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319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是()。

A.“探究-研讨”教学法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2.“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论断属于()。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宇宙爆炸论

3.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备“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和权威、力避苦恼”特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在()水平。

A.自我中心

B.权威

C.前习俗

D.后习俗

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5.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

“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讲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6.有位学生已经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方法,但是在运算11+3×7=?

时还是把11与3相加再乘7这是受()影响的表现。

A.定势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正迁移

7.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作孩子看待。

这说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A.平衡性

B.独立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8.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综合课程理论

9.学生在阅读不熟悉、不理解的材料时放慢速度反复阅读的学习策略是()。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A.工作态度

B.学生意见

C.工作成绩

D.业务水平

11.陈老师从电影《陈毅市长》中选取了一些最能突出陈毅革命生涯和个性气质的镜头,对它们进行剪辑后播放给学生观看,由此导入新课《梅岭三章》的学习。

这种新课导入方法属于()。

A.设疑导入

B.直观导入

C.析题导入

D.以旧引新

12.学生在记忆无意义的音节时,前面的练习加快了对后面音节的记忆,这是()的影响。

A.学生任务的相似性

B.原有的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学习的指导

13.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应坚持的原则是()。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C.正面引导,表扬为主

D.榜样示范,环境陶冶

15.化学课上先启发学生分析铁、铝、氢、氧等物质有无共同之处,再学习化学元素的概念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6.小王是高一新生,上初中时勤奋努力学习,品德良好,但上高中以后,上课积极性下降,逃课、沉迷网络游戏。

班主任知道情况以后,从多方面了解小王的个性特点,发现他比较喜欢美术。

班主任向美术老师推荐小王学美术,并一起为小王的健康成长努力。

该班主任做法主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17.学习后立刻入睡,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18.让学生实际动手制作贺卡、图片、模型等物品,以培养其创造性的方法是()。

A.发散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假设训练

19.20世纪初是中国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清末到民国期间,中国教育体系和学制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01--1910年的清末发展阶段,清政府模仿西方国家初步建立了国民教育体制。

成为近现代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二是1912--1922年的民国初期发展阶段,国民政府确定了以“六三三学制”为主体的、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国民教育体系。

“六三三学制”又被称为()。

A.壬戌学制

B.壬寅学制

C.癸卯学制

D.分支制学制

20.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榜样示范法

二、名词解释

21.学习迁移

22.教师申诉制度

23.随机进入式教学

三、简答题

24.举例分析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教学中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25.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四、论述题

27.一个教育家说,学校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你对此有何理解?

28.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请论述之。

五、材料分析题

29.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同学几乎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

“别给我们排名了。

”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

这位教了20多年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

这一次,他没有按照惯例公布学生的成绩。

试卷改完后,王老师分别找到这几位同学,耐心地分析了他们在这次考试中的成败得失,勉励他们认真学习,相信他们通过努力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事后,他对同事说:

“通过这件事,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那一份责任。

(1)分析王老师做法的可取之处及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2)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评价观?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

2.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3.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

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定向和相对功利取向两个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和遵守法规与秩序定向两个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和原则或良心定向两个阶段。

具备“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和权威、力避苦恼”特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所以是前习俗水平。

4.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题干表述反映了德育的疏导性原则。

5.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当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根据题干表述,老师采取的措施应为负强化。

6.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逆向迁移是指后面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

如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先前普通心理学的理解产生影响。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它是已经学习过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在这种迁移中,先后两种学习除了相似但又有不相同外,在难度和复杂程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题干中,学生已经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方法,但是在运算11+3×7=?

时还是把11与3相加再乘7是受了定势的影响。

7.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渴望自己像成人,不受父母的管教,这符合中学生独立性的特点。

8.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布鲁纳主张,任何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他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9.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元认知策略中的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题干中对不理解的材料反复阅读属于元认知策略。

10.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11.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直观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设备对与教学内容相关信息进行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

12.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心向与定势常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

促进和阻碍。

定势可能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影响,前面问题的解决过程迁移到后面可以使后面解题的速度加快;定势也可能对问题的解决产生消极影响,表现为功能固着,即把某种功能、作用赋予某种物体的心理倾向。

题干中学生记忆无意义音节的过程加快了对后面音节的记忆,由此可知这是心向与定势的积极影响。

13.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沉思型学生:

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学习成绩好。

冲动型学生:

反应快但常常出错,学习成绩较差。

场独立型的学生:

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场依存型的学生:

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与题干相符的是场依存型。

14.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5.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化学元素的概念的包括程度高于“铁、铝、氢、氧等物质的共同之处”,因此,这一学习属于上位学习。

16.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

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

题干中的班主任在知道小王喜欢美术以后,向美术老师推荐他学美术的做法是根据小王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

17.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学习后立刻入睡,不会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所以学习效果较好。

18.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自我设计训练课是一种灵活性较强的训练课程,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

19.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20.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说服教育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疏导学生思想的方法。

陶冶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二、名词解释

21.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2.教师申诉制度

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制度,就是教师申诉制度。

23.随机进入式教学

随机进入式教学是指对同一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实现学习者对同一对象的全方位、多方面的理解。

三、简答题

24.举例分析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教学中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参考答案:

思维定势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譬如,把一个桌子砍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思维定势会让人说出3个角的错误答案。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25.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参考答案: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1)操作定向阶段:

指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阶段:

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

(3)操作整合阶段:

指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阶段:

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四、论述题

27.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就是要求教师关怀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

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优劣,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因此,学校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分析人手,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便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8.参考答案:

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

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

并且应该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

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转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五、材料分析题

29.参考答案:

(1)王老师不给学生按成绩排名的做法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考试焦虑的缓解。

当前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有:

①评价结果以排名的形式公布,侵犯了学生隐私权;

②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③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

④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⑤评价主体上,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⑥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树立发展性评价的评价观,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①评价内容综合化: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②评价标准分层化:

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③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

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④评价主体多元化: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