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现场施工安全专项现场施工方法.docx
《边坡现场施工安全专项现场施工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现场施工安全专项现场施工方法.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边坡现场施工安全专项现场施工方法
项目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合同文件
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0、《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11、《交通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二、设计概述
2.1、工程地质概况
2.2、工点段落
根据地质调绘和钻探,目前各自然边坡稳定性较好。
但边坡开挖后若不及时做好防护和排水措施,易引起边坡失稳,产生坍塌,甚至诱发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
为保证路基稳定,防止路堑高边坡地质病害的产生,我部针对标段内深路堑的开挖、防护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内路堑高边坡共计4处,见下表,最大边坡高度为42.16m。
深路堑高边坡一览表
序号
桩号
位置
最大坡高
地质概况
加固措施
1
K92+925~K93+095
右侧
42.16m
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
锚索(杆)框架梁植草灌
2
K93+320~K93+470
右侧
40m
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
拱形骨架植草灌
3
K93+340~K93+540
左侧
32m
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
拱形骨架植草灌
4
K93+990~K94+100
左侧
42m
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
锚索(杆)框架梁植草灌
2.3、边坡稳定性评价
2.3.1、K92+925~K93+095右侧
路线右侧为凸形山坡,线位中心最大挖深为29.22米,右侧最大坡高为42.16米。
路堑边坡地层由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组成,属土岩质高边坡。
目前自然边坡稳定,边坡开挖后应力平衡破坏,加上水减低岩土的抗剪强度,增大下滑力,若不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将导致滑坡和岩石坠落。
本段挖方边坡设计每10米分级,自下而上第一、二级边坡坡率采用1:
1.0,第二、三级边坡坡率采用1:
1.25,各级边坡平台宽度2米。
第一级边坡K93+015.7~K93+070.3采用锚杆框架梁植草灌防护,锚杆长12m,倾角20°,其余部分采用拱形骨架植草灌防护;第二级边坡K93+015.7~K93+070.3采用锚索框架梁植草灌防护,锚索自下而上分别长为27米、29米、30米,倾角20°,锚固段长10米,其余部分采用拱形骨架植草灌护坡;第三级边坡K93+021.7~K93+064.3采用锚索框架梁植草灌防护,锚索长度为29米,倾角20°,其余部分采用拱形骨架植草灌防护,锚固段长10米;各级平台设置凸起式平台截水沟。
2.3.2、K93+320~K93+470右侧
路线右侧为凸形山坡,线位中心最大挖深为33.5米,右侧最大坡高为40.22米。
路堑边坡地层由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强风化碎块状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组成,属土岩质高边坡。
受雨水浸泡易软化,在雨水浸润下、冲刷作用下,易产生冲刷变形破坏,水土流失。
本段挖方边坡设计每10米分级,自下而上第一、二、三级边坡坡率1:
1.0,第四级坡率1:
1.25,第二级平台宽度6米,其余各级平台宽度为2米。
各级边坡采用拱形骨架植草灌防护。
各级平台设置凸起式平台截水沟。
2.3.3、K93+340~K93+540左侧
路线左侧为凸形山坡,线位中心最大挖深为33.5米,左侧最大坡高为29.7米。
路堑边坡地层由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强风化碎块状花岗岩组成,属土岩质边坡。
边坡体受雨水浸泡易产生冲刷变形破坏,该段边坡坡体稳定性较好,坡面稳定性差。
本段边坡设计每10米分级,自下而上第一、二级边坡坡率采用1:
1.0,第三级边坡坡率采用1:
1.25,各级平台宽2米。
各级边坡采用拱形骨架植草灌防护。
各级平台设置凸起式平台截水沟,各级边坡的坡顶及坡脚均进行M7.5浆砌片石加固。
2.3.4、K93+990~K94+100左侧
路线左侧为凸形山坡,线位中心最大挖深为27.6米,左侧最大坡高42米。
路堑边坡地层由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组成,属土岩非均质高陡边坡。
本段边坡挖方设计每10米分级,自下而上第一、二级边坡坡率1:
1.0,第三、四级边坡坡率1:
1.25,各级平台宽度2米。
第一级边坡K94+019.7~K94+062.3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其余部分采用拱形骨架植草灌防护;第二级K94+025.7~K94+056.3采用锚索框架梁植草灌防护,其余部分采用拱形骨架植草灌防护;第三级K94+032.3~K94+050.3采用锚索框架梁植草灌防护,其余部分采用拱形骨架植草灌防护。
