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第 1 章导论综述.docx
《写作 第 1 章导论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 第 1 章导论综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写作第1章导论综述
第1章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弄清楚写作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区别,掌握写作的特点和规律的内容。
[教学重点]本教学体系的创新之处,写作的规律。
[教学难点]本教学体系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第1次课)
1.1.写作及其相关概念
1.1.1.文章
1、古今词义有别
1、1、色彩、颜色
《周礼、考工记》:
“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
”
《楚辞、桔颂》: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
1、2、礼乐、法度
《诗经、大雅、荡》诗序:
“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
”
1、3、有组织的文字
晋人挚虞《文章流别论》:
“文章者也,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
”人伦,五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理:
事物之理;性:
事物之性;万物之宜:
万事万物最恰当的表现。
释:
宣示天上地下的迹象,规则,阐明人之五伦的次第,秩序,穷极事物的道理,尽抒有物之性,探索研究万物的最恰当的表现。
”
《史记、儒林列传》:
“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此处指文章包括文学作品。
陈望道《作文法讲义》:
“文章,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
”“用文字传达意思的制作说是文章。
”
唐弢:
“人类大概都有表现的欲望,用文字的技巧来实践这种表现的,这就是文章了。
”
《辞海》:
“今通称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为文章。
”
《现代汉语辞典》:
“1、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2、泛指著作。
”
2、今人外延有别
1、1、一切有篇章组织的文字
1、2、非文学作品
张寿康《文章学概论》: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持文章(包括散文和通讯报告)不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几类文学作品。
”
1、3、李静梅《大学写作教程》:
广义:
一切文章;狭义:
非文学作品。
3、结论
文章是意思相对完整的、有篇章组织的文字符号的集合体。
符号:
《现代汉语词典》标记、记号;
苏珊、朗格:
“一种表现形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符号的形式”。
《现代写作学》称公式、图表、照片等为非语言符号,或辅助信息符号。
[思考与练习1]
以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第2次课)
1.1.2.写作
《韩非子、十过》:
“子为我听而定之”,写是记录。
《论语、述而》:
“述而不作”
《诗经、小雅、何斯人》“作此好歌”。
指制作,创制。
释为:
用笔来记录心中构想的成果。
1、分歧
1、1、关于内容载体
一是刘锡庆《基础写作学》:
“借助书面语言完成观念、感情传递的复杂的精神产品过程。
”
一是朱伯石《现代写作学》:
“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制作文章的一种精神劳动。
”
1、2、关于写作成果
一是指文章
一是王作昌《写作》93年12期的“写作本质论”:
“写作是用文字(别处用符号)传达意义的创造性制作。
”成品除文章外,还有非文章写作成品,如标语、处方、对联、元素周期表、注释、广告等。
2、结论
写作是人们运用文字符号来制作文章的精神生产活动
1.1.3.写作学
1、定义:
写作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写作规律的科学。
2、历史:
A、古代写作研究
《尚书》:
诗言志(两说:
尚书尧典或舜典)
孟子:
以意逆志、知言、养气。
墨子:
言有三表: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庄子:
妙造自然
荀子:
文以明道
孔子: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为命,裨bi谌che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论语、宪问》
曹丕、典论论文:
文以气为主。
陆机《文赋》:
恒患意不趋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刘勰:
《文心雕龙》
钟荣《诗品》
箫统:
《昭明文选》序
王国维:
《人间词话》
B、现代写作学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现代写作学的产生以作文法、文章学的研究为滥觞,以写作杂志的诞生为标志。
梁启超:
《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鲁讯:
《摩罗诗力说》
叶圣陶:
《文心》
陈望道:
《作文法概要》
“文章学”一词始见于1907年《国粹学报》,后以此命名的有:
龚自知《文章学初编》;蒋祖怡《文章学纂要》;张寿康《文章学概论》。
(张的文章不包文学作品)
文章学与写作学“前者是以研究写作的成品为主,后者以探索成品的制作为主”。
(现代写作学)
1980年成立“中国写作学会”,而“写作学”一词始见于1981年7月10日创刊的《写作》杂志。
1985年刘锡庆《基础写作学》第一次在著作是以写作学冠名。
马正平在《高级写作学引论》把写作学的发展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写作行为宏观操作机制的探索
一、从“八大块”转向“文体技法”论
二、从文本主义转向写作过程论
三、从写作过程论转向写作主体论
四、从写作主体论转向写作文化论
