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3530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docx

国经复习资料合体版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

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

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代替四个阶段。

4、购买力平价:

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6、贸易条件:

指一种货币表示的一国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与出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

7、幼稚产业理论:

当一国的某些工业部门尚处在起步阶段(或婴儿时期)时,需要政府给予某种程度的保护,以便等待它的成长。

10、国际收支: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2、倾销:

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反映商业资本利益,认为金银(而不是土地)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并且认为财富(金银)是来自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而不是来自生产领域的价值创造。

故重商主义认为是对外贸易,而不是对内贸易,才是富国的唯一途径。

14、进口配额:

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

15、最惠国待遇:

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个缔约国的一切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无条件地给予其他缔约方。

16、里昂惕夫之迷: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

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

17、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

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20、绝对利益:

指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贸易伙伴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

各国从事占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便可获益,世界总体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高。

21、比较利益:

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22、马歇尔-纳勒:

在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时,货币贬值与贸易收支改善之间的关系。

只要一国出口和进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那么该国的货币贬值一定能够改善贸易收支,进而改善国际收支。

24、贸易创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这就是贸易创造。

25、贸易转移: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这就是贸易转移。

30、汇率:

就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也就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36、官方储备:

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币汇率等的国际普遍接受的资产。

37、浮动汇率:

是指本币对外币不规定货币平价,也不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现实汇率不受平价制约,而是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变动的汇率制度。

38、联系汇率:

通过将货币汇率固定于与另一个国家相同的汇率而稳定货币。

40、升水和贴水:

当某种货币的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我们称为升水;当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为贴水。

41自由贸易区: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42.战略性贸易政策:

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干预对外贸易,获取较大利益,发展本国某些产业的贸易政策。

43.相对技术差异论:

指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商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

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

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44.外汇管制:

是指一国政府对外汇的收、支、存、贷等方面所采取的具有限制性意义的法令、法规及制度措施等。

48购买力平价理论:

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

50.J型曲线:

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变动对汇率变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或变动的轨迹。

即当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呈现出初期贸易收支恶化,然后逐步改善,最后贬值效果消失的情形。

简答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货币贬值效应主要影响国际收支,其受这些因素影响:

①弹性论下,其受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影响以及这种商品弹性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②调整论下,考虑到收入因素,那么其只有在一国收入大于支出时才会起到作用。

③货币论下,其受货币供求关系影响。

3、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答:

含义:

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构成条件:

①该企业在其产品市场上要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以便影响国际市场,至少是进口国市场。

②企业在国内外都具备影响价格的能力,但所面临的产品需求弹性可能不同。

③企业面临的国内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不存在产品回流本国市场的可能。

6、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答:

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国际贸易方面:

①出口补贴意味着对出口商品的优惠待遇,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

②形成“过度”的出口规模,超过没有补贴下正常的出口规模,造成同一商品的国内供应低于正常规模,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③造成额外的财政负担。

2、福利水平方面:

①增加了出口品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减少了国内该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

②使出口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损失大于收益。

7、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答:

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

关税是自由贸易价格基础的加价,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内与进口竞争的产品的价格。

其经济效应:

①减少了本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同时政府财政收入会增加,但总体上经济福利水平降低。

②影响了一国进口贸易规模从而保护了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增加了受保护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和阻止了对稀缺要素需求的下降。

9、简述一国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对一国汇率和产出的影响。

答:

1、货币扩张:

促使利率降低,刺激了国内有效需求的时间也刺激了进口需求,从而贸易差额恶化,加上资金外流,也从而使资本项目恶化,外汇供不应求造成汇率下降;由于国内有效需求增加,从而增加了就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2、财政扩张:

促使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的同时进口需求也会增加,从而贸易收支恶化,但政府支出负担加重,导致市场上资金缺乏进而利率上升,若其他国家的利息保持不变,本国利率上升可能引起外国资金流入该国以获取利息收入,从而使国际收支资本项目改善,两者的综合使得国际收支方向不清楚,汇率变动方向也不清楚;由于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加了就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10、简述李嘉图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内容。

答:

即使一国处于绝对技术优势地位,另一国绝对处于技术劣势地位,通过优劣的相对分析或机会成本的分析,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仍然存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仍然可以给参加国带来物质消费水平提高的利益。

贡献:

①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利益。

②丰富和完善了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以及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相对优势来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局限性:

①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②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与现实各国实际情况相违背;

③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

11、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

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协定中,明确指出了五个基本原则。

即非歧视原则、通过谈判逐渐推行贸易自由化原则、可预见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和鼓励发展与改革的原则。

12、简述购买力平价论。

答:

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一般来讲,这个指标要根据相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考察许多货物才能得出。

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13、最佳关税是如何确定的?

答:

原则:

在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寻找某一最佳点,在这一点,因贸易条件改善而额外获得的收益恰好抵消了因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

 

14、什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它有几种主要形式?

答:

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成员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由低到高可分为六种形式:

1优惠贸易安排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5经济联盟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15、什么是J型曲线?

