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881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docx

心理学各单元习题比较全ttxt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心理学2、反射3、反射弧4、非条件反射、

5、条件反射6、观察法7、调查法、8、反映。

二、填空题

1、认识过程包括()()()和想象等过程。

2、心理过程是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过程。

3、个性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时间中形成的()的各种()的总和。

4、把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和()等两大类。

5、心理过程包括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的、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等三个不同方面。

6、反射弧由()、()、()、()、()等五个部分组成。

7、脑机能的神经活动过程是()和()。

8、当今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心理学学派主要有:

()、()、()和认知心理学。

三、判断题

1、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

()

2、人的心理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

3、第二信号信统是人类所独有的条件反射。

()

4、人手碰热物体会立即缩回,这是属于条件反射。

()

5、人在闭目时,可使声音听得更清楚,这就是负诱导现象。

()

四、单项选择题

1、“反射”概念最初是在17世纪由()提出来的.

A笛卡儿B巴甫洛夫C斯金纳

2、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都属于()神经系统。

A中枢神经系统B周围神经系统C躯体神经系统

3、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是俄国的生理学家()。

A笛卡儿B巴甫洛夫C斯金纳

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笛卡儿B巴甫洛夫C斯金纳

五、多项选择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A准备阶段B设计阶段C实施阶段D总结阶段

2、个性特征包括()

A能力B意志C气质D性格

3、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直到人类,其心理也有不同的水平。

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意识阶段

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脊髓B脑C交感神经

六、心理现象分析题

1、“望梅止渴”、2、“谈虎色变”、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七、简答题

1、我们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3、如何正确理解心理科学的任务?

4、心理学四大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什么?

八、论述题

1、怎样来认识高师生学习心理学所具有的双重意义?

第二章感知觉

一、填空题

1、人的感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外部感觉有、、、、等五种,外部感觉有、、等三种。

2、知觉水平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3、感知觉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种水平,即、、。

4、“月亮走,我也走”是一种知觉。

5、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

6、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7、人们常认为“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这是一种错觉。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现象。

9、“无中生有”是一种,它主要出现在不正常的人群中,而“杯弓蛇影”是一种

,正常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10、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二、名词解释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

感觉补偿

感觉相互作用

知觉理解性

三、概念辨析

感觉与知觉

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幻觉与错觉

明适应与暗适应

四、单选题

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

2、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

3、感觉的能力称为()

A、感受性B、感受器C、感受强度D、感受阈

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

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

五、多选题

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

A、温觉B、冷觉C、痛觉D、触觉

2、知觉在本质上的特点有()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怛常性

3、运动觉的种类很多,下列哪些是属于运动觉()

A、诱动知觉B、似动知觉C、真动知觉D、距离知觉

4、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感觉对比现象()

A、同时对比B、相继对比C、瞬时对比D、一致对比

5、空间知觉是由多种感觉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视觉起重要作用,它主要包括()

A、形状知觉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D、深度知觉

6、知觉有许多品质,下列哪些是知觉的品质()

A、知觉的广度B、知觉速度C、知觉清晰度D、知觉精确性

六、判断题

1、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2、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3、感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

4、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5、感受性和感受器都是指人的某种能力。

6、“看”是一种感觉,“看见”是一种知觉。

7、“月明星稀”是感觉适应现象。

8、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就是观察。

9、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

10、错觉是一种错误的感觉,生活中豪气毫无价值。

七、论述题

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

2、学生如何利用感知觉规律来提高学习质量?

