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辩辨证法打印版考题.docx
《自辩辨证法打印版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辩辨证法打印版考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辩辨证法打印版考题
2010“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
1、自然辩证法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分别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概念: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即科学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研究对象:
1)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个方面:
客体——自然:
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主体——人: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
中介——科学技术。
2)研究对象(研究的是规律)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
研究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
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唯物辨证的说明;
还包括对人工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阐述。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它包括:
对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的哲学概括。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
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4)关系
自然观体现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科学技术观体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有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才有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学科性质:
1)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部分之一(另一个为历史唯物主义)。
2)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
3)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过程与标志。
创立过程: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您的基础,而自然科学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一直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充分的酝酿与研究,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
直到恩格斯去世,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末完成,但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了。
标志:
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3、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如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需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做出新的概括与总结。
也就是说,把自然辩证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使之与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
由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可以透视出自然辩证法发展的现状与趋向。
在自然观发面,过去是以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为中心,当代已转移到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
于是人工自然系统的性质、存在方式、演化形式等便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技术方法论方面,过去是以对某科学的方法进行微观研究为中心,当代则转移到以对整个科学体系的方法论进行宏观研究为中心;过去是以对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为主,当代则转移到以科学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研究并重的状况。
于是系统认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论便成为现代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过去是把科学馆与技术观分别加以研究,随着科学技术整体化,现在已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综合对象加以研究,于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由于高科技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与此相关的高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当代自然辩证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总之,自然辩证法研究是开发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自然辩证法科学将会取得崭新的面貌与长足的发展。
4、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中介?
自然辩证法比自然科学抽象,又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更加具体。
按理论层次排列,首先是科学技术理论,其次是自然辩证法,最后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观点;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它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源泉。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理论中介,一方面从科学技术理论吸取养分,并进而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输送;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
5、“存在”的自然界与“演化”的自然界的关系。
任何存在着的事物同时也处于演化中。
存在着的自然界与演化着的自然界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存在就是合理”与“现在就是最高”。
(黑格尔)——自然界从空间上说体现着以往发展的总和,从时间上说是发展的最高阶段。
演化与稳恒的两极对立:
演化是绝对的,稳恒是相对的。
宇宙形态的稳恒性与宇宙系统的演化性是统一的。
首先,演化着的自然界和存在着的自然界在宇宙时零秒时完全合为一体。
其次,演化着的自然界与存在着的自然界还体现了连续性与间断性的一致。
6、自组织理论是如何揭示自然界的演化机制的?
自组织理论认为自然界至今200亿年的演化过程在总体上是一个混沌到有序的过程,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由混沌到有序的演化机制进行研究,其中耗散结构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耗散论指出,任何一个系统只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无序向有序、或有序向混沌的转化,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和与此相应的新的功能。
首先,自然界作为演化着的系统其自身必须开放,这是它产生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前提。
其次,自然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因为这时系统不同往常,变得对外部所受的影响特别敏感,小的输入能产生巨大而惊人的效果,整个系统可能以我们觉得异乎寻常的方式重新组织它们自己,会发生一些自发的、戏剧性的,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物质再组织过程。
再次,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自然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意味着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的复杂性、随机性。
只有非线性才能通过相干协同,合作竞争产生整体效应,从而实现自组织。
最后,自然系统必须通过涨落才能实现有序。
涨落指系统宏观效应的物理量对其平均值的偏差。
涨落是偶然的、随机的,但涨落导致有序。
7、历次自然观演变的内容及各自的自然科学基础分别是什么?
1.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
主要内容:
古代自然观从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画面,把自然界理解成一个其中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自然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古代自然观本质上是正确的,是自发唯物论的,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主要回答了万物的始基和本源是什么,物质间的变化与联系等问题,其核心内容为始基变化说。
自然科学基础:
?
?
?
