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432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

《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植物学 第三四章 课件剖析.docx

园林植物学第三四章课件剖析

第三章园林植物器官形态术语

一、茎的功能

茎(stem)是植物体上三大营养器官之一;是组成地上部分的枝干。

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支持。

二、茎的形态

1、茎的基本形态

通常植物地上部分具主茎和许多反复分枝的侧枝,而在当年生的枝条上长有叶子。

•节(node):

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internode):

相邻两节之间的无叶部分。

•叶腋(leafaxil):

叶片与枝条之间所形成的夹角。

•枝条的顶端生有顶芽,叶腋处生有腋芽。

•叶痕(leafscar):

叶片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leaftrace):

叶痕中突出的小点,是茎与叶柄间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

•芽鳞痕(budscalescar):

顶芽开放后芽鳞脱落留下的痕迹,根据芽鳞痕的数目可以判断枝条的年龄。

2、芽的构造与类型

(1)芽的构造

芽是尚未发育的枝、花(花序),枝条和花(花序)的原始体。

主茎是由胚芽发育来的,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

(2)芽的的类型

椐芽的着生位置、性质、结构和生理状态等来分如下:

1)定芽(normalbud)和不定芽(adventitiousbud)--按着生位置

定芽:

生长在枝条上的一定的位置

--生长在枝顶的称顶芽(terminalbud),生长在叶腋的称腋芽(axillarybud)

--副芽(accessorybud):

大多数植物叶腋内,只生一个芽,当两个以上时,除其中一个为腋芽外,其他的称为副芽

--柄下芽(subpetiolarbud),腋芽为叶柄基部所覆盖

不定芽:

有些芽不生于枝顶或叶腋,而是发生在茎、根、叶,特别是受创伤的部位,这种芽统称为不定芽。

2)叶芽(leafbud)、花芽(flowerbud)、混合芽(mixdbud)--按芽发育后所形成的器官分

•叶芽:

发育形成营养枝的芽

•花芽:

发育形成花或花序的芽

•混合芽:

同时发育为枝、叶和花(或花序)的芽

•花芽和混合芽通常比叶芽肥大。

3)鳞芽(scalybud)和裸芽(nakedbud)--按芽鳞的有无分

•鳞芽:

大多数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多年生木本植物,秋天形成的芽需要越冬,芽外的幼叶常常变成鳞片,称为芽鳞,包被在芽的外面,保护幼芽过冬,这种芽称为鳞芽。

芽鳞外面细胞常角化或栓化或具蜡层,有的被茸毛、有的分泌粘液或树脂。

•裸芽:

不具芽鳞的芽。

 

4)活动芽(activebud)和休眠芽(dormantbud)--按生理活动状态来

•活动芽:

能在当年生长季节中萌发的芽称为活动芽。

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芽都是活动芽。

•休眠芽:

温带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中,冬芽在翌年春天萌发,通常只顶芽及距顶芽较近的腋芽萌发,为活动芽,而近下部的腋芽休眠,称休眠芽或潜伏芽。

对一个具体的芽来说,由于分类的根据不同,它可以被冠以不同的名称。

三、茎的分枝类型

分枝是植物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植物生长的普遍现象(棕榈科通常不分枝)

•不同的分枝方式是由于顶芽和腋芽发育的差异造成的。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一定的分枝方式。

植物的分枝方式有五种:

1、二叉分枝

顶端生长点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相同的分枝,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每一新枝的生长点又一分为二,这样不断进行,整个分枝系统都是二叉的。

