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康复护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237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康复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康复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康复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康复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康复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康复护理.docx

《最新康复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康复护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康复护理.docx

最新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肢体残疾的康复护理

肢体残疾是指四肢器质性疾患和损伤引起的残疾。

而肢体残疾的康复护理除了要做好一般护理工作外,还要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做好专门的护理技术。

1、心理护理

(1)心理护理对肢体残疾患者的心理影响:

肢体残疾的患者常有“心理不快”等情绪反应,如“欲想不能”、“欲速不达”、“理想破灭”的心理,突然的创伤、意外事故的发生,造成了终生的残疾,后天的肢体残疾造成了一种: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观厌世的心理,易产生不安、焦虑、抑郁、轻生的念头,护士要经常关心并帮助他们,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使患者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勇敢地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

(2)病室的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病室的温度要保持在18~200C之间,湿度为50~60%之间,护理人员要为病人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适当的配合一些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如下棋、看电视等,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保持心情愉快,心理护理是心理康复的重要内容,做好心理护理才能实现心理康复,在心理康复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理想的康复效果。

(3)心理护理对肢体残疾功能康复的影响:

人的心理因素与疾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因素对肢体残疾的预后和康复的效果截然不同,随着肢体残疾的逐渐好转,情绪的逐渐稳定,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的机能训练,ADL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通过心理康复从而达到肢体残疾的机能康复。

2、改善肢体残疾障碍时期的护理

(1)对肢体残疾的患者进行功能障碍的评价:

首先观察与评价肢体残疾者失去了哪些机能,尚残存哪些机能,这是康复护理工作的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

是康复护理方案的制定和正确指导功能训练的基础,功能康复的评价要贯穿康复护理工作的始终,以检验功能康复的成效。

(2)手术前后护理对肢体残疾功能的恢复或机能再建所实施的各种手术,做好手术前后的康复护理。

(3)对肢体残疾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对肢体残疾患者预防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预防褥疮、泌尿系感染,对于消化系统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还要注意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肢体残疾功能训练

对于肢体残疾的患者,每日在PT室、OT室、ADL室的功能训练时间是很有限的,为了使肢体残疾患者早日康复,护士要对机能障碍的患者采取代偿措施训练的护理。

(1)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保持关节功能位,护士要指导患者在休息、坐位时,使残肢处于静止状态,静止时膝关节应尽量处于伸直位,而不应处于屈曲位,仰卧位时,髋关节应尽量处于伸直位,而上肢静止时,肘关节应维持在屈曲45°位置,这样可以防止关节挛缩。

在康复训练中,还要注意维持和发挥健全肢体的功能,保持健壮的体魄,以获得最佳的功能。

对于比较软弱、力量较差的肌肉,要采用有选择性的肌肉再训练的方法,对某一块肌肉或某一肌群进行专门的训练,护士要对不同的肢体残疾采取不同的训练指导方法,对于上肢残疾的患者,除了要保持好下肢的正常功能训练外,对上肢的训练,护士要指导患者做肩胛骨内收、前伸,肩部外展、外旋、内收、内旋,肘屈曲、伸展,前臂旋后、旋前,腕屈曲训练,增强手指的屈曲、抓握、对掌及拇指的内收的训练,可用捏皮球的方法来训练手指的功能,每一项做20次,动作要缓慢、用力,每一动作历时3~4秒,如果肌力微弱或关节活动度很小,不能有效的抓握,可用海绵块代替。

如果上肢正常,对于下肢的训练,护士要训练下肢的屈伸,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内收、内旋,膝关节的屈曲、伸展,踝背伸和内翻,踝跖屈和内翻,足趾背伸,每项做20次,时间、次数要因人而异如果患者自己不能完成训练,护士要协助患者做被动运动训练,防止废用性萎缩。

(2)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护理及ADL的训练:

在进行训练时,有目的进行,要针对患者的职业和日常生活功能的需要及其它需要来进行,这样才能增强康复治疗的目的性,提高患者康复训练兴趣和信心,加快康复训练的速度,提高康复训练的质量。

