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8947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6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

《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复习.docx

九年级物理复习

一、物理概念公式类复习专题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宇宙中一切天体都是由组成的。

2、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间有。

3、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组成的。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模型。

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4、宇宙拥有个星系,地球是系中的普通一员,而太阳又是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5、质量(m):

的多少叫质量。

6、质量国际单位是:

其他有:

、、,1t=kg=g=mg

7、物体的质量不随,,和而改变。

是物体的物理。

8、质量测量工具:

、、和等。

实验室常用测质量。

9、天平的正确使用:

(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

(2)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3)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10、使用天平应注意:

(1)不能超过;

(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11、密度:

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m表示,V表示,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

1g/cm3=kg/m3;

1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水的密度ρ=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13、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原理是:

14、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

用测出质量m和用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

求出物质密度。

(2)求质量:

m=。

(3)求体积:

V=。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

5、速度:

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1m/s=km/h

7、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8、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9、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

10、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km=m;1dm=m,1cm=m;1mm=m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

0.07地球的半径:

6400

1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12、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

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

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

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

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13、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它的常用单位有,。

1h=min=s.

14、什么是力:

力是的作用。

1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16、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的单位是:

,1N大约是你拿起个鸡蛋所用的力。

17、英国物理学家在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为: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8、物体保持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19、二力平衡: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或,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0、二力平衡的条件:

两个力、、并且在。

21、物体在或受到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1、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2、弹簧秤的原理:

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伸长就的原理制成的。

3、弹簧秤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

(2)认清和;(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

4、力的三要素是:

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5、力的示意图:

从作用点开始,沿着画一条带的线段来粗略地表示力。

6、弹力:

物体时所产生的力。

物体发生的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7、重力: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的。

8、重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重力跟质量成。

9、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原理制成。

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叫重心。

10、静摩擦:

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接触面。

(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力)

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和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

1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1);

(2)。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

(1)使接触面和压力;

(2)用代替;(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12、杠杆:

一根在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的硬棒就叫杠杆。

13、杠杆的五要素是:

、、、、。

14、杠杆的平衡:

(1)杠杆处于状态或作缓慢的都叫杠杆平衡

15、杠杆平衡的条件:

公式表示为:

 

16、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

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但费。

(2)费力杠杆:

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但省。

(3)等臂杠杆:

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

17、定滑轮特点:

不,但能的方向。

(实质是个杠杆)

18、动滑轮特点:

省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为二倍的杠杆)

19、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刹车、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刀、理发剪刀、剪布的剪刀、铡刀、起子、钓鱼杠、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滑轮组的优点是: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1、压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

物体上受到的叫压强。

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

,式中p单位是:

,1帕=1,表示是物理意义是。

4、

F=;

5、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

(2)F不变,S;(3)同时把F变大,S变小。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体受到,而且液体具有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和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在同一深度,液体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

(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h表示是,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距离,单位。

10、液体压强公式:

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和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到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的增大而。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常见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Pa=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水的沸点,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16、浮力:

一切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

17、物体沉浮条件:

(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

(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物下沉;

(2)F浮G物上浮;(3)F浮G物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

(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下沉;

(2)

上浮(3)

悬浮。

物体的漂浮条件:

18、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

19、阿基米德原理: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20、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

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

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21、浮力利用:

(1)轮船:

把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2)潜水艇:

通过改变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

充入小于空气的气体。

他们是靠改变来实现升降。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二是。

2、功的计算:

功(W)等于(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s)的乘积。

(功=×)

3、功的公式:

;单位:

W→;F→;s→。

(1J=1).

4、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5、机械效率:

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6、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

7、功率(P):

,叫功率。

计算公式:

,或。

单位:

P→;W→;t→。

(1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千瓦=1000瓦)

8、功率表示物体的快慢。

9、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10、动能: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

11、势能分为和。

12、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物体越大,被举得越,重力势能就越大。

13、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而具的能。

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14、机械能:

和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

15、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的。

16、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动能,速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

1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水能和风能。

18、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第十六章《热和能》和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

(1)物质是由组成的。

(2)。

(3)。

2、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

3、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内能。

4、物体的内能与有关:

物体的越高,分子越快,内能就。

5、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和,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6、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7、物体吸收,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物体放出,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8、热量(Q):

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9、比热容(C):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是:

10、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11、水的比热容是:

C=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2、热量的计算:

Q吸==cm△t(Q吸是吸收,单位是;c是物体,单位是:

;m是;t0是;t是.

Q放=,其中t0-t=Δt指物质的温度。

13、热值(q):

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

14、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Q=mq;(Q是,单位是;q是,单位是。

15、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能转化为的机器。

在压缩冲程中能转化成能。

在做功冲程中能转化为能。

16、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次,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次。

17、在热机中,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跟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总1。

(大于、小于)

18、能源是指能为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源。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指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才能获取的能源。

19、对于一次能源而言,又可分为能源和。

20、不可再生能源是指一量消耗,就不可在短戎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例、。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得到的能源。

例、、、。

21、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出的能量,获取核能的两个途径是:

和。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叫。

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叫,又称反应。

22、地球上大多数能量都来源于。

太阳能不仅包括直接投射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能,而且还包括由它所引起的、、能等。

23、太阳能是由于太阳内部的大量氢原子核发生所产生的。

2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量定律。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的,能量经转化后,可利用的能,只可能(减少,增加)。

因此,节能和如何有效地利用能源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二、表格类复习专题

(一)例题

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做实验,实验时,他用天平、水和量筒(还有细针)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下列各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表一(甲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g)

体积(cm3)

1

60

100

2

120

200

3

180

300

表二(乙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g)

体积(cm3)

4

80

100

5

160

200

6

240

300

表三(丙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g)

体积(cm3)

7

270

100

8

540

200

9

810

300

(1)分析比较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第一组实验)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1

6

10

2

9

15

3

12

20

表二(第二组实验)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4

3

10

5

4.5

15

6

6

20

表三(第三组实验)

实验序号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7

3

20

8

4.5

30

9

6

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1、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他们用九辆不同的玩具小车分别进行实验,使它们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并用刻度尺和秒表分别测得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小车的运动快慢程度,把九辆小车分成三组,每组的运动快慢程度相同,且第一组运动得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

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第一组)

实验序号

路程(m)

时间(s)

1

4

2

2

8

4

3

16

8

表二(第二组)

实验序号

路程(m)

时间(s)

4

4

4

5

8

8

6

16

16

表三(第三组)

实验序号

路程(m)

时间(s)

7

2

4

8

4

8

9

8

16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是: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宇航员用托盘天平和弹簧秤研究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他得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的数据:

表一(地球表面)

实验次数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1

0.2

1.96

2

0.3

2.94

3

0.4

3.92

表二(月球表面)

实验次数

质量(kg)

重力(N)

重力/质量(N/kg)

4

0.2

0.32

5

0.3

0.48

6

0.4

0.64

(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不清、2、3(或许、5、6)的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表一和表二中第4列数据的填写,并综合比较表一和表二中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关系,可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和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

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物质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1

10

18

2

20

36

3

30

54

4

10

8

5

20

16

6

30

24

(1)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分析、比较实验1、2、3或4、5、6,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1、2、3和4、5、6,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的凹陷程度都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ρ铜=8.9×103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