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考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3791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模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模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模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模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模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模考卷.docx

《语文模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模考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模考卷.docx

语文模考卷

青春年华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

一(2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4分)

干biě▲根深dì固▲栈桥▲吹毛求疵▲

2.请用正楷或行楷字体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对下面的毛泽东书法作品《沁园春•春》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行书,精巧纤细,飘逸灵动。

B.是草书,笔意奔放,气势贯通。

C.是楷书,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D.是隶书,笔意瘦挺,骨力遒劲。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1)▲,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3)▲?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

(4)骊山四顾,▲,当时奢侈今何处?

(张养浩《山坡羊》)

(5)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6)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战国策》)

(7)夫战,勇气也。

▲,▲,三而竭。

(《曹刿论战》)

(8)《诗经·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水浒》中作者给人物所起的绰号,大多极具艺术特色:

吴用绰号“智多星”,喻示他足智多谋;花荣绰号“小李广”,喻示他箭法高超。

B.《骆驼祥子》里祥子一次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了饿晕倒在地的老马。

老马是一个有自己车的车夫,他的悲惨遭遇给祥子最大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

C.《格列佛游记》中,“耶胡”喜爱收藏闪闪发光、颜色多样的石头,为了争夺有很多这种石头的田地,“耶胡”之间往往会发生最激烈、最频繁的战争。

D.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了解“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提及。

6.下面对艾青的短诗《礁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A.诗的第一节描述海浪一个一个无休止地扑过来,一个“扑”字凸显了浪之气势汹汹。

B.诗的第二节用一个“但”字转折,强调了礁石立场坚定、态度从容,对胜利充满信心。

C.诗人让浪花拍打礁石的自然现象变成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这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不断地扑向礁石的浪象征着恶势力,而礁石则是正义的化身。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

(18分)

【古诗阅读】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7.诗人在本诗中借海棠花说理教育后辈。

诗人通过描写和对比,写出未开花的海棠花▲

的特点,藉此告诫子女▲。

(3分)

【古文阅读】

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左右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④待之。

”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

卫⑤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

孔子闻而记之曰:

“攻原得卫者,信也。

魏文候与虞人⑥期猎。

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

“不可。

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⑦虞人。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原:

原国。

②裹:

携带。

③金:

锣。

④姑:

暂且。

⑤卫:

卫国。

⑥虞人:

管理山泽的官。

⑦罢:

停止、取消,这里是告知守山人打猎的事作罢。

8.下列句中停顿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至原十日/而原不下B.遂/罢兵而去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D.有君如彼其/信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⑴遂与大夫期十日 ▲    ⑵是亡吾信也  ▲ 

⑶原人闻曰 ▲      ⑷遂自驱车往 ▲ 

10.文言文中“故”字有多种含义,请解释例句中“故”字的含义,根据义项写出含有“故”字的课内文言文例句。

(4分)

①义项:

▲。

例句:

以风疾之故而失信。

②义项:

▲。

例句:

广故数言欲亡。

③义项:

▲。

例句:

温故而知新。

④义项:

因此、所以。

例句: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

               ▲             

12.选文对于晋文公的描写,采用了原人、卫人和孔子的记述,目的是▲   ;选文对于魏文侯的描写,最能表现他品质的行动是“ ▲    ”。

(2分)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3~15题。

(11分)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肖复兴

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

家里的人都出了远门,没有饭辙儿(北京方言,指吃饭的门路),要不我是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跑出来到这里吃晚饭的。

正是饭点儿,小饭馆里顾客盈门,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虽然只要一开门,冷风就会乘机呼呼而入,别无选择,我只好坐在了那儿。

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始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

您吃点儿什么?

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红柿牛腩锅仔。

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了来,热气腾腾的扑面撩人,呼啸寒风便都挡在了窗外了。

埋头吃得热乎乎的,觉得忽然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经走到我的桌前,也是别无选择地坐了下来。

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

也许,是为自己一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衣着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谐调。

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

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者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的和我搭话,指指饺子,问我饺子怎么卖?

