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7344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docx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

本资源推荐人:

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媚眼如丝

本教学设计: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二中学

于丽

一、教学思路与理念

1.鉴于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知识;

2.通过学生体验、探究音乐与合作表现音乐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体现和提高;

3.在本课教学中,学生是聆听和鉴赏音乐的主体,教学过程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语言精炼、层层深入、引导点拨到位。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1)对比欣赏古筝独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

晚》片段。

(2)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熟悉各组成乐器的音色及结构、音响特点。

(3)初步认识和了解雅尼等中外著名电声乐队,重点鉴赏乐曲《夜莺》。

2.教学重点:

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

3.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乐曲的风格特点。

4.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对流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却没有理性认知的状态,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理性的认知,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

三、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电子音乐,激发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情感。

2.知识目标: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古典美;初步认识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了解雅尼和他的音乐

3.能力目标:

加深学生对各乐器音色的印象,提高其辨别能力;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探究启发式教法;自主合作、研究创新的学法。

2.教学准备:

音乐多媒体、电子琴等电声乐器。

五、教学过程

教学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学

目的

内容

呈现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手段

预期

效果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导入新课。

对比欣赏两种《渔舟唱晚》的演奏片段

播放两种《渔舟唱晚》的演奏片段。

提出欣赏问题,导入本

课主题。

赏听《渔舟唱晚》。

思考并回答问题,阐述自己观点

体会两种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

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5

别能力;增强学生对

加深学生对各乐器音色的印象,提高辨乐曲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范奏(唱)、乐器演奏片段、《夜莺》现场演奏录像、分组讨论的问题展示。

(1)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

(2)欣赏各著名电声乐队的演出片段。

(3)重点介绍雅尼,欣赏其音乐作品《夜莺》,设计探究题目。

(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把握乐器音色。

(2)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多媒体;电子琴等电声乐器

(1)准确把握乐器音色。

(2)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合作表现

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夜莺》音乐的主题。

弹奏电子琴并与学生共同演唱演唱《夜莺》的主旋律。

电子琴及

学生和谐动听地歌唱,音高节奏准确

综合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内容

小结

对学生的概括总结给予充分的评价,提出希望。

谈谈自己的收获

总结全面,归纳到位

六、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思路清晰明确,有很好的教学实效性。

(1)教学内容把握准确,分析到位,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探索音响的愿望,从而在感性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理性认知。

(2)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的欣赏水平,并使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初步掌握了电声乐队的基本构成知识,进一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3)教学过程中,教学主线清晰、环环相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音乐艺术情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意识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和进一步的提高。

从体验探究、合作实践到综合小结,都锻炼了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鉴赏分析能力以及在群体当中的协调能力。

2.本课的教学设计要进一步灵活完善,在不同地区、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机动的方案。

如对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电声乐器比较丰富完善的学校,应该让学生多表现,多实践,多体会实际的演奏效果;相反,则应该为学生多准备一些音像资料,让学生多听,多看,多体验,从而理解音乐的形象和内涵,启发其音乐潜能和音乐灵感。

教师简介

于丽,沈阳市第一七二中学音乐教师,1995年沈阳音乐学院本科毕业。

参加工作以来曾经获得区一等优秀课,区先进女职工”,区骨干教师,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钢琴)比赛一等奖,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XX年获沈阳市一等优秀课,市教学设计二等奖。

课堂教学注重情感与知识、能力的结合,关注音乐,以学生为本,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教=学点评

一、本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的制定准确,符合课标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学情,体现了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首先,导课的环节通过学生欣赏图片、对比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在授新课环节,通过学生欣赏大量的音像资料及师生的演奏片段,切身体会到电声乐器的演奏效果,激发了学生热爱电声音乐的情感,并在认识雅尼、欣赏《夜莺》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内涵产生了共鸣,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体现了音乐课程的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最后,经过学生的探究、总结,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合作、概括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音乐欣赏习惯。

二、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改指导思想,真正实现了整体参与和师生互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美丽的图片、清晰的音像、大量的演出现场资料,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走进音乐、体会音乐情感、激发音乐想像、享受音乐美,这一点充分体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审美价值,并经过教师的准确启发和精心点拨,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要素,体会音乐情感,提高了音乐欣赏的知识和技能,展现了新课改形式中对学生情感、知识和技能多方面的培养理念。

三、本课的整体教学效果非常好,但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能再精炼规范一些,会让教学更加完善和成功。

点评人:

王进元(沈阳市教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