没找到,不会是始基变化说?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宇宙如同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观;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世界是孤立的、禁止的、机械决定论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为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牛顿力学的六个主要表现。
即: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
“只有当外力作用于运动物体时,真正的运动才能发生或有所改变。
”机械论者据此提出了外因论。
(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
”机械论者试图把一切运动都还原为机械运动。
(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不能改变质量。
机械论者据此把一切变化归结为位置变化,否认质变。
(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空间和时间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
(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据此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结果。
“能用同样的推理方法从力学原理中推导出自然界的其他许多现象。
”
(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机械论者据此力图机械地分解自然界,把自然界还原为物质实体的集合,把物质实体还原为基本粒子的集合。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3)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4)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5)人类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6)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
自然科学基础: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8、人工自然进化的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的关系。
人工自然进化的规律:
人工自然发展的两个规律:
人工自然与运动形式关系的规律,以及人工自然物彼此间关系的规律。
这两条规律从本质上说就是人工自然的人化,即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就是人化的过程。
人类是自然演化的顶峰。
在人类身上,沉淀着自然界物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低级、简单的运动形式向高级、复杂的运动形式演化的全部历程。
人工自然的进化过程从总体上再现了人类由自然界逐步生成的过程。
质言之,进化即人化。
这就是对人化自然进化的第一个规律的认识。
人工自然的第二个规律同样体现了人化的过程。
人工自然由工作机经工作机加动力机,到工作机、动力机和控制-学习机三者的复合这一发展过程,也就是向人的生成过程,因而也是人化的过程。
再者,近代以来,人工自然物由标准化而排斥个性乃至人性,到现代复又强调人性与个性,同样体现了人工自然的人化过程。
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关系:
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一部分自然界,它包括受人类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的那一部分自然界和人类利用自然界的材料、信息创造的那部分自然界。
它与天然自然共同组成了自然界,是把从天然自然获得的自然信息物化而成的自然界。
天然自然又叫第一自然,是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它们外在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天然的形式存在、演义、发展,没有受到人的活动的触及,是纯粹的自然。
当今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几乎找不到没有人类印记的地方,人类的实践从工业革命以后就深入到方方面面,自然随之就具有了人的性质,是人的力量的确证,天然自然所属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小,甚至濒临消失。
在今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工自然会不断地向天然自然渗透、延伸,人工自然继续向着多层次、多方向、多样性方向发展,人工自然同天然自然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9、为什么说现代自然观是对古代自然哲学的辩证复归?
现代辨证自然观是对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否定,是对古代自然观辨证的复归,同时也是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的起点。
古代朴素辨证的自然观把自然界理解为统一的整体。
古人不知自然界中之细节,也不明局部间的联系,凭借直观和天才的猜测构造出包罗万象的体系,这是一种原始的综合。
古代自然观还把自然理解为一个发展的过程,古人的始基变化说即可说明这一点。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近代人抛弃了体系,否定了原始的综合,开始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全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环节。
与此同时,近代科学也否定了古代自然哲学与自然史之间原始的一致。
科学家们不再从构思出来的始基出发来推演出万物,而是着手研究眼前感官所能及的现存的事物。
相应地,近代科学的概念体系也是对自然史相反过程的描述与反映。
20世纪科学革命揭开了现代自然观的序幕。
随着分析愈渐深入,个别的、零碎的知识间开始相互渗透,这种渗透和联系愈演愈烈,形成当代自然科学的一体化趋势。
分析辨证地突破自己的界限,科学重新走上综合。
这已不再是古代那种原始的综合,而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是掌握了各个局部之后的综合,是对自然界全面的、深入的理解。
同样,随着近代科学沿自然史不断上溯,在到达一个个关节点后也先后发生转折。
科学发展到今天,各门自然科学正日益形成一延续的统一体。
科学的对象是自然史,科学的整体要成为对自然史的抽象与概括。
古代哲学家对自然史天才的猜测,到今天正在成为科学的理论。
这已不再是古代自然哲学与自然史的那种原始的一致,而是经过回溯,在掌握了各个环节之后的一致,是对自然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
从近代的分析到现代的综合,由与自然史相反到一致,是对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否定,标志人类认识的又一次飞跃。
人类正在达到对自然界全面、历史、深入的认识。
现代辨证自然观是对古代自然观辨证的复归。
10、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1)古代的“天人合一”:
从认识论的角度:
古代人站在自然之中,观察这个包含人本身的自然,古人的心灵沉浸在自然之中。
从实践论的角度:
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能动性和受动性。
(人能动的改造自然,人受到自然的制约)
从本体论的角度:
“天人合一”的“一”是原始的、抽象的、自在的自然。
2)近代的“天人分离”:
从认识论的角度:
近代人站在自然之外观察不包含人本身的自然。
人与自然相分离。
从实践论的角度:
人类体现出膨胀的能动性,给自然越来越深地打上人类的印记;而忽略受动性的影响。
从本体论的角度:
自然机械化,人机械化。
“天人”合于机械。
(人以机械理解自然,人本身也机械化)
3)现代复归于“天人合一”:
从认识论的角度:
现代人在自然之中观察包含人本身的自然,并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自然已不断由“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
这就是自然的人化。
从实践论的角度:
在受动性基础上发挥能动性,以能动性改善受动性,人与自然达到越来越高水平的和谐统一。
从本体论的角度:
“天人”合于“人”。
原始自在的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
1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基本途径。
必要性:
在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近代工业的兴起,日益强大的技术手段使人们更有效地改造和征服自然,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人类在改造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无以比拟的巨大成就,人在自然面前似乎真正做到了“无所不能”。
人类在讴歌生产力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却发现改造与征服自然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机械、纺织、冶金、化工、煤炭、电力等昔日传统产业和基础部门耗费了自然界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急剧膨胀的人口压力迫使整个大陆被开垦,围湖造田、毁林开荒,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生态失衡;人类在享受改造与征服自然的成果时,所表现出的过度消费,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正如恩格斯早在19世纪末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紧迫性、必然性。
可能性:
当自然界报复、惩罚人类的时候,既不能像悲观论者那样消极无为,甚至想使现代文明倒退回原始蒙昧状态,也不能像乐观主义者那样麻木不仁,任其发展。
正确的态度首先应是充分肯定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积极地发展人的自觉能动性。
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说明。
从人的角度看,人的能动性有待于进一步发挥,这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在主观上提供了可能性。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而是说明人类在发挥其能动性时没有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们不合理地发挥人的能动性。
从能动性本身来讲,它包括两个方面:
在认识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
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带有盲目性的意向和活动,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引导下,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最终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而祸及自身。
