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养殖技术.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64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桑蚕养殖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桑蚕养殖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桑蚕养殖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桑蚕养殖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桑蚕养殖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桑蚕养殖技术.doc

《桑蚕养殖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蚕养殖技术.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桑蚕养殖技术.doc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常见问题1

如何进行桑种催青及收蚁?

1、蚕种催青。

从出库当日到第四天,用温度22度、干湿差2.5度,第五天至孵化用温度25-26度、干湿差1.5-1度保护。

第八天见蚕卵点青(蚕卵一端有小黑点)20%即遮光制黑(黑布包种),第十天早上5时揭去黑布开灯感光让蚁蚕孵化。

2、收蚁。

收蚁宜在上午9时进行,选顶芽下第二片桑叶作收蚁用叶,切成丝或小方块,直接撒到蚕种纸上,让蚁蚕爬上桑叶10分钟后,连同蚁蚕和叶翻倒在蚕座上并整理好即可。

 

如何喂小蚕?

1、小蚕室温湿度。

小蚕期靠高温多湿饲养才能发育正常。

1龄蚕室宜28度温度、干湿度1度,2-3龄宜26-27度、干湿差1-1.5度。

为了确保高温多湿条件,1-3龄蚕宜用塑料薄膜防干饲养。

1-2龄上盖下垫,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

温湿度达不到要求时加温补湿。

光线宜昼夜分明。

2、良桑饱食。

喂小蚕的桑叶要严格选采。

1龄采用自顶芽下第3片叶(即黄中带绿的叶);2龄采用第4片叶(即绿中带黄的叶);3龄采用第5-6片或三眼叶(即浓绿有光泽的叶)。

桑叶采回后要用塑料薄膜覆盖好,放置低温、湿度稍大的地方贮藏,以保证新鲜不变质。

3、给桑。

小蚕用塑料薄膜防干育,每昼夜喂蚕4次。

每次喂蚕前要扩座均座,每头蚕要有2头蚕活动位置。

每次喂叶量1龄给叶1.5-2层,2龄给叶2-2.5层,3龄给叶2.5-3层。

 

如何管理小蚕的眠起?

(1)眠起特征:

1龄蚕体色由青灰转为炒米色,体躯微缩,体表发亮,蚕体粘蚕粪;2龄蚕体色由青灰转为乳白色,有驼蚕(蚕背蚕)现象,皮肤发亮;3龄体色由青灰转乳白色,蚕体肥短,体皮紧张发亮。

(2)眠除:

就是在蚕眠前加网除去蚕粪和残粪(蚕沙)。

除沙是保证蚕座清洁、防止蚕病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3)饱食就眠:

眠前除沙后要给1-2回桑,使蚕饱食就眠安定。

(4)提青分批:

同一批蚕中已有90%以上蚕已入眠,但仍有少量蚕不眠而爬动吃桑(叫迟眠蚕),这时应撒上石灰粉,加网再给桑叶,引出迟眠蚕另外饲养,经过4-6小时后,这部分蚕就可入眠。

(5)眠中保护:

首先在蚕眠定后把薄膜揭开、撒上新鲜石灰粉。

其次要将蚕室温度降低1度,干湿差控制在1.5-2度。

 

小蚕的饷食处理

饷食处理技术。

饷食是指蚕眠起后的第一餐叶。

(1)饷食时刻:

当一批蚕中有98%以上的蚕儿已蜕皮、状况由青灰转为淡褐色,蚕儿爬动寻食时就可给叶饷食。

(2)饷食用良桑及给桑量:

饷食用桑宜选稍偏嫩叶,给叶量以蚕儿吃八成饱为度,即到下次给叶时间刚吃光为宜。

(3)蚕体消毒:

饷食前用“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让蚕儿爬动10分钟左右后加网给叶,30分钟以后除沙。

 

