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685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docx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来源:

作者:

编辑:

admin时间:

09-10-0615:

48:

21

   早教服务机构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根本目的,主要为幼儿园提供教育产品和服务(如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咨询、形象设计等)的经营实体。

在组织上,早教服务机构拥有自己的实体机构和整套管理体系,有些甚至是连锁规模经营;在服务上,早教服务机构拥有各自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条件等;在名称上,有直接称早教服务机构的,也有以研发中心、早期教育文化服务中心等为名的。

尽管形式各异,各种早教服务机构都以营利为最终目的,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主要通过销售课程材料并提供售后服务来获取利润,通过与幼儿园管理者或者举办者合作的方式展开经营活动。

早教服务机构的大量涌现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非义务属性的幼儿园教育必然面临的态势。

近30年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非义务属性及大量民办幼儿园的存在,加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将其有限精力主要集中于公办幼儿园,都给营利性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教育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众多早教服务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

当前,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不仅真实存在,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对此,人们有理由而且也应当追问:

为什么早教服务机构能够大举介入幼儿园课程?

其介入将对幼儿园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幼儿园又该如何应对?

因为这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其影响如何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与研究才有可能得到客观、公正的回答。

一、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原因

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的具体方式包括为幼儿园提供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咨询与指导、教材教具和课程资源等方面的服务。

早教服务机构纷纷积极介入幼儿园课程,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一)幼儿园对“卖点”和经济利益的主动追求

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历史嬗变。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市场的法则就是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幼儿园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及教职工的福利和收入,往往在课程上主动寻找可“创收”的概念或“卖点”。

正是这种无序的、缺乏专业知识基础和有效监管的竞争诱引了早教服务机构的介入,并最终将介入演变为彻底的市场行为。

“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往往是早教服务机构提出的响亮口号。

许多早教服务机构常以“是否想引进获得中央权威教育机构审定的课程?

”“想升级为有特色的幼儿园吗?

”“想使用孩子喜欢、家长赞同、教师易用,优质且非常实惠的课程吗?

”等花样、噱头来吸引幼儿园的目光,而一些幼儿园从自身的不同利益出发,对这些经过“包装”的课程采取“拿来主义”,“以所谓的‘园本课程’标榜自己‘出类拔萃’,去宣传,去张扬”。

[1]于是,在这种所谓“双赢”的情况下,早教服务机构与幼儿园达成了“课程交易”。

(本文由“中国学术期刊网”发布)

(二)幼儿园课程自主权过大而留下的营利空间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然而我国幼儿园教育至今仍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所以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

尽管早在2001年,国家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但它终究只是一种课程框架和比较系统的原则性要求,还称不上是国家课程标准。

而我国幼儿园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之后再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教育指导意见,幼儿园则根据国家和地方要求,自行决定本园的具体课程和指导方法。

此外,“当课程的价值取向从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课程的管理也就必然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转化为注重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发展的多元化和自主性方面了。

”[3]显然,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在课程决定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为幼儿园与早教服务机构的合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双方的合作可谓是“双赢”———早教服务机构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获得大量的利润,幼儿园则免除了自己开发和决定课程的烦恼,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三)幼儿园自身开发课程的难度很大

“统一模式下的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是一种普适性课程,它是以特定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一般特点为依据而编制的,所以无法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4]在这种课程编制指导思想下,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幼儿园就必须自己选择、采用甚至开发一些课程。

“园本课程本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5]从园本课程的内涵可以看出无论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人员构成还是其过程,都是较为复杂的。

事实上“,课程开发是一个集合理论和操作技术的难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随意的过程,不是任何幼儿园、任何人都能够进行的活动。

”[6]园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相当条件,而当前限制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无疑是园长和教师自身素养不足,具体表现为园长课程领导能力弱、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够、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不足,这些都导致幼儿园乐意选择由早教服务机构提供的“现成”课程。

二、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可能产生的影响

作为企业性质的早教服务机构基于其经济利益目标大范围介入幼儿园课程领域,尽管为幼儿园教育带来一定活力,但总体上看,消极影响也不容乐观。

首先从积极影响来看,早教服务机构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幼儿园的课程。

早教服务机构的大量存在决定了其开发出的课程项目多种多样,诸多的课程项目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园课程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正热衷于开发园本课程,尽管在此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受到诸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

在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后,由于它们能够提供整套课程产品,十分方便幼儿园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和园所需要进行选择,或者在引进课程后结合实际进行改造,形成自己的园本课程,从而大大降低园本课程开发的难度和成本。

