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009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ocx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本文由柳云飘辉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8.1施工准备

18.1.1技术准备

1.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2.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3.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4.明确划分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供货商与各子系统供货商之间材料(设备)供应接口。

双方所供设备必须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或双方签订的接口技术协议。

18.1.2材料准备

1.主材:

中央站计算机、网关、DDC控制器、各类传感器、变送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桥架线槽、各类管材、线缆、型材等。

2.各类传感器、变送器、阀门及执行器、现场控制器等的进场验收要求:

(1)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实行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

(2)外观检查:

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设备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

3.BAS系统与变配电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的硬件接口、通讯线缆、信息传输及通信方式等必须相互匹配,其软硬件产品的品牌、版本、型号、规格、产地和数量应符合设计、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及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要求。

(1)做好外观检查。

外部设备、内部插接件应完好无损,无变形。

(2)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随机技术资料应齐全。

(3)缆线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检验资料。

4.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

处理机系统、显示设备、操作键盘、打印设备、存贮设备以及操作台等组成的管理工作站(中央与区域分站)的设备(包括软件、硬件)的品牌、型号规格、产地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

(1)做好外观检查,外壳、漆层应无损伤或变形。

(2)内部插接件等固紧螺钉不应有松动现象。

(3)附件及随机资料及技术资料应齐全、完好。

(4)包装和密封良好,并有装箱清单。

(5)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型号、版本、介质及随机资料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

18.1.3

机具准备

1.施工机具:

电焊机、切割机、砂轮机、对讲机、专用工具等。

2.测试仪器:

数字万用表、示波器、温度计、精密压力表、标准信号发生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18.1.4作业条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

2.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3.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

4.空调与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动力设备、照明控制箱、电梯等设备安装就位,并应预留好设计文件中要求的控制信号接入点。

5.各系统的供电及二次线路的设计必须满足BAS系统监测、控制和要求,并应有双方书面协议。

18.2施工工艺

18.2.1空调与通风系统

18.2.1.1工艺流程现场设备定位→管线安装→现场设备安装→DDC控制器安装→校接线→系统连接、调试18.2.1.2操作工艺1.现场设备定位与安装末端设备的定位与安装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一般规定1)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

2)应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

3)室外型传感器应有防风雨的防护罩。

4)并列安装的同类传感器,距离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5)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2)温、湿传感器的定位与安装1)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①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地方。

②应安装在风管直管段的下游,还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

③安装底座尽量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安装处应用柔性材料及密封剂可靠密封,防止漏风。

2)管道式温度传感器①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②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1/2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1/2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

③安装位置应在流体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部件附近和介质流动呈死角处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④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相互垂直安装时,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在管道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重合;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3)压力、压差传感器和压差开关的定位与安装1)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2)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下游,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的位置。

3)管道型、蒸汽压力与压差传感器安装①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处上开孔及焊接。

②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

③在水平和倾斜管道上安装压力取源部件时,取压点的方位应符合:

测量液体压力时,

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测量蒸汽压力时,在管道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

④蒸汽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蒸汽压力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或蒸汽流动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4)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风压压差开关安装离地高度不应小于0.5m;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密封性。

5)水流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不宜在焊缝处或在焊缝边缘上开孔安装;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6)差压传感器应配齐截止阀和平衡三阀组。

(4)流量传感器类的定位与安装1)电磁流量计①电磁流量计应避免安装在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②电磁流量计、被测介质及管道连接法兰三者之间应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

③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流量计的上下游均应有一定的直管段,当设计文件和设备说明书无规定时,一般上游侧应有长度为10d(d为管径)、下游段应有4~5d的直管段。

④在垂直的管道上安装时,其流体介质应自下向上流动,保证导管内充满被测流体或不致产生气泡;在水平的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2)涡轮流量计①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振动、避免强磁场及热辐射的场所。

②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时要水平,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

③当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应装设止逆阀,流量变送器应装在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3.5~5.5d的位置。