•主要见于苔藓和蕨类

•原始的分枝类型

2、总状分枝(单轴分枝)方式

枝的顶芽具有生长优势,能形成通直的主干或主蔓,同时依次发生侧枝;侧枝又以同样方式形成次级侧枝。

这种有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叫总状分枝式(或单轴分枝式)。

--出材率最高

--银杏、水杉、云杉、冷杉、松柏类、雪松、毛白杨等。

多数裸子植物都属于单轴分枝。

3、合轴分枝式

主干或侧枝的顶芽经一段时间生长以后,停止生长或分化成花芽,由靠近顶芽的腋芽代替顶芽发育成新枝,继续主干的生长。

这样就形成曲折的主轴。

因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称为合轴分枝式。

--成年的桃、杏、李、榆、柳、核桃、苹果、梨等,老则不明显。

--大多数被子植物都是合轴分枝。

4、假二叉分枝式

具对生芽的植物,顶芽自枯或分化为花芽,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枝生长所接替,形成叉状侧枝,以后如此继续。

其外形上似二叉分枝,因此叫假二叉分枝。

如:

丁香、樟树、泡桐等。

5、多歧分枝

顶芽在生长期末,生长不充实,侧芽节间短或在顶梢直接形成3个以上长势均等的侧芽,下一生长季梢端附近抽生3个以上新梢同时生长,为多歧分枝。

具此分枝树种一般树干低矮,如苦楝。

第二节叶的形态及术语

一、叶的基本功能

1、叶的基本功能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2、其他功能

吸收功能:

如根外施肥

繁殖能力:

如落地生根

攀缘功能:

如豌豆小叶变为卷须

贮藏功能:

洋葱、百合的鳞片肥厚

保护结构:

如鳞叶、叶刺等

捕捉和消化功能:

食虫植物的捕捉器由叶变成

二、叶的基本类型

叶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类。

单叶(simpleleaf)

在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

•完全叶(completeleaf):

典型的单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

•不完全叶(incompleteleaf):

若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则为不完全叶。

如金合欢属植物的一部分叶只有扩展成叶片状的叶柄,无叶片;烟草无叶柄;丁香无托叶。

禾本科植物的叶较为特殊,叶片为狭带形,其下部为抱茎的叶鞘;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向轴面有一膜质突出物为叶舌;两边有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耳状突出物为叶耳;背轴面突出的环带为叶枕(叶颈、叶环)。

叶舌、叶耳的有无及大小、形状,常因植物而异。

复叶(compoundleaf):

在一个总叶柄上生有多个小叶片的叶称为复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或总叶柄,总叶柄上的每片叶是小叶。

依小叶片数及其着生的方式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羽状复叶小叶多数,对生于总叶柄两侧呈羽毛状。

(2)掌状复叶多个小叶皆生于总叶柄顶端,如七叶树。

(3)三出复叶每个复叶仅有3个小叶。

(4)单身复叶两个侧生小叶退化,而其总叶轴与顶生小叶连接处有关节,如柑橘。

单叶和复叶的区别

 

单叶

复叶

腋芽

叶柄基部的叶腋内

总叶柄的叶腋内,小叶叶腋内无腋芽

托叶

叶柄基部有托叶

小叶柄处常无

顶芽

枝上有顶芽

复叶总叶柄轴顶端无芽

落叶

叶片与叶柄同时脱落

小叶先脱落,总叶柄最后脱落

排列

单叶在茎上排成叶序

复叶的小叶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三、叶的形态

大小、叶序、叶形

叶尖、叶基、叶缘、脉序

1、叶的大小

叶的大小因植物种类而异。

2、叶序

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

互生、对生、簇生、轮生、基生

3、叶形

 

4、叶尖

1.渐尖:

叶片的顶端逐渐变尖。

2.急尖:

叶片的顶端突然变尖。

3.钝形:

叶片先端钝圆。

4.凹形:

叶片先端有小凹陷。

5.倒心形:

叶片先端宽而凹入呈圆缺。

6.骤尖:

叶端有一锐利尖头。

7.凸尖:

叶端中脉延伸突出而呈一短锐尖。

8.芒尖:

凸尖延长呈一芒状附属物。

9.尾尖:

凸尖渐狭长,成尾状附属物

5、叶基

是指叶的基部。

常见的叶基形状有下列几种:

–1.半圆形:

叶基部呈半圆形。

–2.心形:

叶基部内凹,呈心脏形。

–3.箭形:

叶基深陷,两侧的裂片向下呈箭形。

–4.耳形:

叶基两侧各有一耳形的小片。

–5.戟形:

叶基两侧的小片向外。

–6.楔形:

叶片自中部以下,基部两边呈锐角状渐变狭。

–7.偏斜:

叶片的基部两侧不对称。

6、叶缘

全缘:

叶缘不具任何锯齿和缺裂;

波状:

边缘波浪状起伏;

–浅波状:

边缘波状较浅;

–深波状:

边缘波状较深;

–皱波状:

边缘波状皱曲;

锯齿:

边缘有尖锐的锯齿,齿端向前;

细锯齿:

边缘锯齿细密;

钝齿:

边缘锯齿先端钝;

重锯齿:

锯齿之间又有小锯齿;

齿牙:

边缘有尖锐的齿牙,齿端向外,齿两边近相等;

小齿牙:

边缘具有较小的齿牙;

7、叶裂

•缺刻:

边缘具不整齐较深的裂片;

--浅裂:

边缘浅裂至中脉约三分之一左右;

--深裂:

叶片深裂至离中脉或叶基部不远处;

--全裂:

叶片分裂至中脉或叶柄顶端,裂片彼此完全分开;

8、叶脉

1)平行脉序(parallelvenation):

中脉和侧脉自叶片基部发出,大致平行,至叶片顶端汇合,侧脉与中脉以及侧脉之间,彼此有细脉相连,但不成网状。

•平行脉序是单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根据侧脉的形状或自中脉分枝位置的不同,分为

–直出脉(如竹类、玉米)

–侧出脉(如美人蕉、芭蕉)

–射出脉(如棕榈、蒲葵)

–弧形脉(如玉簪)

2)网状脉序(reticulatvenation):

网状脉序的特点是叶脉错综分枝,连结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因中脉分出侧脉的不同,分为:

–羽状脉序:

侧脉是从中部分出的,似羽毛,细脉仍呈网状,如苹果、夹竹桃、枇杷等;

–掌状脉序:

侧脉自中脉基部分出,如掌状,细脉也连结呈网状,如葡萄、槭树、蓖麻等。

叶脉呈数回分枝,而小脉互相连接呈网状,如龙吐珠。

四、托叶

托叶是位于叶柄基部的附属物。

常见的托叶类型:

1.离生托叶:

即托叶与叶柄分离,如苹果。

2.托叶与叶柄基部结合,如月季。

3.叶状托叶,如豌豆。

4.鞘状托叶(托叶鞘)。

5.卷须状托叶,如茜草。

6.刺状托叶,如刺槐。

五、叶质

由于构成叶片的细胞层次的多少、表皮细胞角质化程度及叶脉的排列方式的不同,叶质各相同。

1.草质:

叶片柔软,非木质化或木质化极弱,多为草本植物。

2.肉质:

叶片肉质肥厚,含水较多,如景天类植物。

3.纸质:

叶片较薄而柔软,多为木质植物的叶。

4.革质:

叶片较厚,表皮明显角质化,叶坚韧、光亮,如橡皮树。

六、叶色

1、叶色多样性的形成

a、叶绿素

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

b、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呈橙色,叶黄素呈黄色。

c、花青素

呈现出从橙色到红、紫、蓝、黑色的广泛色系。

天竺葵色素呈现砖红色;矢车菊素及芍药花色素表现为紫红色;而翠雀素、矮牵牛色素及锦葵色素表现蓝紫色系。

2、叶色多样性

--绿色类

--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

--秋色叶类

--常色叶类

--双色叶类

--斑色叶类

第四节花和花序的形态术语

具有各种类型的花冠、花序及颜色,其艳丽的色彩和优美的花型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一、花的概念和形态

花--不分支的变态短枝,是枝条的节间极度缩短和叶变态以适应生殖功能。

1、花的组成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六个基本部分:

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

花柄、花托相当于枝的部分;其余相当于枝上的变态叶,合成花部

2、花部

完全花:

具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

不完全花

3、花被

花萼、花冠合称

1)花萼

萼片:

花萼中分离的各片。

萼筒:

合生部分。

萼裂片:

萼筒的上部分离的裂片。

副萼:

花萼两轮,最外的一轮。

瓣状萼:

形似花瓣。

花萼:

离萼和合萼

2)花冠

a、花冠各部分的名称

合瓣花冠、离瓣花冠

花冠筒:

合瓣花冠的下部分连合的部分。

花冠裂片:

合瓣花冠上部分离的部分。

瓣片:

花瓣上部扩大的部分。

瓣爪:

花瓣基部细窄如爪状

花冠:

离瓣花和合瓣花

b、花冠类型

蔷薇花冠-花瓣5片或更多、分离

十字花冠-花瓣4片、分离,十字形排列

蝶形花冠-花瓣5片、离生

假蝶形花冠

漏斗状花冠

花瓣5片,全部合生成漏斗状,如牵牛花。

唇型花冠

花瓣5片,基部合生、上部分成二唇形,如唇形科植物。

距形花冠——飞燕草、汉金莲

轮状花冠(辐射状花冠)

花冠筒短,裂片由基部向四面扩展,状如车轮如番茄,茄的花。

舌状花冠:

花瓣基部连合成短筒,上部连生并向一

边开展成扁平状,如向日葵的盘边花。

管状花冠:

花瓣连合成管状,如向日葵的中央花。

高脚碟状花冠

花冠下部是狭圆筒状,上部忽然形成水平扩大,如水仙、丁香

坛状花冠:

如黑枣。

按花被组成、排列状况分

花被的有无:

两被花单被花无被花(裸花)

花被的排列:

辐射对称花(整齐花):

如桃、李

左右对称花(不整齐花):

如唇形花、蝶形花

不对称:

如美人蕉

花瓣的轮数:

单瓣花重瓣花

4、雌蕊

--雌蕊的类型

单雌蕊离心皮雌蕊复雌蕊

 

5、雄蕊

雄蕊的类型

花药着生和开裂

二、花序

单生花:

花单生于叶腋或枝顶

花序:

花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花轴上形

成花序。

花轴:

花序的主轴。

苞片:

花序基部每一个变态叶。

总苞:

花序基部一个或多数变态叶。

(一)无限花序(总状分枝类花序、向心花序)

类似总状分枝,花轴顶端不断增长形成新花,开花顺序自下向上。

如花序轴扁平,则由外向心开放。

是一种边开花边形成花的花序。

简单总状分枝类花序:

1)总状花序--

2)穗状花序--

3)肉穗花序

4)柔荑花序

5)伞房花序--

6)伞形花序--

7)头状花序

8)隐头花序

复合花序:

1、复总状花序(圆锥花序)

2、复伞房花序

3、复伞形花序

4、复穗状花序

(二)有限花序(聚伞花序/离心花序)

花序轴顶端先形成花,且先开放

1、单歧聚伞花序

花序成合轴分枝式

--蝎尾状聚伞花序:

各次分枝左右相间长出,整个花序左右对称,如唐菖蒲。

--镰状聚伞花序:

合轴分枝的花轴,各侧枝从同一方向发出,整个花轴呈螺旋状弯曲,如勿忘我。

2、二歧聚伞花序

花序成假二叉分枝式,顶花先形成,下方两侧同时发出一对分枝,如石竹科、龙胆科。

繁缕、石竹、大叶黄杨等。

3、多歧聚伞花序

1)密伞花序

每次在顶花下同时发育3个以上分枝,各分枝再以同样的方式分枝,各分枝自成一小聚伞花序。

如大戟科大戟等;