因此,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与充实了幼儿园的课程,带来了一些新的元素。

其次从消极影响来看,这种介入给幼儿园课程带来了混乱、重复和无序。

其中,许多有悖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项目以特色教育和特色课程的名义进入了许多幼儿园,一些单纯迎合幼儿园谋取利益的课程也纷纷涌入。

这些课程一方面缺乏权威专业机构的严格审查,另一方面早教服务机构也无法提供专业、有效的课程实施培训,从而导致了幼儿园课程混乱不堪,整个幼儿园的课程偏离了主流的价值追求,课程目标与内容严重脱节,课程内容自身体系凌乱,相互重复甚至冲突,各种概念名词满天飞,出现了很多幼儿园自身都不明白什么样的课程才算是好课程的乱象。

这种介入也强化了幼儿园作为“消费者”的角色意识。

“学前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不以赢利为目的;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机构,不以生产利润为目的。

”[7]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渗透以及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体系的现实,幼儿园涉入市场多少有些被逼无奈。

幼儿园与早教服务机构进行的“课程交易”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幼儿园作为市场消费者的角色意识,虽然幼儿园本质上应是一种非营利性机构。

而这种过分强化的消费者角色意识反过来又有可能使幼儿园陷入只关注园所投入、付出是否有较高的收益,一味地迎合市场与家长需求,丧失建设自身专业能力的动力,“忽略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根本价值,忽略孩子生命的不可重复性”的危险境地。

[8]此外,一旦幼儿园沦为纯粹的消费者,那么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等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种介入还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毋庸讳言,幼儿园在强化了自身的消费者角色后,必然会以服务销售者的角色将成本自然地转嫁到家长的身上。

近几年来,幼儿园高收费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虽然幼儿园高收费与其是否购买早教服务机构的产品、服务无必然联系,但却是幼儿园提高收费的手段之一。

许多幼儿园往往在正常收费基础上,以引入特色课程为名,在法定教学时间内开办特色课程班、兴趣班,并以这些名目为理由提高收费标准,而作为幼儿家长,只能被迫接受。

总之,尽管早教服务机构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一些活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繁荣,但那些缺乏严格审查和有力业务指导的课程项目纷纷进入幼儿园后,长久来看,给幼儿园教育带来的影响必然弊大于利、消极因素多于积极因素,对此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三、应对早教服务机构介入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对策

面对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治理。

首先,需要增强幼儿园的课程自主意识及开发能力。

数十年来,我国幼儿园长期习惯于按国家和地方统一课程标准和统一教材实施课程,造成很大的课程依赖性,课程自主意识普遍不高。

幼儿园课程自主主要包含课程选择和课程生成两个过程。

自主课程选择要求幼儿园在明确幼儿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引进、改造外来课程。

而课程生成则鼓励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逐渐形成符合园所实际的课程。

幼儿园只有在增强了自身的课程自主意识和开发能力后,才能够有效对抗不专业的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冲击。

“以园为本的园本课程开发并不意味着它是孤立的、独自的甚至封闭的课程开发行动。

”[9]增强幼儿园课程开发能力除了要切实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能力及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外,还需有效利用园本课程开发其他主体的智慧和行动,如家长、社区、课程专家等资源,进而合力开发出符合本园实际的课程。

此外,幼儿园受到经济能力、师资条件、文化资本等种种因素的困扰,往往不能有效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这需要当地教育行政、科研机构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帮助幼儿园解决课程开发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其次,应强化幼儿园的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已明确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三维课程形态,并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幼儿园课程管理应同样如此。

近些年来,“随着对新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许多幼儿园开始热衷于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并宣称为园本课程。

”[10]然而,受限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园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足,我国幼儿园目前自己开发的园本课程还不是完全独立意义上的园本课程,加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开发力度是走出这一尴尬困境的有效途径。

同时,强化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管理,可以从课程管理的制度方面抵挡纯粹的市场行为对幼儿园

教育公共属性的侵蚀。

基于我国幼教课程变革实际,加强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又是其中重中之重。

在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一课程框架下,地方课程不仅可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促进《纲要》的实施,而且可以加强教育与地方的联系,调动地方参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提高质量,形成地方特色,突出实践性、活动性和探究性,发挥地方课程的作用”,而地方课程管理的“最大挑战是能力与职权的匹配,发展的最高形态(应)是服务,最高境界(应)是鼓励创新”。

[11]

再次,应加强对早教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早教服务机构的监管可以有力改善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教育及课程所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

为此,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早教服务机构的资格审查,主要包括对其成立资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机构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实力等各方面的评估,尤其针对其开发或提供的课程产品要进行科学、权威的审定,并最好定期向社会公布,避免部分早教服务机构以含糊、夸大的字眼对外进行欺骗宣传。