第二阶段:
探索写作行为微观操作原理
一、从梯级模型到场论模型:
写作能力内在机制研究
二、从非线性、非稳态到写作分形:
对写作复杂性的思考
三、“写作思维”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四、对思维的思维:
“写作策略”概念的提出与研究
五、非理性写作与非构思写作的观念与理论的提出
3、现状
一是教材纷乱,派别林立
A、表态、构件论,八大块:
“材料、主题、结构、表达、语言、文风、修改、文体”
B、动态、过程论。
刘锡庆
生活——作者
读者——作品
以朱伯石为代表
C、综合派、动静结合
另外还有:
史变论、体式论、价值论、文化派
二是电脑网络写作方兴未艾
张小红,在文学界和国际软件业中却小有名气。
这不仅因为他从诗人、作家变成了电脑专家,在国际上首先发明了让电脑自动写文章的软件。
还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肖春英由一名普通工人成了一些报刊的专栏作家,年仅18岁的儿子肖诗呢也成了国内最年轻的软件工程师。
他们父子共同研制出了《GS文章自动生成系统》软件。
用电脑写稿写出了200万。
机器诗选一首如下:
李白诗仙
张小红
太白的诗都如此张狂
如此沁园春如此上九天
怎么读
也是唐朝最动人的曲调
马蹄声声
在太白酒的香味中
醉去。
轻舟
总也追不上
早已不是
让人动人心弦的东西
太白魂都在他的吟唱里
他没有爱情
与闲愁
没有斗茶猜书
没有轻扬的泪水
没有后来人的赏花唱和。
有时候
他的狂想掺了羊毫或狼毫的笔峰
一抖墨
浸透了宣纸
就白发三千丈
黄河入海流
壮壮烈烈醉倒华夏
……
4、本教学体系的创新要点
突出重点,拾级而上、以点带面、融汇贯通
[思考与练习2]
1.我的写作兴趣是什么?
2.怎样才能提高写作兴趣?
(第3次课)
1.2.写作的特点
要区别不同的事物,就要抓住事物各自的本质,而事物的本质是由它的特殊的矛盾决定的。
因此,我们要学好写作就应当抓住写作的特殊的本质。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
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
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
写作有如下特点:
1.2.1.目的性
指的是写作必须表现作者的主观愿望,一篇文章应当集中地、单一地反映作者某一意愿、想法、观点、感情等。
比如白居易年青时,曾到长安求仕,携自己的诗文去见当时的有名文人顾况,顾况起初看不起他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一眼看到诗卷上的名字,便戏笑说: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可是当他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野火烧不尽,吹风吹又生”时,忙改口说:
“有才如此,居易不难”了。
分析白居易写诗的目的,人两种内容,一是想用诗来进身仕途;一是想通过诗本身的描写,来赞扬新生事物的顽强的生命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写作活动的目的,有两个层次:
1、1、宏观目的。
指的是作者从事写作活动时,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从一定的立场出发,所表达出来的主观愿望。
比如有的人写文章纯粹是为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他往往不考虑文章的内容怎样,因而会出现拼凑、抄袭等现象。
而有的人写文章则是为了社会,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让文章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起到宣传群众、影响群众的作用。
鲁迅的写作就是这样,他看到国人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弃医从文,为的就是疗救国人的精神。
不过,一般人往往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现在人们撰写论文即是如此。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刘再复把它运用到分析人的写作动机上,也分为五个层次。
一是为生存而写作;
二是为安全而写作;
三是为归属而写作;
四是为尊重而写作;
五是为自我实现而写作。
人的自我实现,并不是为自我而写作,而是要超越自我。
自我实现有两主导意识,即自由意识和使命意识。
自由意识包括超常性、超我性、超前性;使命意识是从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角度来写作的。
我们应当有正确的写作目的。
我们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传统的“文以载道”的精神。
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事。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王充说,为世用者,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顾炎武说,文章有益于天下。
鲁迅,为人生,救中国;托尔斯泰说,写作而没有目的,又不求有益于人,这在我是绝对做不到的。
但是有人写诬告信,假新闻,即是反例。
1、2、微观目的
指的是作者通过一篇文章的本身内容所要表达的主观愿望。
1.2.2.综合性
指的是写作活动和写作成品的综合体现着作者的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2、1、生活。
指的是作者的生活阅历。
比如曲波写《林海雪原》,就是有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而鲁迅是一个大家,但是他想写一部反映红军的斗争生活,他曾听陈庚介绍过江西中央苏区的斗争故事,但是最终还是因为不熟悉生活而没有动笔。
又如曹禺写《雷雨》中的工人和革命斗争生活就写的非常苍白。
就是因为生活不熟悉的缘故。
司马迁为了写《史记》,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来了解和收集历史材料,作间接的生活感受。
2、2、思想
指的是作者的思想认识。
如有这样的故事,一财主请客,请的是秀才和一个当官的,宴席间秀才提议作诗,几人作的诗如下:
秀才:
大雪纷纷落地,
官员:
莫非帝王瑞气,
财主:
下之三年何妨,
过来一个乞丐说:
放你娘的狗屁!
