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7231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docx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学院

13级生物科学1班

洪诗翔

二〇一五年十月一日

 

摘要

“问题学生”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现象。

“问题学生”是指在学习、性格、思想道德等方面有某些障碍的学生。

不当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不良社会风气,都与“问题”的出现有关。

虽说这类学生的身上也有热情、仗义、率真和热爱劳动等优点,可他们的身上特有的问题也会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带来消极影响。

与其他学生相比,“问题学生”更需要老师,家长的细心呵护、理解尊重。

如果教育工作者忽略对他们的个性化教育,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就无异于对这部分学生的放弃。

这既不利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个性、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健康。

所以,转化“问题学生”的意义十分重大。

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对于“问题学生”进行研究。

本文从“问题学生”的概念入手,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德育环境的相关理论,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三方面对“问题学生”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转化“问题学生”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学校;问题学生;社会;原因;转化;理论;对策措施;道德;教育

 

正文

一.问题学生的概念与研究意义

“问题学生”就是那些经常出现学习、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有严重障碍的学生。

在该论文里指的是青少年“问题学生”。

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必须准确把握“问题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健康成长。

和其他学生相比,“问题学生”至少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首先,逆反心理强,以自己的好恶来确定自己的行为,总想显示与众不同的自我表现,渴望被人关注,以放弃学习,违纪捣蛋、顶撞他人,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作为自己的“英雄壮举”来引起老师和同学、家长们注意。

其次,不求上进,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低下。

再次,自尊和极度自卑并存。

这类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自尊心,但是由于某些行为和心理障碍,时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排斥,在内心深处存有严重的自卑情绪,而表面上又往往表现为傲慢无礼,自以为是,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最后,意志薄弱。

他们虽然也知道对错,有时也进发出进步的火花,但由于受到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束缚,他们在转化过程经常出现反复,重犯的现象。

“问题学生”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不当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不良社会风气,都与“问题”的出现有关。

与其他学生相比,“问题学生”更需要老师,家长的细心呵护、理解尊重。

如果教育工作者忽略对他们的个性化教育,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就无异于对这部分学生的放弃。

这既不利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个性、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健康。

所以,转化“问题学生”的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有利于“问题学生”思想品质、个性、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发展是一个连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行为的发展还存在着所谓的“关键期”,也就是说在某一阶段中,某一特定行为最容易形成。

一岁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关键期”。

在这一“关键期”阶段,他们模仿性强,易走向模仿的反面,价值观混乱、价值观扭曲,易出现观念偏差,形成“问题行为”,在“问题行为”阶段如果教育引导准确,就会向正常行为转化,如果教育时机失去,就会向不良行为转化,从轻到重不断强化就会形成违法犯罪或精神性格异常。

在这一阶段其所形成的行为将会影响到今后的身心发展正常,也可能导致违法犯罪或心理疾病、心理变态。

转化的关键还要看外力施加影响的效果是产生良性效应,还是产生不良效应,是否把握住了“关键期”。

对此,教育工作应掌握未成年人个体行为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抓住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的有利时机,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使问题行为向犯罪行为方面发展,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目的,这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大有可为的事。

因此,对这个时期的青年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和教育引导,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稳定发展。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以上。

教育专家分析说,如今青少年普遍存在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的心理,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又助长了青少年的心理缺陷,甚至促使青少年走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的学生不断上升,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在侵蚀青少年,这些“问题学生”如果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会扰乱学校管理,又增添家庭的负担。

如果他们不能掌握一定的技能,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在社会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不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到最后往往成为犯罪的“后备军”,对社会形成压力。

据报道,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逐年增多,并且有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的趋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

“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己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

而要减少青少年犯罪率,最好的时机应该在他们的学习环境中。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配合,给予青少年良好的指导,树立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因此,转化“问题学生”又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任务和责任。

该课题的研究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一是社会原因,社会的不良诱惑是职业学校学生产生不良行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的快速更新,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快捷、高效、方便的生活,同时也有些不负责任的营业性网吧,接纳未成年学生,向他们传播暴力游戏、黄色电影等,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好多学生上网成瘾,难以戒掉,新闻媒体经常报道许多孩子就是因为上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爱因斯坦说:

科学技术都是好的,对我们不好的一面,只是我们没有正确的去利用,就像刀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它也是杀人的利器。

网络是好的,但是它也可以成为人们犯罪的工具。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方式特别多,信息量特别大,信息内容特别复杂,一些不良的信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是家庭原因,父母是孩子最初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的影响也最直接,最频繁。

