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
《灌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浆施工组织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灌浆施工组织设计
1.1.灌浆工程
1.1.1.概述
1.1.1.1.说明
本章容适用于本工程施工图纸所示各建筑物以及承包人因施工需要自行布置并经监理人批准的钻和灌浆,其容包括:
(1)钻:
包括勘探、灌浆、检查和排水的钻,以及钻和灌浆工程所需进行的钻取岩芯和试验、钻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前口加塞保护等全部钻作业。
(2)灌浆:
水泥灌浆应用围包括帷幕灌浆、固结灌浆。
1.1.1.2.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钻、灌浆与排水工程量见下表。
工程部位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大坝工程
钻机钻固结灌浆
m
1560
固结灌浆
m
1560
钻帷幕灌浆
m
43985
帷幕灌浆
m
36224
1.1.1.3.施工案概述
(1)帷幕灌浆
1)采取自上而下分段钻与灌浆。
灌浆压力为口水头的1.5~2.0倍控制,且不小于0.7MPa。
2)帷幕正式施工之前先做帷幕灌浆试验,以确定帷幕灌浆施工参数及帷幕结构形式。
3)单排帷幕分三个次序施工,先施工I序,然后施工II序,最后施工III序。
(2)基础固结灌浆
1)固结灌浆,深5m,间距3m,双排,深入岩4.5m,趾板混凝土厚0.5m,采取全一段灌浆;
2)使用潜钻机配冲击器冲击造;
1.1.1.4.工程特点、难点和重点
(1)本工程的固结灌浆主要是趾板围固结灌浆,需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且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才能进行固结灌浆施工。
(2)帷幕灌浆露天施工作业,左、右岸地表为残坡积层,红粘土夹少量碎,施工难度较大,在坡积层及强风化岩层钻不易成,灌浆耗浆量大,且不宜使用大的灌浆压力,不宜做钻冲洗,露天帷幕施工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1.1.2.施工依据
(1)兴仁响水水库招标文件;
(2)《通用硅酸盐水泥》(GBl75-2007);
(3)《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4)《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
(5)《水电水利工程钻压水试验规程》SL/T31—2003;
(6)《水利水电工程岩试验规程》SL264-2001;
(7)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DL/T5148-2012;
(8)《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006;
(9)《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SD266—88)
(10)《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11)本工程设计文件、业主和监理人指示等。
1.1.3.施工程序和施工安排
1.1.3.1.总体施工程序
(1)同一施工部位应依次施工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排水。
(2)坝基固结灌浆在有盖重混凝土条件下施工,混凝土需达70%的设计强度后可进行钻灌浆施工,在坝基固结灌浆施工前完成坝基固结围的洞室()固结灌浆。
(3)灌浆区域监理人指定的勘探平洞及揭露的洞穴回填完成。
(4)在需要从岩表面进行灌浆的区域,在灌浆前将漏浆或漏水的裂隙进行清理,并将松动岩移走,以便堵漏。
(5)在已完成或正在灌浆的地区,其附近30m以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6)在排水边30m围(或监理人指示围)的灌浆尚未灌浆结束之前不得钻进排水。
1.1.4.施工布置
1.1.4.1.制供浆系统布置
浆液供应拟采取建立集中制浆系统和临时制浆站两种形式制浆。
集中制浆站主要是对主体工程灌浆供应浆液;临时制浆站用于对零星灌浆项目的供浆。
1.1.4.2.制浆站布置原则
(1)制浆站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保证灌浆施工期间的水泥、粉煤灰等材料的供应。
(2)在零星灌浆施工部位及集中制浆站供浆未形成前进行灌浆的部位,采用临时制浆站分敞供浆。
1.1.4.3.集中制浆站布置
