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成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0474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成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矿山成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矿山成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矿山成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矿山成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成本.docx

《矿山成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成本.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成本.docx

矿山成本

矿山生产成本管理

矿山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的环节和程序,具有空间大、区域广、时间长等特点。

我们公司矿山生产最终的产品是单一的铁矿石,因此,我们所说的矿山生产成本均是围绕这个铁矿石而言。

矿山生产成本管理同样是非常复杂的、庞大的一个系统,涉及到所有的生产环节、所有的相关人员、所有的生产系统和周边的相关事项(如占地征树补偿等)。

一、简单说明矿山的开拓、开采工艺流程

1、矿山开拓系统

在一座探明储量的矿山为了采出矿石,必须要施工一系列井巷工程通达矿体,目的就是把采下的矿石运出到地表,同时把新鲜空气运送的井下,并把井下污浊空气排到地表,将井下涌水排到地表,把人员、材料、设备和动力运送到井下,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这就是开拓系统。

这些井巷工程就是开拓工程,包括竖井、平硐、斜井、斜坡道、运输巷道等。

2、提升运输系统

矿石回采下来,必须运到地表,再运输到选厂或其他地方。

从井口开凿到各个采场及掘进巷道的工作面,就是运输巷道,而形成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形成后,按选定的运输方式(有轨运输、无轨运输皮带运输等)、利用运输工具(我公司大多为三码车和人工手推车)将矿石和废石运输到井下各个中段的井口车场形成运输系统(如果是斜坡道、平硐开拓系统可直接运输到地表)。

作业人员出入井下和运输到井下车场的矿石废石装入提升容器(箕斗)通过提升机提升到地表,就是提升系统。

3、供风、供电、供水系统

矿山生产目前大多采用凿岩爆破的方法进行巷道掘进和采下矿石,而凿岩机的动力为压缩空气(我们所说的高压风,压力一般为0.7--0.8MPa),为了减少粉尘对人员的危害,要求采用湿式凿岩,就是凿岩过程中要采用水进行降尘除尘,因此,高压风、水都需要用管路输送到井下,电力也要由地表输送到井下及作业面。

这些管线网络及设备设施形成供风供水供电系统。

4、通风系统

人员进入井下作业,需要新鲜的空气,一些设备运转也需要氧气,这就需要将地表的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和作业面,同时把井下生产产生的污浊空气排放到地表,这就需要一些通风巷道工程和设备设施完成,这就是通风系统。

5、排水系统

开拓工程到达地下,或多或少都会有地下水涌出,甚至遇有地下水系,为了维持生产正常进行,必须把这些涌水排到地表,需要施工排水工程、安装排水设备、设施等,形成排水系统。

6、采矿出矿系统

我们建设上述系统的目的就是要产出矿石,上述系统形成后,就是采矿出矿。

采矿,首先要选择采矿方法,因为采矿方法的优劣对采矿成本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公司目前采用的采矿方法基本是两种,一是浅孔留矿采矿法,二是巷道式的采矿法。

前一种是一些小型矿山普遍使用的采矿方法,它具有生产工艺简单、适用性强、易于掌握、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较差的特点。

后一种采矿方法为非标准采矿法,它是民间创造的一种简便实用的一种采矿方法。

具有安全性差、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政府主管部门要求或强制推行充填采矿法,其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因为采空区的危害随着采矿业的日益兴旺,开采年限的延长,逐步显现和泛滥。

出矿的方式方法也是影响采矿成本的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小型矿山大多采用人工出矿的方式,主要表现在装车方面,特点就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初期投资低等,最终结果就是成本高,所以,目前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改用机械化出矿装矿,避免了人工出矿的全部不足,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二、矿山成本

矿山生产成本是在矿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全部支出。

矿山生产成本是反映矿山企业全部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开采方案的优劣、材料消耗的多少、设备利用的好坏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等,最终均反映在生产成本中。