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距流量传感器6~8d的位置。

④流量传感器需要装在一定长度的直管上,以确保管道内流速平稳。

流量传感器上游应留有10倍管径的直管,下游有5倍管径长度的直管。

若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

⑤信号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有绝缘保护层的电缆,宜在流量传感器侧单点接地。

(5)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定位与安装被探测气体密度比空气轻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上部;被探测气体密度比空气重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下部。

(6)空气速度传感器的定位与安装空气速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应避开风管内的通风死角,直管段长度应满足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要求。

(7)风机盘管温控器、风机盘管电动阀的定位与安装。

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在同一室内,其高度差不应大于5mm,温控开关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

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

风机盘管电动阀应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

四管制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电动阀共享线应为零线。

(8)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的定位与安装1)电磁阀、电动调节阀安装前,宜进行仿真动作和试压试验。

电磁阀还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间的电阻。

2)检查电动调节阀的输入电压,输出信号和接线方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3)检查电动阀门的驱动器,其行程、压力和最大关紧力(关阀的压力)及阀体强度,阀芯泄漏试验,必须满足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4)电磁阀、电动调节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

5)电磁阀、电动阀的口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电磁阀电动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2个等级。

空调器的电磁阀、电动阀旁一般应装有旁通管路。

6)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机械传动应灵活,无松动或卡涩现象,操作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

7)有阀位指示装置的电动阀、电磁阀,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8)电动阀、电磁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口。

在管道冲洗前,应完全打开。

9)电动调节阀安装时,应避免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压力,当调节阀安装在管道较长的地方时,应安装支架和采取避振措施。

(9)电动风门驱动器的定位与安装1)安装前应作如下检查:

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且宜进行仿真动作。

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

2)风阀控制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

3)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固。

4)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阻现象。

5)风阀控制器安装后,其开闭指示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

6)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

7)当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有足够的调整范围。

2.管线安装按第14章相关内容执行。

3.DDC控制器安装

(1)安装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适配。

(2)控制器箱内接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志正确。

(3)控制器箱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

底边距地面一般为1.4m,同一建筑物内安装高度应一致。

(4)控制器柜安装应符合电气柜安装要求,详见“9.2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安装”。

(5)检查每台控制器的接口数量,应与被控设备要求相符,并留有10%以上的裕量。

4.校接线

(1)接线前应校线,检查其导通性和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接线,线端应有标号。

(2)剥绝缘层时不应损伤线芯。

(3)电缆与端子的连接应均匀牢固、导电良好。

(4)多股线芯端头宜采用接线片,电线与接线片的连接应压接。

(5)剥去外护套的橡皮绝缘芯线及屏蔽线,应加设绝缘护套。

(6)线路两端均应按设计图纸标号,回路标志齐全正确,标号应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

5.系统连接、调试

(1)系统调试必须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调试,组成调试班子,其中包括负责现场施工的技术质量人员。

(2)要制定调试计划(大纲),包括各方面的配合,经业主、监理审查通过后进行。

(3)调试步骤及内容:

1)检查新风机、空气处理机、送排风机、VAV末端装置及风机盘管的电气控制柜,按设计要求与DDC之间的接线正确,严防强电串入DDC。

2)按监控点表的要求检查装于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传感器、变送器、执行器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正确,其安装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3)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4)确认DDC允许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5)按产品设备说明书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DDC功能测试,一般应进行运行可靠性测试和DDC软件主要功能及其实时性测试。

6)确认各类受控空调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运行正常。

7)在DDC侧或主机侧,检测各AI、AO、DI、DO点,确认其满足设计、监控点和联动联锁的各项要求。

各个阶段、步骤应有记录和报告,最后归成文档。

另外,由于变频器在通风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在此类通风空调系统的单体设备的检测调试中还应按以下内容进行:

1)若新风机是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时,应模拟变化风压测量值或其他工艺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应改变或切换到测量值或稳定在设计值,风机转速这时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90%风机速度时高、中、低三速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

2)变风量空调机,应按控制功能变频或分档变速的要求,确认空气处理机的风量、风压随风机的速度也相应变化。

当风压或风量稳定在设计值时,风机速度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90%风机速度时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变频、调速);还应在分档变速时测量其相应的风压与风量。