很多“问题学生”都是教不得法、娇严失当。

缺乏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知识和手段,过分的宠爱,都是不可取的。

现在好多的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无论什么事都宠着、护着,不分对和错,放任不管;而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顾孩子的感受,动辄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还有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对子女的要求不一致,造成孩子无所适从。

父母的过分保护,让孩子形成生活依赖、性格自私、情感脆弱性格。

家庭的非合理化教育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在外地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督促子女的生活与学习,有些是单亲家庭或“空巢”家庭。

这些学生的生活起居与学习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而他们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父母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影响了孩子,包括言谈举止,思想观念。

所以做父母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尽量形成正面教育。

三是学校的原因,当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受教育评价制度影响,分数这个指挥棒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每个学校、每个家长都把学生的分数看做是救命的稻草。

学校的升学率,决定着学校的等级、领导的政绩;学生的分数,就是评定优秀教师的最好凭证。

教师,学校,都是在盯着学生的分数,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情感。

只要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爱护和社会的认可。

那些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尤其是融入不进好学生圈子中的学生只能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因为老师不可能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不可能给他们更多的赞扬、鼓励与信任。

更多的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

家长越是责备,这些孩子越是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

于是他们为了寻求一中放松自己的方式,抽烟、早恋、上网、打架等问题就出现了。

许多“问题学生”并不是说是智力的问题,往往是教育的问题。

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好的学习环境和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这些学生心里问题产生的真正成因。

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喜欢一些抽象或枯燥乏味的课程,再有学校或教师在教学方面

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必然会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教师都希望学生成绩好,但不是每一个学生的资质都一样,每一个学生兴趣都一样。

大班教学只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很难照顾到一些特殊的、很有特点的学生。

在传统观念中,学生的行为,学习都必须符合既定的标准,否则就有可能被打上“异类”的标签。

也许某些教师心目中的那些另类的学生中就有一部分像韩寒那样的学生,在某一些方面是“弱智”,而在另一方面却是十足的“天才”。

因此,教育界存在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的缺陷,整个的标准还只是面向培育全面,全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对于那些有特定兴趣取向和志趣的特殊人群,学校仍旧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的完善。

3.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关爱和期待是教育者对学生首要的态度,了解和宽容学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学校要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教育方法要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和管理。

营造班级小环境,寓养成教育于班集体活动之中。

家庭、学校理念统一,反复强化养成教育。

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学生的体系,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

优化德育环境,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爱的教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9月北京第1版

2.张琼,马尽举著,道德接受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1版

3.拉瑞纳希著,刘春琼,解光夫译。

《道德领域中的教育》2000年2月第1次印刷。

4.皮亚杰著,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5.卢梭著,爱弥尔论教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一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朱红,新时期家校合作教育当议,教育探索2005(03)

9.刘海峰,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10.夏春秋,家校协同教育撅谈,教育探索,2006(12)

11.越人,蔡建兴,邓节芳,努力构建家校合作的教育机制,江西教育科研,2005(02)

12.易连云,邓达,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教育研究,2007(02)

13.汪波,王爱玲,教师期待效应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02)

14.宋保忠,蔡小明,杨迁玲,家长期望教育价值的思考与探索,唐都学刊,2003(03)

15.李静,“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概念辨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6)

16.汤宇梅,郑玉,教育的终极目的之我见,当代教育论坛,2007(09)

17.钱焕琦,王燕,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现代教育论丛,2004(05)

18.熊昌河,黄馨君,教育目的在实践中的困境探析,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11)

19.吕朝龚,另一种教育一简析马斯洛的内在教育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0.侯耀先,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21.胡红梅,论教育的伦理基础,现代教育论丛,2007(05)

22.刘贤利,试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整合,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2)

23.李惠芬,拥抱迟升的朝阳一浅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科教视野,2007(29)

24.鲁洁,教育的返木为真一德育之根基所在。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科学版,2001(04)

25.李晓凤,佘双好,青少年偏差行为研究一兼论学校社会工作辅导的介入空间

26.朱巧香,论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养成与家庭的伦理责任,人文杂志,2007(01)

27.邱序宝。

对公布学生成绩的思考,安徽教育,2004(04)

28.骆风,王志超,为什么中小学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加反而逐渐下降,(江西教育科研),1999(05)

29.钱民辉教育处在危机中,变革势在必行一兼论“应试教育”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04)

30.李雪平,不同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中国教育学刊,2005(11)

31.戴钢书,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及其价值,(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6)

32.戴钢书,“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届年会”述评,教学与研究,2004(03)

33.雷军,德育环境论,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