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0058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届天津市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

天津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卷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

“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

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3.马克斯•韦伯指出: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①提高行政效率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③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④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元朝人曾作《木棉歌》: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这不能说明

A.临安城市商业发达B.临安夜市、早市相连C.政府加强管理商业D.商业活动无时间限制

6.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7.古罗马市政官规定:

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

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8.“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9.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

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民主B.总统制政体C.两党制特色D.联邦制机制

10.“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

”“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

”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D.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11.《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

”这说明

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12.“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学者陈旭麓认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

”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

14.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

可见,当时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15.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

……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

”毛泽东旨在说明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B.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

16.下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洋纱输入中国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

17.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意在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

18.1888年4月《申报》载文:

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这反映出

①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剧烈冲突②上海处于开风气之先地位

③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④社会生活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1926年

工业产量比重

生产资料生产

40.7%

43.7%

48.1%

43.4%

43.9%

消费资料生产

59.3%

56.3%

51.9%

56.6%

56.1%

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20.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

“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A.基本上反映了当时苏俄的经济探索B.设想在中国进行新经济政策的实验

C.证明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是对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2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

22.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23.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

据史料记载: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

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缺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2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25.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26.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

由此可见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法国

8.9%

23.2%

38.8%

英国

13.3%

28.8%

41.5%

美国

8.0%

19.8%

31.1%

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27.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8.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

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

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B.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29.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指出,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

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D.消除贸易壁垒

30.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

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018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7欧元。

七八十欧元的棉服,从中国进货时大约只需付七八十元人民币。

中国获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