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2333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语文试题

2014级高二上语文自主学习材料第3周

出题人:

刘晓丽任教班级:

21、22班校审人:

马善德任教班级:

23、24班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

(A)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①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当战争和暴力屡屡击碎人们的和平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②”;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仍然笼罩着欠发达国家;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千疮百孔……“回到孔子”至少能让现代人在踏上歧途时,听到内心“咯噔”一声。

当然,对于在现代化座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

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嫉首于“故乡沦陷”,(B)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C)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③:

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彪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

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D)这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④。

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灿。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呼吁(yù)歧途校准(xiào)狂彪突进

B.给养(gěi)座标汲取(jí)千疮百孔

C.沦陷(lún)璀灿笼罩(lǒng)痛心嫉首

D.膨胀(péng)登攀塑造(sù)传统典籍

2.在文中①—④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必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平分秋色

B.必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诉求各有千秋

C.必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诉求各有千秋

D.必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求平分秋色

3.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步之遥》以其豪华的明星阵容和雄厚的制作班底无可厚非地成为了2014年春节档唯一一部国产“超级大片”。

B.“老虎”“苍蝇”一起打固然令人欣喜,但反腐需要釜底抽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如果制度上出了梗阻,一时的成果再显著,也无济于事。

C.国学大师季羡林几年前坚决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所谓三项桂冠的行为,让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学者”有登高自卑的感觉。

D.著名节目主持人柴静自费拍摄了聚焦雾霾问题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片中出现的种种叹为观止的污染场景引发了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高度关注。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完善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B.根据挪威一家博物馆与一名中国商人达成的协议,一个多世纪前在中国定居的前挪威骑兵军官买走了七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定于今年秋季重归故里,并将被捐赠北大。

C.最近,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强化行政监督、选用透明化、惩处有效化等,力图治理教材之弊。

D.2015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一文,该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春运

朱大可

动物迁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但所有这些伟大的“长征”,都无法跟人类创造的纪录相比。

在21世纪,地球生物的迁徙纪录,已经被中国农民工彻底刷新。

他们在每年冬季1月到2月期间的几十天里,往返于中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人数过亿,谱写了地球生物迁徙史的巅峰纪录。

不仅如此,这场大迁徙还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人类拥有战胜旅途困境的智慧与技巧。

最近流行的“春运神器”,除原始的手推车、小马扎、涂料桶、蛇皮袋、扁担和旧报纸外,又出现了各种更新换代版工具。

其中被媒体和网民大肆追捧的,有“硬座宝”“鸵鸟枕头”“箱包防丢器”“开道惨叫鸡”“拒踩铆钉鞋”“充电宝”“迷你麻将”等。

所有这些发明物形成了一条粗大的界线,对中国农民工跟迁徙性动物,做出人类学的分野。

既然无力改变恶劣的春运环境,返乡者就只能利用外部工具改善自己的生物性能,以适应严酷的长途跋涉环境。

在那些“春运神器”中,有件物品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叫作“鸵鸟枕”,其形状犹如一个臃肿的头套,可以用来遮光与隔音,该设计借用了“鸵鸟策略”的原理——在被天敌撵急了之后,鸵鸟总是把头一头扎进沙堆,以为自己看不到对方,对方也就无法发现自己。

这是农民工用以自我安慰的工具,它搭建出一个临时而微小的乌托邦空间。

撇开社会学家所称的外部迁徙动因,我们所要追问的是,究竟是什么在推动农民工的周期性返乡运动?

它是一种声势浩大的乡愁,寄寓着底层劳动者对于故土、亲属、旧友的思念,并因这种思念而寻求团聚与重逢。

在这样的文化诉求里,还应当包括对于所有过去生活痕迹的周期性缅怀。

导致这种乡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农民工对未来的迷惘和对现实的焦虑。

鉴于东西部、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差距,落后、破败、萧条和资源短缺的故土,无法承载他们的未来与梦想,只有到东部发达城市谋生,才能获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空间。

但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定,那些最辛勤的城市建设者,却无法成为新家园的主人,于是他们只能在两地之间狂奔,搬运一个关于“家园”的文化幻觉。