我告诉他一两三块钱吧。

他立刻应了声:

这么贵!

这时候,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

你吃什么?

老头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

我要一碗米饭。

姑娘弯下头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又抬起头问:

还要什么?

老头说:

就一碗米饭!

姑娘有些奇怪:

不再要点儿什么菜?

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

一碗米饭就够了。

然后补充句:

要不麻烦你再给我倒碗开水!

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风摆柳枝般走了。

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姑娘把一碗米饭端上来,更不要说那一碗开水了。

在这样一个势利眼长得比鸡眼还多的社会里,人们的眼睛都容易长到眉毛上面,很多饭馆都会这样,不会把只要一碗米饭的顾客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乞丐一样呢。

姑娘来回走了几次,大概早忘了这一碗米饭。

我悄悄地望了一眼对面的老头,看得出来,老头有些心急,也有些尴尬,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坐针毡。

我很想把盘子里的饺子让给老头先垫补一下,但把剩下小半盘的饺子给人家吃,总显得不那么礼貌,就像打发要饭的似的。

那锅仔我还没有动,可以先让他喝几口,但一想饭还没吃,先让人家喝汤,恐怕也不舍适,而且也容易被老头拒绝。

因此,当姑娘又向这边走来的时候,我远远地冲她招招手,她走了过来,老头看见了她,张着嘴动了动,一定是想问她:

我那一碗米饭呢?

但如今的小姑娘哪一个好惹?

为了避免尴尬,我先把话抢了过来,对她说:

姑娘,你给我上碗米饭!

话音刚落,怕她同样嫌弃我也只要一碗米饭,便又加了句:

再来三两饺子。

姑娘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转身走了。

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

快点儿呀!

她头没有回,扬扬手中的小本说道:

行哩!

老头望了望姑娘走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似乎是想看看,同样一碗米饭,到底谁的先上来。

一下子,让我忽然感觉偌大的饭馆里,仿佛主角只剩下了老头、姑娘和我三个人,三个人彼此的心思颠簸着,纠结着,一时无语,却有着不少潜台词。

我望了望老头,也没有说话。

我是想等这一碗米饭和三两饺子上来,一起给老头。

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饿的时候,谁都有钱紧甚至是一分钱让尿憋死的时候。

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

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但生怕我的目光总落在他的身上会让他觉得尴尬。

很快,也就是那小半盘剩饺子快要吃完的功夫,只听姑娘一声喊:

您的米饭和饺子来了,便把一碗米饭和三两热腾腾的饺子端在我的桌子上,同时也把老头的那一碗米饭端在桌上。

可是,抬头的时候,我和姑娘都发现,对面的老头已经消失在寒风中。

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13.小说中老人从坐下到离开,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

阅读全文,揣摩老人心理,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3分)

坐下时羞涩→点饭时▲→等饭时▲→遭冷遇后▲→离开时愤懑

14.小说中多次出现对“寒风”“冷风”描写,请简析其作用。

(4分)

15.小说结尾画线句子含蓄地表达了哪些主旨?

(4分)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6~19题。

(14分)

文学的虚构

虚构对历史或新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但对文学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灵丹妙药。

文学通过虚构重组现实,获得比现实本身更具吸引力的艺术世界,引发对现实的新感受。

作家可以放纵自己的想象,虚构一段妙趣横生的际遇,虚构一片清风徐来、暗香浮动的诗意……但大多数时候,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只是零星地散见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是作家通过虚构加以重组,才把它们拯救出来,组合成一个富有魅力的新整体。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用虚构把现在、过去、未来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获得了动人心魄的美丽意境。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都是“拼凑”起来的角色,但鲁迅的“拼凑”却犹如放大镜,照出了国人固有的阿Q式的自我安慰、闰土式的麻木。

显然,文学对现实的反映不是照相机式的,而是通过作家的虚构,通过对现实的增删改造,创作出富有魅力的作品,带给读者审美愉悦的同时,让他们对现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或更新鲜的认识。

文学通过虚构创造理想境界,表达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及内心隐秘的欲望。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作品就是作家的白日梦。

