1995年日本坂神7.2级地震,相当于1000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向日本投放的原子弹释放的能量.

3.烈度儿歌4.地震的分类

三度下少数人有感,地震分为地方震、近地震、远地震

四度、五度吊灯转,

六度、七度桌椅翻,

八度、九度桥梁断,

十度以上房倒屋塌很少见。

四、地震来了怎么办?

1、震时避震

1.1地震时首先保护好头部

枕头、沙发坐垫等,都是避震护身的“头盔”,地震时可顺手用其护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1.2注意震时信号——动物的宏观异常反应

1.3大震来临时—伏而待定

当大震到来时,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厕所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

1.4教室避震

躲在课桌下。

蹲下的姿势是将一个胳膊弯起来护住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或将书包顶在头部,另一支手抓紧桌腿或写字台的一边。

在大型课堂,排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学生们可以躲到座位下,也可躲在排椅之间。

1.5平房避震

应当充分利用12秒时间跑出室外。

来不及跑就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紧挨墙根的坚固家俱旁。

趴在地上,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1.6楼房避震

遵循就近躲避原则。

用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靠近窗户、镜子、及建筑物外墙,待强震过后迅速撤离。

1.7公共场所避震

车站、商店、地铁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

躲藏,伏而待定。

在饭馆中就藏到桌子下

在剧院、体育馆,就躲在排椅之间。

1.8避开危险地点与危险区

避开高楼大厦、狭窄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等危险地点,尽快去开阔地。

1.9疏散场所—开阔地带

(1)楼道狭窄不能作为疏散通道。

(2)疏散中老师站在转弯处避免学生踩伤。

(3)撤离中师生必须双手护头。

(4)撤出楼房到操场不能站在另外楼房下躲避。

1.10远离海边、河边

在海洋或海岸附近发生的地震常引起海啸,地震时应迅速离开海边。

1.11山区防塌方、滚石

1.12小心余震

一次地震后往往有多次余震发生。

余震也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震后不要急着回家,应尽快到应急避难所。

1.13避免火灾和煤气泄漏

在家中感到地震时,应尽可能关闭电源,煤气瓶开关,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2.震时自救

2.1保存生存空间

若被埋压者周围有一定的孔隙,要想方设法加以保护

2.2保存体力

注意保存体力,尽量创造条件补充水和食物,设法延缓生命

2.3自行简易包扎

如能自行包扎伤口,可减低伤害程度

2.4寻求救援

但感觉到外界救援自己时,应敲打水管、暖气管引起外界救援人员的注意

五、小结

地震来了以后,大家一定要沉着冷静,就近躲藏。

万一被压在瓦砾底下,要坚定获救的信念,等待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