鲁迅、沈尹默、胡适都写过人力车夫,但是主题却不一样。
胡适是同情;沈是反映阶级对立。
鲁迅是赞扬和自我解剖。
鲁迅的《灯下漫笔》中所说的三个时代。
2、3、知识
指的是写作要融汇各不学科的知识,如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写宁波下大雨,刮台风,有水,想起《易经》上的“天一生水”的句子,这个藏书楼的名字就是因此得之。
秦牧的散文知识丰富,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有许多历史知识。
2、4、技巧
指的是艺术表现方法。
表现在结构、语言等上。
比如红楼梦的结构象一个灯笼;儒林外史的结构则是一个链条式。
2、5、能力
1指的是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表达力、创造力等。
。
1.2.3.实践性
从理论上来看,写作的实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章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因而作者必须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了解社会生活,收取写作材料。
二是因为写作是一种技巧、技能,同其它技能一样,它的获得必须通过多次的练习实践,只学习了写作的理论是不行的,要将理论转化为能力就得要实践。
写作要经过反复实践练习,多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许多专家对这一点都有过很好的论述。
如:
1、写作学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操作性,理论是操作的理论,教学的操作的教学,孙绍振见王光明等《写作学——福建师大写作教师关于写作学科建设的对话》、《写作》1995、8
2、我们写作老师的麻烦是把这门课化解成许许多多的训练元素,教师的本事就是要这个地方做转化工作。
余秋雨《写作是构建现代文明的重要素质》,见《写作》1994、4
3、真本事、真功夫的'作文’训练,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大面积(非少数优异生),高幅度(五分或十分以上)提高作文水平的教师才是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刘锡庆《写作》1997、6、14
陈师道:
永叔谓文有三多:
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唐彪:
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借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之功夫,其益相去矣。
司汤达:
每天要动笔。
果戈理:
没有什么,你就拿起笔来写:
"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了,……总这样写,最后就写出来了。
契诃夫:
请你尽量多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手指头断了为止。
(第4次课)
1.3.写作的规律
引子: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宇宙天体的运行有它自己的轨道,象哈雷慧星每隔71年就要和地球相逢,月亮对地球的引力形成潮涨潮落。
从小的方面来说,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列,人体基因的组合,也无一不是受制于它自己的规律。
人们就是要掌握这些规律来为自己服务。
最近,美国的叶梁博士破译了癌症的基因密码,发明了一种“金百益”的抗癌新药。
这就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性的掌握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性以后,会有许多的人间奇迹被创造出来。
据有关媒体报道,随着人体基因密码的测试成功,人类会战胜更多的疾病,使自己的正常寿命延长到1200岁。
这就是规律的作用。
因此,对写作来说,也应当掌握它的规律,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想见,我们在掌握了写作规律以后,肯定会把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
1.3.1.关于写作规律的几种看法
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就是说老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中,不仅传授学问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传授治学的方法。
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知识的创新,而知识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的已有的成果的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上。
因而我们应当了解前人在写作规律上的不同看法。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
前人对有无写作规律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文无定法”,“文无定格”,“法寓于无法之中”(明·唐顺之),这是不妥的。
它扩大了法和格的含义。
不过,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是说写文章不要拘泥于一定的模式,文章应当常变常新;有人则认为,“文有文律”,“以法为律”(清·刘熙载),“定体则无,大体则有”(金·王若虚),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①刘锡庆《写作通论》
第一、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第二、习惯成自然,基础须早打;
第三、旺盛的写作热情始终是前进的巨大推动力;
第四、文章写得好,每人的得力点并不完全一致。
②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
一是双重转化律;
二是多元统一律,即文章是思想、技巧、生活、语言等众多元素的合成构筑;
