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1050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3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目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重点: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2.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整理1 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

(1)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3)表现:

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4)作用:

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积极有为

(1)原因

①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②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2)目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教材整理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

汉代儒家代表董仲舒。

2.特点:

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于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概况

目的

主张

结果

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被汉武帝所接受,有利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

加强君权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维护统治秩序

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9“学思之窗”: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的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提示】 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这也是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真实目的。

其他学派中也有一些对其统治有利的思想,如法家的法治、重农抑商政策等也会被他采纳。

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教材整理3 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上: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

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②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3)教育上

①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③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2.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儒家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探究点一 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省略号前的关键词是“受命”,省略号后强调“承天意以行事”

史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关注史料开头和结尾,从关键词“大一统”“邪辟之说灭息”中归纳其主张

【史料应用】

(1)在史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思想?

有何作用?

【提示】 思想: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作用:

维护了君主权威,加强了君权,同时又限制了君主暴政。

(2)史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

【提示】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论拓展】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2)评价

主张

评价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虽然充满唯心主义色彩,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稳定了社会秩序,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但扼杀其他不同学派的做法不可取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是唯心主义,但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实行“仁政”,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久

“三纲五常”

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该批判;“五常”中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部分内容,对此部分应该弘扬

探究点二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偃说上曰: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班固《汉书·主父偃传》

从关键语句“今诸侯”“骄奢”“合从以逆京师”可知诸侯形成反叛中央的势力

史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他的学说为稳定即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

史料的第一句说的是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第二句说的是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影响

【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了汉朝面临的什么问题?

应该如何应对?

【提示】 问题:

诸侯王势力强大容易犯上作乱。

应对:

改变“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2)根据史料二,分析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影响。

【提示】 董仲舒新儒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及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积极影响。

【史论拓展】 董仲舒新儒学得到全面肯定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社会根源:

汉武帝在位时期内有王国问题,外有匈奴入侵,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

②理论创新:

“大一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

③有利于统治:

董仲舒宣传“君权神授”,对于树立皇权、加强中央集权有利,因而得到了统治者的赏识。

(2)影响

①对当时:

对维护和加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的发展。

②对后世:

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

“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导学号:

71640002】

A.“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

【解题模板】

抓关键

题干中“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解题的关键词,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排易误

“独尊儒术”是讲“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材料中没有涉及此项内容,故A项错误;“大一统”指的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指的是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材料也没有体现君主权力的来源,故D项错误

验结论

按照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如果皇帝做了有违天意的事情,上天就会降灾难或出现怪异现象以示警示;材料的内容显示,当发生日食时,皇帝进行下诏内省,这正是“天人感应”的具体内容,故C项正确

【答案】 C

1.汉武帝时,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开始产生,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

A.王国威胁      B.边境不宁

C.土地兼并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由此可见A、B、C三项都是当时西汉面临的社会问题。

儒学的正统地位是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后逐步确立的,故当时不存在其地位动摇的问题,故选D项。

【答案】 D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解析】 儒学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较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汉代儒学汲取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形成了新儒学。

由此可知,本题选C项。

【答案】 C

3.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

《诗》《书》《春秋》都属于儒家经典,故①②④入选;《墨子》属于墨家学派的著作,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C

4.(2016·北京会考)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导学号:

71640003】

A.秦朝B.汉朝

C.唐朝D.宋朝

【解析】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并付诸实行,儒家思想由此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答案】 B

5.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27日电 2016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开幕,以纪念孔子诞辰2567年。

今年的孔子文化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首善之区”为主题,目的就是追忆先贤圣哲,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1)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

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答案】 

(1)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

儒学地位开始上升成为正统(主流)思想。

(2)儒家思想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或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鼓励人们向上向善或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