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5071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6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章比 较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学,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了解比较思维的方法、过程。

教学课时  5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走进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认识教师,同学,消除陌生感。

过程与方法:

结合认识周围的同学,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安息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难点:

增进师生平等交往。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大家来认识一下吧!

出示五课题:

走进数学了 

2           学生自学

同学们打开第一页书,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呢?

3           研究讨论

1教师先做自我介绍。

2同学们认识一下周围的同学,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认识一下前后左右。

4   指名说一说

1你今年几岁了?

你家有几个人?

你叫什么?

2你的前后左右各是那位同学?

3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玩得快乐么?

你知道数什么是数学吗?

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更加有趣的数学知识。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

走进数学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数动物的过程,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

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会把自己数的结果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身边的数学,培养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的数动物。

教学难点:

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园里都有认谁?

2、 学生自学

观察图中的动物,数一数各种动物各有多少。

3、 研究讨论

1       树上有一只猴子。

2       池塘边有一个喷泉。

3       山上有一座亭子。

4       路上有一只大头蛙。

5       池塘边有一个小女娃儿。

6       池塘边有两只长颈鹿。

7       草地上有三头骆驼。

8       荷叶上有四中蜻蛙。

9       草地上有五头大象。

10   六只小免在吃青草。

11   天空中有八只小鸟在飞。

12   有八只鸳鸯。

13   九匹斑马在吃食。

14   10只驼鸟在走。

4、 学生还可以根据同一种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动物的数。

5、 小结:

图中的动物都可爱呀,  我们要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

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

3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

比较、做游戏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1出示课题:

一比较

2下面我们做游戏进行学习。

 

2、  做游戏

1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

(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

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一)认识多少

1、提问:

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

2、提问:

椅子为什么不够啦?

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

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二)认识同样多

1、师:

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

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

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

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

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

3、  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

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学生动手摆,动口说。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出示水果图,提问:

哪种水果多?

哪种水果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4、  拓展

1摆△比◇多3个。

 ◇◇◇◇

2摆△比◇同样多。

  △△△△△△

5、  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四课时

教学课题:

比较、比一比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铅笔、粉笔、线绳。

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

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二比一比

1、师:

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

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学生自由发言。

3、提问: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

师:

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

出示第1题图,提问:

哪座房高?

哪座房矮?

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

出示图,提问:

哪条绳长?

哪条绳短?

第3题:

(1)出示图,提问:

哪条绳长?

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

出示图,提问:

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

为什么?

第5题:

出示图,提问:

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再说一说。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五课时

教学课题:

比较、比一比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

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在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

 

3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

谁轻?

谁重?

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

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

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

谁重?

学生猜测。

(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

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做一做练一练

第一题、先说那个大,那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二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

第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

第四题、两组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再说一说。

教学后记: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2单元(2009-06-2119:

19:

42)

第二章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认、读、写0-10各数,会用0-1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10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0-10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0-10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

同时渗透对立的思想。

 

教学课时  9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6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1—5的数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你喜欢去动物园吗?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

二、 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

自学10-11页

教师:

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

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

天空中飘着白云,

小鸟在飞翔,

地上有几棵大树,

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

猴子在爬树,

小兔在玩跷跷板,

花丛有各种颜色的花,

河边有乌龟和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叶……

教师:

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能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大家。

今后我们要更认真观察,更勇敢的讲出你要说的事情来。

老师再增加点要求:

你看到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

1群小鸟在飞翔,地上有1棵大树,1只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3只猴子在爬树,

3只小兔在玩跷跷板,河边有1只乌龟和4只小鸭,河里有3条红金鱼、4只小蝌蚪、5片荷叶,荷叶上面有5只青蛙…… 

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

三、 研究讨论

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1-5各数。

2通过自学提问:

图中有什么?

指名回答。

(图中有一只熊猫在吹口琴,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池塘里有5条鱼,3只猴子爬树,5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4只鸭子、3只蝌蚪、2只蝴蝶、3只小兔、3棵大树。

教师提问:

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都分别是多少?

