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杨.docx
《心理学简答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简答杨.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简答杨
第1章绪论
问答
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简述心理的实质。
(1)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2)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客观现实,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类心理的源泉,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3)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4)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3.简述学习心理学教程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
其次,学习《心理学教程》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心理的产生既依赖于客观的条件,又依赖于主观的条件,心理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客观条件是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讲,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刺激和作用于人脑,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主观条件是从心理反映形式来讲,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反映总是由一定的人进行的。
一定的反映者由于已经形成的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态度、观点、知识、经验和心理状态等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其反映也会不尽相同。
所以,归根到底,人的心理是主客观条件对立统一的产物,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5.简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揭示大脑机能的最有影响的学说。
所谓高级神经活动指的是大脑皮层的活动。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如新生儿生来就会吸吮,食物入口分泌唾液等。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
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
第一信号系统:
具体信号,包括物理环境中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刺激物。
第二信号系统:
抽象信号,如人类的语词。
抽象信号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物。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实例分析
1.答案要点:
这一实例说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这一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植物学家关注植物生长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首先获得的是关于树种、树龄及树的生长环境方面的知识;而画家关注艺术造型且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自然获得的是关于形状、疏密、大小等方面的印象。
因此,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2.答案要点:
这一案例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狼孩虽然有人的遗传素质,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
这是因为他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有人的脑,但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
相反,由于长期在兽群的环境中生活,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
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
3.答案要点:
这是一种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是无条件反射与某种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
因为一次被蛇咬了,产生了很深的印象,“蛇”就变成了条件刺激物,乃至像“蛇”样的东西如“草绳”等之类,也会误认为是“蛇”,引起条件反射,产生毛骨悚然的反应。
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注意
问答
1.什么是注意?
注意有哪些外部表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外部表现有:
①适应性运动;②无关运动的停止;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2.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①客观条件: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②主观条件:
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当主客观条件同时具备时,无意注意最容易发生。
3.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条件?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条件:
①对目的任务的理解;②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③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④培养间接兴趣。
4.试述小学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1)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
①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②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无意注意的效果也要比有意注意的效果好。
③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儿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且效果明显高于无意注意。
④在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活动中,有意注意的作用超过了无意注意,占据主导地位。
(2)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①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
②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能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目的,独立地组织自己的注意。
5.简述小学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的广度:
即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儿童注意广度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扩大。
无论低年级或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2)注意的稳定性:
即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小学儿童的注意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发展速度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研究发现,7-12岁儿童可维持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30分钟。
只要教师把教学组织好,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在45分钟内,能够较好地保持注意的稳定而不出现疲倦现象。
女生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3)注意的分配:
即注意分配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在进行某种活动的时候,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
小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分配能力较幼儿有了明显的发展。
幼儿到小学二年级这一阶段发展迅速。
(4)注意的转移:
即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小学儿童注意转移能力表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
6.你若是低年级的教师,将怎样考虑到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好教学工作?
(如何根据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组织好教育工作。
)
低年级小学生无意注意为主,而发展有意注意又为学习所必需。
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②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2)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组织和发展自己的注意力。
①提高活动的目的性;②激发学习动机;③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3)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地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
王老师没有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是利用无意注意规律来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之一。
但教具过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特别是进教室后把教具放在讲桌或挂在黑板上,学生的注意会被这些教具所吸引而不注意听讲,而到该用教具是已缺乏应有的新颖性,学生对教育不再高度注意,因而教学效果降低。
2.答案要点:
这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特点有关的。
小学低年级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表现在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
一旦没有外在的帮助,儿童常常会不清楚或者忘掉他人给定的目的,出现注意分散。
对此,小学低年级的教师要提高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并注意训练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
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了教学主题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和关照。
3.答案要点:
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学生注意转移。
注意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小学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具有不善于主动转移的特点,对此,教师在上课之初,要通过喊“起立”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本课程的学习上来,并使学生养成迅速转移注意的习惯。
4.答案要点: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学习时注意集中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感觉、知觉
问答
1.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两者有何关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
它们共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2.什么是观察?
