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397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docx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马基真题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

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

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即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

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2.“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必然和偶然不可分割。

必然通过偶然表现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从科学中“驱逐”了偶然性,必然性也无从发现了。

该观点是机械决定论的表现。

 

3.历史的发展最终会通过人民的意志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

 

4.人的本质在于人自身。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这是人本主义的观点。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因此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不仅在流通形式上有区别,而且作为货币只在一般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目的是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作为资本的货币,目的是经过流通使预付货币的价值增殖。

货币只有当它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

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请分析一下这段话的内涵。

参考答案要点:

⑴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原创性的唯物史观。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⑶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

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简要分析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要点: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

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

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参考答案要点:

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三、论述题(20分)

针对金融危机的产生以及中国的应对,联系马克思主义某些基本原理加以论述。

(本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要答到某一方面即可。

如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等等。

在哲学方面,如关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原理,等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与市场、整体与个体、和谐与自由、均衡与增长等方面的矛盾运动作出的崭新的、科学的处理,为把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统一起来、防止盲目竞争和市场失灵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

总之,这道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请各位老师从总体上给分。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B卷参考答案

(试题主要来源于试题库和统编教材习题,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见解。

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

1.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人的本质不是从单个人中抽象出的共同点。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是必然性掌控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这是宿命论的观点,没有看到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个人虽然难以预测未来的命运及特点,但不等于就此失去了主动权。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一切机会,终能获得成功。

 

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体。

人类历史是人的自觉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人们必将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变革陈旧的社会形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形态。

但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生产力,从而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它作为具体劳动,能创造出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不仅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创造出超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谬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

谬误不同于偏见。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黑格尔说:

“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比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

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这话告诉我们什么辩证法原理?

参考答案要点:

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所不在,世界就是由矛盾构成的。

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

而矛盾即意味着既对立又统一。

其实质就是“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亦即黑格尔所说的把握“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四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 简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的现实意义:

第一,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都不存在。

一切现象都是由物质运动所引起的,都可以从中获得最终的解释和说明。

坚持这一观点,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说明客观世界以及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第一性的,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4.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理论贡献:

(1)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2)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历史局限性:

(1)坚持唯心史观,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3)没有找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新中国60年的经验教训,论述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本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请各位老师参考教材“绪论”等相关资料,从总体上给分。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

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即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

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的目的得以实现。

否则,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1)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这个论断主要说明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立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1)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是少数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

(3)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参考答案要点:

⑴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⑵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带来了科学复兴,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产关系必然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正是资产阶级社会的预告。

⑶经济基础的改变,又将促成了上层建筑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精神发展。

(本题为教材中的思考题,见教材P136)

2.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本题为教材中的思考题,见教材P136,参见P98-99)

3.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参考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在市场竞争中,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自行扩大生产规模,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最终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商人和高利贷者趁生产者困难之机,贷给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和生产工具。

生产者一旦无力还债,只好交出自己的作坊来抵债。

于是,作坊主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劳动力,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

4.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参考答案要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本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请各位老师参考教材第19-23页等相关资料,从总体上酌情给分。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B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

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来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混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这个论断正确地揭示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因为:

第一,思想或理论,哪怕是完全正确的思想理论,它本身是什么也实现不了的。

一种思想理论如果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就是一种空洞的思想理论,而空洞的思想理论是毫无用处的。

第二,只有把思想理论用来指导人们的做或行动,用于指导实践,使之变成一种现实的力量,才能使思想变为现实,使思想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 经济基础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⑴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因而是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人类社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4.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5.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只是变换了它的物质存在形式,通过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了原有的旧价值,并没有改变自身的价值量。

因此,不变资本作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但本身不会发生价值增殖,所以,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成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请分析这段话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要点:

这段话揭示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原理或马克思主义的“人化自然”原理。

人类世界是在自在世界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其间,科学技术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正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任何孤立地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点,任何忽略科学技术在使自然不断人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基本结论?

参考答案要点: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

3. 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

参考答案要点:

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人世间的祸害”,必须尽快代之以最好的社会制度。

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这种时代的局限性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4. 为什么说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

参考答案要点:

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

因为:

(1)从鼓励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2)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

(3)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本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请各位老师参考教材第19-23页等相关资料,从总体上酌情给分。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第4道简答题和最后一道论述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平时上课和参与活动周的情况,酌情给分。

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

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2分)列宁指出: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精神也是人脑这一物质的产物。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3. 真理中都不可避免包含着错误成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这是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的误解。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对事物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的反映,需要深化。

 

4.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本身也能创造价值。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2分)。

尽管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而是科学技术劳动创造价值。

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