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青藏地区.docx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青藏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青藏地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中国青藏地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测试:
中国青藏地区
一、单选题
读“青海省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
A.a处于阿尔泰山区B.b湖为咸水湖
C.c湖周边夏季高温D.d省区简称宁
2.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
A.丰富物种B.涵养水源
C.净化空气D.美化空气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
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 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 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
B.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
C.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
D.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
5.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D.冬季风不能到达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
夏季青海湖流域风力最小,湖水表层平均温度约为16℃,底层平均温度约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下图示意青海湖位置。
据此完成6~8题。
6.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入湖径流减少B.湖水蒸发加剧
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外泄河道下游断流
7.青海湖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底释放热量增多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水上下扰动加剧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8.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A.表层盐度高于底层B.底层水温高于表层
C.湖面中部结冰比湖岸早D.湖水含氧量增大
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分冰川表面覆盖着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和寒冻风化、块体运动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
一般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观测发现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
受亚洲季风影响,2005年6月,在绒布冰川新降雪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
下图示意某时间段绒布冰川消融量随正积温、表碛厚度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9.推测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
A.塔里木盆地B.南亚C.欧洲D.东亚
10.随表碛厚度增大,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是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11.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主要原因是越向下游冰川
A.表碛物颗粒越大B.侵蚀能力越强C.融化越多D.完全融化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米以上;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农产品品质好,被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米迅速降至155米,形成世界罕见的大峡谷。
规划中的川藏铁路自成都到拉萨,需穿越横断山区。
是西藏地区与川渝、华中、华东等地客货运输的主要通道。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川藏铁路示意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高原粮仓”农产品品质极优的条件。
(2)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水能富矿”“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3)试分析川藏铁路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
(4)川藏铁路修建后,其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试分析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
13.下图是我国风能及风电场分布和上海市风电场规划建设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图中甲、乙两地区风电场布局少的原因。
(2)简述上海市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河流拐弯地貌称为蛇曲。
一般情况下,蛇曲形成在地势平坦、落差小和地面物质软硬、松散适度的草原或湿地上(如左图),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却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右图)。
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
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地方。
材料二:
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的严寒。
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
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
雪莲药用价值极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称多县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优质雪莲,先经过古法自然的传统工艺晾晒、萃取、分离,后利用引进的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将药粉再制成胶囊、片剂、滴丸、口服液等,产品远销国内外。
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威胁。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
(3)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
1.根据图示得知,a为祁连山,A错误;b是青海湖,为内陆咸水湖,B正确。
c湖泊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C不符;d为甘肃省,简称“甘”或“陇”,D错误。
故选B。
2.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水源地生态环境变好,对当地来说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A、C、D错。
湿地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对河流中下游地区来说,湿地主要是提供稳定的水源补给,B正确。
3.C
4.A
5.A
【解析】
3.该区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降水较少,河流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由于该区域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满足一年一熟,②④错误;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由于谷地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相对较丰富;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①③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4.由于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大约在夏季,故A正确、D错误。
湟水谷地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跨纬度较大,花期相差较大,湟水下游谷地纬度较低,气温升高较早,所以花期早,湟水上游谷地纬度较高,气温升高晚,花期晚,所以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提前,故B、C错误。
5.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纬度低,获太阳辐射多,是我国水热条件组合最好的地区。
A熟制取决于气候条件,尤其是热量条件,此地区生长期长,雨热同期,A正确;
B、熟制与平原面积以及耕作方式无直接关系,B错误;
C、土壤肥沃程度决定农作物种类,但不是耕作制度形成条件,C错误;
D、冬季风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几乎不受影响,原因是海拔较高,而且北部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可阻挡冷气团南下。
D错误。
故选A。
【点睛】
(一)河谷农业:
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称为河谷农业。
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高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之间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被称为河谷农业。
例如我国青海省黄河谷地,湟水谷地都是典型的谷地农业区,是青海省的主要耕作区。
雅鲁藏布江谷地也是河谷农业。
(二)河谷农业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灌溉水源;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②不利条件:
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6.D
7.C
8.B
【解析】
6.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外泄河道(倒淌河)下游断流,使进入湖泊的盐类物质在湖泊中不断累积。
所以选D。
7.青海湖湖面夏季风力小,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大;秋季风力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表层水温与底层差异减小。
所以选C。
8.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底层水温高于表层。
这主要是由于冬季青海湖表面结冰,底层水温季节变化小,温度较高,使表层水温低于底层。
所以选B。
9.B
10.C
11.C
【解析】
【分析】
考查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征和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9.材料“受亚洲季风影响”信息可知,农药的来源是被亚洲的冬季风、夏季风带来的,此时时间为“2005年6月”,6月份为夏季,应该是受夏季风影响。
而“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喜马拉雅山南邻南亚地区,因此农药是由南亚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故选B;青藏高原海拔高,东南季风难以翻越高山到达该地,D错;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为偏北风,我国冬季偏北风强,A错;来自欧洲的是西风带的西南风,该风不属于亚洲季风,C错。
10.读图,第一幅图是表碛厚度为0.1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220-330之间,第二幅图是表碛厚度为10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250-400之间,第三幅图是表碛厚度为13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190-330之间,因此随表碛厚度的增大,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先增大后减小,C对,A、B、D错。
11.“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碎屑物”,越向冰川下游,则海拔越低、气温越高,融化的冰川规模越大,从冰川内部出露的冰碛物越多,则表碛物越多,C对;冰川搬运过程中,对颗粒物的大小没有分选性,无论大小颗粒都被冰川包裹一起搬运,下游和上游相比,颗粒物大小差别小,A错;下游地区地势较低平,冰川滑动速度慢,侵蚀作用弱,B错;表碛物是指“冰川表面的碎屑物”,说明表碛下部还有冰川,冰川没有完全融化,D错。
12.