因此,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前提就是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除此之处,还应积极调整自然生态平衡,如广泛地植树造林,设立自然保护区,重建人工生态平衡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约束对自然破坏的行为,使自然界的发展朝着有利人类的方向演进,这样,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便有了可能。
从自然的角度看,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无穷无尽的,这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
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自然界潜力的穷尽,而是说明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导致对自然的总需求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滥用和毁坏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
只要人们合理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并积极调整生态环境平衡,自然界会无穷无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环境。
并且随着开采和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其利用率也会大大提高,今天的“废物”可能就是明天的“无价之宝”。
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讲,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能穷尽的,这为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
基本途径:
1、重新树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
把人与自然看作有机统一体,首先应当看到,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人是主体,人是主动的一方,人与自然的种种交换及对其的调节,靠人类进行和控制。
但这并非表明人的地位、作用和能量是远远超乎于自然的,事实上,人类关于自然的每一个行动,都必然受到自然过程的客观制约。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相互统一的有机体”的高度,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它为我们处理好几个关系打下了基础。
其一,关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其二,关于全球问题与局部问题的关系。
2、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来自其第一生产力的基本特性和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的有力支持。
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物质前提,而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化也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和现实中人们在追求物质生产过程中引发的。
因此,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依赖对物质生产的调节和更新,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科学技术在解决当今全球生态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科学技术在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从而为从根本上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决定作用。
3、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类社会必须依赖于自然界,尊重自然界,才能获得相对独立性,才能正常的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解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要依靠人与人的关系作中介。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在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的。
人与自然关系对于人与人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统一的整体关系的现状与发展,都是在社会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4、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它将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总体框架与当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发展相结合,与当代社会进步相结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全球整体发展战略。
概括地讲,可持续发展,即认为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之间的不同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处于变化之中。
人类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系统中协调好与资源、人口、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以及系统本身都能在不断加强自身功能的前提下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总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人类将向着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光明前途迈进。
12、科学认识及其特点。
科学认识定义: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从科学研究过程看,科学认识是从研究科学问题入手,经观察实验搜集经验材料,科学抽象和理性分析整理感性材料,提出假设并进而上升为科学理论,以达到探求自然规律的目的。
特点:
实证性:
提供具体确定的知识,结果比较明确,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深刻性:
在对事物表象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本质,阐明内在机理;
创造性:
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建新概念、新理论,并指导实践。
13、科学研究是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二者有何差异?
科学研究是始于问题的。
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实验。
不仅在古代,在现代也有人依据马克思哲学关于认识源于实践的基本命题,进一步推出科研始于观察。
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极为流行,它虽然对科学史上的许多研究活动作过一定的说明,但始终未能对科学研究的起点作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研究无疑与观察事实有关,但是如果观察到某一事实而不由此引出问题,那么即使是观察到前人从未观察到的新事实也不会因此而进入新的研究。
可见科学观察本身不足以成为科学研究活动的起点。
再从理论上看,研究对象越是远离经验世界,如各门学科中的理论研究部分,其研究越是不可能直接从观察实验入手。
如果否认这一点,无异于从根本上取消理论研究本身。
对此,当代有见地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只有提出问题,才可以说是真正地进入了研究。
问题的提出对于科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差异: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和“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这两种观点有着原则上的区别,前者把科学研究看作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后者把科学研究看成是自发的、消极的活动。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是从具体的研究过程而言的,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从何着手研究,它与人类认识源于实践并不矛盾。
从认识发生学的角度和科学认识的总秩序来说,问题最终来自观察实验,科学始于观察实验,认识源于感性经验,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路线。
可见,科学始于问题和认识源于实践这两个命题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既不能由认识源于实践简单地断言科研始于观察,也不能由科研始于问题错误地推出科学始于问题。
14、科学问题的本质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本质:
与科学背景知识发生直接的联系,并具有科学探索意义的问题;
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的真实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是科学研究的开始;
是科学研究前进的推动力。
15、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自然观察是指人类对自然现象不作任何人工的变革而进行的一类观察。
实验观察是通过对自然现象或事物人为进行积极干预后所进行的观察。
实验观察是一种比自然观察更强有力的认识手段。
观察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
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
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
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
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
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
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
理论可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