能不能具体的说出来。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1只小熊猫、1棵大树、1只乌龟、1群小鸟、一片草丛、一幅画……

2只蝴蝶、2朵白云、2朵红花、2只青蛙……

3只小兔,3只猴子、3朵花,3条红金鱼……

4只蝌蚪,4只鸭子,4棵大树,……

5只小鸟,5片荷叶,5条金鱼,……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

教师:

同学们用到了1只、2只、3只、4只、5只……

表示1只、1棵、1个……数量是1的都有什么?

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出示1-5各数字。

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

 

四、 试做

1在图中1可以表什么?

指名说:

(1可以表示一只乌龟,还可以有1棵树。

22可以表示什么?

2可以表示2只青蛙地。

3 3、4、5可以分别表示什么呢?

五、 练习

1认读数字1-5。

2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1-5。

3让学生数一数可图中各有几个物体,在和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

43题,学生看图写数,独立完成。

4题画小花,独立完成。

六、 总结:

我今天学会了1234物体个数的数字,把学到的说给大家听.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7课时

教学课题:

0的认识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认、读、写0,知道0表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理解0的含义,了解0在实际生活中了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0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一、准备

1看图写数。

☆()  △△△()  ⊿⊿⊿()

△△△△△()   ⊙⊙⊙⊙()

2看卡片认读1、2、3、4、5。

二、 自学13-14五页

1自己看图,用数的表示鸟窝里的只数,看最后一个鸟窝一只也没有怎么办?

2想一想,小组互相交流,议一议,应该怎样表示鸟窝一只也没有。

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三、 研究讨论

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0。

2通过自学提问:

图中有什么?

你又发现了什么?

A指名回答。

鸟窝一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

B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0?

四、 试做

1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2尺子上的0表示尺从0开始的一个标记。

3在田字格里写0。

4郎道好你和防务处程度。

五、 练习

1电视机有0频道。

2温度记上的0表示什么?

3车牌上的0.门牌上的0.

六、 总结:

我今天学会0。

在生活中要留心,那些地方用到了0说给大家听.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8课时

教学课题:

6-9各数的认识                         第3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6-9各数。

教学难点:

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一、导入

1看图写数。

☆☆☆☆()  △△()  ⊿()

△△△△△()   ⊙⊙⊙()

2看卡片认读1、2、3、4、5、0。

二、 自学16-17页

1自己看图,有几个葫芦,几只哨子,几把勺子,几把小刀。

2它们分别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

读一读下面的数,把数和图用线连起来。

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三、 研究讨论

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6-9各数。

2通过自学提问:

图中有几个葫芦,几只哨子,几把勺子,几把小刀。

各用什么表示?

认识6、7、8、9。

3指导书写6、7、8、9。

A请问:

在生活中6可以表示什么?

B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出表示6的物体。

C有同样的方法学习7、8、9各数。

四试做

1事物和实物的个数用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

2说出生活中,6、7、8、9表示了什么。

五练习

1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6-9。

2看数涂色。

3让学生自己练习3、4题。

指名说说是怎样做的?

六总结:

我今天学会了6、7、8、9各数,它们分别可以表示什么说给大家听.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9课时

教学课题:

10的认识               第4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个数。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加强1-10各数的认识。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一准备

1从0数到10.

2从10数到0.

3指名说出生活中1—9各数表示什么?

二自学18-19页

1观察图画看图说出图中的事物。

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三研究讨论

1通过自学你发现了图中的事物是什么?

2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

3板书:

图中有4个男同学,6个女同学,一共有10个同学,10个同学拿10个气球

A认读数字10.

B书写10。

四试做

1指导描红10。

2读直尺上的数字。

五练习

1三题,学生体会一捆有根。

2四题,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充分交流各自的方法。

3五题,认识10以内的数综合练习。

六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10课时

教学课题:

 复习1-10各数               第5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认、读、写0--10,会用0--10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加深对0--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复习巩固0-10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

复习巩固。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认读1、3、6、2、4、8、9、0。

2读写1-10各数。

3在9的前面是几?

后面又是几?

4在2的前面是几?

后面又是几?

5把1、4、2、6、3、7、9、0、8、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6看图填数(  )                (   )             (   ) 

7看数填图  8                         9

8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11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 > =      第6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 = <”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 > =等数学符号的含义。

教学难点:

巩固多些少些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一准备

1、比较

2指名说以上三题表示的意义。

二自学20-21页

1观察图画,说出熊猫家来了哪些客人,各是几个?

它准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