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讲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8519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财政学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财政学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财政学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财政学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讲稿.docx

《财政学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讲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讲稿.docx

财政学讲稿

财政学讲稿

课前导语

1、学习《财政学》的意义

1.1什么是财政学

财:

财富,

政:

政府

学:

学问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获取和分配财富的学问。

1.2生活中处处有财政学

大学的学费;衣、食、住、行。

1.3财政问题与人人有关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

——(宋)苏辙

“我想讲一个公共财政的问题,这是很少涉及的问题。

我们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

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

如果你读它,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

——中国现任总理温家宝

财政学的特殊视角

货币经济学的视角:

从货币与产品、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区域经济学的视角:

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如果把国家视为区域,区域经济学就表现为国际经济学。

产业部门经济学的视角:

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财政学的视角:

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在财政学的视角中,整个国民经济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个部分组成,两者的相对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社会公与私的分工结构。

各种不同观点的财政学家和政府理财人以不同的方式在设计这一结构。

1.3学习《财政学》的意义

通过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一个能够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即使不是伟人,也一定不是凡人。

“财政学无疑是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高深的讨论。

没有比财政学更好的学校教育了。

——捷克前总理瓦克拉维•克劳斯

3.教材与参考文献

3.1教材

陈共,《财政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参考书目

(1)[美]哈维·罗森,《财政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蒋洪,《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邓子基,《财政学》第三版(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3主要参考报刊和主要参考网站

《经济日报》《经济学消息报》、《财政研究》、国研信息网、中国国债信息网、国债投资网

4、考试与平时成绩

4.1考试特点:

覆盖广,题量大,内容不偏,重点突出

4.2平时成绩记分标准

平时存在旷课、靠考前临时突击,导致考试不及格的概率较大;

好成绩要求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4.3期末考试:

70%;

考勤和作业:

10%;

研究报告及课堂汇报:

20%;

研究报告根据课程所涉及内容,在所列范围内,选择一个领域,自定题目,但需与授课教师讨论,并得到认可方可开题研究。

3月16日之前必须提交研究报告提纲和分组名单。

报告篇幅:

3000字左右

报告格式:

参照经济学季刊论文规范格式。

报告递交时间3月16号。

选题范围

医疗卫生与健康

教育与创新

就业

养老

住房

不平等问题(包括收入不平等和用其他标准衡量的不平等)

农村发展

市场监管(金融、食品药品、大众传媒等)

减少贫困

应对经济危机

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题目举例:

1、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市场经济吗?

2、住房的经济属性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

3、政府在履行职责时,应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为什么?

4、国有企业注定低效率吗?

为什么?

5、什么是经济主体?

社会有三大经济主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的?

认识三大经济主体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何意义?

6、国家、政府、祖国是一个概念吗?

他们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7、从财政学的角度谈谈你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回答与思考

“李约瑟难题”(NeedhamPuzzle):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

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

……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摘自:

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中国科学技术史》

“钱学森之问”

“中国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第一章导论

一、财政学的对象和学习目的

(一)财政学研究的对象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是政府。

现代经济生活中,社会有三大经济主体。

即:

政府、企业、家庭。

这三大经济主体相互独立,相互依存。

所以财政学研究政府,不能单独地、割裂地、就政府论政府,而是在经济主体的相互关系中来研究政府。

财政学与政治学:

交叉关系

财政学与管理学:

交叉关系

财政学与政策学:

交叉关系

财政学与法学:

交叉关系

财政学与哲学:

方法论上的应用与指导关系

二、研究和学习方法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私”的分工。

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一)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的内容

实证分析的目的是确认事实本质,弄清因果关系。

它要回答

“是什么”、(事实本来面目是什么)

“会怎样”、(事实会怎样演变)以及

“为什么”(事实为什么会这样演变)的问题。

要回答“事实是什么”就要弄清事实,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怎样做。

实证分析法可以分成两种:

(1)理论实证分析:

用高度抽象的方法,从一些基本假定前提通过逻辑推理导出分析结论。

(2)经验实证分析:

以观察到的事实来论证因果关系。

(二) 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的目的是分清是非,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

其意义在于对政府的行为做出评价(价值判断)。

财政学中的规范理论主要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

经济学原理回顾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研究如何做最佳选择的学问

什么是稀缺性

——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人们无限欲望

什么是机会成本?

