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9603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docx

初级社会工作者讲义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一、出题的三个特点

  1.考教材案例

 2.考中心思想

3.考同近义词(词汇对应)

初级综合中的成对词

1.教育: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

2.治疗:

偏差行为,情绪、认知等心理障碍;

3.使能:

潜能、优势、信心;

4.倡导:

建议、宣传;

5.资源动员:

资源链接、资源整合、联系人、中介、经纪人、中间人;

6.发展:

成长、进步

  二、答题技巧提示

  1.价值伦理排除法

  凡是违背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选项都是错的(除非题干让你选错的选项),这些伦理包括接纳、案主自决、助人自助、个别化、尊重、保护生命、保护隐私、社会责任等。

  2.语义排除法

  

(1)在单选题中,语义相近的两个选项一般都是错的;

  

(2)语义相反的两个选项中存在一个正确选项可能性较大;

  (3)回应题将自己代入,衡量四个选项哪个听起来比较舒服,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接纳、同理、尊重等价值原则。

  3.排序排除法

  答案连续出现4个及以上相同选项的可能性极极小。

如果1~3题你都很有把握选B,对于第4题你没有把握,那么第4题再选B的可能性极小。

  4.词汇对应法

  运用同一个词、同一个字、近义词等快速对应,节约时间和精力。

  如个案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

  现实情况反思——现在生活;

  人格发展反思——早年经历;

  分类诊断——生、心、社。

  社区工作模式中:

  地区发展——居民参与;社会策划——专家、理性。

  5.有限推论法

  案例题尤其是多选题一定要讲证据,少脑补、少推断。

  多选题的评分标准决定了保守比冒险更为可取,所以,在进行多项选择题的回答时,要特别注意一个原则,就是题干中提到的才选,如果题干中没有提到,哪怕该选项既符合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和方法也不能选。

 6.多选题宁缺勿滥

  正确答案的数量是2个、3个或4个,不可能全对,也不可能只有1个对。

拿不准的尽量不选,但是不要所有多选都选1个答案。

 

  三、重点难点串讲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1.社会工作的含义:

专业化、职业化、助人(服务)活动

  2.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三种不同的理解:

普通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的特点:

  职业助人活动

  注重专业价值(克服自己)

  强调专业方法(个案小组社区)

  注重实践

  双方合作(服务对象与社工两方)

  多方协同(服务对象、社工、医生、心理咨询、其他部门等多个人物)

 注意教材案例

危难与困难的区别:

服务对象会不会“挂掉”

  4.社会工作目标

  个人层面: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恢复弱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注意案例的中心思想

  5.社会工作的要素

  

(1)服务对象-基本前提

  基本对象-孤老残、精神病患者、失业等;

  扩大对象-其他需要群体、社会大众。

  

(2)社会工作者

  直接服务-治疗、支持、关系协调、倡导;

  间接服务-合并角色。

  (3)社会工作价值观-灵魂

  (4)专业助人方法

  (5)助人活动-双方互动合作

  6.社会工作的领域

  注意词汇对应

注意学校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

治疗型-问题学生;变迁型-学校、环境变化;社区、学校型-区校互动。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

  1.价值观的作用

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专业、机构、社会。

  2.国际公认

  服务大众:

超越个人利益;

  践行社会公正;

  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待人真诚和守信;

  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再学习。

  3.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以人为本,回应需求;

  接纳和尊重;

  个别化和非批判。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伦理难题处理的原则

(1)保护生命:

最高原则,受助者与相关方的生命

(2)差别平等:

平等待人和个别化服务

(3)自由自主:

调动参与、倾听声音、尊重选择

(4)最小伤害:

保护服务对象利益不受侵害

(5)生命质量:

提高生活水平、社会融入程度

(6)隐私保密:

保护隐私

(7)真诚:

坦诚对待,适当自我呈现

  三、专业伦理守则

  1.国际惯例

(1)对服务对象:

对服务对象的承诺/负责、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文化敏感性与多样性

(2)对同事:

尊重、保密性、合作、咨询、转介

(3)对专业:

“专业”

(4)对机构:

“机构”

(5)对社会:

社会福利、公共参与、社会正义

 ·价值伦理题常考点

  保密:

自杀要求保密、犯罪要求保密

  注意保密与保护生命、犯罪与负责

  人情世故:

送礼、请客、聚会、介绍对象

  注意个人利益与专业要求

  回应服务对象:

如何答复

将自己代入,选最舒服的选项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人类行为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2.阿尔德弗尔

  E-存在需要;

  R-关系需要:

通过社会交往满足(相当于马斯洛的归属与爱的需要);

  G-成长需要(Growth):

通过开拓个人潜力和才能获得满足(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和尊重的需要)。

  3.多亚尔、高夫需要理论

  基本需要:

自主、身体健康

  4.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

亲社会和反社会;正常和偏差

  特点:

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

  二、社会环境

  1.特点:

层次性、稳定性

  2.环境要素

(1)家庭

  教养方式:

娇纵、支配、专制、放任、冲突、民主

(2)朋辈群体:

相似、小伙伴

  (3)学校

  (4)工作单位

  (5)社区:

归属感、认同感

  (6)文化:

行为规范

  (7)大众传媒:

类型、作用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环境影响更大

  三、人生发展阶段

  1.婴幼儿:

动作发展迅速、母婴依恋-情绪社会化

  2.学龄前:

语言-思维中心,内部语言,自我意识、性别

  3.学龄:

注意力稳定、道德意识

  4.青少年:

抽象逻辑思维、情绪两极性

  5.青年:

黄金,能力发展,婚姻、职业、子女

  6.中年:

更年期、流动智力下降

7.老年:

退化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一、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人在情境中

  

(2)直接治疗技巧:

  非反思性:

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

  反思性:

现实情况反思(现在)、心理动力反

思、人格发展反思(早年)

  (3)诊断方式

  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由来、发展过程)、分类诊断(生理、心理、社会)

  2.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分类:

普通生活经历、特殊生活经历(家庭破裂、战争、自然灾害)

  

(2)危机发展:

危机、解组、恢复(求助)、重组(解决)

  (3)介入原则:

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

  3.行为治疗模式

  行为改变、系统脱敏、快速脱敏

  二、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1.申请与结案

  接案3项任务、转介情况与要求

  2.预估与问题诊断

  3.制定计划

  4.开展服务

  专业角色:

使能、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

  5.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

  正式(组织)、非正式(非组织)

  服务对象改变与周围他人改变的协调

6.评估与结案

  

(1)结案4项工作

  

(2)结案形式

  (3)跟踪服务-3个任务

安排联系、巩固进步

增强支持

持续评估

  三、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1.会谈技巧

  

(1)支持性技巧

  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2)引导性技巧

  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性技巧

  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2.收集资料

  会谈、调查表、观察

  3.策划方案

  4.评估

  效果评估、过程评估

鼓励服务对象参与

 

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

  一、小组工作的类型

  教育小组:

学习、知识、技能

  成长小组:

发展、进步

  支持小组:

情绪交流、经验分享

  治疗小组:

身心障碍、辅导、矫正

  二、小组工作的模式

  1.互动模式

  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2.发展模式

  恢复发展社会功能、成长、进步

  积极参与原则、使能者原则

  三、小组工作的过程

  1.准备阶段的六项任务

  组员的招募及遴选、确定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2.开始阶段

  

(1)特点

  矛盾心理与行为、谨慎与试探、沉默而被动、对社工依赖

  

(2)任务

  消除陌生感、厘清期望与目标、保密原则与契约、制定规范、营造信任气氛、形成稳定结构

  3.中期转折

  

(1)特征:

较强认同感、抗拒与防卫、角色竞争冲突

  

(2)任务:

处理抗拒、协调处理冲突、保持目标意识、重新建构小组、适当控制进程

  4.后期成熟

  

(1)特征:

凝聚力增强、亲密度高、小组信心和希望、关系结构稳定

  

(2)任务:

维持互动、获得认知、转变行动、协助解决问题

  5.结束阶段

  

(1)特点:

离别情绪、关系弱化

  

(2)任务:

处理离别情绪、保持小组经验

  四、小组工作技巧

  1.沟通与互动

  

(1)与组员沟通

  积极回应、自我表露

  

(2)促进组员沟通

“相互、示范”

  2.小组讨论

  鼓励、限制、中立技巧

  3.小组活动设计

  扣紧目标、考虑组员特征能力、基本要素、经验分享环节

  4.小组评估

  过程评估、结果评估、小组需求评估

第六章 社区工作方法

  一、社区工作的目标

  1.任务目标:

实事

  2.过程目标:

虚事,参与、信心、能力

  二、主要模式

  1.地区发展

  居民参与、过程目标很重要

  实施策略:

个人发展、团结邻里、社区教育、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社区参与

  2.社会策划模式

  专家、科学、理性、由上而下

  3.社区照顾

  

(1)由社区照顾

  亲、友、邻、志,三类网络

  