3、青少年感知觉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第三章、思维-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思维、2、间接思维、3、概括性、4、想象、5、直接思维、6、灵感、7、定势、8、分析、9、综合、10、比较、11、抽象、12、创造想象、13、幻想、14、理想、15、创造思维、16、再造想象

二、填空

1.思维是()对客观现实()反映。

2.思维的心智操作主要包括(),(),()和()。

3.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4.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5.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思维可以把分为()和()。

6.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和()。

7.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

8.根据目的性划分,想象可以分为()和()。

9.根据想象是否依靠现成的描述划分,可以分为()和()。

10.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活动可分成(),(),()和()。

11.影响问题解决思维的心理因素(),(),(),(),(),()和()。

12.创造思维的基本阶段(),(),()和()。

1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和()。

14.语言是思维的(),没有脱离()的思维,也没有脱离()的语言。

15.梦是()想象。

16.思维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17.每一种概念都有其()和()。

()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

三、判断与改正

1.思维的概括反映是指反映一切事物的各种属性。

()

2.默不作声,低头沉思说明思维与语言没有直接联系。

()

3.思维是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因此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没有什么联系。

()

4.知识经验都是有用的,故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

5.思维从解决问题开始,因此越是困难的问题,越能引起学生思维。

()

6.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消极作用。

()

7.想象表象是超越现实表象,因此它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8.幻想是空想,因而只有消极意义。

()

四、判断题

1.灵感是创造的源泉。

()

2.幻想不是理想,因为幻想是一种消极的想象。

()

3.思维是衡量一个人智慧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

4.灵感是天生的。

()

5.做梦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

()

6.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意味的内心状态,这是思维的间接性。

()

7.人类之所以能进行越来越抽象的思维,是因为人类掌握了大量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的结果。

()

8.在思维中,概括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它是关于事物不同点的综合。

()

9.思维就是语言,语言就是思维。

()

10.幻想对人的工作和活动有一种强大推动力。

()

11.常规思维人人皆有,创造思维只有少数人才有。

()

12.凡是疑问句皆是问题。

()

五、选择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A.个别属性B.全面C.间接和概括D.整体属性

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B.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C.分析与综合

3.分析的作用是()A.比较异同B.深入事物内部研究细节

综合作用是(  )C.从总体上把握对象D.知识系统化

4.在头脑中把各种对象的本质特性提取出来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B.综合C.概括D.分类E.抽象

5.同抽象相反的心智操作(思维活动)是()

A.概括B.分析C.综合D.具体化

6.解决概念掌握过程中内涵混淆,外延扩大或缩小的有效方式是运用()

A.日常概念B.直观教学C.变式D.给概念下定义

7.鲁班发明锯借助丝茅草的启事,说明解决问题受()

A.定势B.原型启发C.动机清晰的影响

8.欣赏“日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眼……”时的想象是()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幻想

9.概念形成过程中变式的作用是()

A.改变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

B.改变非本质特征,也改变本质特征

C.剔除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

10.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是思维的()

A.独立性B.灵活性C.深刻性D.流畅性

11.在思维中,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思维是()

A.习惯性思维B.发散思维C.聚合思维

D.动作思维E.创造思维

12.解决问题的最佳动机水平()

A.最强B.中等强度C.弱D.没有动机

13.对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叫()

A.变式B.定势C.适应D.态度

14.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动作思维D.A+B+C

15.语言是思维的()

A.内容B.结果C.工具

16.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A.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

17.吴承思构思的“猪八戒”形象是()

A.表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18.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A.梦B.幻想C.空想

19.学生用学过的原理,规律去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是()

A.直觉行动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

20.瓦特看到沸腾的水把壶盖掀起来,由此发明了蒸汽机,这种现象属()

A.顿悟B.原型启发C.观察能力

21.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是可能实现的幻想叫()

A.创造想象B.理想C.幻想D.空想

22.人与人之间的想象存在着个别差异,除了表象类型的差异,清晰程度上的差异,还有在()上也存在差异。

A.视觉表象B.思维过程C.性格D.创造性水平

23.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概括称为(),它是概括的低级形式。

A.理想概括B.感性概括C.抽象概括D.语词概括

六、多项选择题

1.幻想与创造想象的主要区别在于()

A.幻想是与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而创造想象不一定是。

B.创造想象有独立创造性和新疑性而幻想不具有。

C.创造想象与目前创造行动有直接联系而幻想没有。

2.思维的品质包括:

()

A、深刻性和广阔性、B、独立性与批判性、C、灵活性与敏捷性、D、逻辑性E、果断性与坚韧性

七、实例分析

1.观察学生言行,了解学生内心世界。

2.儿童做算术作业时往往要数指头,且自言自语。

3.用举例说明定律,用一般原理来解答习题。

4.学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归纳成有理数。

5.见到硬币,只想到做货币用,很少想到可以导电。

6.科幻小说中的“星际车站”“太空足球场”。

八、简答题

1.什么是思维?

