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3313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毛概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毛概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毛概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毛概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答案.docx

《毛概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答案.docx

毛概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四、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必须中国化?

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3.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答:

三、辨析题

该命题错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只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不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四、简答题

1.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③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三、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具体说来,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它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

2.如何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论述题

1.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包含哪些基本要求?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

答:

三、问答题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具体表现为:

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和目的,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地解放思想。

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都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就是统一于与时俱进中。

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与时俱进。

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首先必须把握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①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②党的理论和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其次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①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②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坚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这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要求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④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四、论述题

1.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①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把毛泽东思想倡导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③江泽民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四、问答题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联系。

五、论述题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分两步走?

在这个问题上党内出现过哪些错误倾向?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似乎并无恶意,也迷惑于所谓‘一次革命论’,迷惑于所谓‘举政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纯粹主观的想头;而不知革命有阶段之分,只能由一个革命到另一个革命,无所谓‘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根据材料:

(1)阐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理论。

(2)回答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什么?

答: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对)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2.(不对)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

但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

四、问答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五、论述题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象不同、任务不同、目的不同。

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目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二者的区别表明,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革命,才可能进行后一阶段的革命,绝不能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

二者的联系在于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因为中国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胜利以后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这就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作了必要准备。

因此,民主革命的胜利,并不是革命的终结,革命还要继续向前发展,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衔结起来,中间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所以社会主义革命又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革命阶段问题上,党内曾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提出“二次革命论”,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绝对割裂开来,只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看不到二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二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提出“一次革命论”,主张把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混为一谈,企图把两种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实质是取消革命。

“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六、材料分析题

(1)中国革命应该分两步来完成:

第一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

其中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必要准备,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必然趋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前途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终极前途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请对予评析。

四、问答题

谈谈你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理解。

答: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不对)

(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问答题

1953年12月,在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宣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形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地表述,这就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一化”与“三改”的关系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它包括的内容是:

“一化”即是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三改”是解放生产力,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二者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没有“一化”,则“三改”没有基础,没有“三改”则“一化”没有保证,所以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同时并举、是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中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远远赶不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此不能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问答题

为什么说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五、论述题

试析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等同于“代表先进生产力”,中国虽然受建立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但仍然取得了生产力的重大进步,不能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生产力水平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否认中国也有相对的先进生产力极其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要扫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然后创设一切条件,尽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改革的历史,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

其中尽管发生过种种曲折和失误,但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简答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所起作用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只能靠发展。

二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我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四是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我们之所以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

五、论述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

这是因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要发展精神文明,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水平,要靠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

总之,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四、材料分析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要在20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总体小康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社会。

问:

我党提出20世纪头20年把总体小康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依据是什么?

答: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构成了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两个基本点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

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动摇了这个中心,就改变了党的基本路线。

(2)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为了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邓小平设计了“三步走”战略步骤,到20世纪末,我们已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发展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

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通过改革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处理它们之间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什么?

答: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

(1)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任何革命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革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方面是社会主义的。

改革主要是指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即体制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下的改革,是为了完善这一制度、发挥这一制度作用的改革。

2.

(1)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2)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四、问答题

1.

(1)社会主义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和动力根源于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可能性,确保了社会各民族、各阶层和各个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平等,是社会主义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的推动力量。

(2)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时间不长。

我们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虽然都有了大幅度的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经济体制、管理体制、民主体制和思想道德等方面,与我们应该达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在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要完全达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目标,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所以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就无法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和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2.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也是稳定的保证,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过渡时期的所有制结构是不同的。

2.有人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能结合。

请予评析。

3.有人认为,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请予评析。

四、问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请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五、材料分析题

1.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而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说明,为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说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请分析:

(1)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没有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速度?

(2)当前为了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3.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因此,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小康。

试用相关原理分析上述论断。

4.分析下面有关我国国情的部分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

从1980年到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52.9%,但由于人口增长24%,人均占有粮食只增长23%。

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至500万亩左右。

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

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视,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2)说明实施该战略的重要性。

5.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分。

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

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

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花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

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