根据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所处位置,拟在左右岸各布置一个集中制浆站,帷幕灌浆、坝基固结灌浆等所需水泥浆液均采用集中制浆系统供浆。
在左、右岸上坝公路合适位置处各建立一个集中制浆站。
集中制浆站均搭设掺合料和外加剂仓库以及值班室,采用水泥砖棉瓦结构。
掺合料和外加剂的品种及加入量通过灌浆试验确定。
当加入量大时,用小型磅称称量计量加入,当加入量小时,用量杯计量加入。
制浆站配制0.5:
1的浓浆,通过输浆系统送至各灌浆作业点,由各作业点再配制成所需比级的浆液。
1.1.4.4.通讯联络
制浆站、输浆中继站、灌浆工作面等各系统间采用手机或对讲机进行联络。
1.1.4.5.施工用风、水、电
(1)施工用风
施工用风主要是坝基固结灌浆造,就近自总布置形成的供风系统中采用专用风管接至施工部位,每台空压机接一套Φ50mm的专用风管至施工作业面,供1~2台钻机同时用风。
(2)施工用水
采用专用管线自坝区供水管网中接至各施工部位。
(3)施工用电
采用专用线路自总布置提供的最近接线点接至各施工部位。
1.1.4.6.施工废水、废浆、废渣的处理
(1)制浆站施工污水处理
制浆站冲洗废水为间歇性排放,一次水量排放不大,采用加絮凝剂沉淀的法处理达到《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后排放。
具体处理流程为:
废水流入沉淀池后,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及助凝剂聚丙稀酰胺(PAM)直接投加到池中并搅拌,然后静止30min以上实现固液分离,沉淀池出水自流至回用水池;底部污泥经干化池浓缩,过滤水回到调节池处理。
(2)帷幕钻灌浆产生的污水及废渣处理
帷幕灌浆施工时产生的废水废浆,经排水沟流进沉淀坑,经沉淀后满足排放标准的废水排放至指定地点位置,排水沟中沉淀的废渣安排人员定期清理。
(3)固结灌浆施工废水、废浆、废渣的处理
趾板固结灌浆施工过程中,先将产生的废水、废浆排至集水坑,经初次沉淀后,通过排污泵排至坝外集污池,经二次沉淀后,排至监理人指定地,固体废渣如岩芯、岩粉等先装袋弃至渣斗,施工完毕后,吊出坝外运至指定堆渣场,同时为防止固结灌浆对其他工作面的污染,在工作面四设置挡水堰。
每个制浆站分别设一个约1m的废浆沉淀池,并设排水排污沟,废浆经排水排污沟进入沉淀池沉淀后,采用专用汽车把固相物弃至监理人指定的地点,废水经过排污系统排至监理人指定的地点。
其他钻灌作业部位的废渣废水处理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1.1.5.灌浆原材料
1.1.5.1.水泥
(1)用于固结灌浆、帷幕灌浆的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帷幕灌浆所用的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μm的筛筛余量不大于5%。
(3)灌浆用的水泥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不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水泥不应存放过久,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应使用。
水泥使用前应对质量作出鉴定,经监理人审查合格后可用于灌浆。
(4)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对水泥的强度、细度、凝结时间等进行抽样检查。
(5)根据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可采用认为具有更好灌注效果的其它水泥(细水泥),作为替代水泥。
(6)同一部位的灌浆水泥应尽量使用同一品种、同一类型、同一强度等级的水泥。
同一灌浆不使用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水泥。
1.1.5.2.水
灌浆用水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要求,并满足JGJ63-2006的规定,拌浆用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
接缝及接触灌浆拌浆水的温度不得高于20℃。
1.1.5.3.掺合料
经监理人批准,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掺合料。
各种掺合料质量应符合DL/T5148—2001第5.1.6条规定,其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经监理人批准后使用。
1.1.5.4.外加剂