同时,还应当明确严禁早教服务机构在幼儿园进行公开的宣传活动,以保证幼儿园的教育属性。

此外,教育部门应积极对当地的幼儿园进行教育教学、课程实施等方面的考察与评估,以预防和解决幼儿园盲目或违规引进有害幼儿发展的课程、服务等现象。

当然,加强对早教服务机构的监管绝非是单纯的扼杀,而是保证其合法化、专业性,并将其营利行为和利润约束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非义务属性教育发展环境的必然产物,早教服务机构一方面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不足及其他很多原因而不可避免地给幼儿园教育与课程制造了乱象和困境。

只有辩证地看待早教服务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有效规范,幼儿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辨识能力,才能达到“多赢”局面,最终共同促进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自主权过大而留下的营利空间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然而我国幼儿园教育至今仍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所以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

尽管早在2001年,国家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但它终究只是一种课程框架和比较系统的原则性要求,还称不上是国家课程标准。

而我国幼儿园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之后再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教育指导意见,幼儿园则根据国家和地方要求,自行决定本园的具体课程和指导方法。

此外,“当课程的价值取向从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课程的管理也就必然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转化为注重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发展的多元化和自主性方面了。

”[3]显然,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在课程决定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为幼儿园与早教服务机构的合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双方的合作可谓是“双赢”———早教服务机构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获得大量的利润,幼儿园则免除了自己开发和决定课程的烦恼,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三)幼儿园自身开发课程的难度很大

“统一模式下的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是一种普适性课程,它是以特定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一般特点为依据而编制的,所以无法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4]在这种课程编制指导思想下,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幼儿园就必须自己选择、采用甚至开发一些课程。

“园本课程本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5]从园本课程的内涵可以看出无论是园本课程开发的人员构成还是其过程,都是较为复杂的。

事实上“,课程开发是一个集合理论和操作技术的难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随意的过程,不是任何幼儿园、任何人都能够进行的活动。

”[6]园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相当条件,而当前限制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无疑是园长和教师自身素养不足,具体表现为园长课程领导能力弱、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够、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不足,这些都导致幼儿园乐意选择由早教服务机构提供的“现成”课程。

二、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可能产生的影响

作为企业性质的早教服务机构基于其经济利益目标大范围介入幼儿园课程领域,尽管为幼儿园教育带来一定活力,但总体上看,消极影响也不容乐观。

首先从积极影响来看,早教服务机构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幼儿园的课程。

早教服务机构的大量存在决定了其开发出的课程项目多种多样,诸多的课程项目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园课程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正热衷于开发园本课程,尽管在此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受到诸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限制。

在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后,由于它们能够提供整套课程产品,十分方便幼儿园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和园所需要进行选择,或者在引进课程后结合实际进行改造,形成自己的园本课程,从而大大降低园本课程开发的难度和成本。

因此,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与充实了幼儿园的课程,带来了一些新的元素。

其次从消极影响来看,这种介入给幼儿园课程带来了混乱、重复和无序。

其中,许多有悖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项目以特色教育和特色课程的名义进入了许多幼儿园,一些单纯迎合幼儿园谋取利益的课程也纷纷涌入。

这些课程一方面缺乏权威专业机构的严格审查,另一方面早教服务机构也无法提供专业、有效的课程实施培训,从而导致了幼儿园课程混乱不堪,整个幼儿园的课程偏离了主流的价值追求,课程目标与内容严重脱节,课程内容自身体系凌乱,相互重复甚至冲突,各种概念名词满天飞,出现了很多幼儿园自身都不明白什么样的课程才算是好课程的乱象。

这种介入也强化了幼儿园作为“消费者”的角色意识。

“学前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不以赢利为目的;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机构,不以生产利润为目的。

”[7]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渗透以及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体系的现实,幼儿园涉入市场多少有些被逼无奈。

幼儿园与早教服务机构进行的“课程交易”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幼儿园作为市场消费者的角色意识,虽然幼儿园本质上应是一种非营利性机构。

而这种过分强化的消费者角色意识反过来又有可能使幼儿园陷入只关注园所投入、付出是否有较高的收益,一味地迎合市场与家长需求,丧失建设自身专业能力的动力,“忽略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根本价值,忽略孩子生命的不可重复性”的危险境地。

[8]此外,一旦幼儿园沦为纯粹的消费者,那么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等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种介入还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毋庸讳言,幼儿园在强化了自身的消费者角色后,必然会以服务销售者的角色将成本自然地转嫁到家长的身上。

近几年来,幼儿园高收费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虽然幼儿园高收费与其是否购买早教服务机构的产品、服务无必然联系,但却是幼儿园提高收费的手段之一。