大蚕饲养

大蚕是指4、5龄期,其体形、体色、生理机能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小蚕不同。

1、饲养大蚕要通风良好。

大蚕期要打开门窗,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多湿、高温闷热。

2、搞好蚕座卫生,防止蚕病传染和发生。

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隔天除沙(室内地面育不用除沙)。

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干爽。

注意拴出病死蚕、淘汰弱小蚕,以防蚕病蔓延。

3、4龄蚕良桑饱食。

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度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

如果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第7-15片叶喂用。

4、5龄期要合理给桑,提高桑叶效益。

5龄用桑占全龄期用桑85%左右,所以合理用桑是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

具体操作是两头紧中间松,即5龄第1-2天和第6-7天给叶量要严格控制以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光为宜。

第3-6天要让蚕儿充分良桑饱食。

5、添食氯霉素。

各龄起蚕和4龄第3天、5龄第3、5天添食500单位氯霉素,以防蚕病。

6、蚕体喷施灭蚕蝇乳剂。

用灭蚕蝇乳剂300倍液或500倍液在4龄第2天和5龄第2、4、6天各体喷1次防蝇蛆病。

 

上簇采茧

上簇就是将熟蚕放到簇具上让其吐丝结茧。

熟蚕特征:

蚕儿发育到5龄后期开始减少吃桑或停止吃,并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而缩短,头胸部抬起并左右摆动,寻找吐丝结茧地方,这时为适时上簇时期。

1、簇具。

簇具的种类很多,目前多使用竹花簇、方格簇和塑料折簇。

2、上簇密度。

每平方米竹花簇上熟蚕700-800头,方格簇上156头,塑料折簇每张上200头。

3、簇中管理。

(1)上满熟蚕后将花簇架成“人”字形或方格簇等挂起,隔2-4小时捡一次游山蚕并两头调转位置。

(2)上簇室温度控制在24左右,防30以上高温和20以下低温。

控制干湿差3-4。

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排湿,地面撒吸湿材料。

光线稍暗、均匀,防止强风直吹。

(3)上簇2天后要捡出病死蚕,以免死蚕污好茧,造成污茧和黄斑茧的发生。

4、采茧。

(1)采茧适期:

应以蚕化蛹、蛹体变为棕黄为宜。

一般春蚕上簇后5-7天、夏秋上簇后4-6天为采茧适期。

烂茧等五类分别放置。

采下的茧以2-3粒厚平铺于蚕匾为宜。

5、卖茧。

卖茧时宜用竹萝筐装茧,运输中尽量减少震动,防止日晒雨淋。

卖茧时间最好在早上和傍晚。

 

家庭养蚕“四忌”

1、忌点蚊香:

蚊香中含有除虫菊酯等成分,容易使蚕中毒致死。

2、忌放烟草:

烟草放近蚕室蚕儿会造成中毒,吸烟的人一面吸烟一面喂蚕容易造成蚕中毒现象。

3、忌存放农药:

农用药剂应远离蚕室,喷洒农药后要换衣洗手后才能采桑叶喂蚕,否则容易造成蚕中毒。

4、忌乱丢病蚕:

发现病蚕立即拾取,投入消毒石灰浆浸泡池内,不要用病蚕饲喂畜禽,蚕沙切勿话蚕室附近沤制,防止病源扩散。

2、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常见问题2

1、养蚕前的准备:

  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2、催青:

  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作者:

桐鄉蚕絲被 2009-1-1211:

34 回复此发言 

3、收蚁:

  感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

收蚁的方法:

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

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4、小蚕的饲养:

  1、温、湿度调节:

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

1-2龄适宜温度26-27度,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度,相对湿度85%。

5、小蚕的用叶:

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公斤;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公斤;3龄用自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公斤;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

6、喂桑次数及时间:

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

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7、眠前处理:

(1)眠前除沙:

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粘附蚕粪,二、三龄蚕有蚕驮蚕现象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

(2)提青:

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8、眠中保护:

眠中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对湿度80%;见有起蚕时,室内宜湿,保持相对湿度85%;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9、眠起饷食:

当95%以上的眠蚕已脱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褐色,头部明显变大,幼蚕爬动寻食,这时可饷食,饷食的桑叶应稍偏嫩,给桑量宜偏少。

