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体布置.docx
《施工总体布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总体布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总体布置
第十一章施工总体布置
第一节概述
施工总体布置是施工场区在施工期间的空间规划。
它是根据场区的地形地貌、枢纽布置和各项临时设施布置的要求,研究施工场地的分期、分区布置方案,对施工期间所需的交通运输设施、施工附属企业、仓库房屋、动力、给排水管线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为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造价创造环境条件。
施工总体布置图大凡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切地上和地下已有的建筑物和房屋;一切地上和地下拟建的建筑物和房屋;一切为施工服务的临时性建筑物和施工设施,主要有:
①施工导流建筑物,如围堰、隧洞等;
②交通运输系统,如公路、铁路、车站、码头、车库、桥涵等;
③料场及其加工系统,如土料场、石料场、砂砾料场、骨料加工厂等;
④各种仓库、料堆和弃料场等;
⑤混凝土制备系统和浇筑系统,如混凝土工厂、骨料仓库、水泥仓库等;⑥机械修配系统;
⑦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备安装基地;
⑧风、水、电供应系统;
⑨其他施工工厂,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预制构件厂等;
⑩办公及生活用房,如办公室、试验室、宿舍、医院、学校等,安全防火设施及其他,如消防站、警卫室、安全警戒线等。
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永久性建筑物将随施工进程,按一定顺序修建;临时性建筑物和临时设施也随着施工的需要而逐渐建造,用毕以后,拆除转移或废弃;同时,随着施工的进展,水文、地形等自然条件也将有所变迁。
因此,研究施工总体布置,解决施工地区空间组织问题,必须同施工进度的时间安排协调起来。
对于工期较长的大型水运工程,常需根据例外时期的现场特点,分期作出布置,既满足例外时期的需要,又做好前后阶段的衔接。
施工总体布置的成果,除了集中反映在施工总体布置图上以外,还应提出各类临时建筑物、施工设施的分区布置一览表,它们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建筑安装工程量;对施工征地作出估计,提出征地面积和征地使用计划,研究还地造田和征地再利用的措施;计算场地平展土石方工程量,对挖填方量进行综合平均,提出有用挖方的利用规划;对巨大施工设施的场址选择和大宗物料的运输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出施工运输的优选方案。
第二节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施工总体布置的成果,需标示在一定比例尺的施工场区地形图上,构成施工总平面图,它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
利用施工总平面图可以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与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指导现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文明施工。
一、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1.在满足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将占地范围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占或少占农田,不挤占道路。
2.合理布置各种仓库、机械、加工厂位置,减少场内运输距离,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减少运输费用,并保证运输便当、流通。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管线,凡拟建永久性工程能提前完工并为施工服务的,应尽量提前完工,并在施工中代替临时设施。
5.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应有利于生产和生活。
二、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依据
1.各种设计资料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包括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海象等资料;当地协作条件、建材、水电供应情况;对外交通运输设施;建设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的和拟建的各种建筑物和设施位置。
2.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以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轮廓尺寸。
3.建设项目概况、施工部署和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
三、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方法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为:
引入场外交通道路→布置仓库→布置加工厂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内部运输道路→布置临时房屋→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其它动力设施→绘制正式施工总平面图。
1.场外交通的引入
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从考虑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入手。
当场外运输主要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时,要考虑铁路的转弯半径和坡度的限制,确定起点和进场位置。
对拟建永久性铁路的大型工业企业工地,大凡可提前修建永久性铁路专用线。
铁路专用线宜由工地的一侧或两侧引入,合宜横穿工地中部,否则将危机影响工地的内部运输,对施工晦气。
水运工程场外运输通常采用水路运输方式。
场内主要仓库和加工厂应布置在码头附近。
当场外运输采用公路运输方式时,大凡先将仓库、加工厂等生产性临时设施布置在最经济合理的地方,再布置通向场外的公路。
2.仓库的布置
通常考虑设置在运输便当、位置适中、运距较短并且安全防火的地方,并应根据例外材料、设备和运输方式来设置。
当采用铁路运输时,仓库通常沿铁路线布置,并且要留有足够的装卸前线。
如果没有足够的装卸前线,必须在附近设置转运仓库。
布置铁路沿线仓库时,应将仓库设置在靠近工地一侧,以免内部运输跨越铁路。
同时仓库合宜设置在弯道处或坡道上。
当采用水路运输时,大凡应在码头附近设置转运仓库,以缩短船只在码头上的停留时间。
当采用公路运输时,仓库的布置较灵敏。
大凡中心仓库布置在工地中央或靠近使用的地方,也可以布置在靠近外部交通连接处。
砂、石、水泥、石灰、木材等仓库或堆场宜布置在搅拌站、预制场和木材加工厂附近;砖、瓦和预制构件等直接使用的材料应该直接布置在施工对象附近,以免二次搬运。
工业项目建筑工地还应考虑主要设备的仓库(或堆场),大凡沉重设备应尽量放在车间附近,其它设备仓库可布置在外围或其它空地上。
3.加工厂和搅拌站的布置
各种加工厂布置,应以便当使用、安全防火、运输费用最少、不影响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为原则。
大凡应将加工厂集中布置在同一个地区,且多处于工地边缘。
各种加工厂应与相应的仓库或材料堆场布置在同一地区。
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置有集中、分散、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三种方式。
当运输条件较好时,以采用集中布置较好,或现场不设搅拌站而使用商品混凝土;当运输条件较差时,则以分散布置在使用地点或升降架等附近为宜。
大凡当砂、石等材料由铁路或水路运入,而且现场又有足够的混凝土输送设备时,宜采用集中布置。
若利用城市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只要考虑其供应能力和输送设备能否满足,及时做好订货联系即可,工地则可不考虑布置搅拌站。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砂浆搅拌站多采用分散就近布置。
预制件加工厂尽量利用建设地区永久性加工厂。
只有其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时,才考虑现场设置临时预制厂,其位置最佳布置在建设场地中的空闲地带上。
钢筋加工厂可集中或分散布置,视工地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需冷加工、对焊、点焊钢筋骨架和大片钢筋网时,宜采用集中布置加工;对于小型加工、小批量生产和利用简单机具就能成型的钢筋加工,采用就近的钢筋加工棚进行。
木材加工厂设置与否,是集中还是分散设置以及设置规模,应视建设地区内有无可供利用的木材加工厂而定。
如建设地区无可利用的木材加工厂,而锯材、标准模板等加工量又很大时,则集中布置木材联合加工厂为好。
对于非标准件的加工与模板修理工作等,可分散在工地附近设置临时工棚进行加工。
金属结构、锻工、电焊和机修厂等应集中布置在一起。
4.场内运输道路的布置
工地内部运输道路的布置,应根据各加工厂、仓库及各施工对象的位置布置道路,并研究货物周转运行图,以明确各段道路上的运输负担,区别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
规划这些道路时要特别注意满足运输车辆的安全行驶,在任何情况下,不致形成交通断绝或阻塞。
在规划临时道路时,还应考虑充分利用拟建的永久性道路系统,提前修建路基及简单路面,作为施工所需的临时道路。
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和转弯半径,现场内道路干线应采用环形布置,主要道路宜采用双车道,车道宽度不得小于3.5m。
临时道路的路面结构,应根据运输情况、运输工具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5.行政与生活福利临时建筑的布置
行政与生活福利临时建筑可分为:
(1)行政管理和辅助生产用房,包括办公室、警卫室、消防站、汽车库以及修理车间等。
(2)居住用房,包括职工宿舍、招待所等。
(3)生活福利用房,包括俱乐部、学校、托儿所、图书馆、浴室、理发室、开水房、商店、食堂、邮局、医务所等。
对于各种生活与行政管理用房应尽量利用建设单位的生活基地或现场附近的其它永久性建筑,不够部分另行修建临时建筑物。
临时建筑物的设计,应遵循经济、适用、装拆便当的原则,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工期长短确定其建筑与结构形式。
大凡全工地性行政管理用房宜设在全工地入口处,以便对外联系,也可设在工地中部,便于全工地管理。
工人用的福利设施应设置在工人较集中的地方或工人必经之路。
