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499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适应江苏省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根据学院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背景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广大教职工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重点任务。

学院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特色日趋凸显,已实现了规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转型,进入内涵发展的重要阶段。

1.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学院占地面积942亩,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33人,教职工624人,固定资产总值达50774万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403万余元。

2.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学院不断完善专业布局,凸显装备制造类专业特色和优势,围绕装备制造业,建有机电设备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汽车服务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制造业服务类等11个专业群,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技术为特色,机电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格局。

学院现有省品牌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示范重点建设专业3个。

3.校企合作机制逐步完善

学院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办学,密切联系“江苏省模具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每个重点专业至少有一个行业协会支撑,形成了“一座桥梁、双向服务、三方受益”的办学运行模式。

学院在学生实习与就业主要区域内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将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建到企业、服务育人送到岗位,显著提高了顶岗实习管理质量,形成了“工作站”式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近三年,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21个,建立了472个顶岗实习基地,为企业订单培养1152人,企业投入教育基金280万元。

4.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院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

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8部,省级精品教材17部(评优8部、立项建设9部)。

学院“基于工作任务的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职项目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职业教育创新大赛及英语、数学、力学、人文知识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300余项。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院连续三年摘金,共获得3金2银1铜。

学院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开发了“三位一体”素质教育课程,该项目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一等奖。

“十一五”期间,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据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

学院就业率2007年在全省高职院校排名第5,2008年在全省高职院校排名第3。

6.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加大内培外引的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建设水平。

目前,全院共有教师464人,其中专任教师410人,并聘用兼职教师424人。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30人,占专任教师的31.7%;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173人,占专任教师的42.2%;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267人,占专业教师的80.7%。

学院有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国家技术能手1人,江苏省技术能手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

7.实训基地建设成果突出

学院通过校企共建、政府投入等多种途径,建设了一批集教学、生产、培训、科研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学院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高职实验实训基地11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95个。

8.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学院科技服务到账经费、获批专利总数均排名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院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是省农机“111人才工程”培训基地(全省高职院校中唯一的培训基地),同时学院还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承担全国机械、模具专业师资培训项目9项。

学院开展10大类30个高技能和新技术项目的职业技能培训。

近三年,学院开展各级各类考工考证达33724人次,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技能人才。

9.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学院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教职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学院加强依法治校,注重制度建设,调整机构设置,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

学院是江苏省第一批整体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高职院校。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进一步完善了学院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化,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

学院设立绩效管理部,实施绩效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10.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学院以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走“重内涵、创品牌、求发展”之路。

2008年,学院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园区建设单位之一。

同年,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

党建考核的特色成果“赢在执行:

提高干部执行力,促进学院全面发展”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

2009年,学院成为“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省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节水型高校、市文明单位标兵、市生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

自2002年以来,学院领导班子连续被评为常州市“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

(二)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学院仍面临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方面,虽然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在常州市将成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学院应大力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2.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虽然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工学结合的程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3.在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学院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转化的能力还不够强,为社会提供的继续教育的类型还不够丰富。

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和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数量少,教师下企业锻炼和能工巧匠进课堂的机制还不够完善。

(三)学院发展面临的形势

1.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需要,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产品门类较全、技术含量较高、产业规模较大的发展格局,经济总量在全省各行业和全国同行业中居于领先。

常州市是江苏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根据常州市装备制造业三年跃升计划,到2010年末,常州市装备制造业销售年均增速达到32%,总量进入全国前十位。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亟需大量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重要人力资源支撑。

3.按照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区的规划,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将全面建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与育人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为学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学院坐落在以高职教育为显著特色的常州科教城内。

常州科教城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常州模式”。

目前,常州市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吸引了中科院、北大、清华等45家著名高校研发机构、140多家高科技孵化企业、81个海归创业团队入驻常州科教城,城区科技人才总数达到6778人。

常州科教城已经成为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地,成为推动常州经济发展的新型动力。

常州科教城丰富的科技资源、企业资源和共享平台,成为学院发展的优势。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以全面增强学院服务区域、行业发展战略的能力为目标,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围绕装备制造产业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实施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积极参与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学院在同类院校中的骨干示范作用。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经过五年的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常州及江苏地区装备制造业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常州市现代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及员工培训的主要基地;建成“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高职学院。

具体目标如下:

——办学规模“十二五”期间,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2000人左右,非全日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稳定在5000人左右,各类培训年规模达24000人次以上。

——基础建设完成老校区置换,完成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成人教学楼、学生公寓三期、食堂二期、体育馆等10万平方米的建筑项目,校园环境工程约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1万元以上。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专业建设重点建设6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

“十二五”期末,专业设置数达到45个左右;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院级品牌特色专业15个;以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为平台,新建“校中厂”12个、“厂中校”45个,建成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6个院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三合一、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三合一、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构建相应的实践体系。

完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50门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编写50部项目化教材。

改革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方法,构建“五结合”教学评价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一支规模达1200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重点建设15个专业教学团队,其中3个争取达到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建立40个“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使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建立60个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建成规模达1200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库,聘请700名左右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

——社会服务依托产教园和常州科教城的资源优势,构建科技服务、继续教育、对口支援等三大社会服务网络体系。

到“十二五”期末,年科技项目收入达到600万元,年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获批达到30项,年省市级科研项目6项,年横向项目60项。

面向社会大力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年社会培训达到24000人次,年社会培训收入达到600万元,成人专科学历教育规模达到5000人。