戏剧中的理想人物,诗词中的良辰美景,小说中的乌托邦,无不如此。

经典文学作品中,陶渊明在战乱频繁的东晋,虚构了《桃花源记》,通过桃花源人的生活,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通俗小说中,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言情小说的才子佳人,网络文学的“穿越”“玄幻”小说,其内在构成无不是满足虚构的白日梦。

在这些作品中,善恶有报,两情长久,弱者变身英雄,常人化为贵族。

创造、阅读这样的作品,作家和读者都可以编织白日梦,获得暂时性的情感宣泄和欲望满足。

文学虚构未知的世界,开启人类对未知或未来的想象,这一点在科幻小说中尤为突出。

A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短篇科幻小说《水晶蛋》里的普通店主通过一枚水晶蛋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视线,他能看到火星上的房屋和飞来飞去的火星人。

在这里,文学借助虚构的先进技术或神奇物件,表达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与渴望。

作家还通过虚构思索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

B威尔斯的另一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讲述了主人公乘坐时间机器去到公元802701年,发现人类社会在那时已演化为生活在地上、地下的两个不同种族的故事,作者威尔斯其实是借达尔文的进化论,探索由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组成的英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文学的虚构当然离不开现实,是真实孕育了虚构,但也是虚构拯救了真实;因为文学不仅可以通过虚构重组现实、理想化现实,揭示已知世界的“真”,更可以通过虚构开启对未知或未来世界的想象,探索未知世界的“真”,这就是文学虚构的魅力。

(根据南帆《虚构的力量》改写)

16.把握文章结构并填空。

(3分)

 

17.选文第二段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鲁迅的阿Q两组文学形象作为事实论据,作者在选择这两个事实论据时各有什么侧重?

(2分)

 ▲

18.选文第三段说“文学通过虚构创造理想境界,表达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及内心隐秘的欲望”。

请你结合下面《简·爱》的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简·爱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她对现实的哪些不满,表达了她内心的哪些欲望。

(4分)

今天早上,村校开学了。

我有二十个学生,但只有三个能读,没有人会写会算,有几个能编织,少数几个会一点缝纫,她们说起话来地方口音很重。

眼下我和她们彼此难以听懂对方的语言。

其中有几个没有礼貌,十分粗野。

难以驾驭,同时又很无知。

但其余的却容易管教,愿意学习,显露出一种令人愉快的气质。

我决不能忘记,这些衣衫粗陋的小农民,像最高贵血统的后裔一样有血有肉的;跟出身最好的人一样,天生的美德、雅致、智慧、善良的情感,都可能在她们的心田里发芽,我的职责是帮助这些萌芽成长,当然在尽责时我能获得某种愉快。

但我并不期望从展现在我面前的生活中尝到多大乐趣。

不过无疑我要调节自己的心态,尽力去做,它也会给我以足够的酬报,让我一天天生活下去。

 ▲

19.如果我们用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为选文第四段增加一个事实论据,你认为这段文字应该放在A处跟《水晶蛋》并列,还是放在B处跟《时间机器》并列?

请你简述理由,并补写出这个事实论据。

(4分)

 ▲

三(55分)

20.以下是某同学在“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中写的演讲稿。

请按要求帮他修改、润色。

(5分)

①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力。

②我们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要会读书,因为只有会读书的人,就能真正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③在书中,我们可以悟鲁迅的冷峻深邃,读冰心的意切情长,读李白的潇洒飘逸,赏苏轼的洒脱豪放。

④在书中,《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社会的剪影,《童年》和《简·爱》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光芒,

▲。

(1)第①句有一个错别字,应将▲改为▲;

(2)第②句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句画线短语中的“读”字可以改为▲,这样前后动词有变化,句子更精致;

(4)为第④句再续写一个分句,使之跟前面的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21.在面对不同的路,甚至没有路的情况下,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鲁迅说: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散步》中,“儿子”愿意选择有意思的小路,母亲则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请以“路在脚下”为题,写一篇作文,让读者分享你的经历或者思考。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50分)