生活基地应设在场外,距工地500m~1000m为宜,并避免设在坑洼滋润、有烟尘和无益康健的地方。
食堂宜设在生活区,也可布置在工地与生活区之间。
6.临时水、电管网和其它动力设施的布置
(1)尽量利用已有的和提前修建的永久线路。
(2)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处,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
临时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在现场中心或靠近主要用电区域。
(3)临时水池、水塔应设在用水中心和地势较高处。
管网大凡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它管道设在同一侧,主要供水、供电管线采用环状,孤立点可设枝状。
(4)管线过路处均要套以铁管,大凡电线用φ51~φ76管,电缆用φ102管,并埋入地下0.7m处。
(5)过冬的临时水管须埋在冰冻线以下或采取保温措施。
(6)排水沟沿道路布置,纵坡不小于0.2%,过路处须设涵管,在山地建设时应有防洪设施。
(7)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距拟建房屋不小于5m,不大于25m,距路边不大于2m。
(8)各种管道布置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有关规定。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绘制
施工总平面图是归入档案的技术文件之一。
因此,要求精心设计,认真绘制。
现将绘制步骤简述如下:
1.确定图幅大小和绘图比例
图幅大小和绘图比例应根据工地大小及布置内容多少来确定。
图幅大凡可选用l~2号图纸,比例大凡采用1:
1000、1:
2000或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2.合理规划和设计图面
施工总平面图,除了要反映现场的布置内容外,还要反映周围环境和面貌(如已有建筑物、场外道路等)。
故绘图时,应合理规划和设计图面,并应留出一定的空余图面绘制指北针、图例及文字说明等。
3.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的有关内容
将现场测量的方格网、现场内外已建的房屋、构筑物、道路和拟建工程等,按正确的内容绘制在图面上。
4.绘制工地需要的临时设施
根据布置要求及面积计算,将道路、仓库、加工厂和水、电管网等临时设施绘制到图面上去。
对繁复的工程必要时可采用模型布置。
5.形成施工总平面图
在进行各项布置后,经分析比较、调整修改,形成施工总平面图,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标上图例、比例、指北针等。
完成后的施工总平面图比例要正确,图例要规范,线条粗细分明,字迹端正,图面整齐美观。
五、施工总体布置的评价
施工总体布置方案的是非,涉及许多因素,可以从例外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其评价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定性因素,一类是定量因素。
属于定性因素的主要有:
①有利于生产,易于管理,便当生活的程度;②在施工流程中互相协调的程度;③对主体工程施工和运行的影响;④满足保安、防火、防洪、环保方面的要求;⑤临建工程和永久性工程结合的情况等。
属于定量因素的指标主要有:
①场地平展土石方工程量和费用;②土石方开挖利用程度;③临建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量和费用;④各种物料的运输工作量和费用;⑤征地面积和费用;⑥还田造地的面积;⑦临建工程的回收率、回收费等。
选择施工总体布置方案时,就一个或几个因素进行评价,虽然比较方便,但简易以偏盖全,造成错觉,只有对以上因素作出综合评价,才能体现总体择优的原则。
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其原理多源于系统分析的多目标规划。
其中,经常用来对定性、定量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有:
层次分析法、效用函数法、含混分析法、专家评分法等。
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
将初拟的各个施工总体布置方案,对列举的每个评价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到一个评价矩阵R:
ér
11r
12
ê
r
21r
21
R=ê
ê--
ê
ër
m1r
m2
用标准的相对值表示。
-
-
-
-r
1nù
r
2nú
ú
={r
ij}
m×n(11-1)-ú
ú
r
mnû
m为比较方案的个数;n为评价因素的个数;r
ij为方案i关于因素j的评价值,都统一如果决策人员认为所列因素同等危机,即诸因素对方案评价的权重相同,则评价矩阵每一行元素之和R
i:
R
i=å
r
j=1
n
ij,i=1,2,…,m(11-2)就代表方案i的综合评价值。
比较各方案综合评价值R
i的大小,就可决定方案是非次序。
如果决策人员认为所列因素的权重不相同,则应确定诸因素在方案评价中的权重向量WW=(W
1,W
2,…,W
n)(11-3)这样可以得到考虑权重以后的综合评价矩阵R
o
ér
11r
12
ê
r
21r
21
R
o=RWT=ê
ê--
ê
ër
m1r
m2-
-
-
-r
1nù
r
2nú
ú
-ú
ú
r
mnûéW
1ùéR
1Où
ê
W
2úê
R
2Oú
êú
=êú
(11-4)ê-úê-ú
êúêú
WmR
mO
ëûëû
由R
o可以直接决定诸方案的是非次序。
综合评价的各种详细做法可参阅有关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