——放弃了的价值最高的机会

三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学三大基本问题给出了不同回答。

市场经济的回答是:

生产什么由个人通过市场行情来选择决定;

如何生产由厂商按效率原则自主选择决策;

在为谁生产的问题上,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是为愿意出高价格的人生产。

财政的含义

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的经济学科

本课程主要集中讨论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也就是说,政府影响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的方式

又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

什么是政府?

政府机构和私人机构的重要差异

——政府被赋予特定的强制权力。

而所有的私人交换都是平等自愿的。

“政府是人类不能完美自治的不得已产物,是一个怪胎,体现的是人类道德上的污点”。

——托马斯·潘恩(1737~1809)英裔美国思想家

为什么说财政学从属于经济学?

财政学研究的同样是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政府生产什么

——政府是生产私人物品,还是生产公共物品?

——在公共物品生产中,政府是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还是提供更有利于健康的环境?

如何生产

——公共产品是由私人部门生产还是公共部门生产?

——政府生产怎样的公共政策?

(政府的政策会影响企业“如何生产”的选择,例如对高污染技术征税)

为谁生产

——公共产品为谁提供?

(例如,有限的公共基础教育资源如何分配?

用什么机制分配?

如何作出决策?

——公共部门的决策过程通常是集体决策;

——集体决策比其他经济学研究的个人决策要复杂得多,因为不同的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有不同的偏好。

——公共财政学的目标之一就是研究民主社会的集体决策(即社会选择)是如何做出的。

政府在回答经济学问题时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取决于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

“政府有机论”整个社会是一个自然的有机体,每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细胞,而政府则是大脑。

个人的利益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联系。

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政府(国家)机械论”个人是社会活动的真正主体,他有自身的愿望、要求和利益,并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去实现这一切。

政府(国家)是个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由人创立的。

是众多个人行为所操纵的机械装置。

处于舞台中心的是个人,而不是群体。

没有了个人,也就没有了政府(国家),因此,个人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个人是社会的基础。

机械论与有机论三点区别

经济思想简史

古典财政学阶段(19世纪之前)

1、财政学产生的标志: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

2、古典财政学的特征

(1)基本特征:

“自由放任”

(2)具体特征:

第一,主张财政收支规模要小,主张“廉价政府”。

第二,财政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入为出”

  第三,反对举债。

第四,在税收原则问题上,强调税收的横向公平原则和税收的行政效率原则。

    

社会主义财政学阶段(20世纪)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列宁根据自己的实践,发展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苏联在其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系,并在东欧和中国得到推广。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进行变革,引入市场机制。

东欧和苏联走的是激进的私有化道路。

中国则走了一条渐进的改革之路。

-21世纪?

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

1、现代财政学产生的标志: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

2、现代财政学的特征:

(1)基本特征:

“政府干预”。

(2)具体特征

第一,主张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以增加有效需求。

第二,财政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出为入”收入不足通过发债解决。

第三,主张政府可以大量举债。

第四,在税收原则问题上,强调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

1、进入当代财政学阶段的标志:

“滞胀”出现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兴起。

2、当代财政学的特征

(1)基本特征:

有回归趋势,但非简单回归。

   

(2)具体特征

第一,主张财政支出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客观存在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

   第二,在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出为入”和“量入为出”相结合。

     

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通货膨胀暴涨、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

1989年,曾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执笔写了《华盛顿共识》,系统地提出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各项主张

包括实行紧缩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

由于这些思想秉承了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一脉相承。

后来人们将这些观点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

第二章政府和市场

第一节政府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

一、政府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

(一)、市场与政府各自的特点

1、市场配置资源的特点

以企业、家庭个人为主体,尊重合理的个人利益并以个人收益最大化作为私人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出发点。

私人部门通过是简单而有效的价格机制在市场上配置资源。

即在市场上自己决定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如何在消费者之间分配等问题。

生产什么——消费者决定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决定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决定为谁生产

谁来决策——文化、政府、市场及它们的混合等方式

私人经济活动的有关因素:

部门——私人厂商

权益——为私人所有

产品——为私人物品

价值——追求为私人(自己)利益最大化

责任——(资金来源于自有,“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私人部门要自己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承担后果;既受到自己成功决策的激励,又要为自己的失误决策买单。

市场经济的实质

地位平等(平等)

交换经济(自愿)

竞争经济(多元主体)

法治经济(明晰产权)

诚信经济(自负其责)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价格是资源稀缺程度的信号

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状态

生产者和消费者经济上的独立性是市场制度的根本

社会契约和法律制度是市场运行的基本框架

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自己

2、政府配置资源的特点

以政府或者公共部门为行为主体,以公共福利最大化作为政府或者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出发点。

政府或者公共部门部门通过公共选择来运用公共权力,利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物品,追求公共利益。

由政府或者公共部门决定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如何在消费者之间分配等问题。

生产什么——公共品

如何生产——非市场机制

为谁生产——非市场分配

谁来决策——公共选择

政府经济活动的有关因素:

部门——公共部门

权益——为公众所有

产品——为公共物品

价值——追求社会(他人)福利最大化

责任——(资金来源于非自有,“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公共部门很难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承担全部后果;社会公众为政府的失误决策买单。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是为他人。

政府经济的特点

唯一、合法、长期、无潜在竞争对手的完全垄断;具有暴力手段的公共权力

政府组织目标与官员个人目标冲突

(作为理论目标的公共利益、公共福利最大化并不是自生的,而是外部力量约束的结果,一旦外部约束疲软,政府很可能追逐的政治家个人、官员个人、政府及职能机构的自利)

目标多元

无市场、产权的直接约束

政治家、高级官员任期有限

(有限博弈、短期行为、政绩工程、追求资源密集型项目-政绩信号显示等)

由于有“国家机密”的理由,使得信息不对称性更强、更复杂

(主观与客观、事前与事后)

完全的程序化、等级化、审批化

无成本最小化的激励、预算软约束

委托代理链长且复杂、内部人控制、无明确的人格化的最终委托人、监督激励困难绩效难以考核:

考核的标准是公平还是效率?

3、市场与政府的差别

1)公共部门与企业、家庭的行为目的和方式不同:

私人部门以自己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

公共部门以他人、以社会整体收益最大化,即以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虽然它的经济活动也不能忽视收益和成本)。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职能方面不同:

私人部门的行为主要对投资者负责;

政府部门一般是对全体公民负责。

3)政府的行为往往具有强制性;

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行为接受者来说总是非自愿选择的

官僚机构提供公共产品和由私人企业提供商品和劳务之间有三大差别:

第一,政府官僚机构中,并不存在竞争。

这种竞争当然是指提供同种公共产品的竞争。

缺少竞争意味着缺少刺激,从而降低公共部门服务的效率。

第二,公共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追求利润作为自己的目标。

由于追求利润必然要降低成本,公共机构不以赢利为目标,就难以降低成本。

当某个公共机构压缩了支出后,余留资金不是转入下一年的基金,就是上缴国库,这必然使官僚们节省开支缺乏动力。

第三,公共服务通常不是以与价值相符的价格形式出售的。

社会成员对公共机构的评价不能像市场价格那样敏感。

——詹姆斯·布坎南

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冥冥之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人们追逐私利的过程中创造财富并合理分配。

市场机制是如此精妙绝伦,无与伦比,任何对它的干预都是不可取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亚当·斯密阐述了经济学中最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个人出于私利的行为可以产生社会利益这一过程。

斯密认为,利己之心是人的本性,人类世界的一切经济活动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都是由此而来。

然而人人都有的利己动机却能够造成利他的善果,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带来了利他的社会利益。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会依据利己原则进行理性选择。

这些选择会自然而然形成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使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决策(交换效率),使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生产效率)。

市场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

(产品组合效率)

依靠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会使每种商品的供给自然地与其有效需求相适应,形成自发的市场秩序。

看不见的手能够使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

“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

他……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

……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4卷,第456页)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

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多了。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13页

我们不能指望肉商、酿酒师或者面包师会恩赐给我们晚餐,我们只能希望他们出于私利的考虑而给予我们晚餐。

在每个参与者追求他或她的私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会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利益,就好象有一只吉祥慈善的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经济过程。

