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4741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docx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配套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介、说读书名言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交际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评价。

活动重点:

 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出不了解各种阅读形式的优劣。

 

活动方法:

自我训练,互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

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

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

让书陪伴你一生。

现在,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

读书,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他人的智慧,通过你的眼睛使它成为可见的,然后通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象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二、请你给本次活动确定主题。

(1)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2)书香满校园;

(3)我读书,我快乐;

(4)让书香伴随花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5)让心灵与书籍结伴而行

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如: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热爱读书,其乐无穷(5)我读书,我充实

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

(1)举行一次读书问卷调查;

(2)请新华书店到学校举办一次书展;

(3)请作家作一次“走进名著”报告会;

(4)在全校(全班)举办“读书交流会”;

(5)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

(6)举行名著知识竞赛;

(7)编辑名人读书名言;

(8)“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

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

请你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

(栏目名称为4个字)。

参考答案如:

(1)名称:

新书速递

内容:

推荐最新上市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图书,并简介该书的作者、内容。

(2)名称:

《心灵鸡汤》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三、名人读书故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孙敬悬梁、苏秦刺股的故事

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的故事

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

韦编三绝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

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

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

“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孙敬悬梁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

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

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苏秦刺股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

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

亲人见他如此落泊,都对他十分冷淡。

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

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

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

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

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

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

“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

“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

”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现比喻尊敬师长。

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

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名人读书的故事

1.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

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

“妙极了!

”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

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

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3.爱迪生以书为枕

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近二千项,被誉为“发明大王”。

这与他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他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查资料,困极了,他就以书当枕,在实验室躺一会儿。

因此,有人风趣地说:

“怪不得爱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识,原来他在睡梦中也还要从书本里吸取营养哩。

名人故事

博览群书,是孙中山的一大嗜好。

他早年随兄长孙眉去檀香山上学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华盛顿、林肯等几位美国著名总统的传记。

回国后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除专心致志攻读正课外,还利用点滴时间,广泛涉猎中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书籍,同学们赞赏他的见多识广,给他取了个“通天晓”的雅号。

四、读书方法

1.品读法。

2.摘读法。

3.圈点法。

4.析读法。

5.寻读法。

品读法

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某一点深入下去,这里的“一点”必须是文章的神韵所在。

如《春》的语言美。

摘读法、圈点法

把读书过程中精彩的文章、片段、句子等加以摘录、圈点。

包括笔记摘录,电脑下载,圈点画线、评注等。

如毛泽东圈点《水浒传》等。

析读法

析读法,就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词、句子、修辞情感基调、意境等进行品析。

这种读书法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用。

带有研究性质。

寻读法

这种方法,相当于跳读法,阅读者不是对全文进行研读,而是对文章的精华处细细琢磨,品味。

鲁迅的“随便翻翻”

——广泛的浏览式的读书方法。

鲁迅说:

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拿来翻一下,或看序目,或读几页内容,不费力,不劳神,往往在看非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拿来消遣。

名人读书法: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

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方法举隅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五、你说我说说读书

话题一:

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金庸热”“琼瑶热”“韩流”

20世纪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爱情小说传入中国大陆,出现了持久不衰的“金庸热”“琼瑶热”,并推动了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复兴。

近来,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再掀“韩流”高潮,以央视为例,几大主要频道韩剧轮番上映,收视率居高不下,大有俘虏全民之心的态势。

如果从2000年韩国音乐、影视剧开始风行国内算起,“韩流”已经整整风靡了五年。

①应该多读流行作品。

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②应该多读经典名著。

名著是经时间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他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有当时的价值。

你认为这两种看法是否有道理?

你倾向哪一种?

是否另有看法?

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经典名著的关系?

首先,流行作品是现代生活中的语言,反映出现代人的生活、思想感情,读起来很有兴趣。

很多同学都喜欢。

但是,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的筛选,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读名著,价值是非常高的。

话题二:

你觉得读图和读文各有什么长处和局限性?

“读图与读书”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以图画为主的书籍色彩纷呈,花样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风尚。

你怎样看待“读图时代”?