思维有哪些种类?

2.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哪些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影响问题解决的思维因素主要有哪些?

4.概念掌握的条件是什么?

九、问答题

1.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怎样培养创造思维?

3.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

4.中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5.中小学思维的发展特点与教育

6.让学生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7.怎样排除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不良因素?

第四章记忆

一、名词解释:

1.记忆、2.动作记忆、3.形象记忆、4.语词-逻辑记忆、5.情绪记忆、6.感觉记忆、7.短时记忆、8.长时记忆、

9.内隐记忆、10.外显记忆、11.程序记忆、12.语义记忆、

13.情节记忆、14.识记、15.有意识记、16.无意识记、

17.机械识记、18.意义识记、19.保持、20.回忆、

21.再现、22.无意再现、23.有意再现、24.直接再现、

25.间接再现、26.再认、27.遗忘、28.部分遗忘、

29.全部遗忘、30.短时遗忘、31.长时遗忘、32.消极遗忘、

33.积极遗忘、34.表象。

二、填空题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和()。

2.从信息加工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

(),()和()的过程。

3.没有记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将总是停留在()的水平上,不可能有()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

4.以记忆的内容维度划分,可以把记忆分为(),(),()和()。

5.动作记忆中的信息保持和提取较(),不容易()。

6.形象记忆又称为()记忆。

7.表象与知觉相比,其形象具有一定的()性。

8.语词-逻辑记忆的信息不易受各种因素的(),比较()提取较()。

9.情绪记忆既可能是()的体验,也可能是()的体验。

10.根据记忆编码方式不同,贮存时间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记忆,()记忆,()记忆。

11.感觉记忆保持时间以毫秒计,最长()。

12.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编码。

13.感觉记忆在瞬间能储存较多信息,一般认为其容量为()。

14.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左右,最长也不超过()。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也即广度,一般认为是()个项目。

16.短时记忆又叫()记忆或()记忆。

17.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来源是短时记忆阶段加工后的内容,一般经过(),但也有因(),一次储存成功的。

18.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随时间推移()降低。

19.当个体在记忆某项任务时,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出其先前曾经识记的内容,这说明了()记忆的作用。

20.无意识记的特点是不易疲劳,但有很大的()性,()性和()性。

21.在学习活动最主要依靠的识记类型是()。

22.意义识记往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识记的()和()。

23.在神经心理学中测量人类记忆最常用的方法有(),(),()以及()。

三、判断题

1.外显记忆强调信息识记过程的有意识性。

()

2.区别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记忆的提取阶段是否有意识参与。

()

3.在现实生活中,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更显得重要,而且效果也比有意识记好。

()

4.机械识记的效率相对交低,而且容易遗忘,但准确性高,使用面广。

()

5.保持是原封不动地保存头脑中识记过的材料的静态过程。

()

6.脱口而出叫出多时未见的老朋友的名字属于有意再现。

()

7.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

8.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

9.一次识记的材料数量与识记的效率呈正相关。

()

四、单项选择题

1.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忆学过的内容属于()

A.再认B.保持C.再现D.识记

2.回忆某个人的地址,以便去拜访属于()

A.无意现在B.有意再现C.直接再现D.间接再现

3.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作业的记忆是()

A.外显记忆B.内隐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

4.“舌尖现象”是指()

A.部分遗忘B.全部遗忘C.短时遗忘D.长时遗忘

5.一次识记的材料数量与识记的效率呈()

A.正相关B.负相关C.没有联系D.情况而定

五、多选选择题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语词-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E.程序记忆

2.一下材料中需要分散复习的()

A.技能性材料B.思维性材料C.枯燥性材料

D.兴趣性材料E.难度大的材料

3.运用一下哪几个记忆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物力知识的记忆效率和效果()