试从观察品质方面举例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水平。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可从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顺序性和深刻性方面说明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水平较低。
(1)目的性:
不能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观察时间短,错误较多;
(2)精确性:
不能全面、细致、耐心地观察事物之间的区别。
(3)顺序性:
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
(4)深刻性:
不能整体、概括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满足于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
3.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观察力?
(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①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②充分利用感官,勤于思考;③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
可从小学生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不懂透视原理和缺乏立体感,把立体图形中的每个面作为一个图形来计算,因而造成多判的错误倾向来分析。
2.答案要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用红粉笔书写的形近字相异的部分。
因为:
(1)满足了无意注意的产生条件:
刺激物对比关系显著,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2)符合感觉对比原理:
红白对比,可以是学生对红色部分的感受性提高。
(3)符合知觉选择性原理:
凡能引起注意的对象,都易于成为知觉对象,红白对比,红色更醒目,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3.答案要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常把6看成9,是因为他们的方位知觉水平不高,对字形感知时,只注意形状而不注意方位;而常把“折”写成“析”,则和他们观察的精确性低有关,他们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对事物间的细微差别难以觉察。
对此,老师在教学相似的数字或文字时,一方面可将方位差异或形近字相异部分用红笔突出或提醒,以增强学生的方位意识和知觉能力。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观察品质,要学会运用比较学习字形,在相似的对象中找出它们的相异点。
4.答案要点:
这是因为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指导。
如果我是老师,首先在观察前应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可让学生先讨论一下该观察哪些事物?
按照怎么样顺序来观察?
其次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改地方的有关知识,在参观过程中也可进行相应的讲解,使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准备。
再次在观察过程中要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如观察方向的引导、动用各种感官全面获取信息、进行观察物之间的比较等。
这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或作文的效果会理想很多。
第3章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
记忆
问答
1.简述记忆的定义与种类。
(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分类: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3)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分类: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简述表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1)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2)表象的特征:
①形象性,表象反映的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没有感知形象鲜明、稳定;②概括性,表象的概括是运用形象所做的概括,它混杂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概括。
(3)表象的作用:
①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②表象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③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3.简述识记的种类及教育启示。
(1)按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指按一定目的任务和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识记。
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意识记效果比无意识记效果好。
教学启示: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向学生提出具体识记要求并组织相应活动,使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材料上,取得最佳的识记效果。
(2)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指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
意义识记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教学启示:
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儿童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以保证记忆的效果。
4.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及教育启示。
(1)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错误的回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实验,绘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2)教育启示:
根据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即当天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就安排复习。
各次复习的安排应“先密后疏”。
开始时一次复习时间多一些,间隔密一些;以后复习时间少一些,间隔时间长一些。
5.简述遗忘的种类及原因。
(1)遗忘有两类:
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2)暂时性遗忘是由于其他刺激(外部强刺激或自身内部状态的干扰)而引起的抑制。
一旦抑制解除记忆仍可恢复。
(3)永久性遗忘是对已经识记过的东西,由于没有得到反复的复习和运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便自动消失,不重新学习记忆不能再恢复。
6.简述再认和再现的关系。
(1)再认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再现指过去经验的重现。
(2)再认和再现是回忆的两种不同的水平和形式,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保持程度上的不同。
能再现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都能再现。
所以任何年龄的人,再认记忆比再现再记忆要好。
但年龄越小两者差异越大。
7.简述小学儿童识记、保持和回忆的特点。
(1)识记的特点:
①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②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
(2)保持的特点:
①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的类型发展到抽象的类型;②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③逐渐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
(3)回忆的特点:
初入学的儿童不会使用系统搜索和追忆去提取信息;高年级学生提取信息时,开始会系统地去寻找以往识记过的材料,对于一时想不起材料会努力地去追忆。
8.简述小学儿童记忆的培养策略。
①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②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③合理地组织复习。
④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9.列举四种提高小学生识记效果的方法。
①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
②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这样记忆效果就好。
③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
④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⑤掌握一些识记策略:
把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前必须对材料做充分分析。
10.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③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
④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
小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合理地组织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因此,组织复习一定要及时,即当天的功课一定要在当天就安排复习。
各次复习的安排应“先密后疏”。
开始时一次复习时间多一些,间隔密一些;以后复习时间少一些,间隔时间长一些。
此外,小明要学到知识,还要注意掌握合理的复习方法:
如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答案要点:
该研究表明:
①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②意义识记保持量高于机械识记。
因此,教师为儿童创设意义识记的条件是必须的。
3.答案要点:
从识记角度看,儿童对电视、电影、有趣故事的记忆属于无意识记,对书本知识的识记属于有意识记,这说明低龄儿童无意识记能力较强,有意识记能力还有待发展。
从保持角度看,电视、电影、故事属于形象具体材料,书本知识相对则抽象得多,这说明儿童对具体形象材料的保持效果好。
总体来看,儿童善于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
4.答案要点:
这是一种暂时性遗忘现象,即由于其他刺激而引起的抑制,一旦抑制解除记忆仍可恢复。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考生的紧张和疲劳。
5.答案要点:
这位老师采用的是口诀记忆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字词意义和字形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意义识记,提高识记效果。
想象
问答
1.什么是想象,想象与现实有何关系?
