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334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长春市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长春市2008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意识本质的是(  )

A.意识能够产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要通过实践的途径才能对物质发生作用

D.意识是人脑对世界的反映

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意识的起源与本质的常识性问题。

关于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意识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而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不能脱离被反映者。

无论意识是正解还是错误,其内容都是来源于客观世界。

总的来说,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A与B说的是关于意识的起源,C项说的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所以本题答案为D。

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A.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

2.【答案】A。

解析:

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辨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环节。

事物运动的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辨证的过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辨证的过程,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的否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应坚持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

B项的说法是对的,但在此并不能解释“对传统的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C项是明显的错误,D项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即“怎么办”的问题。

而此题问的是“态度所依据的哲学道理”,是属于对世界的看法的问题。

3.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过程说明了(  )

A.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C.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答案】D。

解析: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当肯定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处于肯定阶段。

由于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矛盾,当否定方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便完成了第一次辩证的否定,事物处于否定阶段。

新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经过斗争,对否定阶段再一次否定,使事物进入否定之否定阶段。

这就是事物发展的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极因素的克服和积极因素的保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日臻完善的过程。

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4.“真理是按照权力大小来区分的”这一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答案】B。

解析: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5.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一切创造性的活动               D.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活动

5.【答案】B。

解析:

科学实践观的定义是: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自觉的和感性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

因为人的活动无非是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

人首先要与自然打交道以获得生活资料,否则人类不能存在,那就没有其他一切人类活动的前提了,这就是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它是人类产生最早,至今仍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6.当前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

A.封建思想在现代社会死灰复燃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代价      D.这是任何社会制度都存在的现象

6.【答案】A。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事物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外因借住于内因而发生作用。

内因是主要原因。

此题中A项谈的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内因。

B项把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归入了外因。

C项和D项说的就不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7.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  )

A.受理性思维支配的               B.由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C.受自然本能制约的               D.先天自生的

7.【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人的本质观的问题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自然生物性,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人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人对世界的能动改造方面:

在劳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其他社会关系。

社会属性把人和动物最后区别开来。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所以人的本质是由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  )

A.辨证法的正确观点               B.可知论的正确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8.【答案】D。

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9.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关系的问题,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个人价值,在处理这两方面的关系中首先强调的是(  )

A.在于索取         B.在于贡献

C.在于牺牲         D.在于自由

9.【答案】B。

解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的根本点在于贡献:

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社会集体对人类和每一个个体发展的贡献。

10.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辨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 

C.内容决定形式                   D.原因决定结果

10.【答案】C。

解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因果联系的进一步展开。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而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辨证法范畴上说属于内容决定形式。

11.市场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现代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A.竞争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资源配置机制

11.【答案】C。

解析:

马克思曾深刻论述过构成市场的物质内容是供求。

即商品供应与商品需求。

商品供求是互相对立、统一和运动着的。

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特有的调节方式、调节功能和特殊的运动过程,首先离不开供求这个基本要素。

但供求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其运动局势和双方的变化直接受市场价格及市场竞争状况的制约。

因此,构成市场机制运动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价格、供求、竞争,不论市场性质、规模、范围如何,这三大直接要素不会变。

这三大要素的组合及交互运动正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共同作用于市场的结果。

市场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转化形态和实现形式处于一种运动状态,它与价值不是机械的等量,相反在供求、竞争等直接要素的制约下,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在时间、程度、方向上与价值有一定背离。

价格直接影响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

市场价格总是首先摆在市场活动参与者的面前,微观单位的市场经济行为一般先都要考虑价格。

正因为如此,有的人仅看到这一点就片面地认为市场机制就是“价格机制。

”  

12.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  )

A.开放型经济       B.交换经济

C.生产型经济       D.竞争型经济

12.【答案】B。

解析:

市场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把它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并且商品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成功,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所以,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交换经济。

13.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  )

A.调节税收         B.调节物价

C.调节汇率         D.调节货币供应量

13.【答案】D。

解析:

狭义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14.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社会分工         B.科学技术革命

C.国际互联网       D.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14.【答案】D。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1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15.【答案】C。

解析:

货币的流通手段则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

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有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即由商品—商品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

A项是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一种体现,因为此处说的是10元钱可以买5斤苹果,而买了没买并没有说,只是说10元钱相当于五斤苹果。

而B与D项中的货币均没有付出,不能算是完成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所以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

16.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是(  )

A.共同富裕        B.消灭剥削

C.公有制          D.按劳分配

16.【答案】C。

解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一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

17.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  )

A.经济制度        B.经济体制

C.经济机制        D.经济规律

17.【答案】D。

解析: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

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

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

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

由于经济机制是在经济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功能的,因此它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规律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

所以,此题答案应是D。

18.我国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基本前提是(  )

A.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B.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

C.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    D.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8.【答案】A。

解析:

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19.市场机制运行下市场活动的基本主体是(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商品

19.【答案】C。

解析: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什么是市场经济的最根本主体呢?