三是点化调整律,即随着认识的深入,作者不断地提炼、修改、调整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③朱伯石《现代写作学》
一是化一律(物我化一、多元化一、言意化一);
二是渐近律;
三是适宜律(外部适宜:
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联系;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符合本民族的特点。
内部适宜:
内容——主旨与质料,形式——体裁、结构、表达方法、语言等。
)
④周姬昌《写作高级教程》
一是物我交融转化律;
二是博而能一综合律;
三是法而无法通变律(法是文章体制、写作准则、写作技法;无法是指模仿、化用)。
除此之外,还有吴伯威等人也有一些说法。
不过,归纳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因素。
比如物意文的转化、综合素养、循序渐进等。
对前人的说法,我们取长补短,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
1.3.2.结论
(一)微观规律
双重转化律
是指作者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总要进行两次转化。
第一次是作者将客观外界事物或社会生活向自己的主观认识、感情转化。
有人称意化、内化。
第二次是作者将存在于自己头脑的认识、感情,转化成别人可以知晓的物质形态的语言文字符号。
有人称物化、外化。
苏联心理学家A·T·科瓦廖夫在《文艺创作心理学》中说:
“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
就是:
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者现实的形象;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作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的体现的文字描写。
”
这一规律在中国,不是当代人的发明。
虽然各家用词不同,说法不一,但是如出一辙,同属一门,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根源,应当上溯到陆机,他在《文赋》中说: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说过类似的话: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这里他说的是物情辞的关系,与物意文的关系基本是一致的。
他的意思是说:
“模写、再现客观事物的气象和风貌,这要随着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转换,要与之相适合;连缀辞采、谐合声律的语言表现,这要和内心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
这种物意文的关系,在其它的姊妹艺术中也有相似的表现。
比如,郑板桥说: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
苏轼在《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中说: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赵鹘(GU)落,少纵则逝矣。
”
例:
①、《叶圣陶修改艺术》
原句:
一阵的尘灰消散时,离壕沟七八尺远的有一条炸断的手臂,断处渍着一滩紫黑的血,皮色灰白,瘦瘪得可怜。
“紫黑”应当为“殷红”,因为人的手臂是刚被炸断。
②、《青春之歌》
江华宣判戴瑜死刑却不杀,扔到车下,使得其能继续破坏北大的学生运动。
(不杀的原因是想借敌特务之手来杀,因戴已失去敌人的信任。
)
特务王凤娟杀死戴时,戴的手中有北大进步分子的名单,王却说他无用,连一个王忠都领导不好。
(二)宏观规律
1、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指得是学习写作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顺序,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①、由少到多:
一从字数来说,小学的字数400——600;初中是600——800;高中是800——1200;大学(本)学年论文5000——7000;毕业论文7000——12000;硕士30000——50000;博士15万——20万。
二从写作客体要素来说:
人、事、景、物应当从少到多。
②、先简单后复杂:
A、先记叙后论说;B、先写实后写虚。
③、先规矩而后巧
古语:
“大匠能喻人规矩而不能使之巧”。
叶圣陶在《中国国文学习法》中说:
“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论理上的毛病了,这就是象样。
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④、由模仿到独创
茅盾:
“持平而论,'模仿’不一定要不得”,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好形式。
”
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中说:
“各种体裁我大半都试作过,那时我的模仿性很强,学欧阳修、归有光有时居然学得很象。
”
2、持之以恒
指得是学习写作不仅要有写作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要保持旺盛的热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从事写作实践,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比如,马克思在图书馆地板上磨的脚印;托尔斯泰、鲁迅坚持记日记。
3、多读多写
①、多读
"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韩愈说: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白居易说:
"苦节读书,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闲暇)寝息矣。
"(课: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或教授)
②、多写
叶辛在知青宿舍那简陋的条件下写小说,最终发表了《蹉跎岁月》。
[思考与练习3]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