在某种意义上,春运就是一次农历新年期间的“自我电击”,人们可以将春运视为最剧烈的创伤疗法。

它利用一种充满苦难的迁徙,来重申改变命运的必要性。

每一次返乡,都是一次痛彻心扉的自我告诫,激励着农民工跟乡村道别,成为东部都市的未来居民。

但这场悲剧的真正要害在于,无论都市还是乡村,都不是中国农民工的真正家园。

只要农民工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地,这种钟摆式的回家运动就将永不停息。

深藏在这场空间运动背后的是时间的悲剧。

拥有漫长历史的乡村,正在面临土壤贫瘠、人口流失、社会关系瓦解、资源殆尽的结局。

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唯一出路,似乎只能是告别乡村,走向“城镇化”的未来,通过无数小城镇的崛起,终结长途迁徙的历史。

如果这场变革能给农民带来真实利益,而非制造新的苦痛和悲剧,我们就能指望“春运”成为一个可笑的历史陈词。

(《读者文摘》2015年第7期,有删改)

6.下列有关“春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农民工在每年冬季1月到2月期间的几十天里,往返于中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人数过亿,谱写了地球生物迁徙史的巅峰纪录。

B.“春运神器”更新换代,被媒体和网民大肆追捧的“硬座宝”“鸵鸟枕头”“迷你麻将”等取代了原始的小马扎、蛇皮袋、旧报纸等。

C.推动春运的,是一种声势浩大的乡愁,它寄寓着底层劳动者对于故土、亲属、旧友的思念,并因这种思念而寻求团聚与重逢。

D.在某种意义上,春运就是一次农历新年期间的“自我电击”,人们可以将春运视为最剧烈的创伤疗法。

7.下列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春运这场大迁徙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人类拥有战胜旅途困境的智慧与技巧。

B.既然无力改变恶劣的春运环境,返乡者就只能利用外部工具改善自己的生物性能,以适应严酷的长途跋涉环境。

C.各种“春运神器”是农民工用以自我安慰的工具,它们搭建出一个临时而微小的乌托邦空间。

D.深藏在春运背后的是时间的悲剧,拥有漫长历史的乡村,正在面临土壤贫瘠、人口流失、社会关系瓦解、资源殆尽的结局。

8.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定,中国农民工只能在两地之间狂奔,搬运一个关于“家园”的文化幻觉。

B.春运利用一种充满苦难的迁徙,来重申改变命运的必要性。

每一次返乡,都激励着农民工跟乡村道别,成为东部都市的未来居民。

C.无论都市还是乡村,都不是中国农民工的真正家园,只要农民工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地,这种钟摆式的回家运动就将永不停息。

D.“城镇化”,通过无数小城镇的崛起,必将终结长途迁徙的历史,“春运”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可笑的历史陈词。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徐元文,字公肃,号立斋。

江苏昆山人。

年十四,补诸生。

顺治十一年,赐进土第一。

康熙初元,坐罣误,谪銮仪卫经历,阅四年,事白,复原官。

丁外艰,与两兄日居丧次,酌古礼行之。

起复,补国史院修撰,迁秘书院侍读,典试陕西。

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超拜左都御史。

二十七年十二月,迁刑部尚书,甫旬日,调户部。

二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

公既以廷议数与满大臣忤,屡招党讦,乃具疏力求去;上许原官致仕,即日辞朝。

舟过临清,关吏大索,虽酱瓿之属皆发视,仅得图书数千卷,馔金三百而已。

皆啧叹。

三十年七月,薨于里第,年五十有八。

公之在成均也,毅然以师道自任,疏请准顺治间例,令直省学臣选拔文行兼优之士,复取乡试副榜额,并送监肄业。

得旨下部著为令。

莅学四年,端士习,正文体,条教大饬。

充日讲起居住官时,圣祖诏公用通鉴与四书参讲。

公与桐城张文端取《通鉴纲目》,择其事之关主德裨治理者,博采先儒之论,以己意附之,旁推交通,一以仁义为本。

康熙十八年,特召监修《明史》。

学士充监修,非故事也,请辞,不许。

因请购遗书,征遗献,荐故给事中李清、主事黄宗羲及原任副使曹溶、主事江懋麟,布衣黄虞稷、诸生姜宸英、万言。

部议不允,特旨从之。

宗羲、溶,并以老不至,而各上所著书,诏并付史馆。

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内行修洁,苞苴之使不及门。

御家人严整,退食之暇,匡坐读书而已。

待兄弟极友爱,然恒以道义相规切。

历充《孝经衍义》、《政治训典》、《方略》、《一统志》总裁。

著《含经堂集》若干卷。

(选自《清代学人列传》)