(2)整合式社区照顾

  正式照顾(组织机构)非正式(非组织)相结合

  三、社区工作各阶段工作重点

  1.进入社区的方式

  2.认识社区

  权力结构分析、问题分析

  需要分析:

  规范性(政策)、感觉性(问答)、表达性(主动提出)、比较性(对比)

  3.组织社区

  4.制定社区工作计划

  SWOT分析

  6.评估:

过程、成果、效益

  四、社区工作常用技巧

  1.与居民开展工作

  事先准备、接触过程

  会议技巧:

不同阶段工作要求

  2.社区分析

3.活动策划与方案设计

 

第七章 社会工作行政

  一、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1.服务策划的形式

  战略性:

战略、机构使命、宗旨

  方案发展:

机构局限

  问题解决:

问题

  创新策划:

其他机构

  2.策划方法

  问题认识与分析、目标制订、方案安排(可行性方案模型)、考虑服务评估

  二、服务机构类型

  1.性质:

非营利

  2.组织机构类型

  直线式组织机构-人少;直线参谋式-专家参谋;职能式-人多、部门。

  3.团队类型

  问题解决-同部门;跨专业-跨部门

  4.运作

  授权:

授予权力、任务;

  协调:

程序性协调、工作性协调

  三、志愿者管理

  1.参与动机评估

  2.训练

  四、筹款方式

  1.资金来源

  2.企业捐款动机

  市场营销-顾客;公共关系-形象声誉;自我利益-员工获益;税法策略-避税。

  3.项目申请

  项目书要素

  五、督导的对象和内容

  1.督导对象

  2.督导者

  3.督导类型-注意双方身份

  4.督导内容

  行政-管理

督导角色-缓冲器、倡导者

  教育-服务对象群知识

  支持性-疏导情绪、关怀、发现成效

5.有效督导的的条件及要素

 

第八章 社会工作研究

  一、社工研究的特征

  以困难群体及其议题为主要对象

  二、研究范式与过程

  1.定量研究-实证主义、严格设计、定量测量、量化资料、精确、统计分析,相关关系,问卷、实验

  2.定性研究-非数字化资料,深度描述,观察、访问、个案研究

  3.定量与定性特点对比

  定量-外人,资料结论精确性,量化资料,普遍性、代表性,随机可推论;

  定性-自己人,研究过程灵活、描述性信息,个别和特殊,不做推论。

  4.定量研究一般过程

  假设、设计、资料收集(培训、回收审核、整理、分析)、描述统计、推论统计、总结。

  三、问卷调查

  1.封面信-身份、目的内容、对象选择方

法、保密、研究机构

  2.问题和答案

  态度、行为、状态

  3.设计原则:

信度效度

  4.答案设计(必考)

  穷尽性

  互斥性

  双重含义

  倾向性

  四、定性研究

  1.观察法

  参与关系、非参与观察

  2.访谈法

  非正式会话式、引导式、标准化开放式

  3.个案研究

  对象维度、资料多元、步骤不严、详尽深入

  

 

第九章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一、特定人群政策法规

  1.老年人

  赡养-法定义务,赡养费,不因再婚消除

  土地林木-收益归老人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

  2.妇女

  劳动社会保障-四期保护

  财产权-继承

  人身权

  婚姻家庭-子女监护

  3.未成年人

  生活环境净化-学校周边

  劳动保护-16,18

  隐私-日记、信件

  司法保护-撤销监护资格继续负担抚养费

  不公开审理-18

  4.残疾人

  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家庭为依托

  劳动就业-集中分散、按比例安排

  社会保障-公交、盲人读物

  二、特定领域

  1.婚姻家庭

  结婚、夫妻财产、亲子关系

  离婚(4情况)、离婚抚养探望、家暴干预

  2.社会救助

  

(1)低保

  对象资格、共同生活成员、申请审核、调查、评议、公示

  

(2)医疗救助

  对象、形式

  (3)教育救助

  孤儿-免费;低保特困-两免(杂费、书本费)一补(寄宿生活费)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临时性-10天,内容:

吃住医联行

  3.劳动就业

  最低就业年龄-16

  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解除情形

 工作时间、休假、加班时间(1、3、36),加班工资

  4.失业保险

  领取条件-满一年

  停发条件

  领取期限-简单、合并

  5.工伤保险

  认定:

上下班、职业病、出差、猝死、旧伤

  不认定:

犯罪、自残、自杀、吸毒、醉酒

  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待遇

  6.劳动争议-处理范围

  7.医疗保险

  职工医保-范围、缴费、构成、起付、封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