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2120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docx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

污水处理工艺守则

 

一、本工艺守则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所产生废水的处理。

二、环保检测项目

2.1COD(化学需氧量)的检测

2.1.1概述: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所以通常水中还原性的无机物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常见的比如亚硝酸盐、硫化物、二价铁离子等)。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

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及清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时,可以采用。

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废水监测中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

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

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

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

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

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K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2.1.2COD的测定方法

一、重铬酸钾标准法,也称为回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一)、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定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由于此标准制定于1989年,所以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存在很多缺点:

  1、耗时太多,每测定一个样需回流2个小时;

  2、回流设备占用的空间大,使批量测定出现困难;

  3、分析费用较高,特别是硫酸银(500.00元/百克);

  4、测定过程中,回流水的浪费惊人;

  5、毒性的汞盐易造成二次污染;

  6、试剂用量大,耗材成本高;

  7、测试过程复杂,不宜于推广

  

(二)、设备

  1.25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2500mol/L)

  2.试亚铁灵指示液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使用前标定)

  4.硫酸-硫酸银溶液

  重铬酸钾标准法

  (四).测定步骤

  硫酸亚铁铵标定:

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五).测定:

  取20mL水样(必要时酌情少取加水至20或稀释后再取),加入10mL的重铬酸钾,插上回流装置,再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加热回流2h

  冷却后,用90.0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测定水样的同时,取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作空白实验.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重铬酸钾标准法

  

(六),计算

  CODCr(O2,mg/L)=[8×1000(V0-V1)·C]/V

  (七)、注意事项

  1、使用0.4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如取用20.00mL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

若氯离子的浓度较低,也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

氯离子=10:

1(W/W)。

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2、本方法测定COD的范围为50—500mg/L。

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改用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回滴时用0.01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对于COD大于500mg/L的水样应稀释后再来测定。

  3、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铬酸钾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1/5—4/5为宜。

  4、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操作技术时,由于每克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理论CODCr为1.176g,所以溶解0.4251g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6H4COOK)于重蒸馏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用重蒸馏水稀释至标线,使之成为500mg/L的CODcr标准溶液。

用时新配。

  5、CODCr的测定结果应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6、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尤其注意其浓度的变化。

(也可在滴定后的空白中再加入1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用硫酸亚铁铵滴定至终点.)

  7、水样应保证新鲜,尽快测定。

 

2.1.3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2008年试行

  (一、原理

  试样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高温消解后,用光度法设备测定COD值。

试剂含有一种复合催化剂,既能加速反应,又对Clˉ具有抗干扰作用,水样与特质试剂在消解器中进行快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r离子,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其浓度,从而得出对应的COD值。

  由于此方法测定时间短、二次污染小、试剂量小费用低,所以目前大部分实验室都采用此种方法,但此方法仪器成本较高,使用成本较低,适合于长期需要检测COD单位使用。

  

(二)、设备

  国外的设备发展较早,但是价格很高,而且测定时间较长,试剂价格一般用户无法承担,精度不是很高,因为国外仪器的监测标准与我国不同,主要是国外水处理水平和管理制度与我国不同;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主要是根据国产仪器的通行方法,催化快速测定COD的方法是此方法的制定标准,早在80年代初就已经发明出来,经过30多年的应用,成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国内的5B型仪器已经在科研、官方监测广泛应用。

国产仪器凭借价格优势,售后及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测定步骤

  取2.5ml试样-----加入试剂-----消解10分钟-----冷却2分钟-----倒入比色皿-----设备显示屏直接显示试样COD浓度。

  (四)、注意事项

  1、高氯水样应采用高氯试剂。

  2、废液10ml左右,但酸性较大,应集中回收处理。

  3、保证比色皿的透光面清洁。

2.4pH值的检测

2.4.1仪器:

①、pH精密试纸

2.4.2操作步骤:

取一片精密试纸插入水样内,0.5秒后取出与比色卡比对,读出数值。

三、操作过程

3.1SBR反应池运行工艺

进水、曝气(2h)→停止曝气(3h)→曝气(3h)→停止曝气、沉淀(2h)→排水、消毒(2h)

