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资料.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676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资料.doc

《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资料.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资料.doc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式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可以“看作是资本的一种类型,看作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看作是投资的产物”。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有五个主要观点:

  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

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

  2.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

投资渠道有五种,包括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费用、在职人员培训费用,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费用。

  3.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舒尔茨说,人力投资的增长无疑已经明显地提高了投入经济奋飞过程中的工作质量,这些质量上的改进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源泉。

有能力的人民是现代经济丰裕的关键。

  4.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

人力投资的目是为了获得收益。

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

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5.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的实质是耐用性的,甚至比物质的耐用性消费品更加经久耐用。

  传统的经济学普遍强调的是物力资本的作用,认为机器、设备、厂房、资金等物力资本的存量规模尤其是积累快慢,是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舒尔茨把这种认识给颠倒过来了。

人力资本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不是指人本身或人口群体本身,而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

二是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能力,如舒尔茨所言:

“人力资本是一种严格的经济学概念⋯它之所以是一种资本是因为它是未来收入或满足、或未来收入与满足的来源。

三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靠投资一定成本(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获得的。

虽然,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效能的发挥会受到某些先天因素(如智商或体质方面)的影响,但是这种差别影响在人力资本概念中,就如同土地和自然资源在资本理论中一样,被视为一种级差地租。

文章引用自:

舒尔茨和他的人力资本理论

  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的是舒尔茨。

他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

同时,他发现工人工资大幅度增长中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解释。

他将这一部分归功于人力投资的结果。

于是,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人力资本学说,其中心论点就是,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

  所谓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

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人力资源天然属于个人,可以交易。

而企业,就是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契约关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一些经济学家不再满足于把劳动力看做是一种被动的、只能为资本所雇佣的要素,而是提出了劳动同样是资本的看法。

  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

收益率高说明投资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资;收益率低,说明投资量过多,需要相对减少投资量。

当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二者间投资收益率相等时,就是二者之间的最佳投资比例。

在二者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时,就必须追加投资量不足的方面。

当前相对于物力投资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量不足,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

舒尔茨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中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分,以此来代替原有的生产要素。

因此,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民的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可以代替部分土地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

  其三,具体数量化计算。

进一步加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舒尔茨运用自己创造的“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测算了美国1929~1957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约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

所谓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更新所作出的反映及其效率,即人们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及时间等。

舒尔茨称这种“分配能力”为处理不均衡能力。

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是由于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

这种“分配能力”可以带来“分配效益”,从而促进个人或社会的经济增长,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收入。

加里·S·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也是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推动者之一。

不同于舒尔茨重视宏观理论,贝克尔注重微观分析,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个人收人分配结合起来。

贝克尔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他在新古典利润最大化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严密的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对人力资本的性质、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冲破重重阻力使其成为经济学一门新的分支。

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研究。

因此,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

  贝克尔弥补了舒尔茨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宏观作用的缺陷,系统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

贝克尔学术研究特点在于他把表面上与经济学无关的现象与经济学联系起来,并运用经济数学方法进行分析。

加里·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继往开来的研究,并以此为枢纽解释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现象,断言如果投资教育和训练的收益大于不投资教育和训练时,人们就会着眼于长远,投资于教育。

在贝克尔之后,新发展经济学,甚至包括迈克尔·波特这样的管理学家,都把人力资本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各国经济发展快慢的真正原因所在。

舒尔茨引用另一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命题。

库兹涅茨擅长统计分析,对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作了相当长期的研究,发现国民收入中的资产,即传统意义上的资本所创造出的份额(贡献)从大约45%降至25%,而劳动的贡献份额则从55%提高到了75%。

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库兹涅茨以美国官方1970年公布的数据为例,指出在国民收入中大约有3/4由雇员报酬所组成,余下的1/4可分解成财产所有者的收入、租金收入、净利息和公司利润4项。

实际上在这4项财产收入中,依然包括相当多的工资收入:

因为有一部分人在从事自我雇佣的工作和自己管理自己的财产。

据保守的估计,1970年人力贡献的总和在国民收入中足足占了产品价值的五分之四。

舒尔茨还观察到一些在二次大战中工厂和设备遭到严重毁坏的国家,由于教育导致的较高的国民素质,使其在比人们预料的更短的时间内,经济迅速恢复,重现经济繁荣。

  舒尔茨观察到的现象是传统的资本理论所解释不了的,他认为有必要引进总括资本的概念,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

  那么,什么是舒尔茨所讲的人力资本呢?

根据舒尔茨的论述,人力资本概念大体包括如下的内容:

⑴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一句话,表现为人的质量。

⑵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是稀缺的,特别是企业家型的人力资本。

⑶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资本,例如教育、健康的支出,教育和健康支出是生产型的。

⑷人力资本像一切资本一样,都应当获得回报。

人的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是一种趋势。

⑸人力资本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加里·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继往开来的研究,并以此为枢纽解释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现象,断言如果投资教育和训练的收益大于不投资教育和训练时,人们就会着眼于长远,投资于教育。

在贝克尔之后,新发展经济学,甚至包括迈克尔·波特这样的管理学家,都把人力资本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各国经济发展快慢的真正原因所在。

  人力资本的提升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对于我们改造传统农业,提升经济增长模式、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必须:

⑴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培养经济增长的能力出发,投资教育,改革教育。

教育是一种回收期相对较长的投资,各级政府必须将其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⑵对于人力资本拥有者的激励,不仅在于物质激励,更在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激励,一切想拥有更多人力资本的地区、企业,都应当创造使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

未来的竞争,是造就和吸引人才的环境的竞争。

⑶企业家型的人力资本能够组合各种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关键性人才。

这种人力资本我们更为稀缺。

应当创造能够造就和培养企业家的氛围,使其脱颖而出。

⑷人力资本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人才,因为有效力的体制、机制的变革离不开社会科学的研究。

⑸尽可能地提升国民的市场经济意识。

市场经济意识也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⑹要学会用市场的方式利用人才,可以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服务一个项目、服务一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