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356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

《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复习练习.docx

第二章复习练习

第二章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

1.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

2.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理论上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 ②兴奋由神经到肌肉突触后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③注射受体蛋白来增加受体数量,可以缓解该病症状 ④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引起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

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4.下丘脑部分受损(能存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听不到声音         B.看不懂文字

C.白天体温升高,夜间体温下降D.身体平衡失调

5.如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2、3、4、5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断b、刺激a,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B.兴奋在结构2和结构3的传导速度相同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当刺激a点时,该处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6.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7.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

如图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B.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C.图中的突触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肌肉型

D.突触2和突触3的作用相同,均是抑制肌肉兴奋

8.如图所示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

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的多巴胺也属于神经递质

B.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C.图示表明,多巴胺完成兴奋传递后会被运回上一个神经元

D.吸食的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受到抑制

9.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10.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11.下列各组物质在某调节活动中既不存在协同作用,也不存在拮抗作用的一组是(  )

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C.抗利尿激素、性激素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12.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辅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13.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14.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③分别代表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寒冷刺激后,图中③的含量增加先于①和②

C.当人饮水过多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D.从图中可看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

15.下图甲和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结构和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兴奋传导方向依次为A、C、B、D、E

B.图甲中B处,兴奋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图乙中三大系统产生的信号分子进入内环境后只被本系统细胞、器官识别

D.免疫系统释放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

16.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如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节,②位于下丘脑

C.图中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到达全身,传递信息

D.图中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17.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的平衡可以通过A→C→D→F和H→D→F途径进行调节

B.处于炎热环境中可通过A→B途径使散热大于产热

C.G过程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D.E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正常相对稳定水平的作用

18.下列关于某人免疫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

C.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19.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20.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致病细菌的消灭需要依靠细胞免疫

B.效应T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并使之分泌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

D.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21.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

22.下图为某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抗体1和抗体2都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导致调节异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胰岛素作用于相关细胞都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完成的

B.两种抗体都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这在免疫学中称为自身免疫病

C.两种抗体引起血糖升高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

D.由图看出糖尿病并不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23.下图为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产生相应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b的增殖分化离不开活性物质m的作用和腮腺炎病毒的刺激

B.活性物质m、n作用的对象分别是免疫细胞、腮腺炎病毒

C.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腮腺炎,这与体内产生的细胞c、e密切相关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仅仅是摄取和处理腮腺炎病毒

24.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25.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26.如图为人体内的反射弧示意图及其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图乙中的①是________,④除作用于神经细胞外,通常还可以作用的两类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____________传导,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的;刺激B处时,该处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结构乙中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

图3中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传导,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高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值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1中共有________个完整突触,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不变”)。

(3)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

(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28.下图1表示某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a、b、c代表激素;图2表示激素的分泌与其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激素有________(填字母),除此之外还应该有________(激素)参与体温调节,图1中激素c是________。

(2)a、b激素对垂体分泌c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在应对寒冷的生理调节中,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

图中酶激活的细胞代谢具体是指________。

此外,机体也会通过立毛肌收缩和________,使产热量增加。

(4)图2靶细胞表面的a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与神经调节相比,写出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的两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图是人体内部分激素的分泌调节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当兴奋传至突触后膜时,该处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Y代表的________和________分泌增强,其分泌活动与图中调节途径________密切相关。

(3)人在青春期时,体内性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原因是图中X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增多;维持激素含量相对稳定的机制是________。

(4)若图中的M代表血糖,在调节途径三中Z代表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激素的作用下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0.MHC标志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

MHC分子具有参与对抗原处理、诱导自身或同种淋巴细胞反应等作用。

除了同卵双胞胎,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MHC标志。

如图所示为某种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

(1)该免疫为________,其中a细胞代表________细胞,b细胞代表________细胞。

(2)当同种病原体再次感染人体时,能快速产生大量b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用大剂量的射线杀死a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某养鸡场为预防禽流感病毒,给鸡注射疫苗制剂(疫苗制剂的成分:

减毒禽流感病毒+生理盐水)。

下图是疫苗制剂引发鸡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③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④和⑤。

(2)已注射该疫苗的鸡接触禽流感病毒时,体内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

(3)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鸡对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免疫能力,选取30日龄幼鸡若干,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幼鸡注射3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幼鸡注射3mL________;两周后,给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

预测:

与第2组对比,第1组幼鸡体内特有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

1.解析 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但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则作用部位可能在“突触间隙”。

答案 C

2.解析 兴奋由神经到肌肉突触后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后者可引发肌肉收缩;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可以通过注射的方法增加受体数量。

答案 D

3.解析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由图甲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据图乙可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正确;以上分析可知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突触后膜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作用机理不同,C错误。

答案 C

4.解析 下丘脑有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中枢,所以其部分受损后,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C正确。

答案 C

5.解析 根据题图神经节位置可知结构5、4、3、2、1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则切断b、刺激a能引起效应器