3.1.1排水(排出SBR生化池上清液)

⑴SBR生化池沉淀2小时排水。

⑵将排水阀缓慢开启直至接近最大,同时取水样,记录排水始末时间。

⑶排水量为池中水量1/3。

⑷排水时要注意水位下降情况,并注意观察排出水的质量。

3.1.2进水(SBR生化池进水)

⑴合上总电源开关,检查电压是否正常,

⑵按下水泵按钮开关抽污水到SBR生化池内,并记录开、停泵时间。

⑶进水时注意水位变化,最高水位应低于池沿50cm,严防漫水。

3.1.3曝气

⑴SBR生化池内进水时就开始曝气2小时后停止曝气3小时,再开曝气3小时。

⑵记录鼓风机的开、停时间。

3.1.4沉淀

⑴停止曝气后,污泥絮凝开始下沉。

观察沉淀速度和上清液透明度。

⑵沉淀时间2小时,记录沉淀的起、止时间。

⑶沉淀完成后,开始下一个周期。

3.1.5废水水质监测

⑴溶解氧DO测定

①上清液溶解氧监测:

取SBR生化池上清液后测定DO。

(一般溶解氧在1mg/L以上)

②运行中溶解氧监测:

当SBR生化池曝气接近终点时,取水样加PAM沉淀后测定,一般溶解氧在3~5mg/L。

(2)沉降比(30分钟)

废水处理每周期测沉降一次。

观察污泥颜色、絮凝体大小,沉降速度、上清液透明度,最终污泥体积。

3.1.6镜检

废水处理每周期曝气接近终点时,镜检观察微生物种类、数量、活力,污泥性状等,并做好记录。

3.1.7PH值(用精密PH试纸测定)

3.1.8SBR生化池沉淀完成后监测池中废水PH值、COD的浓度达标经质检部门确认后方能排放。

3.2排水消毒操作规程

根据次氯酸钠类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出水废水中有效氯浓度控制在100mg/L。

3.2.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

原液有效氯含量在4%-7%之间符合下列组成要求的次氯酸钠类消毒液:

①杀菌成分为次氯酸钠、不含其他辅助成分的消毒液;②以次氯酸钠为杀菌成分,以烷基磺酸钠和(或)烷基苯磺酸、氢氧化钠和(或)香料为辅助成分的复配液体消毒剂产品。

3.2.2.对原材料的要求

3.2.2.1.次氯酸钠溶液:

原料质量应当符合《次氯酸钠溶液》GB19106中规定的A型质量标准,有效氯含量≥10%。

3.2.2.2.烷基磺酸钠:

原料质量应当符合《工业烷基磺酸钠》QB142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规定。

3.2.2.3.烷基苯磺酸:

原料质量应当符合《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GB/T8447规定。

3.2.2.4.氢氧化钠应当符合《工业用氢氧化钠》GB209规定。

3.2.2.5.水:

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生活饮用水,或在生活饮用水基础上进一步净化得到的水。

3.2.3.对消毒液的要求

3.2.3.1.外观

无色或浅黄色清澈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无分层沉淀。

3.2.3.2.有效氯含量

在标识的有效期内,原液有效氯含量在4%-7%范围内。

3.2.3.3.稳定性

包装后的消毒剂,在遵守储运、贮存规则的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不得低于6个月。

在标识的有效期内,原液有效氯含量不得低于标识有效氯含量下限值、且应≥4%。

3.2.3.4.杀灭微生物能力要求

消毒液作用浓度(以有效氯含量计,mg/L)

作用时间

(min)

杀灭微生物指标

100

10*

对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杀灭对数值≥5

200

10

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的杀灭对数值≥5

对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的杀灭对数值≥4

200

20*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疫苗株的杀灭对数值≥4

500

60

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的杀灭对数值≥5

*杀菌试验用有机干扰物质浓度为0.3%。

3.2.3.5.允许使用浓度及使用条件

限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食饮具消毒、果蔬消毒、织物消毒、血液及粘液等体液污染物品消毒、排泄物消毒;并规定按照限定的使用浓度、消毒时间、使用方法使用。