 一般说来,单个的个人实际上既没有增进公共利益的打算,也不知道他的行为增进了多少公共利益。

但是,由于他……以产品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来管理他的产业,他增加了自身的收入;个人在这一过程以及其他许多过程中,都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并最终增进了社会的利益,虽然这最终的结果并非出自其个人的意愿。

亚当·斯密观点的概括

人人从理智、守法、诚信的利己之心出发来创造财富、满足正当合理个人利益的结果,必然是整个社会财富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人类的实践佐证了经济学家眼里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功能

在人类历史上,从旧石器时代到15000年前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使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这是按照1990年国际购买力核定的一个财富度量单位)。

然后,又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世界人均GDP翻了一番,达180国际元。

从1750年开始,到2000年,即在0.01%的时间内,世界的人均GDP增加了37倍,达到6600国际元。

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美国伯克利大学经济学家德隆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市场

三、政府能够弥补市场不足

政府机构可以依据与市场不同的特点和出发点来履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的职能来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

这些弥补市场失灵职能和手段包括:

提供公共物品、

管制自然垄断、

消除外部效应、

减少信息不对称等。

第二节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1.政府失灵的含义

政府失灵或“财政失效”,指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市场缺陷和混乱加重,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收入公平分配难以实现。

“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运行的效率或(导致)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

——保罗·萨缪尔森

2.政府失灵的表现

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干预无效,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干预过度,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方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

3.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

(1)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并非必然

政府干预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它应该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化身对市场运行进行公正无私的调控,政府官员作为“经济人”谋求内部私利的现象,必然极大地影响政府干预下的资源配置的优化。

(2)政府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较低

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直接干预的领域是公共产品,政府不能通过明确价格的交换从供给对象那里直接收取费用,很难计算其成本,因此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驱动。

政府干预还具有垄断性。

没有竞争的垄断极易使政府丧失对效率的追求。

(3)政府干预易引发政府规模的膨胀

(4)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5)政府失灵还常源于政府决策的失误

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可靠的信息为依据。

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

正确的决策还需要决策者具备很高的素质。

判断准确,政策工具选择和搭配适当,于预力度既没有不足也没有过度。

而现实中的政府官员很多并不具备上述决策素质和能力,这必然影响政府于预的效率和效果。

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

花自己的钱,办人家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

花人家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

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谁能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米尔顿·弗里德曼

“有缺陷的政府”与“有缺陷的市场”相比其危害性可能更大

斯蒂格里兹论证过“市场失灵”,基于“信息不对称性”;弗里德曼论证过“政府失灵”,基于“官僚化”的政府行为。

与市场的失灵相比,政府的失灵是更需要警惕和后果更严重的失灵。

不受约束的暴力如果强制推行失灵的政策,危害性巨大。

个别市场的失灵,即便存在极端的“信息不对称性”,毕竟难以扩展到一切市场。

政府的失灵,足以扩展为政府的“普遍失灵”。

政治权力对经济资源的垄断,天然地具有一种“收益递增”效应。

如哈佛学者施莱佛曾经指出过的那样:

腐败所带来的好处,提供着政府官员为更大的腐败设置管理权力的激励,从而腐败意味着更大的腐败,“寻租”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设租”与“寻租”

市场是趋向于均衡、政府趋向于滥用权力。

如果政府的权力行使破坏了市场自身趋向均衡的过程,就是政府失灵。

市场是自组织过程,政府是他组织过程。

政府,不管是州政府还是联邦政府,它们的职能是什么?

是服务吗?

不是的。

它们的唯一职能,就是维护并且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存在。

政府是代理民众管理社会的专门机构,一旦产生就意味着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随之而来的——自身利益。

即使是民选的政府,由于它和民众处于上下不同的位置,命中注定它必然是民主的天敌。

政府永远是可用而不可信的,必须给它提供笼头和鞭子。

——美国前总统里根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乔治•W•布什

第三节政府和市场的活动边界

政府经济职能的领域以市场失灵为界:

庇古模型

庇古(A.C.Pigou,1877-1959)运用功利主义的方法,假定:

每个人都从公共产品的消费中受益(获得效用);公共产品的提供支付成本即交纳税收;纳税会给纳税人(即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