3)VRV空调系统。

对VRV空调系统纳入BAS系统的控制一般是在其配电回路中设置监控节点,起到按时间程序设定开启系统的功能,以控制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目前,相当多的VRV产品制造商都已相继开发出了基于BACnet协议专用网关的接口设备,可以将VRV空调系统纳入BAS系统中,VRV末端设备的运行状态是通过BACnet网关接口上传信号至BAS系统,监控中心经该网关接口下传信号(如初始值设定、控制参数设定等)至末端设备,并对整个VRV空调系统实行系统管理。

经对这二个系统的集成,在中央控制中心可以对VRV空调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①室温监视;②温控器状态监视;③压缩机运转状态监视;④室内风扇运转状态;⑤空调机异常信息;⑥ON/OFF控制和监视;⑦温度设定和监视;⑧空调机模式设定和监视(制冷/制热/风扇/自动);⑨遥控器模式设定和监视;⑩滤网信号监视和复位;风向设定和监视;额定风量设定和监视;强迫温控器关机设定和监视;能效设定和设定状态监视;集中/机上控制器操作拒绝和监视;系统强迫关闭设定和监视。

在BAS系统管理平台上,可以将空调系统与其他弱电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功能,如利用电子考勤及电子门锁系统实施VRV空调系统的启、停联动,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利用火灾报警信号,实施VRV空调系统的相应联动功能,满足消防要求。

基于BACnet协议专用网关的VRV空调系统接口设备的调试方法可按设备说明书进行,与网络系统网关设备调试方法一致。

4)变频调速排风机。

变频调速排风机启动后,室内风压测量值应跟随风压设定值的改变而变化。

当风压设定值固定时,经过一定时间后测量值应能稳定在风压设定值的附近。

如果测量值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当提高PID调节的积分作用。

如果送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做周期性波动,其偏差超过范围,则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定为止。

PID参数设置的原则是:

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其次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分,应避免系统振荡,并有一定余量。

当系统经调试不能稳定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妨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应做仔细检查,排除此类干扰。

18.2.2变配电系统

18.2.2.1工艺流程电量变送器安装→线槽敷线、配管穿线→DDC控制器安装→校接线→系统调试

18.2.2.2操作工艺1.电量变送器安装常用的电量变送器有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和有功电量变送器,安装在监测设备(高低压开关柜)内或者设置一个单独的电量变送器柜,将全部的变送器放在该柜内。

(1)变送器柜安装按电气变配电柜安装标准执行。

(2)变送器柜外壳及其有金属管的外接管应有接地跨接线,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2.线槽敷线、配管穿线按第14章相关内容执行。

3.DDC控制器安装按第18.2.1.2条第3款内容执行。

4.校接线除按第18.2.1.2条第4款内容执行外,尚应注意:

(1)相应监测设备的CT、PT输出端通过电缆接入电量变送器柜,必须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接线图接线,并检查其量程是否匹配(包括输入阻抗、电压、电流的量程范围),再将其对应的输出端接入DDC相应的监测端。

(2)变送器接线时,严禁其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输入端开路。

(3)检查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端的范围与设计和DDC所要求的信号必须相符。

5.系统调试

(1)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2)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3)系统监控点的测试1)根据设计图纸和系统监控点表的要求,逐点进行测试。

2)模拟量输入信号的精度测试:

在变送器输出端测量其输出信号的数值,通过计算与主机CRT上显示数值进行比较,其误差应满足设计和产品的技术要求。

(4)电量计费测试检查。

按系统设计的要求,激活电量计费测试程序,检查其输出打印报告的资料,用计算方法或用常规电度计量仪表的资料进行比较,其测试资料应满足设计和计量要求。

(5)柴油发电机运行工况的测试1)确认柴油发电机及其相应配电柜单机运行工况正常。

2)确认其输出配电柜处于断开状态,严禁其输出电压接入正常的供配电回路。

3)对柴油发电机进行仿真测试,即仿真激活柴油发电机组的启动控制程序,按设计和监控点表的要求确认相应开关设备动作和运行情况应正常。

18.2.3公共照明系统

18.2.3.1工艺流程线槽敷线、配管穿线→DDC控制器安装→系统连接、调试18.2.3.2操作工艺1.线槽敷线、配管穿线按第14章相关内容执行。

2.DDC控制器安装按第18.2.1.2条第3款内容执行。

3.系统连接、调试

(1)按设计图纸和通信接口的要求,检查电气柜与DDC通信方式的接线是否正确。

(2)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3)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4)系统监控点的测试检查。