以上所述的几大系统,从设计方案到建设实施,再到生产过程对成本的构成和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例如,采矿方法的选择、提升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等,其建设投入摊入矿山成本及正常生产期间对成本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此,矿山成本在矿山建设开始前,就应该认真进行研究和管理。

这些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在这些生产系统形成以后,正常生产期间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三、成本构成

为了便于成本管理和分析,我们对生产成本进行分类。

1、按成本与生产的关系分类

按成本与生产的关系可将生产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各项费用。

某一时期(如一年)的直接成本总额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且随产量的增加大体上成正比增加(一般来讲大企业成本高,小企业成本低,就是这个原因。

增加产量就要扩大规模),故直接成本又称为可变成本。

虽然直接成本的总额随产量变化,但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单位产品的直接成本基本上是常数。

因此直接成本常常以元/吨产品为单位。

下述成本项目分类中前4项即为直接成本项目。

间接成本是不与生产过程直接发生关系、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各项费用。

某一时期内间接成本的总额基本上是常数,故间接成本又称为固定成本。

虽然其总额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基本上不随产量变化,但分摊到单位产品的间接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小(这就是董事长要求的、一再强调的规模生产,加大产量的根本所在)。

因此间接成本常常以元/年为单位。

下述成本项目分类中后4项即为间接成本项目。

2、按成本项目分类

此种分类是根据费用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和发生地点来划分的,而不管费用的原始状态如何。

例如,在工资项目中将生产工人工资与车间及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分列。

依据这种分类方法,矿山生产成本由下列项目构成:

(1) 辅助材料费。

指直接用于生产的所有辅助材料费用。

包括炸药、雷管、导火线、导爆线、钎子钢、硬质合金、钢丝绳、木材、轮胎、牙轮钻头、破碎机衬板等。

(2) 燃料及动力费。

指直接用于生产的各种燃料和动力消耗。

包括电能、柴油、汽油等。

(3) 生产工人工资。

指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和附加工资。

后者指各种津贴和保健费用。

(4) 生产工人工资附加费。

包括劳动保险、医药卫生、福利等费用。

(5) 车间经费。

指在车间范围内发生的、服务于生产过程和与车间管理有关的各项费用。

包括:

1) 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简称维简费)。

它是矿山企业持续生产必须进行的路堑掘进(开拓)、生产探矿、设备更新等费用的来源。

采用维简费后,生产矿山不再提取折旧费,但设计中的技术方案比较仍采用折旧计算成本,我们实际核算时也是采用折旧计算。

2) 维修费。

指对固定资产(建筑工程和设备等)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所需的费用。

包括维修工人工资和维修所需材料等费用。

3) 车间管理费。

指车间在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

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工资附加费、车间办公费、水电费和化验费等。

(6) 企业管理费。

指在企业范围内发生的、属于全企业性的管理费和业务费。

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工资附加费、办公费、旅差费、仓库管理费、试验研究费、公用事业费(水、电等)以及与行政设施和企业管理有关的设备折旧与维修费等。

(7) 销售费。

指矿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

包括运输费、销售人员培训费、广告费、销售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费等。

(8) 税金和利息。

指国家和地方征收的各种税款和贷款利息。

在设计方案比较及其他计算中,常常用到年经营费的概念,年经营费等于生产成本减去折旧费。

四、成本管理

知道了成本的构成,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去控制成本、去管理成本,最后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下面我就按照影响成本的项目,分项分析研究成本。

1、辅助材料费。

指直接用于生产的所有辅助材料费用。

对于矿山生产矿石来说,包括炸药、雷管、导爆管、脚线、风水管路、电线电缆、钎子钢、钎头、钢丝绳、油料、木材、钢材、轮胎等等。

从以上的明细可以看出,辅助材料费用是矿石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矿山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因此,减少辅助材料的消耗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降低或减少材料的消耗我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二是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方法。