堑顶外侧5米设置60*60cmM7.5浆砌片石矩形截水沟。
2.4、主要防护工程数量
1、浆砌片石拱形骨架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M7.5浆砌片石
m3
1877
2
C20预制砼
m3
185
3
回填耕植土
m3
1948
2、锚杆框架梁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C25现浇砼
m3
68
2
锚杆钢筋
Kg
8934
3
其他钢筋
Kg
9334
4
M30水泥砂浆
m3
31
5
¢130钻孔
m
1690
3、锚索框架梁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C25现浇砼
m3
888
2
钢筋
Kg
8934
3
钢绞线
M
17688
4
锚具
套
144
5
¢150钻孔
m
4278
M30水泥砂浆
m3
56
三、施工工艺
3.1路基挖方施工工艺
3.1.1施工准备
1、清表
根据征地范围,对该段路基用挖掘机进行清表,并把清除的表土运至弃土场。
2、测量放样
清表完成后,按照复测的原地面标高,根据设计图纸上横断面的桩号间距进行放样,定出中桩、边桩及路堑顶的开挖位置。
3、路基土石方开挖总体要求
深路堑的开挖拟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作业,采用通道式纵挖法施工,即开挖时采用“分层纵挖法”自上而下分层进行。
在开挖两侧时,使各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不乱开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路堑边坡采用阶梯型开挖,开挖过程中用坡比尺检查边坡坡度,及时纠正偏差。
开挖时按设计边坡线预留3Ocm开挖,每挖深2~4m时用挖掘机修刮边坡一次,使边坡一次成型。
为保证路堑的稳定性,施工中本着“防滑先防水”的原则,做好“三边”工作,同时做好裂缝处理。
①边开挖边排水措施:
每层表面应预留一定的纵坡和横坡,并开挖临时排水沟,将水引排出路外,减少雨水的浸泡和下渗。
②边开挖边防护措施:
如果要完全做到边开挖边防护,会引起两者相互干扰,影响施工进度,我们采用“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措施保证边坡做到及时封闭。
具体做法是:
在施工时采用路堑边坡不一次开挖到位,暂留30cm厚度的措施减少雨水的冲刷和下渗;路堑逐级开挖到坡中碎落台标高时,用挖掘机配合人工突击刷坡清方,开始做边坡防护,对已完工的坡面及时支挡和封闭,在每一级上防护工程施工完毕后,如果具备植物成活条件,则尽快安排生物防护施工,避免边坡长期裸露、暴雨和暴晒,保护边坡免遭破坏。
③裂缝处理措施:
对于路堑边坡上出现的不会影响土体下滑的裂缝,及时进行灌浆处理,对于可能因其土体下滑的裂缝,提出处理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1.2土方开挖
1、方案I:
若挖方地段沿线纵向相对地形较平缓,则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开挖。
沿路线方向开便道,便道纵坡应保证自卸汽车空车在正常情况下能顺利爬到坡顶,在路线左右幅各开一条便道以使上下汽车分道行驶,从高至低一层一层往下开挖。
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3~4m为最佳。
每层宽度8~10m,具体开挖顺序详见下图:
2、方案Ⅱ:
若深挖路堑地段沿线方向相对地形太陡,便道无法拉上去,则采用推土机将山顶降低5~6m,再利用挖掘机开挖。
采用推土机施工时,在便道可以拉到的标高位置处,设一工作平台,推土机将山顶的土推至平台外,利用装载机配自卸汽车运输。
降至挖掘机开挖到能够装车的位置为止,再按方案I施工。
3.1.3石方开挖
根据边坡地质情况,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碎屑状花岗岩采用空压机+破碎头配合大型挖掘机开挖石方,中风化花岗岩采用爆破法施工,爆破由专业民爆公司进行施工。
爆破法对于开挖断面较小,边坡高度小及半填半挖地段,采用风枪钻眼,预裂及松动爆破法施工。
开挖接近坡面时,采用光面爆破或放小炮结合人工清刷,确保边坡的平整稳定及表面平顺。
水平炮眼孔采用梅花形布孔,除水平孔外,其它均要求以倾斜孔为主,从而使爆破后的临空作业面有一定坡度,为安全施工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般情况是沿坡顶上边线处先打线孔,爆破后清出台阶,以利下一步水平钻孔,垂直或倾斜钻孔。
接近边坡和路基面时,软岩按常规方法施工,遇到较硬岩石时,边坡采用沿边坡方向加密打孔(即孔距等于三分之二最小抵抗线),隔孔装药的光面爆破法。
石质整体性较好地段,人工清理地表,电动钻机钻孔,阶梯深孔松动爆破,炮位呈宽孔距、小排距、梅花形布置,塑料导管MS雷管微差挤压爆破。
为确保边坡稳定,先采用电动钻机沿边坡面先行钻空,实施预裂爆破后,再进行主体爆破,或者采用预留光爆层的方法,在主体爆破之后进行边坡光面爆破,这是爆破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爆破设计的位置、方向、角度进行钻孔,先慢后快。
钻孔过程中,必须仔细操作,严防卡钻、超钻、漏钻以及错钻。
为了得到比较光滑平整的坡面,采用预裂钻孔作业,施钻前沿边坡线将孔口周围松散覆盖层清除,开辟钻机运转工作面,准确测放孔底中心,偏离设计坡面不大于孔深的2%(垂直边坡方向),孔底均在一底板平面上。
开挖至路床顶时需采用分层爆破,最后一层采用浅孔起深法,一次达到设计要求,边沟及截水沟也采用浅孔起深法,其中捣槽要垂直,边坡孔采用加密打孔,隔孔装药的光面爆破法,边沟石方爆破后,使用人工出渣。
