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5454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docx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含答案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15

一、最佳选择题

1.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A.热原质

B.维生素

C.抗生素

D.甲酸

E.细菌素

答案:

D

细菌利用分解代谢中的产物和能量不断合成菌体自身成分,同时还合成一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包括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2.机体免疫屏障结构包括

A.胸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B.皮肤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C.滑膜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D.胸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E.皮肤与胸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答案:

B

天然免疫主要由组织屏障、某些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

组织屏障包括皮肤与黏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3.EHEC的全称是

A.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B.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答案:

C

某些血清型大肠埃希菌能引起人类腹泻。

其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ThagicE.coli,EHEC)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

4.经典的补体激活途径的活化顺序为

A.C134256789

B.C312456789

C.C132456789

D.C142356789

E.C412356789

答案:

D

补体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的活化顺序为C142356789。

5.通常排列成栅栏状或“V、Y、Z”等形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军团菌

D.鼠疫耶尔森菌

E.百日咳鲍特菌

答案:

A

白喉棒状杆菌是引起白喉的病原菌,菌体细长或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细菌排列呈散在的L形、Y形、V形或栅栏状。

6.抗原抗体反应中,抗原和抗体结合的最佳比例是

A.1:

3

B.3:

1

C.3:

2

D.2:

3

E.3:

5

答案:

C

抗原抗体反应中,抗原和抗体结合的最佳比例是3:

2。

7.乙脑病毒分离和培养的细胞是

A.C6/36细胞

B.人胚肾细胞

C.猴肾细胞

D.Hep—2细胞

E.PMK细胞

答案:

A

培养乙脑病毒常用的细胞有C6/36、BHK21、Vero等,以C6/36最常用。

8.PCR实验过程是指

A.RNA转录

B.RNA复制

C.DNA转录

D.DNA复制

E.DNA翻译

答案:

D

PCR即聚合酶链反应,应用这一技术可将微量的目的DNA片段在体外扩增100万倍以上。

9.液体诊断血清中,NaCl的含量通常是

A.0.2%~0.3%

B.0.55%~0.75%

C.0.65%~0.75%

D.0.85%~0.9%

E.1%~5%

答案:

D

液体诊断血清中,NaCI的含量通常为0.85%~0.9%。

10.最常引起儿童疱疹性咽炎的是

A.新型肠道病毒71型

B.柯萨奇病毒A组

C.埃可病毒

D.柯萨奇病毒B组

E.脊髓灰质炎病毒

答案:

B

1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

A.镜筒、镜臂、镜座、目镜和物镜

B.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C.光源、载物台和聚光镜

D.目镜和物镜

E.聚光镜和反光镜

答案:

B

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件包括:

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2.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A.痰培养

B.ELISA

C.肥达试验

D.厚涂片抗酸染色光镜检查

E.结核菌素试验

答案:

D

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检查是确诊结核的主要依据,结核分枝杆菌普通染色不易着色,常用厚涂片抗酸染色镜检。

13.标本采集和送检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的污染

B.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C.应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

D.脑膜炎奈瑟菌标本要冷藏送检

E.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标本

答案:

D

脑膜炎奈瑟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耐寒冷干燥,标本采集后应保暖保湿,立即送检,不能冷藏。

14.卡他布兰汉菌是

A.革兰阳性球菌

B.有鞭毛

C.革兰阴性杆菌

D.革兰阴性球菌

E.革兰阳性杆菌

答案:

D

卡他莫拉菌又称卡他布兰汉菌,存在于健康人群的上呼吸道,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15.卡介苗的英文缩写为

A.BAG

B.SPA

C.BCG

D.SPG

E.SCG

答案:

C

卡介苗(bacilluscalmetteguerin,BCG)是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用于预防结核病。

16.抗原抗体的结合力最重要的是

A.范德华引力

B.氢键

C.静电引力

D.共价结合力

E.疏水作用力

答案:

E

两个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相互接触时,由于对水分子排斥而趋向聚集,称为疏水作用力。

疏水作用力约占抗原抗体反应总结合力的50%,最为重要。

17.伤寒沙门菌破溃后释放出内毒素使机体

A.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不变

B.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下降

C.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D.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

E.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不变

答案:

D

18.可产生IL—2的细胞是

A.活化T细胞

B.巨噬细胞

C.单核细胞

D.神经细胞

E.B细胞

答案:

A

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细胞是活化的T细胞。

19.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是

A.4~5

B.5~6

C.6~8

D.7~8

E.7~9

答案:

C

pH过高或过低都可影响抗原和抗体的理化性质,抗原抗体反应一般以pH6~8为宜。

20.具有Vi抗原的沙门菌是

A.肠炎沙门菌、鸡雏沙门菌

B.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

C.丙型副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

D.伤寒沙门菌、鸡雏沙门菌

E.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

答案:

C

21.传播汉坦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是

A.禽类

B.啮齿动物

C.哺乳动物

D.灵长类动物

E.家畜

答案:

B

汉坦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传播汉坦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是啮齿动物——鼠。

22.细菌命名采用

A.罗马命名法

B.拉丁命名法

C.罗马双命名法

D.拉丁双命名法

E.罗马拉丁法

答案:

D

细菌的命名国际上多采用拉丁双命名法,每个菌名由2个拉丁文组成,前一字为属名,用名词,大写;后一字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

中文菌名则将次序颠倒,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如Escherichiacoli(大肠埃希菌)。

23.疑似流脑患者的细菌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B.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部位取材

C.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D.采集病变明显部位标本

E.标本需冷藏输送

答案:

E

24.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普氏立克次体

B.Q热立克次体

C.立氏立克次体

D.莫氏立克次体

E.五日热立克次体

答案:

A

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人感染立克次体后,经2周左右的潜伏期后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其他实质脏器损害的症状。

25.从脑脊液中分离培养,能在血平板上生长的细菌最可能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军团菌

C.变形杆菌

D.伤寒沙门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

A

脑膜炎奈瑟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可从脑脊液中分离培养,而且培养条件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方能生长。

二、配伍选择题

A.霍乱弧菌培养

B.破伤风杆菌培养

C.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D.钩端螺旋体培养

E.白喉棒状杆菌培养

1.庆大霉素培养基

答案:

A

庆大霉素培养基是霍乱弧菌的强选择培养基,可抑制标本中其他杂菌的生长而对霍乱弧菌无抑制。

2.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答案:

E

白喉杆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或生长不良,常用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3.巧克力血琼脂平板

答案:

B

破伤风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可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

A.1h内

B.3h内

C.6h内

D.12h内

E.8h内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城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应在

答案: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城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在6h以内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应在

答案:

D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在12h以内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接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答案:

A

有这些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h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衣壳

B.核酸

C.包膜

D.壳粒

E.刺突

7.决定病毒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

答案:

B

8.保护病毒核酸的是

答案:

A

A.BCYE培养基

B.改良罗氏培养基

C.1%~1.5%琼脂斜面培养物

D.0.7%~0.8%半固体琼脂培养物

E.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物

9.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使用的培养基是

答案:

B

10.沙门菌血清学位相变异试验作用的培养物是

答案:

D

11.志贺菌血清学鉴定使用的培养物是

答案:

E

三、多选题

1.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Ig包括

A.IgL

B.IgG

C.IgM

D.IgA

E.IgD

答案:

BCDE

特异性B细胞经过抗原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过程成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IgA、IgD和IgE5类。

2.免疫器官包括

A.胸腺

B.肝

C.淋巴结

D.脾

E.腔上囊

答案:

ACDE

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周围免疫器官包括脾、淋巴结、皮肤免疫系统和黏膜免疫系统。

垂体不属于免疫器官。

3.杀死芽胞的方法不包括

A.干热灭菌170℃、2h

B.煮沸法100℃、3h

C.高压蒸汽灭菌法121.3℃、30min

D.干热灭菌160℃、15~30min

E.巴氏消毒法71.7℃、15~30s

答案:

DE

干热灭菌需160℃、2h杀死芽胞,巴氏消毒法只能杀死细菌繁殖体。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

A.传染源

B.传播媒介

C.传播途径

D.储存宿主

E.易感人群

答案:

ACE

5.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鞭毛

D.性菌毛

E.普通菌毛

答案:

AB

6.细菌的芽胞具有强大的抵抗力是因为

A.芽胞具有多层致密的外壁

B.芽胞含水量少

C.芽胞形成时能合成抗热性的酶类

D.芽胞核心和皮质中含有吡啶二羧酸

E.芽胞中含有大量水分

答案:

ABCD

7.人畜共患病包括

A.钩端螺旋体病

B.梅毒

C.淋病

D.猩红热

E.鹦鹉热

答案:

AE

8.病原菌中能产生肠毒素的是

A.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霍乱弧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淋病奈瑟菌

答案:

ACD

9.鹦鹉热衣原体的传播途径包括

A.呼吸道传播

B.粪—口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叮咬传播

E.垂直传播

答案:

ABCD

10.大肠埃希菌感染后可表现为

A.急性尿路感染

B.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

C.胆道感染症状

D.肠道感染症状

E.脓毒血症

答案:

ACD

大肠埃希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污染下尿道是引起急性肾盂。

肾炎的重要原因,常由O4、O6、O75等血清型引起;阑尾穿孔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均可引起腹腔脓肿;胆道感染常发生于胆道结石、胆石梗阻者;该菌还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病原体之一,大多发生于医院内感染。

11.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有

A.M抗原

B.H抗原

C.Vi抗原

D.N抗原

E.O抗原

答案:

BCE

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主要有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2种,少数菌具有表面抗原,功能与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相似,一般认为与毒力有关,故称Vi抗原。

12.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的形态为

A.蝌蚪形

B.微球形

C.杆状

D.丝形

E.双球形

答案:

ABD

电子显微镜下,噬菌体有3种形态:

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

13.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衣原体

E.真菌

答案:

ACDE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螺旋体、衣原体和真菌等。

病毒直径很小,常以纳米计,必须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14.转位因子主要包括

A.插入序列

B.温和噬菌体

C.转座子

D.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E.质粒

答案:

ACD

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

转位因子主要有插入序列、转座子、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3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