根据设计图纸和系统监控点表的要求,按有关规定的方式

逐点进行测试。

确认受BAS控制的照明配电箱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激活顺序、时间或照度控制程序,按照明系统设计和监控要求,按顺序、时间程序或分区方式进行测试。

18.2.4给排水系统

18.2.4.1工艺流程线槽敷线、配管穿线→安装现场设备(液位计、液位开关、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水流开关等)→DDC控制器安装→系统连接、调试18.2.4.2操作工艺1.线槽敷线、配管穿线按第14章相关内容执行。

2.安装现场设备(液位计、液位开关、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水流开关等)

(1)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水流开关等末端设备的安装按第18.2.1.2条第1款相关内容执行。

(2)液位计、液位开关的安装1)浮力式液位计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2)浮筒液位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处于浮筒中心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

3)钢带液位计的导管应垂直安装,钢带应处于导管的中心并滑动自如。

4)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仪表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

5)双法兰式差压变送器毛细管的敷设应有保护措施,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6)安装浮球式液位仪表的法兰短管必须保证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

3.DDC控制器安装按第18.2.1.2条第3款内容执行。

4.系统连接、调试

(1)按设计监控要求,检查各类水泵的电气控制柜与DDC之间的接线是否正确,严防强电串入DDC。

(2)检查各类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或水位开关),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接线应正确。

(3)检查各类水泵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应运行正常。

(4)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6)按规定的要求检测设备AO、AI、DO、DI点,确认其满足设计监控点和联运联锁的要求。

18.2.5热源和热交换系统

18.2.5.1工艺流程线槽敷线、配管穿线→现场设备安装(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等)→DDC控制器安装→系统连接、调试18.2.5.2操作工艺1.线槽敷线、配管穿线按第14章相关内容执行。

2.现场设备安装(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器等)按第18.2.1.2条第1款相关内容执行;此外,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在高压水管上安装时,应装在进水管侧;在低压水管上安装时,应装在回水管侧。

3.DDC控制器安装按第18.2.1.2条第3款内容执行。

4.系统连接、调试

(1)检查热泵机组控制柜的电器元器件应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严防强电串入DDC,直流弱电地与交流强电地应分开。

(2)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热泵机组上的温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应正确,输入/输出信号类型、量程应和设计相一致。

(3)手动位置时,确认各单机在非BAS系统控制状态下应运行正常。

(4)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6)对填写的BAS系统监控点记录表进行核查。

(7)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确认主机、热泵机组、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下,在DDC侧或主机侧检测全部AO、AI、DO、DI点,应满足设计和监控点表的要求。

激活自动控制方式,确认系统各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顺序投入运行和关闭自动退出运行两种方式都应正确。

(8)增减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加其热负荷,检验平衡管流量的方向和数值,确认能激活或停止热源机组的台数,应能满足负荷需要。

(9)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以及整个机组停运,检验系统应自动激活一个预定的机组投入运行。

18.2.6冷冻和冷却水系统

18.2.6.1工艺流程线槽敷线、配管穿线→现场设备安装(水管温度传感器、压力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等)→DDC控制器安装→系统连接、调试18.2.6.2操作工艺1.线槽敷线、配管穿线按第14章相关内容执行。

2.现场设备安装(水管温度传感器、压力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等)按第18.2.1.2条第1款相关内容执行。

3.DDC控制器安装按第18.2.1.2条第3款内容执行。

4.系统连接、调试

(1)检查冷冻和冷却系统的控制柜的全部电气元器件应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严防强电串入DDC,直流弱电地与交流强电地应分开。

(2)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冷冻和冷却系统的温、湿度传感器、电动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应正确,输入/输出信号类型、量程应和设计相一致。

(3)手动位置时,确认各单机在非BAS系统控制状态下运行正常。

(4)确认DDC控制器和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确认DDC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DDC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