在石方开挖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力求足以下几点要求:
①开挖石方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
②石方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的工地管理,按JTGF10-2006第4.3节的规定进行,确保安全施工。
③石方爆破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不允许过量爆破,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采用大、中型爆破,图纸规定断面以外由于爆破所松动的部分,及时排除,并应予修复。
禁止采用一切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损坏自然环境的爆破方法。
④按照典型断面所示,准确地修好边坡,绝不允许在边坡上有松散石、危石。
路堑边坡开挖超过规定时,根据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补修。
3.2锚索(杆)框架梁施工
3.2.1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3.2.2施工方法
1、锚孔钻造
1)锚孔测放:
根据具体工点锚固工程施工设计图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纵横不得超过±20mm。
图1锚索(杆)工艺流程图
2)钻孔设备:
岩层中采用潜孔钻冲击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3)钻机就位:
锚孔钻进施工前搭设好满足承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高速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误差不得超过±20mm,钻孔倾角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及方位误差不得5%。
4)钻进方式:
采用无水干钻,禁止采用开水钻进,以确保锚固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5)钻进过程:
在钻进过程中应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记录,如遇塌孔、缩径等不良钻进现象时,应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为0.1~0.2Mpa),待水泥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6)孔径、孔深:
使用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孔径,且保证实际钻孔大于设计孔深0.5m。
7)锚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继续钻进至少0.5m,然后稳钻1~2分种,用空压机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
如遇孔内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置,还可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8)锚孔检验:
锚孔成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顺畅;用高压风吹风检验不存在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2、锚筋制作安装
1)锚筋体材料
预应力锚索防护采用:
直径为15.24mm、强度为1860Mpa的低松弛钢绞线。
锚杆防护采用:
锚杆采用环氧涂层HRB335的Φ28钢筋制作。
2)锚筋体组装
锚筋体的组装应遵循下列规定:
①、当采用锚杆(钢筋)作为锚筋体时,锚杆组装前锚筋体应平直,并经除油和除锈处理合格。
锚杆接头应采用专用锚杆连接接头或其它保证强度和质量的连接技术。
沿锚杆轴线体方向每隔1~2m,应设一个对中支架,必要时设排气管,并与锚杆体绑扎牢固。
定位钢筋应与锚杆焊接,每隔1.5米沿圆周等距焊接3根。
②、本标段预应力锚索材料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φ=15.24mm,设计标准强度为Ryb=1860MPa,采用对应的OVM型锚具(包括配套的锚垫板、夹片和螺旋筋)。
③、在锚索体完成隔离支架和紧箍环的组装之后,应在锚索体底端接装导向帽,以便下锚顺利。
锚固段扩张环与紧箍环间隔0.5m设置,自由段间隔1.5m设置,以保证钢绞线顺直。
导向帽尺寸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尺寸制作误差为±5mm,接装定位误差为±20mm。
导向帽宜点焊在承载体边缘。
④、当采用二次补充注浆的锚筋体组装时,应同时装放二次注浆管和止浆密封装置。
止浆装置应设在自由段和锚固段的分界处,并具有良好可靠的密封性能。
宜用密封袋作止浆密封装置,密封袋两端应牢固地绑扎在锚筋体上。
3)锚筋体防腐:
锚筋体全段应除锈清洁,涂刷环氧涂层。
4)隔离支架:
由钢质、塑料或其他对锚筋体无损害的材料制作,不得使用木质隔离支架。
5)塑料套管:
塑料套管的材质、规格和型号应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其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损坏。
塑料套管内径宜大于筋股外径,确保穿套顺利、编束方便和防止张拉胀裂。
