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02935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docx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2旅游景观欣赏教案鲁教版选修3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

1.结合典型旅游景观来体会不同的欣赏方法。

2.结合图文材料,阐述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和形成原因。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山水是怎样形成的?

游览桂林山水时,怎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

导入新课——旅游景观欣赏。

●教学流程设计

⇨⇨⇨⇨⇨⇨⇨⇨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2.理解并掌握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3.了解不同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1.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重点)

2.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

(难点)

旅游是综合性审美活动

具有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听觉美等多种美感类型。

旅游景观的观赏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读书能提高自己文化素养和对旅游景观的欣赏水平。

(2)行万里路倡导亲身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审美情趣。

2.远望近看,适时欣赏

(1)选择观景位置:

峰峦宜远眺。

江、河、大海应从位置较高处俯看,观其旷景,体会远望的情趣。

城市中的湖泊宜平视。

观赏较小的湖沼池塘景观时,宜低看。

对于山水组合的景观,应乘一叶小舟沿水路观赏两岸美景。

(2)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

人文景观欣赏同样要把握时机。

(3)动静结合:

审美活动处于“动”的状态。

3.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自然景观的美感,主要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听觉美。

其中,形象美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

(2)体验景观的意境:

自然景观的意境是人们把握旅游景观的本质所在。

观赏人文景观,一定要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

(3)以情观景:

直觉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华。

1.如何领悟景观的意境?

【提示】 一要想象旅游景观的象征意义;二要将旅游景观与历史典故、文学名篇等联系起来;三是领悟旅游景观透射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不同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各种旅游景观,都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自然旅游景观的成因

(1)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因素。

(2)天气和气候因素。

(3)水文因素。

(4)生物景观的形成和特征,取决于气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条件的综合影响。

2.人文旅游景观的成因

(1)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人文景观的地域差异。

(2)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和政治经济状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景观。

2.华山、泰山、长江三峡各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 华山、泰山是断块隆升形成的。

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下切形成的。

旅游景观的观赏

【问题导思】 

1.中国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但很多人游览后却观感不到其魅力,如何欣赏才能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

【提示】 欣赏前应了解当地有关的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和园林的构景手法、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欣赏水平,有重点、有目的地欣赏,才能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2.“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旅游景观的欣赏角度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对于同一种景观,以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3.为什么钱塘江观潮宜选在中秋节前后?

【提示】 中秋节前后为天文大潮时期,潮水最为壮观,观赏效果最好。

4.我们游览“圆明园废墟”,与观看“鸟巢”感受会相同吗?

【提示】 不会相同,观看“圆明园废墟”会让我们充分感受那段屈辱的历史,而“观看鸟巢”体育馆,则会让我们心生自豪。

1.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观赏效果

远眺

峰峦

雄伟、峻秀、奇特

丘陵地区的梯田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结合

俯看远望

江、河、大海

观其旷景,体会远望的情趣

近看

平视

城市中的湖泊

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显得更小、更美

低看

较小的湖沼池塘

临廊、榭观赏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

乘船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山水组合景观

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几种特殊景观观赏位置的选择

(1)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2)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如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3)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

而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俯视。

2.把握观赏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那时桃花盛开,嫩柳披金,苏堤白堤,桃柳间杂,美不胜收);北京西山,观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气候犹如春末夏初);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

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

人文

景观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

3.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1)形象美

最为显著→→地貌——

(2)色彩美

(3)动态美

(4)听觉美

4.体验景观的意境

(1)—本质

(2)——例

(3)——例

5.以情观景

步骤

表现

举例

直觉

感受

心理

感受

情景

交融、

精神

升华

调动视觉、听觉,去捕捉景物的形貌、色彩、音响等外在特征

广西漓江山清水秀、北京故宫博大精深、上海豫园秀丽精致

通过想象,领悟景物潜在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享受到美感

欣赏地貌景观的酷似造型、古老青铜器的真正美感

神游于自然景物之中,心随景动,情景交融,达到超越自我,领悟人生的境界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陶渊明赏菊、周敦颐爱莲

 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A.钱塘江大潮   B.黄果树瀑布

C.松花江雾凇   D.一线天景观

(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__________。

(填代号,下同)

(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的是________。

(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天气的是________。

(4)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时间的是________,这个时间是每年的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旅游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是________。

【思路点拨】 不同的美感来自不同的欣赏位置、时机,不同的旅游景点适合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欣赏角度和位置来亲身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美感。

本题中的四个旅游景观都是自然景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解析】 钱塘潮是由引潮力作用形成的,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看大潮,但是考虑到气候等条件的综合影响,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最为壮观。

黄果树瀑布的观赏宜在适当距离仰视。

在松花江沿岸观赏雾凇,要选择特定的天气。

一线天奇观,要置身其中才能观赏到特定效果。

【答案】 

(1)D 

(2)B (3)C

(4)A 农历八月十八左右

(5)ABCD

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问题导思】 

1.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一,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

从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分析黄山松的成因。

【提示】 黄山松是气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2.“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提示】 桂林地区原为海洋,石灰岩大量沉积,后抬升为陆地,石灰岩广布。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地势西、北、东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漓江南北纵贯,水的流动性强。

亚热带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和有机质的积累,土壤和水中的有机酸含量高,水的溶蚀力强。

各种旅游景观,都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地理成因分析如下表:

景观类型

形成原因

举例

自然景观

水域

风光

水文因素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动力作用是许多旅游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泉水、瀑布和冰川等都是重要的旅游景观类型;海洋的潮汐作用形成钱塘潮

生物

景观

取决于气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条件的综合影响

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特色生物景观,都是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人文景观

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人文景观的地域差异;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和政治经济状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景观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有利于壁画保存,而南方地区气候潮湿,以雕刻造像为主;古都、风俗民情、宗教文化景观、各地生活习俗的不同特点、不同的饮食习俗形成不同的菜系和风味小吃等,都是重要的人文旅游景观

 

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一个景区的景观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

①旅游资源:

是否丰富、多样;

②景观的主要类型:

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以山林为主还是以水体为主,人文景观以历史文化为主还是以现代风貌为主等;

③景观特色:

有何地方特色和审美特色;

④景观品位的高低:

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方级。

(2)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

考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①自然因素:

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等;

②人文因素:

人口、经济、城乡聚落、文化、政治等。

 (2012·上海高考)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1)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

(2)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思路点拨】 由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获取有用信息,并依据江西所属气候类型回答即可。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所示景点即可回答。

自然旅游资源指的是以自然界本身的美感,来吸引旅游者的资源,如图中的三叠泉、杜鹃林、东部云海、石林;人文旅游资源指的是自然环境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如图中的摩崖石刻、瑟琶亭、步云桥、叠翠庭。

(2)题,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奇峰怪石景观。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

三叠泉、杜鹃林、东部云海、石林(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人文旅游资源:

摩崖石刻、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