那就是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

20.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是(  )

A.完善的消费品市场              B.国内外统一的市场

C.国内统一的市场                D.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20.【答案】D。

解析:

市场体系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包括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21.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C.市场经济是不受国家限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21.【答案】D。

解析:

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邓小平把计划与市场作为手段和方法定位,在思想上解除了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为社会基本制度属性的束缚,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所共同必需的一种运行机制,打开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突破口,在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保证了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2.在其他上层建筑中,与法律存在着最根本关系的是(  )

A.经济            B.政治

C.政策            D.宗教

22.【答案】B。

解析: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其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与法律存在着最根本关系的是政治。

所以,本题答案为B。

23.法的制定主体是(  )

A.政党            B.全体人民

C.国家            D.党和国家

23.【答案】C。

解析:

法的制定:

就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根和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法的制定主体就是法定的国家机关,即国家。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24.在我国,立法的基本依据是(  )

A.党的政策        B.客观实际 

C.宪法            D.国际准则

24.【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章第三条中规定:

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25.在我国,执法的主体是(  )

A.国家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军事机关

25.【答案】B。

解析:

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表统治阶级、国家和人民行使统治权的机关。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集中统一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司法机关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

在社会主义国家,司法机关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而相对独立于其他国家机关。

行政机关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官僚机构)是我国执法的主体。

所以本题选B。

26.现阶段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思想路线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6.【答案】A。

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其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这也是现阶段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27.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

A.公民权          B.人权

C.民权            D.人民权

27.【答案】B。

解析:

《宪法》中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中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8.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28.【答案】B。

解析:

《劳动合同法》中第十九条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者义务的是( )

A.完成劳动任务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则          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9.【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第一章第三条中规定: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而B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不属于劳动者的义务。

所以本题选B。

30.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从不      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②近年来,国家相继       了《教育法》、《教师法》。

③在古生物研究上,老教授奋斗      ,硕果累累。

A.隐讳  制定  终生             B.煞星  制定  终身

C.隐讳  制订  终身             D.隐晦  制订  终生

30.【答案】A。

解析:

隐讳是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隐晦是指意思模糊不清。

煞星是名词,用在这里明显不对,依据本句意思可知本处应用“隐讳”。

制定即定出,包括法律规程等;制订是创制拟定,所以此句用“制定”。

终身即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来说,例如:

终身之计,终身大事。

终生,一生,例如:

奋斗终生。

所以本题选A。

31.如果缺乏奋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较大成就。

李阳有很强的奋斗精神,因此他一定能成功。

下述哪项为真,则上文推论可靠(  )

A.李阳的奋斗精神异乎寻常       B.不奋斗,成功只是水中之月

C.成功者都有一番奋斗的经历     D.奋斗精神是成功的唯一要素

31.【答案】D。

解析:

上文推论是他一定能成功。

根据否定后件就否定前件,得到如果有较大成就的话,肯定有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获得较大成就的必要条件,要想得到结论,必须使奋斗精神成为获得较大成就的充分条件,所以应该选D。

32.下列五个事件,其正确排序应当是(  )

①给居民生活造成损害       ②工厂开工

③环保局出面干涉           ④严重污染水源

⑤工厂被勒令停工

A.2-1-4-3-5                   B.2-4-1-3-5

C.1-4-2-3-5                   D.1-3-2-4-5

32.【答案】B。

解析:

工厂开工后,生产过程中才会有无人水源,给居民生活带来损害,引起重视,环保局出面干涉,最终工厂被勒令停工了。

33.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A.氮气  氧气                  B.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D.氮气  二氧化碳

33.【答案】C。

解析: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排血红蛋白不与氧气的结合,从而出现缺氧,导致人窒息死亡。

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因为这就是一氧中毒。

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而二氧化硫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更为严重,过量的二氧化硫将导致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

A.重要范畴      B.重要内容

C.重要标志      D.重要基础

34.【答案】C。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综合标志,它主要由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构成。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讲综合国力,不能只讲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外交力,还要讲文化力。

35.某市政府为调整冬季采暖费问题召开市民听证会,广大市民踊跃报名参加,这种行政形式属于(  )

A.行政分权      B.行政参与

C.行政反馈      D.行政职能调整

35.【答案】B。

解析:

行政参与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行政相对人有权参与行政过程,并有权对行政行为发表意见,而且有权要求行政主体对所发表的意见予以重视。

听证会是行政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

36.在国家行政职能中,最为核心的基本的职能是(  )

A.政治职能      B.领导职能

C.经济职能      D.教育职能

36.【答案】A。

解析:

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37.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的是(  )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完善基层民主建设 

C.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D.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7.【答案】C。

解析: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对国家和社会实行领导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