2)轮伞花序

聚伞花序着生在对生叶的叶腋,花序轴及花梗极短,成轮状排列,

唇形科夏至草、薄荷的花序。

(三)混合花序

同一花序同时生有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如主轴为无限花序,侧轴为有限花序。

如大葱、五角枫

第五节果的形态术语

✹果实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同样具有单果、聚花果、聚合果等各种类型,形状和颜色千变万化,是自然界中又一大观赏价值的植物部位。

果实的形态术语

真果:

真正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一)单果:

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

子房所形成的果实

(二)聚合果:

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

的子房发育而来,每一雌蕊都

形成一独立的小果

(三)复果(聚花果):

由整个花序发育形

成的果实

干果(裂果闭果)

1)裂果:

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

B荚果:

由单雌蕊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沿背缝线和腹缝线两边开裂(少数不开裂)。

C角果:

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

D蒴果: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形成,成熟时以多种方式开裂(腹裂、背裂、盖裂、孔裂等)。

2)闭果:

瘦果颖果坚果翅果分果胞果

A瘦果:

由单雌蕊或2—3个心皮合生的复雌蕊而仅具一室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

B颖果:

与瘦果相似,也是一室,内含一粒种子,但果皮与种皮愈合。

C坚果:

果皮坚硬,一室,内含一粒种子,果

皮与种皮分离常包藏于总苞内。

D翅果:

果皮沿一侧、两侧和周围延伸成翅状,以适应风力传播

E分果:

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成熟后各心皮分离,形成分离的小果,但小果的果皮不开裂

肉质果

浆果柑果核果梨果瓠果

2)核果:

由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

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形成坚硬的壳,通常包围一粒种子形成坚硬的核。

3)梨果:

由下位子房的复雌蕊形成,花托强烈增大和肉质化并与果皮愈合,外果皮、中果皮肉质化而无明显界限

4)柑果:

由多心皮复雌蕊发育而成,外果皮和中果皮无明显分界,或中果皮较疏松并有很多维管束,内果皮形成若干室,向内生有许多肉质的表皮毛,内果皮是主要的食用部分。

5)瓠果:

由下位子房的复雌蕊形成,花托与果皮愈合(果肉),无明显的外、中、内果皮之分,果皮和胎座肉质化。

(二)聚合果

聚合蓇葖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聚合翅果

(三)复果(聚花果)

第四章园林植物分类

第一节植物分类学方法

一、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二、自然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

(一)物种的概念

物种又称为“种”,它是植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关于种的概念,不同的学派之间的认识并不统一,目前为多数人接受的概念是:

种:

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表现一定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生理、生化)和生态学特性;能够产生遗传相似的后代;在自然界中占一定的分布区的无数个体总和。

种群:

在一个分布区内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和。

属:

分类学上把那些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集合称为属。

科:

相近的属组合成科。

目:

相近的科组合成目。

亚纲

亚门

种以下单位:

多指种内形态、自然分布等具有稳定

的变异,但又不够成独立种的类群。

亚种(Subspecies——Subsp.或ssp.)是那些在形态上已有比较大的变异且具不同分布区的变异类型

变种(Varietas——var.):

为使用最广泛的种下等级,一般是指具不同形态特征的变异居群,常用于已分化的不同的生态型。

自然选择产生

变型(Forma——f):

在群体内形态上发生较小变异的一类个体。

环境变化产生

栽培变型(Cultivarietas)

(二)植物分类的等级

等级又名阶层,植物分类的等级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有时在各阶层之下分别加入亚门、亚纲、亚目、亚科、族、亚属等。

每一阶层都具有拉丁名。

三、植物的命名

(一)植物学名的形成

拉丁文描述名《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学名

双名法命名

(二)双命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加词(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命名人(缩写.)