各种外加剂(速凝剂、减水剂或其它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DL/T5148-2001第5.1.7条规定,其最优掺加量应通过室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试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并经监理人批准后可使用。
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1.1.6.钻与灌浆设备
1.1.6.1.钻设备
根据钻深、径和是否钻取岩芯等不同要求的需要,选取不同型号的钻机设备:
坝基固结灌浆采用YQ-100B型潜钻配冲击锤冲击造;帷幕灌浆及灌浆质量检查采用XY-2PC型回转式地质钻机造;对有取芯要求的勘探、观测、混凝土取芯及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其他各类取芯采用XY-2PC型回转式地质钻机造。
1.1.6.2.制浆及灌浆设备
制浆采用ZJ400型高速搅拌机拌制水泥浆液,BST250/35型灌浆泵输送水泥浆液,使用BST250/35型灌浆泵和自动记录仪灌浆。
1.1.7.灌浆试验
1.1.7.1.试验大纲的编制
灌浆试验前,根据设计下达的灌浆试验任务书编制详细的灌浆试验大纲,提交监理人批准后实施。
1.1.7.2.试验目的
(1)验证设计灌浆参数的合理性;
(2)提出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
(3)提出相关灌浆技术参数,初步确定灌浆材料参数。
1.1.7.3.浆液试验
按监理人指示选择材料品种,对不同水灰比、不同掺合料和不同外加剂的浆液进行下列各项必要的试验:
比重、粘度、浆液配制程序及搅拌时间、稳定性、流动性,凝结时间、析水率、沉淀速度、结容重、强度、弹性模量和透水性以及监理人指定的其它试验容。
(1)比重:
在灌浆试验过程中,通过测定浆液比重绘制比重与水灰比的关系曲线,以检验浆液的水灰比。
(2)粘度:
浆液的粘度一般采用漏斗粘度计测定,确定浆液的水灰比与相应的流动性间的关系。
(3)浆液搅拌时间:
它与浆液的凝结时间和结强度有关。
因此可选定不同的水灰比,由高速搅拌机搅拌不同的时间,测定浆液的凝结时间和结强度,寻找最佳的搅拌时间。
(4)凝结时间:
浆液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用GBl75—1999规定的检验法进行测定。
(5)析水率和沉淀速度:
用标准的测量量杯,对不同水灰比的浆液进行试验,
测定所析出水的体积(V1)与浆液体积(V)按照a=(V1/V)×100%和结率=1-a计算出不同的析水率和结率,并作出水泥浆的全析水时间与析水值关系图,从而掌握不同品种水泥,不同水灰比浆液的稳定性。
(6)结强度和弹性模量:
参照混凝土强度试验法进行试验。
按照配合比制成的浆液,盛于试模中进行养护,析水完成后,进行各龄期(3、7、28d等)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
(7)结的隙率和结的容重:
根据不同水灰比制成的结进行测定,绘出水泥浆结隙率与水灰比关系图,水泥浆结容重与浆液水灰比关系图。
(8)掺合料和外加剂试验:
在进行浆液性能试验的同时,对拟掺用的掺合料和外加剂配合的水泥浆进行一些相关试验,确定掺量和适宜性,并将成果报送监理人。
(9)监理人指示的其它试验容。
1.1.7.4.现场灌浆试验
在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探求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参数,验证其可行性、经济性及合理性时,按照监理工程师规定的要求进行现场灌浆试验,并提交灌浆试验报告及试验成果资料。
(1)应选择在地质条件与实际灌区相似的地段作为灌浆试验区。
(2)根据灌浆工程施工图纸的要求或按监理工程师指示选定试验布置式、深、灌浆分段、灌浆压力等试验参数。
(3)在灌浆试区,按批准的灌浆试验大纲拟定的施工程序和法进行灌浆试验检查灌浆的效果,整理分析各序和检查的单位吸水率、单位耗灰量等的试验资料,并将灌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1.1.8.物探测试和抬动变形观测
1.1.8.1.物探施工
(1)钻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径、深采用XY-2型地质钻机造配金刚钻头钻取芯。
(2)钻冲洗及压水试验
物探测试在测试前要求进行钻冲洗和裂隙冲洗。
自上而下分段钻进、分段压水。
(3)物探测试
物探测试工作应在灌浆前和灌浆结束14天后应分别进行,采用弹性波速测试法测定岩体波速,包括灌浆前和灌浆后单声波测试、间声波剖面测试和静弹性模测试,以此来判定岩体的质量情况、通过对灌前、灌后的声波测试成果资料对比分析来评价经过灌浆处理对岩基础的改善程度和灌浆效果。
(4)封
物探灌前测试工作完成后,用细砂将钻充填密实,以不使水泥浆液串入,便于灌后扫。