A.快记B.牢记C.活记D.情趣识记法E.相似记忆法

4.青少年记忆的特点有()

A.记忆的整体水平处于人生的最佳时期

B.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C.意义识记明显占优势

D.抽象材料的记忆水平显著提高

E.记忆训练能获得更佳效果

六,简答题

1.为什么称短时记忆为动态记忆,而称长时记忆为静态记忆。

2.列表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别和联系。

3.举例区分再认和再现。

4.画图并说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5.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6.阐述遗忘发生的主要原因。

七、论述题

1.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区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不同表现方面。

3.谈谈如何改善记忆?

根据有关理论,概念加以说明。

4.区分内隐与外显记忆,陈述记忆与程序性记忆以及语义记忆与情境记忆,并解释它们是怎么关联的?

5.根据遗忘发展的规律,试述怎样复习才能达到巩固识记材料的最好效果?

第五章能力

一、填空题

1、能力的两种含义是_____、______。

2、从特殊性维度上考虑能力划分为:

_____和______。

3、从____的维度上把能力分为:

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

4、智力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其中以____为核心。

5、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智力可以被分析为_____和_____。

6、智力成分结构有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

7、影响能力发展的三个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特殊能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9、吉尔福特把智力活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维度。

10、“三元智力理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二、判断题

1、潜在能力是个人将来可能发展并表现的能力,又称为性向。

()

2、绘画能力、音乐能力、写作能力和体育能力都属于一般能力。

()

3、观察力是一切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

4、能力加工的内容可以是视觉、听觉、符号、语义或行为。

()

5、情绪能力是准确识别,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

6、因材施教是能力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之一。

()

7、智力以知识的获得为基础,没有知识的支持,智力不可能发展。

()

8、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的智力测验是在21世纪初。

()

9、从创造性维度上考虑可把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10、认知能力的对象是主观信息。

()

三、单项选择题

1、从创造性维度上考虑可把能力划分为()

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B、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C、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D、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2、智力以()为核心

A、观察力B、想象力C、记忆力D、思维力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在()年代提出的

A、70年代B、80年代C、90年代D、50年代

4、下列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物质因素B、生物因素C、环境因素D、个体实践因素

5、下列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兴趣B、情感C、性格D、知识

6、下列中属于能力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的是()

A、因材施教B、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C、自学能力的培养D、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

7、创造力的核心是()

A、创造性思维B、特殊性思维C、个体性思维D、知识性思维

8、下列能力的个别差异中错误的是()

A、类型差异B、水平差异C、一般能力种类的差异D、早晚差异

9、人的智力最佳年龄阶段是()

A、20—30岁B、20—25岁C、30—45岁D、30—40岁

四、多项选择题

1、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

A、类型差异B、水平差异C、早晚差异D、特殊能力种类的差异

2、PASS模型的系统有()

A、注意-唤醒系统B、编码系统C、计划系统D、智力系统

3、下列中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A、绘画能力B、音乐能力C、写作能力D、体育能力

4、能力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有()

A、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B、自学能力的培养

C、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D、阅读能力的培养

5、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A、元认知能力B、元认知知识C、元认知体验D、元认知监控

6、我国传统认为智力包括()

A、观察力B、想象力C、记忆力D、思维力

五、名词解释

1、能力2、非智力因素3、特殊能力4、创造能力

5、思维力6、多元智力理论7、元认知能力8、智力

六、分析题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任意的使他成为强盗、小偷、律师、法官……

3、孟母三迁

七、简答题

1、智力和知识的关系。

2、能力的个别差异有哪些?

3、能力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有哪些方面?

4、能力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有哪些方面?

八、论述题

1、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怎样?

2、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六章注意的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有意后注意

5.注意的范围

6.注意的紧张性

7.注意的稳定性

8.注意的起伏

9.注意的分配

10.注意的转移

二、填空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_和_______。

2.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注意的基本特性。

3.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注意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注意是怎样一种心理现象?

它具有什么功能?

2.注意有哪些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