 

10、饲养方式:

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度,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11、移蚕下地:

将蚕室清洗干净,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将蚕饷食喂一餐叶后,移至地面饲养。

 

12、合理给桑:

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如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7-15片叶喂养,达到良桑饱食的目的;5龄蚕用桑量占总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时期;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

5龄的第1-2天或第5-7天,给叶量要严格控制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完为宜;第3-6天要让蚕充分良桑饱食;每次喂叶时进行移蚕扩座,保持蚕头均匀。

 

13、搞好蚕座卫生:

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风干爽。

 

14、上簇采茧:

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选用3-4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放好,把熟蚕均匀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

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维持簇中温度24度,湿度85%为宜。

一般春蚕上簇后6天,夏秋蚕上簇后4-5天即可采茧出售。

 

15、脓病如何预防

脓病多发生于春季蚕期的5、6、7月份,秋季蚕期的9、1o月份。

进入5月份以后,我区大部分蚕区的气温偏高,细菌活动活跃,加上此时春蚕已丈多连续饲养了2~3批,病原有了一定的积累,如果此时消毒防病措施不力,饲养操作不当,剜往往爆发脓病。

秋季蚕期脓病的发生除以上因素外,叶质不良也是诱发脓病的重要原因。

 

16、脓病的防治要点:

  1合理安排养蚕批次,预留充足捎毒时同。

一年多次养蚕,尤其是多批次不同断地饲养,蚕室蚕具连续使用,每期蚕结束后没有充足的洗刷和消毒时问,给病毒的残留和积累刨造了条件,脓病便有了随时发生的可能。

解决办法,一是适当减少养蚕次数,将两个相邻蚕期之间至少留出一周的间隙,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蚕室、蚕具的洗刷消毒,彻底杀灭上期蚕留下的病原。

二是不能减少养蚕批次时,可建立小蚕专用蚕房,实行小蚕共育。

  

  2严格消毒,杀灭病原。

消灭病原是防治桑蚕脓病的根本措施。

养蚕前,要根据蚕室结构、蚕具种类,做好充分的清洁工作,再选择适当的消毒药剂进行全面消毒。

发生过脓病的蚕室,除采取常规的消毒措施外,墙壁、天面再用新鲜的石灰浆涂刷,对预防脓病有较好的效果。

养蚕中要对蚕室地面、贮桑窒、走廊及蚕室周围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同时小蚕可选用“小蚕防病一号”,大蚕可选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养蚕后,对蔟中的死蚕应先拣出投入消毒液(如石灰浆福尔马林等)中,浸泡过夜后挖坑深埋。

蔟具、上蔟室要在采茧后就地清洁消毒,妥善处理好蚕沙,以防病原扩散。

   

  3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和厢离病、弱小蚕,防止蚕座混育感染。

蚕感染病毒后,发育迟缓,不仅养蚕技术处理不便,更重要的是将病传染给健康蚕因此在生产上凡是发育迟缓的小蚕,都应用分批提青的办法,与健康蚕分开饲养j发现患病个体,必须立即拣出,坚决淘汰,以减少蚕座传染的机会。

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蚕座内有病死蚕,应小心拣出,防止尸体流出脓液四处污染,并立即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此外,严格禁止大小蚕同室共育或混育。

  

  4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儿体质。

脓病的传染和危害程度,与蚕的体质有关。

养蚕过程中,要根据蚕的生理特点,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一是适时扩座,保证每条蚕有3倍体积左右的活动空间,防止蚕头过密。

二是良桑饱食,喂给肥培管理好的适熟桑叶,不喂偏老、偏嫩、发热、发酵、泥沙及病虫污染的叶。

三是做好脶起处理,使蚕群体发有齐一,以增强蚕的抗病能力。

另外还要精心操作,防止蚕体创伤。

 

20、添食抗菌素,减少细菌对脓病感染的坍同促进作用。

添食氯霉素、蚕病清等抗菌素,不仅对细菌病有预防作用,同时也有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