灌后物探测试结束后应对其进行封,封法同固结灌浆。
1.1.8.2.抬动变形观测施工
抬动观测装置安装示意图
(1)钻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布位置、径、深使用YQ-1OOB潜钻机钻。
(2)观测装置安装
深达到规定深度并检查验收后即可进行装置安装,装置安装时应有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
抬动观测装置按图2.5.16安装。
在下入Φ
″管至底作为观测装置管至底,其长度根据深而定,并向底注入0.5:
1水泥浆液,将管与岩镶铸在一起,水泥浆液在在底高度200cm,然后往下入Φ1
外管,底部距离底100cm,外管至口外高出口,外管与壁之间的间隙用粉细砂充填至距口。
(3)抬动观测
各灌浆(段)在裂隙冲洗、压水试验、灌浆过程中均应连续进行抬动观测,观测抬动值反应在灌浆资料成果表。
采用千分表进行抬动观测,抬动变形值最大不超过设计允值200μm。
在裂隙冲洗、压水试验、灌浆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观测、记录,每10min观测记录一次,变形值上升速度较快时加密观测次数,当抬动值接近最大允值时,观测人员应及时告知压力操作人员降压,防止产生过大的抬动变形。
抬动变形观测使用的千分表须经认可的计量部门定期率定,率定报告与仪表相互标记,配套使用。
抬动变形观测装置在观测时应格防止碰撞、振动、调整,保证连续观测,确保测试精度。
1.1.9.大坝基础固结灌浆
(1)钻
1)钻位、向及斜格按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开位偏差不大于10cm。
2)钻次序、段长与灌浆次序、段长一致。
固结灌浆施工顺序为:
抬动观测→物探测试→I序→II序→检查。
各类钻的径均按设计要求或施工图纸规定执行,固结灌浆径为Φ65mm。
3)根据实际灌浆工作面和各部位灌浆深度等实际情况,坝基固结采用YQ-100B型钻机配潜锤进行冲击造。
(2)取芯及芯样试验
检查以及监理人指示的其它钻,钻取岩芯,采用XY-2PC型地质钻机配金刚钻头进行钻取岩芯且须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
芯样的最大长度限制在3m以,一旦发现芯样卡钻或被磨损,应立即取出。
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对于大于1m的钻进循环,若芯样获得率小于80%,则下一次应减少循环深度50%,以后依次减少50%,直至50cm为止。
如果芯样的回收率很低,更换钻机具或改进钻进法。
在钻过程中,对钻回水、钻压力、芯样长度及其它能充分反映岩或混凝土特性的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提交监理人。
根据监理人指示,对钻取的岩芯和混凝土芯进行试验,并将试验记录和成果提交监理人。
对每盒或每箱岩芯拍两彩色照片,监理人指示应予保存的岩芯,按要求存放制定的岩芯库,防止散失和混装。
(3)钻冲洗
1)固结灌浆在灌浆前进行钻冲洗,根据监理人指示采用自底向外大水量敞开冲洗及压力风冲洗或风水联合冲洗,钻冲洗法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2)裂隙冲洗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灌浆法或监理人指示采用压力水冲洗、压力风冲洗、风水轮换冲洗的法进行。
冲至回水澄清后10min结束,且总的冲洗时间要求,单不少于30min,串通不少于2h。
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20cm。
采用纯压式灌浆式时,只宜在裂隙发育部位或其他认为有必要的地段进行。
3)裂隙冲洗压力:
裂隙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冲洗风压采用50%灌浆压力,压力超过0.5MPa,采用0.5MPa。
4)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或邻近灌浆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
5)灌浆(段)裂隙冲洗后,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4)压水试验
1)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进行,段按监理人指示进行简易压水。
2)简易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压水时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5)灌浆程序
