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1288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docx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98

云、桂、川、黔四省区名校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左传》中关于礼的记载很多,比如“礼,国之干也。

杀有礼,祸莫大焉。

”“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

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这从侧面反映出

A.礼在春秋具有较强的政治功效

B.通过礼制形成宗法分封制度

C.春秋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势

D.礼制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

25.《魏书•大月氏传》载:

“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

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

即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

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这一记载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中原与西域技术交流较多

B.西域手工业技术优于中原地区

C.中国手工业发展严重受阻

D.中原手工业技术曾受西域影响

26.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

“驿传旧有三等:

日步递、马递、急脚递。

急脚递最速,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

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日行五百余里。

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o”下列对“急脚递”认识正确的是

A.是专门用来传递政令的手段

B.加强了君主对军务的掌控

C.战争的频繁带动信息的传递

D.由枢密院进行直接的统领

27.清代乾嘉学派学者钱大昕曾说:

“经与史岂有二学哉?

”他认为经史本是一体,后来宋明儒者改造儒学,讲求心性,才使读经者日多,读史者日少。

《史记》《汉书》与六经并传而不愧,比某些师心妄作的治经者贡献更大。

这说明乾嘉学派

A.质疑儒学的主流地位

B.批判宋明理学的空谈

C.主张提高史学的地位

D.主张加强对思想控制

28.1843—1854年,清政府对粤海关衙署仅进行了细微的调整一移驻两个税口,添设七个新

税口和百余名书役,仍试图延续其一贯的账目混乱和以中枢支出(京、协饷)为中心的支出

结构。

对于最核心的海关监督人选的调整,设立统一的全国海关管理机构,清政府却让它处

于空缺状态。

这反映了

A.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调整海关税收

B.粤海关衙署的管理制度先进

C.清朝政府缺乏近代外交和主权观念

D.西方列强对海关的严格控制

29.在历史上,祭天的传统祭礼是统治者所独享的,康有为要求把这种权利对普通百姓开放,“王者至尊,为天之子,宜祀天;人民虽卑,亦天之子也,亦宜天祀也。

”康有为这种全民祀天的思想

A.冲击了皇权对孔教信仰的垄断B.一定程度受到西方平等思想影响

C.仍然保留浓厚的封建等级色彩D.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群众基础

30.法币改革实施后的第二年即1936年,全国农产品产量较前三年高出44%,工业产品的产量比1935年增加70%。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从根本上为抗战胜利奠

定了物质基础。

这说明当时

A.改革符合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B.改革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C.改革增强了官僚资本的经济实力

D.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国家推行货币改革

31.1965年美国决定暂停轰炸北越并提出与北越进行无条件谈判,中国领导人指出美国的“无

条件谈判”完全是阴谋……1969年9月周恩来就越美和平谈判表明了中方的新看法:

“我们

同越南同志交换意见,越南应自行对此做出决定。

"这实质上反映了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中

国的外交政策是

A.从革命外交逐步向务实外交转化

B.维护革命阵营保护周边国家

C.不支持越美谈判到逐步支持谈判

D.处于反美反苏的革命化外交

32.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年-前385年)是古雅典的喜剧作家,相传他写了44部喜剧谴责当时的社会。

其中《骑士》对克勒翁愚弄人民,拒绝和谈,勒索盟邦,侵吞公款等罪行予以猛烈抨击;《鸟》则讽刺雅典城市中的寄生生活,导致雅典人厌恶城市生活,到空中去建立“云中博古国”。

由此可见,当时的雅典

A.出现民主制危机B.社会出现动荡

C.社会的世风日下D.民主制的崩溃

33.1913年,伊谢尔勋爵对国王说:

“君主只要按在下院多数支持下的政府大臣的建议行事,他

就不会做违宪之事。

政府负责制是君主制的保护伞,失去它,王位就不能在政治冲突和激情

的急风暴雨中维持长久。

”据此可知英国国王

A.受宪政体制和法律的制约B.与议会的斗争处于下风

C.所持政见与政府大臣一致D.受上下议院的分权制衡

34.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偏重财富创造而忽视分配,阿克顿一针见血地指出:

“亚当•斯密只为财富的积累提供了办法,没有为财富的分配找出办法,因此,他的理论对民主无多大

助益。

”上述材料说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A.阻碍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B.引起社会矛盾不能解决社会问题

C.引发激烈竞争社会贫富差距过大D.存在弊端需要公共权力化解问题

35.“冷战”持续四十多年,对世界各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的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被某些西方学者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

据此可知,冷战

A.导致世界各国间的矛盾加剧

B.推动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引发战后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D.使世界长期笼罩着战争阴云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封建王朝的司法部长西耶斯提出人们实现主权的唯一方法

就是制定宪法,由此西耶斯将人民主权改为制宪权。

他认为制定宪法,将自己的意志转为国

家意志,是人民体现其地位和价值存在的唯一方法。

在《第三等级是什么?