使用范围

允许使用浓度(以有效氯含量计,mg/L)

作用时间

(min)

使用方法

一般物体表面

100~250

10~30

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消毒。

400~700

10~30

对各类非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喷洒消毒。

喷洒量以喷湿为度。

食饮具

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

对去残渣、清洗后器具进行浸泡消毒;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400

20

消毒传染病病人使用后的污染器具。

用于先去残渣、清洗后再进行浸泡消毒的器具,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500~800

30

消毒传染病病人使用后的污染器具。

用于去残渣、未清洗进行浸泡消毒的器具,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果蔬

100~200

10

将果蔬先清洗、后消毒;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织物

250~400

20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血液、粘液等体液污染物品

5000~10000

≥60

对各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物品、物体表面覆盖、浸泡消毒。

排泄物

10000~20000

≥120

按照1份消毒液、2份排泄物混合搅拌后静置120分钟以上。

3.2.4.检验方法

3.2.4.1.外观

在自然光源或日光灯前裸视观察。

3.2.4.2.有效氯含量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3.2.4.3.稳定性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室温留样法进行有效氯含量稳定性测定,有效氯含量下降率≤15%,且下降后的原液有效氯含量≥4%为通过。

3.2.4.4.对微生物的杀灭性能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消毒剂杀微生物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3.2.5.标签说明书

3.2.5.1.产品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的要求。

3.2.5.2.在注意事项中至少要标明下列内容:

3.2.5.2.1.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性。

3.2.5.2.2.产品应贮存在阴暗干燥处和通风良好的清洁室内。

3.2.5.2.3.运输时应有防晒、防雨淋等措施;装卸应避免倒置。

3.2.5.3.在标签、说明书标识的有效期内,产品的有效氯含量范围及稳定性、最终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杀灭微生物性能要求必须符合3.2、3.3、3.2.3.4和3.5的规定。

3.2.5.4.关于稀释方法的描述:

一种使用范围只能对应一种稀释比例,稀释比例不得随存放时间变化。

3.2.6.术语

有效氯:

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

是指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反应完全时,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重量氯气的氧化能力。

在本标准中用于衡量次氯酸钠消毒液氧化能力。

以有效氯含量表示,单位是mg/L。

 

四、污水站设备的管理(做好记录)

4.1鼓风机的管理

⑴、鼓风机是污水处理站的主要设备之一,要精心操作。

⑵、鼓风机齿轮箱要随时保持规定油位,不得缺油(每月更换一次)。

齿轮油的型号为:

N220。

⑶、鼓风机轴承箱要定时(每月一次)加黄油,严禁轴承缺油。

黄油的型号为:

锂基脂黄油。

⑷、鼓风机的皮带每天巡查一次,发现松动或皮带损坏及时让机修工处理。

⑸、空气过滤器每月用洗涤剂清洗一次,晾干装上。

⑹、开机、停机前要首先打开防空阀,严防污水回流。

⑺、开机时要注意巡回检查,发现电机过热或风机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修理。

⑻、风机运行情况,应做好记录。

4.2铁罐体、管道、阀门、螺丝的保养

⑴、铁罐体、管道一般每年重新刷油漆一次;在此期间如有生锈部位应及时除锈、补漆。

⑵、阀门、螺丝应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抹油(可用鼓风机废齿轮油)。

⑶、阀门如不能正常开关,且影响工艺操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⑷、在遇到严寒时应对管道、阀门,特别是有水部分,要做必要的保温措施。

4.3配电柜的管理

⑴、污水站停止运行时关闭污水站总电源开关。

⑵、上班污水站运行前合上总电源开关,并观察电压表电压是否在正常的380V—400V之间,如有不正常立即通知电工予以处理。

⑶、打开配电柜时必须小心操作且头脑清晰。

⑷、不允许其他闲杂人员随意接触配电柜。

五、化验室规程

5.1室内应保持卫生、安静,通风要良好,灭火器材放在固定位置。

5.2保持仪器设备完好整洁,试剂标签要明确。

5.3剧毒药品要有严格管理制度,专人保管。

5.4取出标准溶液不得再倒回;易被光、空气分解的物质,应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5.5在加热或蒸馏时,要有人看管。