除了这两个途径外还有矿山的装备水平,采用的设备设施等。

例如,同样的岩石,同样的设备,消耗同样的材料,掘进巷道,甲工人进尺1.7m,而乙工人进尺2.0m,那么甲工人的生产成本就高,乙工人成本就低,究其根源,就是乙工人比甲工人的技术水平高,操作经验丰富。

所以,咱们老板非常注重教育培训的道理就在于此。

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和过程本身就是培训的过程,是提高操作水平、降低成本的过程。

实行成本承包,节约有奖的激励措施,更是降低成本的行之有效的具有内动力的方法。

2、燃料及动力费。

指直接用于生产的各种燃料和动力消耗。

包括电能、柴油、汽油等。

就目前的矿山生产方式而言,此项费用主要就是电力费用。

主要包括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凿岩、照明等。

此项费用的控制减少同样主要取决于操作工人的技术能力、专业经验和我们管理者的能力及合适的管理办法。

操作工人方面:

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此项费用。

如同样规格的巷道掘进,同样进尺1.8m,甲工人施工20个炮孔,凿岩用时5个小时;乙工人施工24个炮孔,凿岩用时6个小时,这样乙工人比甲工人多消耗电费20%。

可见工人的操作技能对成本的影响之巨。

所以,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掌握必要的经验知识是何等的重要。

管理方面:

除了设置合适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以外,在管理方面必须采取一些实用的管理措施。

a、规定时间集中统一运送人员,不能随便升降人员;

b、配备合适的提升容器,确定合理的单次提升重量,配置合适的钢丝绳,钢丝绳不是越粗越好;

c、设置自动排水系统,减少排水人员上下井的次数;

d、合理安排凿岩作业时间,合理安排作业机台,充分利用风能;

e、集中通风,减少通风时间;

f、控制跑冒滴漏;

g、做好冬季取暖工作,杜绝灯泡取暖。

严格限制电炉子取暖等。

其他方面:

采用新型技术,配备节电设备。

如采用变频技术的提升设备、电机分控的空压机等。

3、生产工人工资。

指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和附加工资。

后者指各种津贴和保健费用。

生产工人的工资直接影响着成本,虽然我们现在都实行承包形式进行管理,但是核算其成本构成时,工人工资占了很大比例。

比如,巷道掘进成本为650元每米,其中工资就占三分之一。

由于工资的差异,烈马峪铁矿的成本和宋庄子铁矿的成本就不同。

因此说,我们在找施工队伍或工人的时候,就应考虑工人的地区、工人的习俗等因素。

4、生产工人工资附加费。

包括劳动保险、医药卫生、福利等费用。

这部分费用占成本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也有很大文章可做,根据公司大主体矿山实际生产情况,小型工伤和保险以外的费用还是较大的,因此,该项费用的大小,与矿山的管理水平和理念有着直接关系。

5、车间经费。

指在车间范围内发生的、服务于生产过程和与车间管理有关的各项费用。

包括:

1) 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简称维简费)。

它是矿山企业持续生产必须进行的路堑掘进(开拓)、生产探矿、设备更新等费用的来源。

采用维简费后,生产矿山不再提取折旧费,但设计中的技术方案比较仍采用折旧计算成本,我们实际核算时也是采用折旧计算。

此项费用占成本的比例很大,管理的空间也很大。

从它的名称和构成我们可以得知,矿山之所以能持续生产,完全依靠该项费用。

矿山所施工的全部巷道工程(地质探矿工程除外),设备设施更新都在此列。

控制此项费用主要取决于矿山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制度。

a、我们都知道巷道工程是矿山生产的必不可少的,也是开支费用很高的,那么控制、优化开拓、采准切割、生产探矿方案,就尤为重要,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这就需要有富有经验和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从设计的源头开始注重方案的优化,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量,才能较大程度的降低摊销成本。

同时加强管理,通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最大限度的减少无用工程,一项工程多种用途,通过工程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b、设备是矿山生产环节的重中之重,因此说,设备管理是矿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