[注]罣:

被别人牵连而受到处分或损害。

酱瓿:

指盛酱的器物。

成均:

泛称官府设置的最高学府,文中指国子监。

苞苴:

借指贿赂或馈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罣误,谪銮仪卫经历坐:

因……而犯罪

B.迁秘书院侍读,典试陕西典:

主持。

C.虽酱瓿之属皆发视发:

发现

D.端士习,正文体,条教大饬饬:

整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三十年七月,薨于里第得复见将军于此

B.因请购遗书因人之力而敝之

C.毅然以师道自任不赂者以赂者丧

D.公与桐城张文端取《通鉴纲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1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B.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C.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D.公与兄健庵俱好士/延揽奖借如不及/累散于金/赴人之急/晚年官逾贵/常戚戚如有忧者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元文14岁时被录取为当地生员。

顺治十一年,高中进士第一名。

康熙初年,降职调任銮仪卫,经过四年的时间才恢复了原职。

B.徐元文曾任国史院修撰、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晚年辞职回家,皇上允许他仍享受原来的官职待遇。

C.徐元文在国子监任职的时候,上疏请求让各省学官推举品学兼优的读书人和乡试副榜生,送入太学学习。

他的建议被采纳,并颁布实施。

D.徐元文平时品行纯洁,行贿送礼的人不登门。

他管理家人非常严格,闲暇的时候就端正地坐着读书,对待兄弟非常友爱,总是用道义相劝戒。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公既以廷议数与满大臣忤,屡招党讦,乃具疏力求去。

(5分)

(2)择其事之关主德裨治理者,博采先儒之论,以己意附之,旁推交通,一以仁义为本。

(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回答问题。

(8分)

赤城馆

[元]虞集

雷起龙门山,雨洒赤城观。

萧骚山木高,浩荡尘路断。

鱼龙喜新波,燕雀集虚幔。

开户微风兴,倚杖众云散。

注:

萧骚:

象声词,指树木声。

虚幔:

指轻薄的帷幔。

(1)这首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分)

(2)“鱼龙喜新波,燕雀集虚幔”历来为人所称道,试加以赏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

(6)固时俗之工巧兮,。

五、(12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30字以内。

(4分)

本报讯(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陆佳慧)昨日上午,青岛市总工会在青岛湛山疗养院举行了青岛市“千名职工疗休养、万名职工健康体检”活动启动仪式。

参加首批疗休养活动的100名公交一线优秀驾驶员和进行体检活动的100名纺织工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在千名职工疗休养活动中,前来参与的职工将在疗养院中居住五天四晚,并参加养生课程,体验理疗、按摩等。

参与此次活动的职工都是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科研人员等千名一线职工。

”湛山疗养院院长毛勇介绍说。

此外,参加健康体检活动的是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万名一线职工。

17.阅读下面材料,发一条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感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50字左右)(4分)

当三轮车刹车失灵冲向小轿车,司机第一反应是“不能撞到人家”;当肇事司机王秋生腿部骨折而被撞车主安然无恙时,他第一想法是“赶紧赔偿人家”;当被撞车主孔女士收到赔偿费后,第一反应是肇事者家庭困难,该去看看他。

最近,发生在济南的一起普通车祸,肇事者和被撞车主互相理解谦让的故事,感动了不少市民。

处理这起事故的交警告诉记者,三轮车属于全责方,被撞车辆无责。

经鉴定,被撞丰田车修理费约1800元,另一辆被撞车约400元。

王秋生和弟弟都是孤儿,家庭比较困难,车主表示不追究。

令人没想到的是,王秋生托亲戚找到交警,赔偿了两名车主的费用,孔女士非常感动,拿了现金来探望王秋生。

交警告诉记者,从警这么多年来,看到很多人为了一两百块推诿责任甚至大打出手,像王秋生这样,在自己得不到救治的情况下,还坚持赔偿,非常令人感动。

18.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4分)