(三)以属名为基础的种名、科名和目名

1.属名的形成和来源:

植物地方俗名:

荔枝属—Litchi;

人名:

木兰属——Magnolia;

产地名:

福建柏属——Fokineia;

用途:

山毛榉属——Fagus;

形态特征:

八角属——Illicium(有芳香气的);

生态特征:

松属——Pinus(山);

拉丁或希腊古老名词:

落叶松属——Larix

2.种加词的形成与特点:

特点:

多为形容词,并与属名的性数格一致。

形成归纳为:

形态特征:

alba——白色的;

生态特征:

sylvestris——森林生的;

产地:

chinensis——中国的;

人名:

davidiana——法国人A.David;

与属名同格的名词:

Piceaabies——欧洲云杉,

种加词与属名同位。

属以上的科名、目名,大都在属名的词根上附加词尾-aceae即为科。

如:

松属Pinus——松科Pinaceae;

蔷薇属Rosa——蔷薇科Rosaceae;蔷薇目Rosales.

“三命名法”种以下的变种、变型、栽培品种等--在种名后加上相应的缩写符号、相应的加词,除栽培变种外,还要加上命名人

亚种学名组成: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sub.(亚种的缩写)+亚种加词+亚种命名人

变种学名组成: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var.(变种的缩写)+变种加词+变种命名人

如:

紫花地丁(堇菜科):

Violaphilippicasub.mandaW.Beck

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var.majorN.E.Br.

重瓣樱花Prunusserrulataf.roseo-plenaHort.

龙柏Sabinachinensiscv.Kaizuka

Sabinachinensis′Kaizuka‵

(四)学名书写及常见缩写与符号

(1)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种加词均小写.命名人

第一个字母亦须大写.

(2)科技论文中,凡第一次出现的种,其学名要写全称.

属名不得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不再写学名.凡前面已出现

过同属的种,以后的同属种,其属名可缩写.

(3)凡用缩写时,注意点好节略点“.”,如var.f.

(4)异名以斜体字母书写或写于括号中,以示区别.

如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Biotaorientalis(L.)Endl.]

(5)书写移行时,须以音节为单位,不得将一个音节拆开.

(6)常用缩写符号如下:

缩写

原词

含义

缩写

原词

含义

sp.

species

vol.

volnmen

ssp.

subspecies

亚种

nov.

nova

f.

forma

变型

ined.

ineditus

未发表的

cv.

cultivarietas

栽培变种

Ms.

manuscriptum

手稿

var.

varietas

变种

fig.

figura

gen.

genus

et

和、与

fam.

familia

ex

从、

根据前

sect.

sectio

×

杂交

ser.

series

品系系列

+

嫁接

第二节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一、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A、人为分类系统

B、自然分类法

代表性分类系统:

1、恩格勒(A.Engler)系统(1897)

2、哈钦松(J.Hutchinson)系统(1959)

3、柯朗奎斯特(A.Cronquist)系统(1981)

4、塔赫他间(A.Takhtajan)系统(1980,1987)

二、植物检索表

根据二歧分类法的原理,通过查询一组对应的相反特征,经接受或排斥过程逐步检索出目标植物。

由法国的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是植物分类中识别鉴定植物不可缺少的工具,各门、纲、目、科、属、种都有相应的检索表,其中科、属、种的检索表最为常用,可单独成书或穿插与其它书刊中。

常见有定距式和平行式两种。

❑编制检索表时应注意:

❑始终牢记二歧原则。

❑选择相反的特征对。

❑采用明确简洁的陈述。

❑尽量选用宏观特征和形态术语。

❑鉴定到具体某个分类单位时,尽量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

a.定距式(等距式)检索表

1.花被6片

2.小坚果具翅;柱头头状;雄蕊通常9;内轮花被片在结果时不增大

………………………………………………………………1.大黄属Rheum

2.小坚果无翅;柱头画笔状;雄蕊通常6;内轮花被片在结果时增大

………………………………………………………………2.酸模属Rumex

1.花被片4或5,很少为6片(裂)

3.灌木

4.叶常退化成鳞片状;雄蕊12—18;小坚果具4条肋状突起,有翅或刺毛

…………………………………………………………3.沙拐枣属Calligonum

4.叶不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