(1)夏季气温不高,作物生长周期长;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病虫害较少;环境污染少等。
(2)“水能富矿”的理由:
河流流经西藏雪域,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水汽通道,降水丰富,有充足的水源,因而河流水量大;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河水侵蚀下切形成巨大的落差,因而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地质博物馆”的理由:
峡谷相对高度大,两侧垂直岩层多;位于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附近),岩石及地质构造种类多。
(3)①地形崎岖(起伏大);②地质条件差,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③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寒冷,缺氧;④跨越众多大江、大河,峡谷多;⑤冻土广布;⑥生态环境脆弱。
(4)①改变川西、藏东南的无铁路的状况,形成联系南亚地区的通道,完善路网;②有利于沿线资源的开发;③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④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⑤利于信息、人才、资金、技术交流,经济交往和合作(加强和南亚的经济联系);⑥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⑧有利于国防安全。
【解析】
【分析】
青藏高原地区的种植业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区,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在热量、水源、土壤等方面具有优势。
该地区建设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有气候(高寒、缺氧、冻土)、地形(起伏大)、地质(地壳活跃、地质灾害多发)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等。
分析铁路建设的意义时,主要从经济、政治、战略等方面分析。
【详解】
(1)农产品品质优,一般从有机质积累多(生长期长、海拔高、光照充足导致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以及病虫害少、污染少等角度分析。
(2)注意要回答两个问题,水能一般从水量和落量两个角度分析;“地质博物馆”要分析岩石和地质构造多且可见。
(3)主要从地形、地质灾害、高寒缺氧、冻土、生态环境脆弱等方面回答。
(4)从对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南亚地区的联系以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去回答。
【点睛】
本题以最新的材料——川藏铁路的修建作为切入点,考查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13.
(1)甲地区风电场分布较少的原因:
地处内陆,受地形(盆地)因素影响,风力小,风能资源贫乏。
乙地区风电场分布较少的原因:
乙地区虽然风能资源较丰富,但是人口稀少,经济规模小,当地能源需求量少;替代能源(太阳能、地热等能源)丰富。
(2)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环境质量等。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风能及风电场分布和上海市风电场规划建设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资源开发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图中甲、乙两地区风电场布局少的原因应从资源丰富度、市场需求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甲地区风电场分布较少的原因:
图中显示,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受地形因素影响,风力小,图中显示,当地风能资源低于为50瓦/平方千米,风能资源贫乏,不利于建设风电场。
乙地区风电场分布较少的原因:
图中显示,乙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但是人口稀少,经济规模小,当地能源需求量少,离东部市场较远;当地其它能源较多,如太阳能、地热等,利用比风能资源更方便。
(2)上海市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应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
上海市经济规模大,常规能源缺乏,因此开发风能资源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风能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技术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相关企业就业岗位增多,从而增加就业机会;风能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风能发电,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等。
14.
(1)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河曲。
(2)藏雪莲生长于海拔5000米雪峰,无污染,原料优质;距离原料产地较近;生产提炼过程传统独特,药效损失少(或答出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引进国际先进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广阔。
(3)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少;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青藏高原河流地貌的形态及雪莲的生长习性和产业发展,考查区域环境特征的分析能力及生物资源合理开发的分析能力。
【详解】
(1)由题干“一般情况下,蛇曲形成在地势平坦、落差小和地面物质软硬、松散适度的草原或湿地上”可知,通天河河曲形成初期,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
通天河蛇曲由地表发展成“嵌入式”蛇曲,说明河流发生了下蚀,说明地壳出现了抬升。
后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河谷深度加大,形成“嵌入式”河曲。
(2)分析青海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主要从原料、品质、生产技术、市场及知名度等方面分析。
原料:
距离原料产地较近,原料丰富;藏雪莲生长于海拔5000米雪峰,生长环境无污染,原料品质好;藏医药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药效高,市场知名度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广阔等。
(3)结合材料二中“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威胁”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可以从其产量和开采两方面分析:
当地自然环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周期达5年,周期长,生长速度慢,产量低;从人为原因分析:
药用价值高,经济价值高,过度采挖,生态再生能力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