(1)收缩;结构3是神经中枢,该神经中枢中有两个突触,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慢(原因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化学信号的传递比电信号慢);反射弧上有突触结构,突触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刺激a点时,该处的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化为外负内正。

答案 C

6.解析 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其受损可导致患者看不懂文字,W区受损时患者不能写字。

答案 B

7.解析 据图可知,突触1为兴奋性突触,因此,①的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也应该是兴奋性神经递质,A正确;突触3为抑制性突触,因此,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B错误;由图可知,突触1和3为轴突—肌肉型,突触2是轴突—轴突型,C错误;突触2的作用是抑制①处的轴突兴奋,突触3则是抑制肌肉细胞兴奋,D错误。

答案 A

8.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①是突触小泡,多巴胺也属于神经递质,A正确;②为特异性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B正确;图示表明,多巴胺在完成兴奋传递后,会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上一个神经元中,C正确;吸食的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会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D错误。

答案 D

9.解析 由图甲可知,刺激b处可引起a、c处膜电位变化,但由于bc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c处后变化,A错误。

①为突触后膜,②为突触间隙,③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②中,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d是传出神经,图乙中e为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形成突触小体,兴奋不会由d传到e,C错误。

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刺激c处,兴奋不会传到e,因而e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明显加强,D错误。

答案 B

10.解析 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作用,A错误;酶的本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的本质多样,B错误;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C正确;激素和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均分解失活,D错误。

答案 C

11.解析 C项正确,人的抗利尿激素可调节水分代谢,性激素对水分代谢无影响,二者既不存在协同作用,也不存在拮抗作用。

答案 C

12.解析 高等动物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A项正确;体内失水过多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使尿量减少,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B错误;激素的调节过程普遍存在反馈调节,例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C项正确;甲状腺疾病会造成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含量的变化,因此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辅助诊断甲状腺疾病,D项正确。

答案 B

13.解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故A项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故B项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C项正确;下丘脑和垂体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活动增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故D项错误。

答案 D

14.解析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寒冷刺激后,图中①含量的增加明显先于②和③;当人饮水过少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可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达到调节水分平衡的目的。

答案 D

15.解析 图甲中位于上方的神经有神经节,A为感受器、C为中间神经元细胞体、B为神经中枢中的突触、D为传出神经元、E为效应器,兴奋传导方向依次为A、C、B、D、E,A正确;B为突触,兴奋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图乙所示三大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的信号分子可以被其他系统细胞、器官识别,如神经组织中的神经细胞、免疫器官中的细胞也有接受激素(如胰岛素)的受体,C错误;免疫系统释放的信号分子主要指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D正确。

答案 C

16.解析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升高。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也可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下丘脑,由下丘脑这一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

胰岛A细胞属于内分泌细胞,无导管,其分泌物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到达全身,传递信息。

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来升高血糖,主要作用于肝脏,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 D

17.解析 图中A→B为神经调节,H→D→F为激素调节,A→C→D→F为神经—体液调节。

血糖的平衡调节有两种:

血糖变化→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靶细胞和血糖变化→下丘脑→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靶细胞,A正确;处于炎热环境的正常人散热与产热大致相当,B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C正确;E过程为反馈调节,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正常相对稳定水平的作用,D正确。

答案 B

18.解析 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没有差异,但mRNA有差异,故B错误。

答案 B

19.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A、B、C项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由抗体和效应T细胞参与的免疫,D项中的免疫球蛋白就是指抗体。

答案 D

20.解析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原菌寄生在细胞内,需要依靠细胞免疫来消灭,A正确;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的是T细胞,不是效应T细胞,B错误;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C正确;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正确。

答案 B

21解析 过程Ⅰ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因此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

在特异性免疫中,部分抗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B正确;细胞a可能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b可能为T淋巴细胞或记忆T细胞,C错误;细胞c能产生抗体,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只能为效应T细胞,D正确。

答案 C

22.解析 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与靶细胞结合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A正确;图中抗体1破坏胰岛B细胞受体从而影响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抗体2破坏组织细胞受体从而影响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均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图中抗体2作用于组织细胞是由胰岛素受体破坏引起的,D正确;抗体2引起的血糖升高注射胰岛素不起作用,C错误。

答案 C

23.解析 图中的细胞a、b、c、d、e、f分别表示T细胞、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物质m、n分别表示淋巴因子和抗体。

吞噬细胞在抗原侵入初期,吞噬病原体使其暴露出抗原决定簇;最后还要吞噬消化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D项不正确。

答案 D

24.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A正确;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垂体细胞的代谢,但是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故推断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的病情得到缓解,D正确。

答案 B

25.解析 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A错误;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机体免疫反应中分泌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而不是浆细胞,浆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分泌抗体,C错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发生的是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D错误。

答案 B

26.解析 

(1)从神经节和突触结构可以看出,B为传入神经,A为传出神经,④为神经递质,在效应器处,神经递质可引起肌肉收缩和腺体细胞分泌相应物质。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3)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答案 

(1)传出神经 线粒体 肌肉细胞 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