认真地看一棵草,可以听见它阐明的柔韧义,请摘来丰富自己的精神;,,;默默地看一枚石,可以听到它叙述的朴实义,请取来充实自己的思想。

万事万物,无时无地不在絮絮而语,百般譬喻,殷勤示教,告诉我们世界的真谛。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怀念赵元任先生

王了一

去年(1981)5月17日,赵元任先生从美国回到北京。

这是他在解放后第二次回北京。

第一次在1973年春天,周恩来总理会见了他。

这次回来,邓小平副主席会见了他,中国社会科学院宴请了他,北京大学聘他为名誉教授。

去年12月,清华大学打电话告诉我,元任先生已决定回国定居,我高兴极了。

不料今年3月他就离开了我们。

我勉励我的学生向元任先生学习,学习他的博学多能,学习他的由博返约,学习他先当哲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家。

我在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研究院,我们同班的三十二位同学只有我一个人跟元任先生学习语言学,我常常到元任先生家里看他。

有一次我看见元任先生正在弹钢琴,弹的是他自己谱写的歌曲。

耳濡目染,我更喜爱元任先生的学问了。

我跟随元任先生虽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我在学术方法上受元任先生的影响很深。

元任先生在我的研究生论文上所批的“说有易,说无难”六个字,至今成为我的座右铭。

事情是这样的:

我在研究生论文《中国古文法》里讲到“反照句”、“纲目句”的时候,加上一个(附言)说:

“反照句、纲目句,在西文罕见。

”元任先生批云:

“删附言!

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

言有易,言无难!

”这是对我的当头棒喝。

但是我还没有接受教训。

就在这一年,我写了另一篇论文《两粤音说》。

承蒙元任先生介绍发表在《清华学报》上。

这篇文章说两粤没有撮口呼。

1928年元任先生去广州调查方言,他写信告诉当时在巴黎的我说,广州话里就有撮口呼,并举“雪”字为例。

这件事使我深感惭愧。

我检查我犯错误的原因,第一,我的论文题目本身就是错误的。

调查方言只能一个一个地点去调查,决不能两粤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查。

其次,我不应该由我的家乡博白话没有撮口呼来推断两粤没有撮口呼,这在逻辑推理上是错误的。

由于我在《两粤音说》上所犯的错误,我更懂得元任先生“说有易,说无难”的道理。

我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毕业后,想去法国留学,元任先生鼓励我,说法国有著名的语言学家,我可以去法国学习语言学。

从此以后,我和元任先生很少见面了。

但是,元任先生始终没有忘记我。

1928年夏天,他把他的新著《现代吴语的研究》寄去巴黎给我,在扉页上用法文写着“赵元任向你问好”。

1939年6月14日,他从檀香山寄给我一本法文书《时间与动词》,在扉页上用中文写着“给了一兄看”。

1975年,他从美国加州寄给我一本用英文写的《早年自传》,在扉页上写着“送给了一兄存”。

我至今珍藏着这三本书。

元任先生每十年写一封“绿色的信”,印寄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我收到他的第二封和第五封。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元任先生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基础打得好。

1918年他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1919年他回到他的母校康乃尔大学当物理学讲师。

1921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元任先生当翻译,他是以此为荣的。

1922年,他翻译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1925年,他从欧洲归国后,在清华大学教数学。

在20年代,元任先生谱写了许多歌曲,如《叫我如何不想他》等,撰写了一些有关乐理的论文。

哲学、文学、音乐、物理、数学,都是和语言学有密切关系的科学,这些基础打好了,搞起语言学来自然根深叶茂,取得卓越的成果。

他写的《现代吴语的研究》、《南京音系》、《广西瑶歌记音》等等论著,都是不朽的著作。

元任先生是中国的学者,可惜他在中国居住的时间太少了。

元任先生却与世长辞,这不但使我们当弟子的深感哀痛,我国语言学界也同声叹惜。

(有删改)

[注]王了一(1900~1986),原名王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人,现代语言学家。

著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中国语法纲要》等。

19.文章为什么从赵元任的两次回国写起?

(4分)

20.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分)

他先当哲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语言学家。

21.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赵元任形象?