答:

J曲线效应(贬值的时滞效应):

当汇率变动后,进出口额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会有一段时滞。

在货币贬值后初期,贸易收支的逆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有所扩大。

16、简述相互倾销贸易理论。

相互倾销是不同国家的不完全竞争厂商出于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目的所采取的市场战略(为了控制国内市场上的销售量,将产品倾销到国外市场)。

这种市场战略的限制条件是,国内外市场是分割的。

17、简述关税对一国经济福利的影响。

(第四讲PPT)

答:

对小国:

征收关税后资源配置恶化,征收关税后消费量下降。

对大国:

从外国厂商手中得到的关税收入比净福利损失大,因此大国征收关税比不征收更好。

19、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及意义。

答:

内容:

通过政府的干预改变或鼓励企业既定的战略行为,发展本国产品的出口和相应产业的竞争优势。

意义:

1、阐明了寡头垄断条件下政府干预、奇迹本国出口的基本动力,是对各国政府不断加强外贸干预现象的理论概括并为此提供依据。

2、提出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分离的问题,强调政府干预下实现规模经济和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使国际竞争更加复杂化。

20、简述金本位制的主要特点。

答:

金本位制的主要特点:

1、以金币为本位货币

2、金币自由铸造,人们可以自由地将金块交由国家铸币局铸成金币

3、黄金自由输入和输出

24、试分析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答:

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1、在小国情况下,其进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一般,货币贬值后,用外币表

示的进出口产品价格不变,但用本币表示的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从而消费者会减少对进出

口产品的需求,该国进出口产品会减少,有利于进出口改善

2、在进出口产品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使得用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但其进口数量没有下降,外汇支出增加,同时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即使出口量不变,外汇收入同样减少,本币贬值后进出口情况恶化。

3、在进出口产品需求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使得用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价格上升,次时消费者会减少需求,外汇支出减少,同时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因需求无穷大可以保持外币价格不同,促进出口商增加出口,外汇收入增加,本币贬值后进出口情况改善。

4、在进出口产品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进出口情况的改变还取决于需求弹性大小,若进出口情况改善,则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应大于1,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22、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

部门下国民收入的均衡局势条件为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即

C+I+G+X-M=C+S+T→X-M=(S-T)+(T-G)

记D为政府赤字,则有-D=T-G,得X-M=(S-I)-D

收入提高时,该国对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因而进口额也会上升,居民储蓄同理,

则有:

M=Mo+mY,S=So+sYm为进口变动量占收益变动量的比例,s同理,

因为△(M-X)=△(S-T)-△D,又△M=m△Y△S=s△Y

所以代入得△Y=(△I+△X+△D)/(s+m)

记A为支出增加额,则A=△I+△X+△D,得

△Y/A=1/(s+m),1/(s+m)则为外贸乘数

24、试分析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1)在小国情况下,其进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一般,货币贬值后,用外币表示的进出口产品价格不变,但用本币表示的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从而消费者会减少对进出口产品的需求,该国进出口产品会减少,有利于进出口改善。

(2)在进出口产品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使得用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但其进口数量没有下降,外汇支出增加,同时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即使出口量不变,外汇收入同样减少,本币贬值后进出口情况恶化。

(3)在进出口产品需求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使得用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价格上升,次时消费者会减少需求,外汇支出减少,同时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因需求无穷大可以保持外币价格不同,促进出口商增加出口,外汇收入增加,本币贬值后进出口情况改善。

(4)在进出口产品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进出口情况的改变还取决于需求弹性大小,若进出口情况改善,则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应大于1,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26、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及利益分配(在2×2模型条件下)。

答:

假定有A国和B国两个国家,X和Y两种产品,A国国内X和Y产品的比价为3:

1,B国国内X和Y产品的比价为4:

3,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如下图:

 

图中,OC表示A国国内比价,OD表示B国国内比价,在价格的差异下,A国会把Y产品运往B国出售,B国会把X产品运往A国出售。

国际贸易不是单纯的交换行为,而是一种期望获得利益的行为。

当国际贸易价格等于任何一国的国内比价,该国会退出国际贸易。

因此,国际比价必须介于两国国内比价之间,即为图中的阴影区域,此时双方都可获得,只是两国利益分配范围。

28、试推导远期升水(贴水)公式。

(书本268页)

31、试推导吸收法的公式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答:

吸收论从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节国际收支的相应政策主张。

Y=E=C+I(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方程式)

上式中Y、E、C、I分别表示国民收入、国民支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Y=C+I+X–M(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方程式)

X–M=Y–(C+I)

根据上述理论公式,吸收论认为:

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的原因是总收入和总支出的不平衡。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政策(即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生产、增加总收入的方法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减少总吸收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33.简述判断出口商品构成倾销的标准和依据。

答:

标准是该产品是否以低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或成本,在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

依据:

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

2、进口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

3、在低价进口商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工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

34.简述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

答:

①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

②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互补,既包含产业间贸易优势的互补,又包括产业内贸易优势的互补。

③组织的建立和稳定要照顾到每个成员国定的经济利益。

④成员国之间政治制度比较接近。

35.简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

答:

①自愿的出口限制。

②进口配额。

③歧视性公共采购。

④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⑤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的设置。

36、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如何?