》一书中,西耶斯说道:

“如果我们没有宪法,那就必须制定一部;惟有国民拥有制宪权。

”只有国民才拥有制宪权,国民的意志是最高的和绝对的,也是不能被剥夺的。

国民意志是宪法的来源,所以国民可以更改宪法的内容从而保证自身的基本权利。

西耶斯认为第三等级,也就是资产阶级、

小手工业者、工商业者和无业游民,棄集在一起表达意志的行为就叫作制宪行为,宪法文本

就是人民的最高意志。

—周雅凝《制宪权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

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

一个是管

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

人民是政权的享有者,拥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权利。

这是人民通过直接挑选和废弃官吏而达到控制和管理政府的权利,直接参与立法和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权利。

孙中山把人民掌有四权称为“直接民权”,或曰"全民政

治”。

政府行使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

人民有权,政府有能,以权治能,是孙中山权能区分理论的基本模式。

权能分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人民掌有四权是为了保证"民权政体,凡事都是应该由人民作主";政府行使五项治权是为了创造一个由"专门

家”和“有能力的人”组成的“为人民谋幸福的万能政府”。

(注:

孙中山权能分治思想于

1922年第一次提出)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西耶斯和孙中山对人民主权的认识有何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者对人民主权的思想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14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孙中山对政府是如何认识的。

结合中国近代史对这一认识进行

简要评价。

(11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上表为20世纪4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

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王莽统治初期,以国用不足为由,规定自公卿以下每月发给十

布(一种极粗的布)

二匹,或帛一匹。

天凤三年(16年)五月,王莽根据其改革后的官制颁发新的吏禄制度,规定“四辅、公卿、大夫、士,下至舆、僚,凡十五等。

僚禄一岁六十六斛(容量单位),稍以差增,上至四辅而为万斛云”。

王莽的吏禄制度还规定官吏对全国各地分片包干,实行官员俸禄与农业生产好坏挂钩的浮动俸禄制度,“岁丰穰则充其礼,有灾害则有所损,与百姓同忧喜也。

其用上计时通计,天下幸无灾害者,太官膳羞备其品矣;即有灾害,以什率多少而损膳焉。

”但无论丰年还是灾年,王莽的吏禄制度都是一张口头支票,结果是“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赇赂以自共给”。

——摘编自黄惠贤、陈峰《中国俸禄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王莽吏禄制度改革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莽吏禄制度改革的影响。

(7分)

46.[历史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是其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活动。

它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国联处理中日争端,是30年代初的重大国际事件,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它。

倡导集体安全,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联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行动?

结果令人大失所望,侵略发生了,国联除了通过几个决议,空喊几句谴责,表示不承认以

外,再也无所作为了。

爱好和平的人们曾经把国联盟约看作是制止战争的有效壁垒,但现在

对它的信心大为动摇。

特别是曾对国联寄以很高期望的中小国家,它们不但怀疑大国维护

国联的诚意,也开始怀疑国联有多大的效力和作用了。

日本的侵略行为得逞了,从此它的侵

略野心更加膨胀,行动更加肆无忌惮。

其他怀有侵略野心的法西斯国家也仿佛看到了前途

和希望,世界各地烽烟四起。

—摘编自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国联处理中日争端失败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联处理中日争端失败带来的影响。

(7分)

 

47.[历史一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加尔文作为宗教改革家,其影响并非仅限于宗教领域,也影响到近现代教育领域,许

多国家将加尔文视为真正的“现代教育之父”o为教导人们阅读《圣经》,加尔文将精力放在那些未受教育的平民身上,特别是那些未受过教育的儿童身上,为他们写作,为他们呼吁。

加尔文根据《圣经》指出,婚姻所生儿女是上帝的赏赐,父母若要敬畏上帝就要尽自己责任,

让儿女接受敬虔教育。

推行儿童教育最主要的责任在于父母,不在国家,亦不在教会,但并

非由父母来控制教育,而是要接受教会专门人员的督促,按简单的教理问答方式来教育自己

的孩子明白真理。

加尔文主张,国家应维持社会生活秩序,政府在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

色,国家的职责在于为其公民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摘编自陈知纲《加尔文现代教育理念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加尔文的教育主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加尔文的教育主张做简要评价。

(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