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5885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类型:

A出题人:

张慧芳

审题人:

王金茹

说明: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Ⅱ卷和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吕氏春秋》: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A.司母戊鼎B.“废井田,开阡陌”C.曲辕犁D.交子

3.下列说法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是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

③生产主要是满足家庭生活需要④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5.“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小农经济的封闭性B.小农经济的完整性

C.小农经济的保守性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唐诗中的名句。

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

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B.农耕文化的发达C.旅游业的发展D.战略位置的重要

7.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

8.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B.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

C.商品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

9.“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景象最可能出现在

A.商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10.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11.“康熙初年,闽、浙、粤三省沿海郡县,迁民内居,筑界墙、严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

”这是因为康熙帝认为

①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②倭寇对沿海地区的侵扰

③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会危及统治④可防范英国猖獗的鸦片走私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12.“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

①商人众多②商业繁荣③经济破败,田地荒芜④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3.“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为“朝奉”。

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B.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的道路

C.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D.徽商的虚伪

14.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

“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B.君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15.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和被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都是明清时期商人发家后所建的。

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使农民的生活更加贫困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6.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的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廛”;浙江秀水县的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

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发展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

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

17.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

这说明了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④生态环境被破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8.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

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9.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

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20.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发源地和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和被称作“中国第一厂”的江南造船厂,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址于此兴建中国船舶馆,其意义是:

“延续江南精神,传承江南历史”。

你认为“江南精神”和“江南历史”主要包括

①官办洋务企业②中国近代化③爱国主义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⑤官僚资本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

21.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B.铁路和公路C.建筑和纺织业D.纺织业和面粉业

22.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3.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其发展过程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

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出现这种奇怪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24.右图漫画的名称是《撕毁这张中国人的卖身契》,“卖身契”是指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

C.“二十一条”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5.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B.农业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

26.下面两幅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选项中能说明这两幅图片的是

A.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B.全国性土地改革的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D.对私人工商业的改造

27.提起常熟土布,那兰布、青布、兰白花布……曾经是风靡城乡的时尚服装流行色。

1953年常熟各乡镇的土布庄先后关闭,苏州城里的常熟土布庄仅剩三户,后又于1956年归于苏州花纱布公司。

这是由于实行

A.公私合营B.土地改革C.农业合作化运动D.“一五”计划

28.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

“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9.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④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30.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目急躁的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巴市中学2011——2012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大题,31题20分,32题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见下表

地 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源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6分)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见下图

请回答: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出现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

为什么又迅速衰落下去?

(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态势?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10分)

 

3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人们沉痛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公斤”、“皮棉亩产5000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

材料三 :

1966年~1975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百分比

-9.6%

-4.2%

9.2%

11.9%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造成了什么后果?

(6分)

 

(2)根据材料三提供数据分析,1966~1968年和1973~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的趋势怎样?

造成1972—1975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8分)

 

(3)上述材料所示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2分)

 

(4)我们应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什么教训?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