塑料套管应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与水泥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
6)注浆管:
注浆管应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在注浆施工过程中注浆顺利,不堵塞、爆管或破损拉断。
二次注浆管需另置,二次补浆管与一次注浆管一起捆扎,管口要求用胶布封堵严实,并按设计要求预留花管眼和安放止浆装置。
7)锚筋体长度:
锚筋体长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锚固段制作允许误差为±50mm,自由段长度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应充分考虑张拉设备和施工工工艺要求,预留超长1.5m。
8)锚筋体检验:
在锚筋体制作完成后,应进行锚筋体外观检查和锚筋体各部件检查。
锚筋应经除油除锈处理,无油污和锈斑,筋体顺直完好,无死弯硬折或严重碰割损伤。
锚筋筋股的排列分布与编束绑架应符合设计要求,筋股顺直,不扭不叉,互不贴接,排列均匀,绑架牢固。
锚筋自由段防锈漆、防腐油和各项缠绕密封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9)锚筋组装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3、锚孔注浆
1)注浆设备:
采用UBJ50型压浆机。
2)注浆材料:
锚杆(索)采用M30水泥砂浆,水灰比1:
0.4~0.45,灰砂比为1:
1.0;其最佳比例应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3)注浆准备:
注浆准备工作除严格认真备制原材料配合比和必要的设备外,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宜用水或水泥浆润滑注浆泵或注浆管路。
4)注浆浆液:
注浆浆液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注浆浆体强度不允许低于设计强度。
5)注浆顺序:
同一级边坡锚孔注浆应自下而上,依次注浆,以避免串浆。
6)注浆方式:
①、锚杆注浆方式为孔底返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5MPa,锚孔注浆必须均匀饱满。
土质边坡采用二次劈裂注浆,劈裂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
②、预应力锚索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
一次常压注浆作业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浆液,即全段一次性注浆。
对止浆密封装置的注浆应待孔口溢出浆液后进行,注浆压力不宜低于2.0Mpa。
对锚固体的二次高压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构体强度达到5.0Mpa进行,注浆压力、注浆数量、注浆时间可根据锚固体的体积及锚固地层情况确定,并分段依次由下至上进行。
7)注浆结束:
锚孔灌浆作业一般宜为孔底反浆方式注浆,直至锚孔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时,即可停止注浆。
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
4、边坡锚固格子梁施工
1)锚索(锚杆)格子梁砼工程应符合交通部一般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相应要求。
2)锚索(锚杆)格子梁的制作:
格子梁宜采用现场浇筑,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当边坡超挖时,应用格子梁同标号的砼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调整至设计开挖面,当边坡欠挖时也应开挖槽挖至设计坡面;
②、锚索格子梁采用C25钢筋砼现浇梁,矩形框架,为50×50cm矩形截面,在坡面外漏部分根据框架内植物防护类型为5~15cm不等;锚杆格子梁采用C25钢筋砼现浇梁,矩形框架,为30×30cm矩形截面,在坡面外露部分为15cm。
③、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
④、灌注砼前,必须将锚杆通过固定筋与纵梁主筋相连,固定筋长50cm,垂直于锚杆和纵梁主筋,固定筋、锚杆、主筋之间采用焊接固定,焊接强度不小于6t。
预应力锚索锚具中的螺旋筋、波纹管(宜用钢质)和锚垫板按设计要求固定在立柱上,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摆放平整。
再一起现场浇注、振捣,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应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⑤、锚索(锚杆)格子梁两邻格子梁接触处(横梁)留2cm宽伸缩缝,用沥青麻筋填塞。
对地质复杂,稳定性差的边坡,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时,应根据边坡稳定变化情况,及时采用简易预张拉。
3)锚索(锚杆)格子梁砼的检查:
砼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预留(埋)孔位、孔径和倾角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②、锚斜托的承力面应平整,且与锚索受力方向垂直;