答:

国际收支的均衡决定了其对外经济的均衡发展,当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当国际收支未逆差时,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

外汇供求的消长关系决定了汇率的升降,从而影响到该国商品的进出口和国内总需求。

另外,国际收支状况是一个动态过程,今年的国际收支可能影响到明年的贸易收支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

38.什么是蒙代尔分配法则?

简要评论之。

答:

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作用,指派给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同的任务,将国内平衡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

(简要评论:

缺)

40.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简要分析。

答:

①经济的周期波动。

在经济衰退时,居民收入减少,有效总需求下降,引起进口的减少,在出口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出国际现收支顺差。

同理在经济繁荣时可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②结构性不平衡。

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从而产生国际收支失衡。

③价格性不平衡。

在汇率一定下,一国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高于其他国家,会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从而使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国际收支趋于逆差。

反之物价水平的普遍低于其他国家则会发生国际收支顺差。

41.解释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

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会导致IS曲线右移,从原来的位置移到IS’处。

国内经济均衡点也由E移至E’点(短期均衡点),此时需求扩张,产量提高,对货币需求也因此增加,并导致利率上升,国内利率上升会造成资本大量流入国内,从而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反映在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超过了本币的供给,由于利率可以自由调整,于是本币升值。

本币升值后,本国出口受抑制,但进口增加,所以IS曲线往回移,直到净进口的增加抵消国际收支顺差为止。

如图所示,IS曲线最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意味着汇率的自由浮动机制对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一个完全的挤出效应,致使财政政策达不到降低失业、提高收入水平的目的。

42.如果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高于B国,但资本相对更多些,X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试确定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位置关系。

答:

因为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高于B国,则A国把全部资源用于生产X产品或Y产品的产量都会比B国把全部资源用于生产X产品或Y产品的产量高。

由于A国的资本相对更多,根据H-O定理,A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即资本密集型产品X。

由于A国处于绝对得优势,B国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劳动要素的产品,即Y。

在A国生产X产品更有优势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位置大概如下:

A为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B为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43.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

同:

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

异:

①出发点不同:

重叠需求理论是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

②假设不同:

③适用范围不同: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44.试画图分析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

(图见课本152页)

D表示自行车的需求曲线,S为其供给曲线。

假设在中国实现出口补贴以前,国内厂商生产自行车量为OS0,出口量为D0S0。

政府给生产厂商每辆40美元的出口补贴,则国内生产量为OSi,由于厂商增加生产量为S0Si,在政府补贴下,厂商愿意增加产品的出口量,即增加到OSi量,此时国内的供应量减少到OD0。

这种过度出口造成国内供应的减少,从而国内市场价格上升,相应地需求减少了。

但是由于该国不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所以其销往国外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是100美元每辆。

①出口补贴增加了出口品生产者的生产剩余:

b+c+d

②减少了国内该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

a+b+c→a

③增加了政府开支:

c+d+e

④出口补贴使中国净损失c+e

 

论述:

1、试析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1)、产业内贸易

Ø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差别产品的贸易

Ø基于差别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

(2)、产业间贸易

Ø基于比较优势

(3)、各国要素禀赋差异越小,产业内贸易相对产业间贸易的重要性就越大

产业内贸易

1、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化国家的各企业只生产某一产品的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式,而不是生产全部款式。

这可以保持很低的单位成本。

2、若只生产少数几种款式,企业就可以为长期持续生产使用更专业化、更快捷的机器设备。

3、该国可以从他国进口其它款式和种类的商品。

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引进外资的重要意义。

1.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

我国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外商直接投资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据统计,1978年至200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已达6224.01亿美元,外资资本存量相当于同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129.43亿美元)的8.85%,它对于我国20多年连续保持年均9.6%的经济增长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而且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明显增大整个社会的资本规模。

同时,也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

我国涉外税收总额由1992年的122.26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5355亿元。

特别是来自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税收总额占我国涉外税收总额的98%以上。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作用。

据资料显示,外资中的近70%投向第二产业,近30%投向第三产业,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尚不足2%。

这大体符合我国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的发展。

  

3.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在外资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飞速增长。

我国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5.6亿美元,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为16.74%。

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三位,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确立。

  

4.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不少较为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促进了我国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

通过与外商的合资与合作,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升。

从间接效应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示范作用,促使我国企业或通过技术贸易的形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自主创新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

5.增加就业总量。

在外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增加方面,1992年至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职工人数由221万人猛增到1033万人,占我国职工人数的比重由1.49%升至9.77%。

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前后向的产业联系也间接地创造了就业机会。

  

6.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通过吸收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推动了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