答案:

一(23分)

1.(4分)瘪蒂zhàncī(每空1分)

2.(3分)书写正确1分,工整1分,美观1分。

3.(2分)B

4.(10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2)人比黄花瘦(3)天下英雄谁敌手(4)阿房一炬(5)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一鼓作气,再而衰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每空一分,凡错漏添倒计一个字,不给分)

5.(2分)D

6.(2分)C

二(42分)

(一)(18分)

7.(3分)深藏不露/爱惜芳心/不与群芳争艳(1分,意近即可)做人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注重蕴积/保持沉稳/不轻狂/不出风头/淡泊名利/不追名逐利……(2分,意近即可)。

8.(2分)D

9.(4分)

(1)约定/约会  

(2)失去/丢失(3)听到/听说  (4)于是/就(每处1分)

10.(4分)①原因/缘故②故意/有意/存心③原来的/旧的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故克之/故逐之……(每处1分)

11.(3分)第二天,正巧碰上天刮大风,近侍劝阻文侯不要再去。

(得分点为“明日”“会”“止”)

12.(2分)衬托晋文公讲信义(1分,意近即可)(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1分)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士大夫黄越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

“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

”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

“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

“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

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

”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

“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

“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

”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

“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魏文侯和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

第二天,正巧碰上天刮大风,近侍劝阻文侯不要再去,文侯不听,说:

“不可因风大的缘故而失掉信用,我不能那样处身行事。

”于是亲自驾车前去,冒风告诉守山人打猎的事作罢。

(二)(11分)

13.(3分)犹豫着急/尴尬难受/纠结/无语(每处1分,意近即可)

14.(4分)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活动的情境;②营造悲凉氛围/奠定悲凉情感基调;③烘托老人悲凉的心境/烘托了老人的悲苦形象;④与饭店内的温暖形成对比,暗示人情冷漠/世态炎凉。

(一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不分点分行答题扣1分。

15.(4分)①个人角度:

上一碗饭的时间很短,老人却不愿意再屈辱等待,写出了老人的悲凉/无奈/绝望/服务员的势利冷漠。

②群体角度:

写出了城市中农民工生存处境的艰难。

③社会角度:

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一些人的冷漠/势利/社会的不公。

④人性角度:

呼唤爱、尊严、公平的回归。

(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意近即可。

) 

(三)(13分)

16.(3分)

(1)虚构对文学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灵丹妙药。

(1分,句子中有“对历史或新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不得分)

(2)文学通过虚构重组现实,获得比现实本身更具吸引力的艺术世界,引发对现实的新感受。

(3)文学虚构未知的世界,开启人来对未知或未来的想象。

(1分)  

17.(2分)①李商隐《夜雨寄北》的形象是从时间的角度虚构重组(1分),②鲁迅阿Q的形象是从空间的角度虚构重组(1分)。

(意近即可)

18.(4分)①对现实的不满:

女孩子们少有人会写会算,少有人掌握生存技能,生活普遍贫困。

(2分,意近即可)②内心的欲望:

帮助这些孩子培养天生的美德、雅致、智慧、善良的情感,让她们能像简·爱一样追求平等和自由,获得自尊、自立。

(2分,意近即可)

19.(4分)①理由:

在A处,因为《海底两万里》跟《水晶蛋》一样,其内容都是借助虚构的先进技术或神奇物件,表达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与渴望。

(2分,意近即可)②补写论据:

《海底两万里》里尼莫船长不用离开他豪华舒适的潜艇,就可以在海洋深处展开奇异旅行,他需要的一切都能利用海洋资源制作。

(2分,表述能联系观点即可。

不分点分行答题扣1分)

三(55分)

20.(5分)

(1)“力”改为“利”(1分)

(2)“就(能)”改为“才(能)”(1分)(3)品/看/览……(1分)(4)答案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鲁滨逊漂流记》让我们学会了勇敢与坚强(2分,其中作品与领悟有关联1分,句式1分)

21.(50分)参照2015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补充: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

(2)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

(3)▲,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4)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5)一封朝奏九重天,▲。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花近高楼伤客心,▲?