固结灌浆按分排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灌浆一般按I、11次序依次施工。
如灌浆部位存在临空面,则先进行边灌浆封闭。
固结灌浆采用有盖重混凝土式施工时,钻和灌浆在相应部位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进行。
(6)灌浆法
固结灌浆采用口卡塞,全一段,循环式灌浆法;特殊部位,按监理人的指示采用适宜的灌浆法。
原则上采用单灌注,当发生串且设备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并联灌注,且数不得多于3个,并控制灌浆压力,同时报监理人批准执行。
(7)阻塞和射浆管位置
固结灌浆采用循环式施工,灌浆塞阻塞在基岩面以上混凝土,以便对混凝土与基岩接合面进行灌浆处理,射浆管距(段)底距离不大于0.5m。
(8)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应按施工图或监理人指示确定,最终灌浆压力应结合现场生产性固结灌浆试验确定,以混凝土或岩面不抬动为原则。
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段采用分级升压式逐级升压至设计压力。
具体要求按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进行。
串通(组)灌浆或多并联灌浆时,分别控制灌浆压力。
灌浆禁超压,防止产生抬动变形,若发现抬动变形达到设计规定值,即停止施工,及时报告监理人,并按监理人指令进行处理。
循环式灌浆压力以安装在回浆管路上的灌浆压力表的中值控制,纯压式灌浆压力以进浆管路的压力表中值控制,资料分析整理时须换算成全压力。
串通(组)或多并联灌浆时,应分别控制灌浆压力,同时应加强抬动监测,防止混凝土发生抬动破坏。
(9)灌浆水灰比及浆液变换
1)按经试验确定的水灰比或经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遵照由稀到浓逐级变换的原则。
2)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而注入率持续减小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改变水灰比。
3)当某一比级的浆液注入量已达到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到30min,而灌浆压力或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向监理人汇报,在监理人批准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灌浆结束标准
1)固结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30min,灌浆即可结束。
2)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应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11)封
1)固结灌浆封采用“机械压浆封法”或“全压力灌浆封法”。
浆液凝固后及时清除浮浆和污水,用水泥砂浆将口脱空段回填密实。
2)单元工程灌浆结束后,抬动观测、物探测试等的封法及要求同固结灌浆。
(12)灌浆记录
钻、压水和灌浆过程中,均由机组记录员对工作本班钻进情况,尤其是异常情况、钻冲洗、压水和灌浆全过程进行记录,压水和灌浆过程中采用三参数(压力、流量及水灰比)自动记录仪进行监控,采用双流量计大循环连接,其连接式见附图《灌浆工艺流程图》。
同时进行人工记录,并与记录仪记录的数据对比,发现有较明显的偏差时,立即查明原因。
人工记录确保及时、准确、全面,禁事后回忆记录和超前记录。
(13)特殊情况处理
1)冒浆处理
灌浆过程中如地表或找平混凝土裂缝发生冒(漏)浆现象时,根据冒(漏)浆量的大小,采用下述法处理:
①如冒浆量较小,一股不作专门赴理,按正常灌浆式灌注至结束标准;
②如冒浆量较大,先采取嵌缝、地表封堵法处理后,再采用降压、加浓浆液、限流、限量、间歇灌注等法处理。
2)断层带处理
钻穿过断裂构造发育带,发生塌、掉块或集中渗漏时,立即停钻,查明原因,一般情况下,采取缩短段长进行灌浆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段的钻灌作业。
3)间串浆处理
钻灌过程中如发现灌浆串通时,查明串通量和串通数、围,并按下述法处理:
①如串通具备灌浆条件时
a、串通漏水量相近,在满足设计压力和正常供浆的前提下,将串通并联灌注,并分别控制灌浆压力,防止抬动,同时并联数不超过3个。
b、串通的串通量相差悬殊时,单机同时灌注,并分别控制灌浆压力,各自变浆,使各串通不发生互串现象。
c、串通灌浆时,先预留足够的排稀浆,一般采取一灌一排式,间歇(间隔时间按15min左右控制)排放稀浆,待排浆排出的浆液浓度与灌浆浆液浓度一致时,将排浆并入串通组进行灌浆。