③、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外观上顺直、美观,无麻面;
5、张拉锁定封锚
1)张拉千斤顶采用柳州机械厂生产的YCQ-100型,电动油泵ZB4×450型。
2)锚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锚斜托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筋的轴线方向垂直;
②、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筋体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弯压或偏折锚头,确保承载均匀同轴,必要时用钢质垫片调整满足;
③、锚固体与台座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进行张拉(如为抽验锚孔,应达到设计强度的条件下,待验收试验结束后进行);
④、锚筋张拉应按一定程序进行,按中、上、下次序进行依次张拉;
⑤、锚筋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倍设计张拉力值对锚筋进行1-2次的预张拉,张拉顺序由长至短,确保锚固体各部分接触密贴,锚筋体顺布平直;
3)锚筋张拉程序:
采用分五次张拉作业,第一至第四次张拉作业力值依次为设计值的25%、50%、75%、100%,稳定2~5分钟,第五次张拉作业力值为设计值的110%,稳定20~30分钟;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张拉按一定的次序单元采用差异分步张拉。
即根据设计荷载和锚固单元长度计算确定差异荷载。
首先分单元补足张拉各单元差异荷载,然后按张拉程序整体同步分级张拉;
4)锚筋锁定:
锚筋张拉至设定最大张拉荷载值后,应保持荷载稳定20~30分钟,然后卸载至锁定荷载进行锁定作业。
锁定使用锚具和夹片应符合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若发现有明显预应力损失,应及时进行补偿张拉;
5)封锚:
锚筋锁定后,为防滑。
最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封锚处理,采用C25碎石砼封闭,防止锈蚀。
3.3拱形骨架植草灌施工
3.3.1施工工艺
基槽开挖
砼镶边石预制
镶边石
片石浇拱架
勾缝、养护
测量放样
边坡休整
施工准备
3.3.2施工方法
1、坡面修整
按照边坡坡度、基础高程等数据设固定的样板挂线,清刷表面松散土层及浮土,填补坑凹并拍实使坡面平整,土基的压实度应与同层路基土压实度相同,以免下沉而使砌体产生裂缝,影响砌体的整体稳定性。
坡面整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基槽开挖
拱型骨架基槽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基槽开挖时应注意几何尺寸位置的准确,开槽深度为垂直坡面以下30cm。
对于拱圈圆弧部分基槽的开挖,应选用较小的及工具进行开挖以保证弧形部分自然、平滑。
基槽开挖完毕后,施工人员对护脚位置进行准确的放样撒线,护脚深度为40cm,宽为40cm,护脚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3、镶边石
镶边石采用C20水泥混凝土在集中场地统一预制,装运到施工现场安装,并用水泥砂浆砌筑与勾缝,弧形镶边石长宽厚与直镶边石的尺寸相同。
砌筑时应采用坐浆、挤浆法施工,要求砂浆饱满。
各预制块的砌缝应相互错开,不得有通缝和空缝及松动,表面平顺整齐,与边坡嵌接牢固密贴,严禁采用灌浆施工。
4、浆砌片石拱型骨架
拱型骨架采用M7.5砂浆片石砌筑,石料强度不得低于30MPa。
骨架拱圈宽度30cm,每层拱圈高度h根据边坡高度调整,防护路段剩余长度不足一个拱圈时,该部分边坡可采用浆砌片石满砌的方式进行防护。
四、路堑高边坡监控测量
4.1监测目的
为分析高边坡变形的特点,掌握治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受诸如降雨,开挖等的影响程度,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4.2监测内容
监测设计内容分深路堑边坡监测,锚固工程监测。
监测内容与项目见下表。
本项监测工作属施工期监测,边坡开挖和雨季时加密至2天/次。
4.3监测手段
4.3.1地表监测
采用全站仪进行水平位移监测,水准仪进行垂直变形监测。
每级边坡施工完毕时及时布设观测桩。
边坡监测内容与项目
监测内容
仪器名称
监测方法
监测目的
水平位移监测
全站仪
边桩
用于稳定监控,观测地表变形发展情况
垂直变形监测
水准仪
边桩
地下位移监测
测斜仪
测斜管
探测相对于稳定地层的地下岩土体位移情况定量评价边坡稳定状况
锚杆张拉力
测力计
应力计
监测锚杆体应力及变形发展状况
4.3.2地下位移监测
采用测斜仪探测相对稳定地层的地下岩体位移,证实和确定正在发生位移的构造特征,确定潜在的滑动面深度,判定主滑方向,定量分析评价边坡的稳定状况,评判边坡加固工程效果。
4.3.3监测网布置原则
监测横断面按设计断面进行布设,监测横断面于路堑坡顶、各级边坡平台、坡脚设置位移边桩进行位移观测:
三级边坡于坡顶、四级边坡于2级边坡平台和路堑顶设置测斜管进行深层位移观测,测斜管应埋于潜在滑动面以下5~10m,测斜管宜为25~30m。
4.3.4监测时间及频度
边坡监测频度应与施工和降雨量相适应,在雨季、边坡开挖(放炮)期间和已出现变形时应加密观测。
连续3日降雨量大雨50mm/时,应连续观测3次,间隔时间不大于2天。
竣工后监测次数可减少。
监测时间和频度表(一般情况)
序号
监测项目
测试元件
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