想象是人脑对己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形象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
2.列表说明想象的种类及分类依据。
依据
种类
定义
实例
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
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
梦/白日梦
有意想象
有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想象作文
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
再造想象
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再造出与其相适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读者的想象
创造想象
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作家的想象
3.简述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①小学儿童想象有意性的发展:
随年级的增高不断提高。
②小学儿童想象现实性的发展:
想象的现实性指想象的形象受现实的制约,能真实地反映现实。
儿童入学后,想象的现实性逐渐提高。
③小学儿童想象创造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指从再造想象中有创造性的成分,扩展到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④小学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指想象从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向有一定的概括性、逻辑性发展,表现为想象所凭借的依托物由实物向语词演变。
4.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1)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
(2)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训练。
①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
②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如对静物做动态想象,变无声为有声想象;对抽象词做具体形象想象;对物做拟人想象等。
(3)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幻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
这说明小学儿童想象现实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对文艺作品的喜爱,从热衷于完全脱离现实的神话虚构,逐渐转向对现实生活的幻想。
2.答案要点:
(1)引导小林学会观察,丰富其表象储备。
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小林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这使小林的想象活动发展有坚实的基础。
(2)引导小林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的大门。
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
(3)引导小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他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其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小林进行积极的幻想。
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应该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变成理想。
第4章小学儿童的思维
问答
1.简述思维和感知觉的关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共同点:
思维和感知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
不同点:
①感知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和外部联系,思维反应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
②感知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思维属于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③感知具有直接性、直观性,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
2.简述思维的种类及其分类依据。
(1)从个体发展与思维凭借物来看,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种。
①动作思维是依靠感知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思维。
凭借物是动作。
②形象思维是运用己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凭借物是形象。
③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凭借物是概念。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①集中思维是把各种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
其主要功能是求同。
②发散思维是根据己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功能是求异。
3.简述思维过程。
(基本操作、具体表现)
(1)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中分析和综合。
①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分别以思考的过程
②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加以思考的过程。
(2)思维的具体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
①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过程。
②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③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过程。
④具体化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去的过程。
4.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和阶段。
创造性思维也叫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
创造过程基本上包括准备、酝酿、阐明、证实四个阶段。
准备是搜集有关信息;酝酿是消化、转化信息;阐明是领悟出道理。
(阶段)创造性思维需要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高度发挥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概括能力、类比能力。
(心理成分)
5.简述小学儿童概念掌握的方式与条件。
儿童在学校教学条件下,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掌握概念。
概念形成指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从大量具体实例出发,对得到肯定的一类实例加以概括,抽取共同的属性,最终形成一个概念。
概念形成具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儿童必须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第二是成人对儿童的反应应给予肯定或否定。
概念同化指利用头脑中己经掌握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去接受一个新的概念。
6.简述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
(1)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
(2)思维的深刻性,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考虑问题。
(3)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4)思维的敏捷性,一个人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
(5)思维的批判性,一个人的思维接受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以确定正确与否。
7.列表说明小学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概括水平与概念掌握水平的发展
年级
概括水平的发展
概念掌握的水平
低年级
直观形象水平概括
以“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解释概括
中年级
形象—抽象水平概括
以“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解释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