②如串通不具备灌浆条件时
a、串通正在钻进应立即停钻。
b、串浆量较小时,在灌浆同时,在被串注入清水,使水泥浆液不致充填。
c、串浆量较大时,将阻塞器阻塞于被串串浆部位上1~2m处,对灌浆继续进行灌浆,灌浆结束后立即将串通的阻塞器取出,并扫、待凝后进行灌浆。
③串通灌浆结束后,需待凝后,可进行下一段的钻灌作业。
4)口涌水处理
对口有涌水的段,灌前测计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按下述措施综合处理:
①缩短灌浆段长,对涌水段单独进行灌浆处理;
②相应提高灌浆压力,一般按设计灌浆压力+涌水压力控制;
③灌浆结束后进行屏浆处理,屏浆时间不少于1h;
④闭浆;
⑤闭浆结束后待凝48h;
⑥必要时可在浆液中掺加适量的速凝剂。
5)灌浆中断处理
灌浆工作须保持连续进行,因故中断尽快恢复灌浆,恢复灌浆时使用开灌水灰比的浆液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改用中断前水灰比的浆液灌注,如恢复灌浆后,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停止吸浆,报告监理人组织研究处理措施,并按监理人指示的措施进行处理。
6)大耗浆段处理
①遇注入率大、灌浆难以正常结束的段时,暂停灌浆作业,对灌浆影响围的地下洞井、陡直边坡、结构分缝等进行彻底检查,如有串通,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后再恢复灌浆,并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法进行灌注,必要时掺加适量速凝剂灌注,该段经处理未能达到设计标准的,待凝后,重新扫、补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②经采用上述法处理仍无明显效果的,可采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灌注,但实施前应报告监理人,经监理人批准后可实施;对注入量单耗大于5000kg/m灌浆难以结束的段,立即报告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并按监理人的指示处理。
③钻中遇有溶洞洞穴、塌或掉块,难以钻进时等情况时,作好记录并及时报告监理人,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
(14)质量检查和验收
1)灌浆处理完成后后,为检查经过灌浆处理后的坝基岩体的改善程度、均匀性及物理力学指标,评价灌浆处理效果。
主要采用测试岩体波速、弹性模量等物探检测法,并结合分析灌浆和检查的钻取芯以及压水试验和灌浆试验成果为辅的法进行综合评定。
所有固结灌浆的灌浆检查进行取芯,并绘制钻柱状图。
2)采用单点压水试验法进行检查,其检查的数量不少于灌浆总数的5%;检查结束后进行灌浆和封。
3)采用压水试验、岩体波速、静弹性模量法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分别在灌浆结束后3~7天、14天、28天进行。
检查和试验成果提交监理人,以便拟定检查的位。
4)固结灌浆质量的压水试验检查,其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
若达不到上述合格标准的,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5)固结灌浆完工后,将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查检测资料和施工报告报监理人,申请验收,对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按监理人指示处理直至验收合格。
1.1.10.帷幕灌浆施工
1.1.10.1.施工程序
(1)在布置有固结灌浆的围,先施工固结灌浆,再施工帷幕灌浆。
(2)需做帷幕灌浆试验时,先施工试验,后施工帷幕。
(3)先施工先导,后施工帷幕。
(4)帷幕灌浆按逐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
1)同排帷幕分三个次序施工,先施工I序,然后施工II序,最后施工III序。
2)同排帷幕线上的两个相邻的先序施工至基岩以下15m后,才可施工后序。
3)各帷幕施工流程:
定位→固定钻机→开钻进→灌第一段→第二段以下分段钻灌至终→封→迁移钻机。
4)施工总程序:
施工准备→生产性试验→帷幕灌浆→检查→竣工。
1.1.10.2.先导的施工
为核对或补充灌浆地区地质资料,按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I序帷幕灌浆作为先导最先施工。
为确定帷幕灌浆底线,按设计要求在随洞每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