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2868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x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兴、侧、欣、浸”等13个生字,学会“脑、袋、严”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突破重难点:

  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

  突破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激发研读课文的兴趣;同时又要指导他们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并在此过程中展开想象,以不断形成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感知。

  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

一方面,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感知小兴安岭美景及丰富物产的基础上畅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此过程中不断唤醒他们内心的喜爱之情;另一方面,还要借助感情朗读的形式,让他们在读中不断升华自己的认知,从而自然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

情境激趣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以及丰富的物产,唤醒学生的美好情感体验,同时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扶放结合”法,在指导品读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抓住四季中的春、夏两个季节进行重点指导,教给学生学法,然后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秋、冬两个季节,从而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法:

读、画、思、议相结合法,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按照教师的指导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同时深入体会词句的意思,并将自己的体会不断与同学、老师交流,实现对句子、文章情感的体会;朗读深化法,借助感情朗读反复练习,不断提升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同时培养良好的朗读语感。

  师生齐准备:

  教师:

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歌曲《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学生:

了解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自主阅读课文,扫清认读障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兴、侧、欣、浸”等13个生字,学会“脑、袋、严”等13个生字。

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去美丽的西沙群岛周游了一番,你们觉得那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美丽、富饶)其实,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还有更多令人向往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欣赏呢。

这节课我们再去东北的小兴安岭看看,如何?

  2.板书:

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名学生朗读课题,展开想象并说说那里都是如何“美丽”的。

教师适时播放小兴安岭画面,引导学生观看并再次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师生交流对小兴安岭的了解,教师补充(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长约450千米。

小兴安岭漫山遍野都种满了树木,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上节课学内容充分唤醒学生对祖国美丽风情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继续欣赏美景的浓厚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自读、指名认读,教师适时纠正读音,重点指导他们生字“脑”字的声母是鼻音“n”,“影”是后鼻音,要注意发音到位,同时“舍”是个多音字,在“宿舍”一词中读第四声“shè”。

  

(2)学生再读词语,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自己不太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同时将部分词语留待品读课文时再进行随文理解。

  (3)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借助形近字比较的形式记住“线(钱)、刮(乱)”等,同时利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记住“脑、袋、挡、梢、侧”等汉字。

  (4)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提醒他人注意,教师适时抓住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生字“袋、线、库”三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其中“袋”上下两部分要注意写紧凑,上面“代”的斜钩略长,下面“衣”的点画落在“代”中间,撇、捺相对要舒展;“线”左边的“纟”要注意写得略紧凑,右边部分的斜钩要舒展;“库”外面的“广”注意不要完全将里面的“车”给包住了同时,“库”的第六笔横画略长。

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巡视指导,同时针对书写问题及时给予强调指导。

  3.指名说说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哪些长句子朗读得不够好,教师适时指导读好几个长句子。

  

(1)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2)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3)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朗读评价,注意从声音是否洪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分别写了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同时归纳板书(春夏秋冬)。

  

(2)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各季节所在段落,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的结构(总——分——总)。

  6.质疑交流:

读了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

我觉得小兴安岭很美丽!

  生:

除了美丽之外,我还觉得小兴安岭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呢。

  师:

如果老师将你们俩说的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概括小兴安岭的特点了。

孩子们,再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能够准确概括小兴安岭的特点呢?

  生:

课文最后一句话。

  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读句子,同时明确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

学生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阅读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对难读的字词进行检查与指导,有效扫除字词障碍的同时,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进一步研读品悟做好了铺垫。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到底都是怎样美丽的呢?

它那里又有哪些物产呢?

让我们下节课再深入探究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课件再次播放小兴安岭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小兴安岭给自己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树木很多,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教师适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这段话说说哪些词语都让自己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

  2.学生交流,课件聚焦“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这几个短语以及省略号,引导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树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3.过渡引入:

孩子们,小兴安岭除了树木多之外,还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去那里近距离地看看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情境法,让学生由对画面的感知引入到对小兴安岭的整体感知,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了深入了解其四季特点的积极性。

  二、精读课文,感悟美景

  

(一)指导精读小兴安岭的春、夏之美。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都抓住了春天小兴安岭的哪些自然景物进行描写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象它们在春天时的特点。

  

(1)学生交流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写了树木、溪水),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读描写树木和溪水的句子,看看它们各自在春天到来时都是怎样的(树木抽出新枝、溪水涨满了……)。

教师适时归纳板书:

抽新枝、春水涨。

  

(2)课件播放春天树木生长、溪水流动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理解“淙淙”(水流动的声音),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句子,看看这两句话中的划线词语哪一个用得好,为什么?