许多幼儿园往往在正常收费基础上,以引入特色课程为名,在法定教学时间内开办特色课程班、兴趣班,并以这些名目为理由提高收费标准,而作为幼儿家长,只能被迫接受。

总之,尽管早教服务机构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一些活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繁荣,但那些缺乏严格审查和有力业务指导的课程项目纷纷进入幼儿园后,长久来看,给幼儿园教育带来的影响必然弊大于利、消极因素多于积极因素,对此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三、应对早教服务机构介入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对策

面对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课程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治理。

首先,需要增强幼儿园的课程自主意识及开发能力。

数十年来,我国幼儿园长期习惯于按国家和地方统一课程标准和统一教材实施课程,造成很大的课程依赖性,课程自主意识普遍不高。

幼儿园课程自主主要包含课程选择和课程生成两个过程。

自主课程选择要求幼儿园在明确幼儿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引进、改造外来课程。

而课程生成则鼓励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逐渐形成符合园所实际的课程。

幼儿园只有在增强了自身的课程自主意识和开发能力后,才能够有效对抗不专业的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冲击。

“以园为本的园本课程开发并不意味着它是孤立的、独自的甚至封闭的课程开发行动。

”[9]增强幼儿园课程开发能力除了要切实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能力及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外,还需有效利用园本课程开发其他主体的智慧和行动,如家长、社区、课程专家等资源,进而合力开发出符合本园实际的课程。

此外,幼儿园受到经济能力、师资条件、文化资本等种种因素的困扰,往往不能有效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这需要当地教育行政、科研机构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帮助幼儿园解决课程开发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其次,应强化幼儿园的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已明确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三维课程形态,并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幼儿园课程管理应同样如此。

近些年来,“随着对新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许多幼儿园开始热衷于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并宣称为园本课程。

”[10]然而,受限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园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足,我国幼儿园目前自己开发的园本课程还不是完全独立意义上的园本课程,加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开发力度是走出这一尴尬困境的有效途径。

同时,强化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管理,可以从课程管理的制度方面抵挡纯粹的市场行为对幼儿园

教育公共属性的侵蚀。

基于我国幼教课程变革实际,加强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又是其中重中之重。

在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一课程框架下,地方课程不仅可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促进《纲要》的实施,而且可以加强教育与地方的联系,调动地方参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提高质量,形成地方特色,突出实践性、活动性和探究性,发挥地方课程的作用”,而地方课程管理的“最大挑战是能力与职权的匹配,发展的最高形态(应)是服务,最高境界(应)是鼓励创新”。

[11]

再次,应加强对早教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早教服务机构的监管可以有力改善早教服务机构介入幼儿园教育及课程所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

为此,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早教服务机构的资格审查,主要包括对其成立资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机构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实力等各方面的评估,尤其针对其开发或提供的课程产品要进行科学、权威的审定,并最好定期向社会公布,避免部分早教服务机构以含糊、夸大的字眼对外进行欺骗宣传。

同时,还应当明确严禁早教服务机构在幼儿园进行公开的宣传活动,以保证幼儿园的教育属性。

此外,教育部门应积极对当地的幼儿园进行教育教学、课程实施等方面的考察与评估,以预防和解决幼儿园盲目或违规引进有害幼儿发展的课程、服务等现象。

当然,加强对早教服务机构的监管绝非是单纯的扼杀,而是保证其合法化、专业性,并将其营利行为和利润约束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非义务属性教育发展环境的必然产物,早教服务机构一方面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不足及其他很多原因而不可避免地给幼儿园教育与课程制造了乱象和困境。

只有辩证地看待早教服务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有效规范,幼儿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辨识能力,才能达到“多赢”局面,最终共同促进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由“中国学术期刊网”发布)

(二)幼儿园课程自主权过大而留下的营利空间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然而我国幼儿园教育至今仍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所以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

尽管早在2001年,国家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但它终究只是一种课程框架和比较系统的原则性要求,还称不上是国家课程标准。

而我国幼儿园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之后再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教育指导意见,幼儿园则根据国家和地方要求,自行决定本园的具体课程和指导方法。

此外,“当课程的价值取向从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课程的管理也就必然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转化为注重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发展的多元化和自主性方面了。

”[3]显然,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在课程决定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为幼儿园与早教服务机构的合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双方的合作可谓是“双赢”———早教服务机构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获得大量的利润,幼儿园则免除了自己开发和决定课程的烦恼,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三)幼儿园自身开发课程的难度很大

“统一模式下的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是一种普适性课程,它是以特定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一般特点为依据而编制的,所以无法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4]在这种课程编制指导思想下,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幼儿园就必须自己选择、采用甚至开发一些课程。

“园本课程本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