我认为,进入“读图时代”,这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但对于初中生来说,需要提高的主要是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

“读图”有它的好处,但毕竟是第二位的。

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造成阅读水平的低下,得不偿失。

因此,初中生要以读文字为主。

读图好还是读文好?

构成20世纪一个比较重要的景观就是视觉文化的出现。

在这种情形下,阅读逐渐地转变成种种不同的读图形式。

先是摄影,接着是电影,再接着是电视,同时还出现了卡通,出现了数码化的成像方式,等等。

图片在传播中的直接性,图片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符合了信息社会的要求。

况且当代社会非常繁忙,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谁都没有耐心去阅读文字,只有图一下子给了你所有的信息。

这难道不正好说明了读图的进步性质吗?

为什么我们还要强调读图的所谓“危机”呢?

在我看来,不少人的确是带着这样的认识去面对读图时代的。

问题不在于文字与图像孰优孰劣,问题在于,当读图成为一种视觉的消费方式时,我们是不愿意对图本身有所深究的。

我们不仅消灭了图的意义,我们还理直气壮地消灭了阅读,消灭了以阅读为代表的思考。

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

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

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

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

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

“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以上两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阅读量少;

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建议:

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现在有很多书,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才适合我们阅读?

话题三:

下面的阅读模式好不好?

为什么?

六、网上阅读大家淡

网上阅读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网上阅读的特点

第一,网上提供了丰富、及时的信息资源。

这远不是摊在面前的一两本书可以比拟的,它可以满足同学们对信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信息。

第二,网上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变化多端的交流功能。

凭借这些功能同学们可以访问许多人,与他们对话,获取信息。

第三,网络具有交互性,能使同学们积极参与。

书本阅读是与作者、作品对话,但限制不少。

网上却可以真正与作家对话,对作品发表评论。

第四,网络可以即时反馈。

书本阅读中的对话,同学们发表了见解,很难立刻得到反馈,网上却能做到。

这使同学们当时就知道自己认识的深浅正误,并由此获得体验。

然而,网上也有色情暴力、游戏赌博、垃圾信息、交互网瘾”等问题,需要同学们自律,正确对待。

“网上阅读”辩论会

正方:

“网上阅读”利大于弊。

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网上阅读” 弊大于利。

①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

②当前中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

③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

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

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七、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本书以主人公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我喜欢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充满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让我在感动的同时增强了挑战生活磨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育部规定中学生必读名著

初中部分(10种)

《西游记》《水浒》

《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童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

推荐好书

1《论语译注》金良年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三国演义》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水浒传》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红楼梦》曹雪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6《鲁迅作品精选》鲁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子夜》茅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家》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9《骆驼祥子》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围城》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 

12《花季·雨季》郁秀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 

13《射雕英雄传》金庸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汪洋中的一条船》郑丰喜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5《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J•K•罗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唐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刘京胜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19《简·爱》(英)夏绿蒂•勃朗特吴钧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巴黎圣母院》(法)雨果陈敬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1《红与黑》(法)司汤达郝运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复活》(俄)托尔斯泰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3《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张冠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莫雅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老人与海》(美)海明威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26《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施咸荣译译林出版1998年版 

27《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赵少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叶冬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3《元曲三百首译析》李淼编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34《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普希金诗选》卢永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繁星·春水》冰心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7《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制作图书卡片

书名:

作者:

内容简介:

推介理由:

读好书,好读书,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作文

以“读书贵在少年时”为话题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读书方法

1.品读法。

2.摘读法。

3.圈点法。

4.析读法。

5.寻读法。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

  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

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

很多家长很怕孩子查这种小字典不够,于是就给孩子买了很多大部头的字典,殊不知最权威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携带方便,又容易查阅。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经常读错的字词,举个例子:

电饼铛,豆豉。

很多人都在念:

电饼当,豆gu正确的读音是:

cheng,chi。

又比如:

呱呱坠地,很多人在念:

gua正确的读音是:

gu.

  再举个例子:

龟一共有几种读音呢?

宿一共有几种读音呢?

  查字典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查字典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查字典,不要求查一遍就能记住,第一遍也就是有个印象,第二遍、第三遍查的时候才能彻底记清。

  初中阶段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总共也就是几页,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分阶段,分步骤地去查,到初三的时候就不会再为这些字词发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