  A.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B.春天,树木生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3)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的“抽出”更恰当生动,把春天到来时,枝条迫不及待抽枝长叶的勃勃生机写活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4)再读课文中描写小鹿的句子,想象小鹿生活在这样春意盎然的树林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散步、喝水、欣赏”等词语体会小鹿舒适、安逸、快乐的生活情形,体会小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板书:

鹿欢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春天树林的画面美。

  2.认真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分别又写了哪些自然景物,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将喜欢的原因简单地写在旁边。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对景物的感知,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课件适时聚焦“树木、雾、金光、草地、野花”。

  

(2)引导学生说说在这些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中,自己最喜欢哪句话,原因是什么。

  生:

我最喜欢这一句: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句话说明了枝叶长得非常茂密。

  师:

你从哪几个词语中体会到了枝叶长得很茂密呢?

  生:

“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两个词语都说明了枝叶非常多,而且很有生机(板书:

枝叶密)。

  师(课件出示枝叶茂盛的图片):

你理解得非常准确,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齐读,注意强调几个叠词,突出枝叶繁茂的特点。

  生:

我比较喜欢山谷中清晨的浓雾,走进去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一般。

  师:

我注意到了你说的是“浓”雾,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雾特别浓的。

  生:

我从“整个森林浸在”体会到的,“浸”字表明雾很多,把森林都包住了。

  师:

这句话中的“浸”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

我觉得就像是水一样,把东西都淹没了。

  师:

老师赞同你的理解,“浸”字原本指液体浸泡的意思,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了雾多得就像是一片雾的海洋。

  师:

对,更进一步说明了雾很浓,看,都成了乳白色的海洋了(板书:

雾气浓)。

  课件播放浓雾的图片,引导学生再次体会雾多、浓的样子。

  生:

我还特别喜欢阳光照在草地上的景象,阳光照得那些盛开的花儿格外美好。

  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阳光、草地、鲜花的美好样子,也从真像个“大花坛”体会草地上花很多(板书:

野花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想象画面美,并用略微轻缓的语速读出这种感受。

  

(二)自主探究,感受小兴安岭的秋、冬之美。

  1.过渡:

孩子们,结合刚才对春、夏两个季节的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景物美(读句子……)。

  教师适时归纳:

对,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在读中想象体会,这无疑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式。

接下来,让我们自主学习小兴安岭秋、冬两个季节的描写。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找出主要的景物描写,看看秋、冬两个季节的小兴安岭分别又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第4自然段感受秋天的小兴安岭的特点,归纳板书:

叶飞舞、果子熟、药材丰,播放秋天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小兴安岭不仅景色优美,同时还有丰富、珍贵的物产。

  

(2)继续交流对冬天小兴安岭的感悟,课件适时播放冬天小兴安岭的风光图片,引导他们体会白雪皑皑的情景,同时抓住动物们不同的表现来体会它们此时的感受(躲起来,盼着春天快点到来……),教师归纳板书:

树积雪、动物躲、盼春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两个季节不同的画面。

  (三)拓展延伸:

如果你有机会到小兴安岭游玩,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在交流的时候注意抓住文中小兴安岭的四季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扶放结合法”,通过指导学生精读春、夏两个季节的景物描写,并让他们归纳学法,然后再按照习得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提升了他们阅读语言、品悟文字的能力。

  三、感悟文情,课堂小结

  1.想象体验:

引导学生根据对小兴安岭四季的景物描写,说说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小兴安岭。

教师适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归纳板书:

花园、宝库,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注意强调“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两个短语。

  2.教师小结:

这样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小兴安岭,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最后,老师想带你们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播放歌曲,学生聆听并结束学习)

  板书设计:

  春:

抽新枝、春水涨、鹿欢畅

  20.美丽的小兴安岭夏:

枝叶密、雾气浓、野花开花园

  秋:

叶飞舞、果子熟、药材丰宝库

  冬:

树积雪、动物躲、盼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