对口支援2所高职院校。

——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不断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明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总支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素质普遍提高;师德师风优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形成全院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和谐共进的局面。

——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凝炼大学精神,推动学院和谐发展。

积极做好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完善院系两级管理,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强化后勤服务保障职能。

——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开展机电类专业国际师资培训100人,留学生规模达到20人,与澳大利亚南岸学院等国际合作院校交流学生80人;新增2所国际合作办学院校,6个合作办学专业;每年聘请外籍教师10名以上,选派30名以上教师出国(境)进修培训。

四、主要措施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事业发展目标,学院以改革求活力、以内涵谋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创新求卓越,围绕“质量、人才,管理、效益”,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内涵建设。

主要措施如下:

(一)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理事会下的合作办学长效机制。

打造“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把“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建设成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育人基地、社会服务基地、师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创业基地。

依托常州科教城,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势,积极参与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推进合作,增强学院办学活力。

(二)加强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1.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品质。

坚持“服务地方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适应我省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重点建设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

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机电设备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制造业服务类、汽车服务技术六大重点建设专业群及15个相关专业,不断增强重点专业的辐射、服务能力。

2.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应用水平。

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校企之间的信息平台。

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展示和推广专业建设成果。

以教务管理系统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为基础,实现教学管理全过程信息化。

3.以“产教园”为纽带,建设校内外功能互补的实训基地。

打造“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充分发挥其功能,依托常州科教城公共资源平台,建设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建设模式,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通过提供设备和技术、资本入股等方式,共建实训基地。

校企深度合作,建设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争取有条件的企业提供生产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等资源,作为相对稳定的、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实施“三合一、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合一:

学生员工身份合一、学做合一、课堂车间合一;全过程:

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以重点专业为试点,实施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各重点建设专业在完善现有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并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并逐步推广到其它专业。

2.深化项目课程改革。

进一步完善项目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扩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课程模式的覆盖面,引领高职课程模式改革的方向。

3.构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体系。

改革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方法,构建“五结合”教学评价体系。

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1.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制订完善制度,建立学院“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标准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和横向课题研究,在校企合作理事会机制体制下,与企业联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高“双师”素质比例。

2.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校企合作理事会机制体制下,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以校企合作工作站为纽带,聘请常州及周边地区的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学院兼职教师。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调动企业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

完善兼职教师的聘用和储备,加强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健全兼职教师的考核机制。

3.加强专业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队伍建设。

完善专业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选拔培养制度:

一方面严格选拔和聘任条件;另一方面加大考核力度。

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为主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学院教学、科研、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协同发展。

4.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制定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模式,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协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评价考核体系。

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建立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成果档案袋”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成果列入岗位聘任、职称评聘条件,在培训进修、经费资助、收入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政策导向,激励教师提高“双师”素质,主动服务企业。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增强教师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教育、培训、监督、考评制度;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和班主任、辅导员师德教育培训制度;引导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不断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和谐发展。

(五)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打造“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平台,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充分利用常州科教城和江苏省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资源优势,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整合资源的优势,打造“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

把“产教园”建设成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育人基地、社会服务基地、师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创业基地。

2.大力开展科技服务,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依托社会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大力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

校企共建科研团队。

成立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3.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面向企业大力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支持企业在岗人员技能更新,满足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成人专科学历教育的需要,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面向农村和社区,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4.开展对口支援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行动,发挥辐射作用。

校企共建“机电—亚龙国际师资培训中心”。

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办学规模。

(六)拓展生源与就业市场,健全招生与就业工作网络

1.稳定招生规模,积极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各类招生咨询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开展招生宣传。

到“十二五”期末,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稳定在12000人左右,其中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600人。

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

2.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工作的指导,开展对学生在校三年学习过程中的“职业发展导向”的全程指导;通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加强学生对社会、企业的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就业工作继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确立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就业质量作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保证学院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就业质量好,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学生教育课程建设为主线,以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育人”资源,完善学生宣传教育、学生教育课程、学风教育、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帮困助学教育、实践创新教育“六大教育体系”。

2.推进“两课”教学改革,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

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3.深入推进“三位一体”学生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注重理念、制度和内容的整体构建,做好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修订“学生教育系列丛书”,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高职特点和我院特色的学生教育课程体系。

4.完善“六大教育体系”,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两课”主渠道基础上,统筹好学生宣传教育、学生教育课程、学风教育、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帮困助学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等六大类教育资源,开创具有时代特点、高职特色,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5.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完善“三位一体”学生评价体系。

遵循“共同构建”、“全面参与”、“多元价值”的原则,以学校人、社会人、企业人为三维评价目标,以成长档案袋、素质学分单、发展报告书为三类评价载体,将个体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把真实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融入到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评价的针对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6.推进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

制定学生工作队伍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有计划地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育人水平。

着力构建“会”、“坛”、“刊”、“站”、“营”、“节”六大载体,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基础能力,促进学生工作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方向发展。

(八)落实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治校水平。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提升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

坚持并完善院系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范党委议事制度,完善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同时,建立和完善酝酿、交流、沟通和协调机制。

凡属学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党委会议集中讨论决定,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谋划发展、改革创新、科学管理、促进和谐的能力,建设一支顾全大局、团结奋进、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积极探索和实施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培养和考核工作新办法、新机制,选拔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

继续推行干部轮岗和挂职锻炼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学院建设发展中的带头和骨干作用。

加强对干部培养与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领导力、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