(4分)

22.作者说“我在学术方法上受元任先生的影响很深”,试分析作者受到了哪些影响,并联系现实谈一谈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3月27日下午,因为非机动车道被汽车占用,北京一名中学生用手机拍摄占道的汽车,随后引来车上4名成年人的指责。

这几个人一直在质问学生为什么要拍照,并称这名学生读书读傻了、“有病”、“有什么权利”……而这名学生则表示,是对方占用了自行车道,挡住了自己的路,并称人人都有权利拍照。

事情发生后,很多人对中学生表示支持,认为监督不良行为是每个市民都应负起的责任。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4级高二上语文自主学习材料第3周答案

一、1、D(A.校准jiào,狂飙突进(狂飙,急骤的暴风。

喻猛烈的社会变革或大的变动;B.给养jǐ,坐标;C.璀璨,痛心疾首(疾首:

头痛。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本题还需注意几个多音字,校(xiào)园,校(jiào)对;给,有gěi和jǐ两种读音,如,供给(jǐ),送给(gěi)等。

2、B(”必需”是“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

如:

衣、食、住是人们生活所必须;“必须”是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得要”。

从词性看,“必需”是动词,在句子中主要与别的词结合做定语;“必须”是助动词,在句子中只做状语,如:

决定了的事就必须做到。

此处应用“必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

整句话解释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与语境不合。

诉求:

诉说理由并提出请求;愿望,请求:

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文中此处强调是共同愿望,用“诉求”更恰当。

平分秋色:

意思是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各有千秋:

强调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文中强调不同民族文化各有特点,应用“各有千秋”。

)3、D(逗号应放在引号外)

4、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使用正确。

A无可厚非:

不可过分指摘。

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用错语境,此处当为无可争议。

C“登高自卑”,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此处望文生义。

“叹为观止”,喟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感情色彩不当。

5、D(A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

B项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重归故里,并将被捐赠北大”的不是“前挪威骑兵军官”,而应是其买走的“七根圆明园大理石柱”,所以应将“七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前面的“了”改为“的”;C成分残缺,应在“等”后面加上“措施”)。

二、6.B(B项曲解原文,“取代”错。

文中是说“除原始的手推车、小马扎、涂料桶、蛇皮袋、扁担和旧报纸外,又出现了各种更新换代版工具”)

7.C(C项扩大范围,原文只是说“‘鸵鸟枕’……是农民工用以自我安慰的工具,搭建出一个临时而微小的乌托邦空间”)8.D(D项曲解原文,原文说“如果这场变革能给农民带来真实利益,而非制造新的苦痛和悲剧,我们就能指望‘春运’成为一个可笑的历史陈词”是假设。

三、9.C(此处“发”是“打开”的意思。

10.A(A介词,在;B副词,于是,就/介词,凭借、依靠;C介词,把、拿/介词,因为;D连词,和/介词,结交、亲附。

)11.D

12.C(C项由文意可知,“上疏请求让各省学官推举选送品学兼优的读书人和乡试副榜生”错,应是徐元文上疏请求准许实行顺治年间的旧历,让各省学官推举选送品学兼优的读书人,又请求录取乡试副榜生若干名,一起送入太学学习。

【参考译文】

徐元文,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

14岁时经考试被录取为当地生员。

顺治十一年,在殿试中高中进士第一名。

康熙初年,因为受到别人牵连而获罪,降职调任銮仪卫。

经过四年的时间,事情才得以澄清,恢复了原职。

父亲去世,他和两个兄长每天住在墓地的旁边,按照古时的礼仪守丧。

服丧期满,补任国史院修撰,接着升任他为秘书院侍读,主持陕西乡试。

多次升迁为内阁学士,兼任礼部侍郎。

又破格提拔为左都御史。

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升为刑部尚书,刚刚十天,又调任户部。

康熙二十八年,被封为文华殿大学士。

徐元文因为在朝廷议事时多次与满族大臣冲撞,屡屡招来他们的结党攻击,于是写好奏章极力请求辞职离开;皇上允许他退休后仍享受原官职待遇。

当天就辞别朝廷离开。

船过临清,守关口的官吏大肆探查,即使是一些盛酱的坛罐也打开检查,只看到了几千卷图书,三百两伙食费而已,都赞叹不已。

康熙三十年七月,在家里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徐元文在国子监的时候,坚决把奉行师之道作为自己的责任,他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