加热易挥发、易燃物时,应在水浴锅或密闭电炉上缓慢进行,严禁用旺火直接加热。

在电炉附近不得存放易挥发、易燃物品。

5.6稀释硫酸时,必须缓慢地将硫酸倒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

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5.7在倒易挥发,且具腐蚀性的溶液(如硝酸、双氧水、氢氟酸、溴水、水醋酸)时,必须配戴护目镜和橡皮手套,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启开易挥发或有毒液体时,不准将瓶口对着自己和他人。

5.8切割玻璃管、玻璃棒,或用玻璃管穿胶塞孔时,应戴手套或用布包裹后用力。

5.9在酒精未熄灭前,不准中途添加燃料。

5.10严禁用湿手或湿布接触电闸开关或带电修理电器部件,停电时,应关闭一切电源开关。

5.11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

5.12对下列事故应如何处理:

⑴、当皮肤碰到碱类时,先用大量流水清洗,再用2%H3BO3溶液清洗。

⑵、当皮肤接触到酸类、苯酚、硝酸银、溴水等溶液时,先用流水清洗,再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⑶、当皮肤碰到氢氟酸时,先用大量流水清洗,再用饱和的硫酸镁溶液清洗,然后涂上氧化镁甘油剂。

六、鼓风机房规程

6.1房内应保持卫生、干燥,通风要良好,灭火器材放在固定位置。

6.2房内不要放置杂物、药品。

七、操作人员责任

7.1要坚守工作岗位、严守操作规程。

7.2要精心操作,确保废水处理质量。

7.3严谨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7.4要及时巡回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7.6要按时化验分析,认真填写好交接班记录等相关表格。

八、污水处理站记录表

日期

年月日到月日天气:

气温:

SBR生化池

进水时间/进水量(m3)

m3

进/出水PH值

曝气时间

沉淀时间

排水时间/排水量(m3)

m3

CODcr/V30

COD:

mg/L

V30:

%

镜检

(微生物状况)

设备运转情况

设备保养情况

备注

值班人:

九、设备运行管理

1、鼓风机

根据曝气池氧的需要,应调节鼓风机的风量。

风机油冷却系统发生突然断电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风机不发生故障。

风机在运行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风机及电机的风压、油温、油压、风量、电流电压等、及时记录。

遇到异常情况不能排出时,应立即停机。

应经常检查润滑系统是否正常,温度、压力、流量是否满足要求。

(一)、开车前的准备于检查

电压的波动值在380V±10%的范围,三相电源不能缺相;仪表和电器设备应处于良好状态,需接地的电器设备接地应可靠;风机于管道连接、机座螺栓等均应紧固;齿轮箱内润滑油应按规定牌号并加到油标线;启动前用手转动皮带轮2-3圈,看是否有异常现象;风机的出口阀停机状态应关闭,放空阀处于全开状态。

(二)、开机运行

打开放空阀和空气出口阀;启动电源,30秒后无异常(如金属摩擦声、电流过大等)、渐渐关闭放空阀,使其正常运行;正常运行时,决不能关闭出口阀,以免造成爆裂事故;如果同时开启数台风机,则应先开一台,待空载运转正常后再开另一台,空载运行正常后(30秒)再关闭放空阀。

(三)停机操作

在停机前做好记录,记下电压、电流、风压、温度、运行时间等数据;逐步打开放空阀;按停机扭;关闭空气出口阀。

(四)对风机的巡视

风机正常运行后一小时巡视一次,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抄表记录(电压、电流、风压、温度等)。

在巡视过程中,注意风机的声音是否正常,运行时不应有摩擦撞击声,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五)、风机的保养