饮食、排泄、清洁、更衣,移动等是生活必要的基础动作,加强肢体残疾的机能训练,护士要将功能训练实施于日常生活活动中,护士要训练患者自己坐起,扶助坐起或床头拉绳坐起,然后训练站立、床头站立、原地左右移动重心,练习移动。

对不能独立做的,可借助平衡木训练上述动作。

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机能及自助具学会吃饭、清洁、翻身、起床以及从床移至轮椅,众轮椅至厕所的移动动作,从而提高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

(3)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肢全残疾的患者往往需借助一些辅助用具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护士要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辅助具,尽早开始承重训练,但残肢人的承重训练不能超过骨、关节囊和韧带的耐受能力。

肢体残疾的患者对拐杖的使用应先让患者在平行杠内进行平衡训练,再利用拐杖前后、左右移动训练,然后利用一只拐杖进行平衡训练,大弯腰训练,方向转换训练,各种步态、姿态的训练,从椅子上站起身训练,跌倒训练,升降台阶训练等,在使用辅助具时患者要注意安全,正确的使用辅助具是机能康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4)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护士应指导病人像穿夹克衫或套头卫生衫那样滑动穿上假肢,再教患者如何控制假肢的每个机构,下肢的训练:

站立位的平衡、前进、侧方移动、后退、步行、平行杠的外侧,柱拐步行及狡立步行,阶梯的上下。

此外,也可训练坡道的上下,过障碍物,倒地后站起,上述有些项目可在平行杠中进行,还可在转动履带上步行,进行耐久性训练或搬运重物的训练。

上肢假肢的训练比较复杂。

如果是前臂的假肢,必须教会前臂的控制,如果是上臂的假肢,必须教会前臂的控制,肘关节的锁住及肩的回旋,然后对能动钩或能动手的动作进行指导,用木块、海绵、橡胶块做手握控制的方法,做为应用动作,要指导患者进行衣服的穿脱。

吃饭动作、清洁、排泄及家务动作等的训练。

使用假肢的患者,护士要注意观察假肢与皮肤接触的部位有无红肿、出血、破溃的发生,如果护士指导、护理的不当,往往会造成并发症,甚至再次残疾之可能。

通过各种正确的康复护理,才能使肢体残疾患者缩短疾病的疗程,减轻痛苦,加速肢体残疾康复,最终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自理能力,尽快、尽早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帕金森综合症的家庭康复和注意事项

一、家庭康复

●坚持锻炼和日常活动

人体在不活动的状态下,肌肉强直将会使肌肉和肌腱缩短。

因此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保持身体活动。

多散步,每天要有一定量的运动,如拉划船器、玩球,以运动自己的双手或双臂。

踩脚踏运动器,做伸背活动,每天练习,以拉直弯曲的脊柱及放松双肩。

●坚持工作因为整天坐在家中反而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而加速肌强直、僵硬的产生。

●节食

过量的体重会使患者身体活动更困难,因此应节食。

由于维生素B6拮抗左施多巴的疗效,因此治疗则间应每天限制摄入维生素B6。

●预防过热

震颤增加了身体活动和产热,使患者对热天特别敏感,所以热天应停留在室内,户外活动要尽址选择在清晨成傍晚,当天气湿热时要穿着宽松,老年人尤其应注意预防中暑。

二、家庭注意事项:

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由于肌肉僵硬、运动障碍,在日常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穿着:

选择容易穿脱的拉链衣服及开襟在前、不必套头的衣服。

拉链与纽扣可用尼龙粘链代替。

尽量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不要用橡胶或生胶底的鞋子,因为鞋子抓地时,可能会使患者向前倾倒。

●洗浴:

在浴盆内或淋浴池板上铺上一层止滑的东西如橡胶垫,并可在浴盆内放置一把矮凳,以便让患者坐着淋浴。

长握把的海绵、洗浴用的手套等有助于患者洗浴。

刮胡子使用电动刮须刀,使用纸杯或塑料杯刷牙。

●进餐:

因为患者肌肉不协调,不要催患者快吃快喝。

喝冷饮可选用有弹性的塑料吸管,喝热饮用有宽把手、且质轻的杯子。

在患者的碗成盘子下放一块橡皮垫以防滑动。

●预防感染:

由于本病患者容易患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在出现咳嗽或发烧时要马上处理,免得严重感染随之而至。

●预防便秘:

鼓励患者增加身体活动,饮足够的水,在每天饮食中增加纤维性物质如蔬菜等,必要时或迫不得已时才用通便药物。

足跟痛的按摩及护理

 老年人常常在晨起下床或久坐站起走第一步时感觉足跟痛较重,出现足跟痛时老年人不必紧张,因为这可能是由好多种原因导致的。

中医按摩手法简便易行,可有效缓解这种足跟痛。

  具体按摩治疗:

  1.可于温水浴足后,用圆钝的按摩棒或食指关节反复按揉推顶足跟部压痛点,力量由轻到重,以能够忍受为度。

  患者可渐渐感到足跟部难受感慢慢消失。

推顶方向为先向足趾方向推,再向反方向推。

  2.用拇指指腹按揉足心部,并向足趾方向做推法6~8次。

按揉涌泉穴。

依次牵拉各足趾。

尽量使脚趾向背伸,这样可以牵拉跖筋膜。

或抬起足跟,足趾着地蹲一会儿,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3.拿揉、提捏小腿肚及跟腱。

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对合用力上下反复拿捏小腿肚和跟腱。

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并按揉踝尖后跟腱前的内外凹陷处。

4.还可以找个高尔夫球踏在脚下,取坐位,在脚心与足跟间慢慢滚揉。

脑卒中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发生后,应以临床抢救为主。

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

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此期是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关键阶段,目的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

 预防并发症包括预防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及深部静脉炎等。

近年发展的适合临床应用的翻身床,交替充气床比较实用。

  体位变换急性期病人症状严重,必须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处于正确的、良好的姿势和体位,防止患肢关节挛缩变形和关节脱位变形。

仰卧位时,上肢应采取:

肩稍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均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并分开,整个上肢可放在枕头上。

下肢采取:

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夹紧并稍内旋,患侧大腿外下侧放置垫物以防下肢外旋。

为避免伸肌痉挛,膝关节稍垫起使微屈并向内,踝关节呈90°,足尖向上。

病人不宜长时间仰卧,应帮助病人学会与健侧或患侧位交替。

健侧卧位时,应在病人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枕头上,不能垂腕,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布卷或纸卷隔开;患腿屈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肢自然放置。

患侧卧位时,患肩前伸,避免受压和后缩,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患腿在后,膝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90°。

 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浮肿,对患肢也是一种感觉刺激,有利于恢复。

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作用中等深度,不使用强刺激性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群(如上肢屈肌)采用安抚性的按摩,使其放松,而对肌张力低者如上肢伸肌,则给予按摩和揉捏,按摩可配合循经点穴以增强疗效。

 被动运动病人昏迷或其他原因(如全瘫,严重合并症)在数日后仍不能开始主动活动者,应做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每日2次以上,直至主动运动恢复。

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缓慢进行,幅度从小到大,以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组织。

要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活动,特别是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踝背伸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

切忌粗暴,因瘫痪早期肌张力低,关节周围肌肉松弛,暴力易致组织损伤,特别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被动运动可与按摩交替或配合进行,并鼓励患者适当地用健肢带动患肢做被动运动。

创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创伤性截瘫病人不仅有生理上的伤残,而且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做好他们的心理康复护理尤为重要,应予重视。

现将我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如下:

1创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变化病人多为青壮年,伤残前均有着健全的身心,对生活有着真实的幸福满足的体验。

意外的创伤使他们身体伤残,相应的导致其心理活动异常。

所有创伤性截瘫病人均发现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对创伤性截瘫病人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