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34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doc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

1、《彩色的中国》演唱形式(齐唱、合唱),(朱胜民)词,(冯奇)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形式(齐唱),(田汉)词,(聂耳)曲。

3、田汉:

(1898--1968)戏剧作家、诗人。

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传统戏曲《白蛇传》等。

4、聂耳:

(1912--1935)人民音乐家。

代表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码头工人歌》、《梅娘曲》、《卖报歌》,民乐合奏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5、施光南:

(1940--1990)作曲家。

主要作品有歌剧《伤逝》、《屈原》,舞剧音乐《白蛇传》,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歌曲《周总理,你在哪里》、《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等。

6、《多情的土地》演唱形式(独唱),(任志萍)词,(施光南)曲。

7、独唱:

由一人独立演唱。

8、齐唱:

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9、轮唱: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统一旋律。

10、合唱:

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演唱。

11、领唱:

由一人或数人引领众人齐唱或合唱的部分。

12、《爱我中华》演唱形式(领唱、合唱),(乔羽)词,(徐沛东)曲。

13、《走向复兴》演唱形式(合唱),(李维福)词,(印青)曲。

14、节拍:

音乐中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重复。

15、节奏:

音乐中声音的长短与强弱的关系。

16、节奏型:

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第二单元

17、《青年友谊圆舞曲》演唱形式(齐唱),(江山)词,(天戈)曲。

18、圆舞曲:

一种三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可快可慢。

19、波尔卡:

19世纪产生于波西米亚的一种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20、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人称“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主要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香槟》、《雷鸣电闪波尔卡》等。

21、探戈:

起源于阿根廷的一种社交舞曲,二拍子或四拍子。

后流行于欧洲各国,但风格发生了变化。

22、琵琶:

我国传统拨弦乐器,四根琴弦。

常用于独奏、合奏及伴奏。

第三单元

23、民歌:

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24、一段体:

又称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构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音乐意境。

25、长调:

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6、短调:

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

近代一些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体裁。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7、《银杯》(短调)蒙古族民歌。

《牧歌》(长调)蒙古族民歌。

28、无伴奏合唱:

不是用乐器伴奏的人声合唱称为无伴奏合唱。

29、瞿希贤:

(1919--2008)作曲家。

代表作有大合唱《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无伴奏合唱《牧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飞来的花瓣》等。

30、马头琴:

蒙古族特有的一种拉弦乐器,两根琴弦。

共鸣箱呈梯形,,琴身顶端刻有马头做装饰。

第四单元

31、二段体:

又称单二部曲式,由两个既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或段落构成。

通常,第一部分为呈示,第二部分为对比展开。

32、船歌:

最初是指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抒情歌曲,现也泛指模仿此类风格的歌曲或小型器乐曲。

船歌多采用中速的3|8、6|8、12|8拍,具有均匀晃动的节奏和轻舟荡漾的感觉。

33、帕瓦罗蒂:

(1935--2007)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其音色明亮、圆润、丰满,被誉为“highC”之王。

擅长演唱歌剧中的抒情性和戏剧性角色。

34、木吉他:

起源于欧洲的一种拨弦乐器,六根琴弦。

常用于独奏以及布鲁斯、爵士乐的伴奏。

第四单元

35、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

可大致分为: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多种类型。

36、劳动号子:

产生并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群唱,领唱者往往就是劳动的指挥者。

37、《杵歌》(劳动歌舞)台湾高山族民歌。

38、中国民族音乐常见无声调式:

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

39、《哈腰挂》(抬木号子)黑龙江民歌。

《磪咚磪》(打场号子)湖北民歌。

第六单元

40、《茉莉花》山东长山民歌。

《绣花曲》山东夏津民歌。

《春到沂河》(柳琴独奏)王惠然曲。

41、柳琴:

我国传统拨弦乐器,又称柳叶琴、柳月琴、土琵琶,是柳琴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主要用于柳琴戏伴奏和柳琴弹唱。

42、王惠然:

(1936--)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代表作有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月下欢舞》,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幸福渠》等。

43、《王大娘喂鸡》山东德州民歌。

44、降号(b),升号(#)

七年级上册

1、瞿希贤作曲家代表作《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无伴奏合唱《牧歌》

2、声乐演唱的形式包括独唱、齐唱、对唱、重唱、合唱等

3、《歌唱祖国》王莘词曲从

4、时值不足拍号规定的小节是不完全小节,由不完全小节开始的歌曲与开头与结束两小节相加,应成为完全小节。

5、《红旗颂》红旗颂是由中国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该乐曲融入了《东方红》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

6、《神圣的战争》是响应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在苏联歌曲编年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

这首歌有一个特色,在节奏上是三拍子写成,却具有队列进行曲般的二拍子的特征。

亚历山大罗夫曲

7、大调试以do为主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成体系。

音阶:

1234567i(以c大调为例)

小调式以la为主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成体系。

音阶:

67123456(以a小调为例)

8、《伏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交响诗。

9、维瓦尔第,巴罗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10、民歌:

人们在生活中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

具有语言简明、形象生动等特点。

11、衬词是指歌曲的唱词中常穿插的一些语气词、象声词。

12、包楞调流行在山东成武县的民间歌曲,包楞是民歌中的衬词,由模仿飞快转动的纺车发出的楞楞声得来。

13、《孟姜女哭长城》是河北民歌代表作,小调又称小曲,民歌的一个类别。

14、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武,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二泉映月》 是中国民间盲艺人阿炳(华彦钧)的二胡传世之作,这首如泣如诉,极富歌唱性的乐曲在音乐界影响颇大。

它吸收苏南一带的民歌及常锡滩簧的音调,曲调委婉,感情细腻。

乐句之间环环相接,连绵不绝,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顶真格旋律,即后一乐句的第一音用前一乐句最末一个音,这在民间乐曲中称为“鱼咬尾”。

主要体现在《春江花月夜》。

15、《樱花》日本民歌日本都节调式音阶3467i3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能乐、歌舞伎等形式,大都为歌舞、戏剧的综合体。

16、《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京剧《穆桂英挂帅》

17、甘美兰印度尼西亚传统器乐合奏形式,蜡烛舞泰国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

短颈乌德又称乌德琴是广泛流行于阿拉伯地区的拔弦乐器,有悠久的历史。

18、印度音乐中的旋律型被称为拉格,节奏,节拍被称为塔拉,音乐家们崇尚即兴演奏,在乐器方面以维纳、西塔尔、塔不拉、木丹加最具特色。

19、《阿里郎》朝鲜民歌朝鲜半岛音乐大多为三拍子,节奏以长短作为基本形态。

《桔梗谣》20、《梦幻曲》大提琴独奏德舒曼(浪漫主义代表)选自《童年情景》第七首

21、《凯旋进行曲》又称为《大进行曲》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所作《奥塞罗》《茶花女》

22、色彩性乐器;钢片琴钟琴木琴排钟

23、三连音:

在演奏或演唱两个音的时值内,均匀奏出或唱出三个一组的音。

24、小号,俗称小喇叭,铜管乐器家族的一员,常负责旋律部分或高吭节奏的演奏,也是铜管乐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乐器。

常用于军乐队、管弦乐团、管乐团、爵士大乐团或一般爵士乐,视曲目编制需求而有不同

25、《小步舞曲》法比捷作曲家代表作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

26、长笛木管乐器之一广泛用于现代管弦乐队。

演奏技术灵活,音色优美,富有表现力。

27、定音鼓:

起源于阿拉伯,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

它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音高,乐队中通常使用高低两只或高中低三只定音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