做好例行保养工作,风机房应保持清洁,通风良好,机组表面无积尘和油垢;定期(每月)检查风机各连接螺栓的紧固程度;初次运行或大修后,风机在运行48小时后应将油箱内的润滑油全部换掉,一般连续工作500小时以上时换油;备用风机每周至少开机一小时,通常风机运转10小时后应与备用风机切换一次,以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正常情况下,风机运行500小时检查一次,2000小时小修一次,3000小时中修一次,15000小时大修一次。

2、泵操作规程

1、开机工作,观摩泵运行是否正常。

若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泵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故障

原因

解决方法

1、水泵不出水

a、泵壳内未加储液或储液不足

b、吸入管路漏气

c、转速太低

d、吸程太高或吸入管路过长

e、机械密封泄露量过大

f、吸入管路气体不能从出口排出

a、加足储液

b、检查并排除漏气现象

c、调整转速

d、降低吸程或缩短吸入管路

e、修复或更换

f、打开出口阀门,使气体排出

2、杂音和振动较大

a、底脚不稳

b、泵轴弯曲

c、汽蚀现象

d、轴承磨损严重

e、进口管路内有杂物

f、泵与电动机两者主轴不同心

a、加固

b、更换或校正

c、调整工况

d、更换轴承

e、清除杂物

f、调整同轴度

3、出水量不足

a、杂物进入吸入管或叶轮流道堵塞

b、转速太低

c、叶轮或叶轮密封磨损严重

a、排除堵塞物

b、调至额定转速

c、更换口环

4、轴功率消耗过大

a、流量过大

b、转速太高

c、泵轴弯曲或叶轮卡碰

d、泵内流道堵塞或被卡住

a、升高出口压力

b、适当降低

c、更换或校正

d、排除堵塞物

3、常见故障的处理

1、无法启动

首先应检查电源供电情况:

接头连接是否牢靠;开关接触是否紧密;保险丝是否熔断;三相供电的是否缺相等。

如有断路,接触不良、保险丝熔断、缺相,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修复。

其次检查是否是水泵自身的机械故障,常见的原因有:

填料太紧或叶轮于泵体之间被杂物卡住或者堵塞;泵轴、轴承、减漏环锈住;泵轴严重弯曲等。

排除方法:

放松填料,疏通引水槽;拆开泵体清除杂物,除锈;拆下泵轴校正或更换新的泵轴。

2、配套动力电动机过热

原因有四。

一是电源方面的原因:

电压偏高或偏低,在特定负载下,若电压变动范围应在额定值的+10%至–5%之外会造成电动机过热;电源三相电压不对称,电源三相电电压相间不平衡度超过5%,会引绕组过热;缺相运行,电动机被烧毁85%以上是由于缺相运行造成的,应对电动机安装缺相保护装置。

二是水泵方面的原因:

选用动力不配套,小马拉大车,电动机长时间过载运行,使电动机温度过高;启动过于频繁,定额为短时或断续工作制的电动机连续工作。

应限制启动次数,正确选用热保护,按电动机上标定的定额使用。

三是电动机本身的原因:

接法错误,将△形误接成Y形,使电动机的温度迅速升高;定子绕组有相间短路,匝间短路或局部接地,轻时电动机局部过热,严重时绝缘烧坏;鼠笼转子断条或存在缺陷,电动机运行1至2小时,铁芯温度迅速上升;通风系统发生故障,应检查风扇是否损坏,旋转方向是否正确,通风孔道是否堵塞;轴承磨损、转子偏心扫膛使定转子铁心相擦发出金属撞击声,铁芯温度迅速上升,严重时电动机冒烟,甚至线圈烧毁。

四是工作环境方面的原因:

电动机绕组受潮或灰尘、油污等附着在绕组上,导致绝缘降低。

应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并进行清扫、干燥处理;环境温度过高。

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进风温度高,会使电动机的温度过高,应设法改善其工作环境。

如搭棚遮阳等。

注意:

因电方面的原因发生故障,应请获得专业资格证书的电工维修,一知半解的人不可盲目维修,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3、泵发热

原因:

轴承损坏;滚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