(杜甫《登楼》)

(7)▲,千万和春住。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8)毅魄归来日,▲。

(夏完淳《别云间》)

(9)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10)▲,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结合下面的语境思考:

如果你是小莉,会怎么说?

请选出恰当的一项(C)(3分)

一日中午,小莉拿出字帖《宋词三百首精选》,在田字格本上认真地临写。

小辉走过来说:

“小莉,打扰一下。

我想问一下,你这样练字有什么好处呢?

是不是太慢了?

我都是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写得很快。

”小莉听了,微笑着说:

“▲。

听了小莉的话,小辉豁然开朗:

“哦,明白了!

原来这是两种不同的练字方法,它们是各有所长啊!

谢谢啊!

A.你真是太无知了!

你的那种练字方法是“摹”,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我的这种练字方法叫“临”,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B.让我来告诉你吧!

你的练字方法叫“摹”,容易学到笔画,但不易学到间架结构;我的这种叫“临”,容易学到间架结构,但不易学到笔画。

C.没关系,小辉。

你的那种练字方法是“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但不易学到笔画;我的这种叫“临”,容易学到笔画,但不易学到间架结构。

D.烦死了,小辉!

你的练字方法叫“摹”,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我的这种叫“临”,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一)阅读古诗,完成第3题(3分)。

江亭①

杜甫

坦腹②江亭暖,长吟野望③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释】①本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安史之乱未平,作者居于成都草堂。

②坦腹:

舒身仰卧,坦露胸腹。

③野望:

指作者写的《野望》这首诗。

3.融情于景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颔联描写了▲、▲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洒脱的心境;颈联描绘了春天悄然归去、万物只顾自己欣欣向荣的景象,透露了诗人内心的▲。

(前两空作答,字数不拘;后一空须用四字短语)

((3分)水流缓缓白云悠悠寂寞忧伤(意近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8题。

(13分)

心中的泥土

①梅雨季节。

灰蒙蒙的楼房,灰蒙蒙的马路,灰蒙蒙的广场。

仰望天空,也是灰蒙蒙的。

雨滴原是晶亮的,但和树叶上的灰垢一混合,便也灰蒙蒙的了。

②在这灰蒙蒙的一片里,我的心里却闪现出一条曲曲弯弯的亮闪闪的小路。

布谷鸟在路边的小树上湿漉漉地啼叫着,又飞起来,落在父亲挑着秧苗的扁担上,一不小心又滑落在箩筐里。

父亲挑着担子,在泥地上踩出宽大的脚印。

我踩着父亲的大脚印,浅黄的泥浆从脚趾缝里挤出来,流满了脚背,沁凉又惬意。

小脚印攀着大脚印,大脚印垫着小脚印,一路向前延伸。

拿下斗笠,任雨水淋在头上,缓缓地流进嘴巴,那种甘甜,那种清凉,把人和梅雨季节的缠绵温馨揉在一起了。

③跳进秧田,泥浆柔软舒服,两只脚成了两只泥鳅,在泥浆里转动。

脚和泥浆轻轻地摩擦着,使人浸润在一种默契的体验里。

两只手伸进泥浆里,软软的,凉凉的,很快就创造出快乐的感觉。

一只鸟踩在田埂上,脚丫丫印出一串花纹。

我也跳上田埂,用手去摁鸟留下的图案。

于是,我的手的图案却也像一串花纹印在田埂上了,从这端延伸到那端。

父亲直起身子,看一眼疯傻一样爱玩泥土的我,再弯下腰去。

我的疯傻是父亲心里的踏实,父亲宽宽的后背是我心里的踏实。

④而今在南国的树荫下行走,也是细雨霏霏。

但是,我的脚印呢?

刚刚在水泥路上踩出一只黑乎乎的脚印,一抬脚,就被雨水冲刷得无影无踪。

我知道,一个人只身到了都市,不要问自己的脚印在哪里,也不要问自己的路在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