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707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7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docx

心理习题册霍霞锦州师专090508祥解

心理习题册

绪 论

 

一、解释概念题

 

心理学

 

反   射

 

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

1、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

2、心理过程包括(       )、(       )和(        )。

3、个性心理包括(       )系统、(       )系统和(        )系统。

4、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

5、大脑皮层分4个叶:

(    )\(    )、(     )和(     )。

6、皮层上的脑叶在机能上有分工,枕叶与(      )有关,颞叶与(     )有关,顶叶与(        )有关,额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作用,控制着人的(       )、(       )的行为。

新近的研究表明,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不承担具体的感觉和运动的功能,因为可以集中用于高级心理过程,如(        )等

7、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

(           )、(            )和(          )

8、(             )是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学科。

9、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建的(              )学说是揭示大脑机能最有影响的理论。

10、大脑的主要机能是(        )、(         )、(          )、(       )和(       )各种信息。

11、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具有(         )、具有(          )、具有(          )、具有(           )。

12、(       )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作用。

三、选择题:

l、认识过程中核心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思维         D想象

2、大脑皮层4个叶中对于心理活动具有特殊意义的是(      )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3、条件反射受(     )的控制。

A皮下中枢        B 皮层       C皮层和皮下中枢共同       D 都不是

4、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

A脑              B客观现实       C实践活动            D主观意识

5、“谈虎色变”属于(      )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反射    D都不是

6、新生儿看见强光会产生“眨眼反应”,属于(      )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反射    D都不是

7、(      )是人类心理发展高于动物的本质标志。

A个性      B意识         C思维           D记忆

8、心理现象是20世纪人类认识(      )的重大课题。

A世界       B宇宙         C自身     D事物

9、对同一个事件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原因在于人的心理具有(    )

A客观源泉         B物质基础     C主观能动性  D实践中发展

10、教师通过小学生的作业、日记、考试、小制作了解其心理特点是运用(    )

          A观察                        B问卷

           C产品分析                    D测验

11、普莱尔曾观察自己孩子的抓握动作,并做了详细记录。

这种研究方法在心理学

中称为(       )。

A自然实验法                 B产品分析

C个体观察法                 D调查法

l2、“望梅止渴”属于(        )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

1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14、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

           A抑制                        B反射

           C兴奋                        D传导

15、心理过程包括〈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6、现实中有山,脑中才可能有山的映象,这说明心理(   )

A是脑的机能              B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具有能动性              D具有发展过程

四、判断题:

1、皮层是控制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管理者和调节者。

(      )

2、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脑,就会产生心理。

(           )

3、高级神经中枢指的是大脑皮层。

(         )

4、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言语优势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

(         )

5、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外界有剌激,人就会作出一定的反映。

(    )

6、如果将新生儿置于一个完全缺乏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的环境中喂养长大,他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        )

 7、人的心理一方面受主观条件的制约,一方面又受人的客观条件的制约。

(  )

五、简答题:

1、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的,写出它的结构。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哪些方法最适合小学教师使用?

 

 

 

 

3、师范生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六、论述

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七、分析现象

1、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首琴的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我们把“琴声”比作心理,你如何根据这首诗形象地理解心理?

 

 

 

 

 

 

 

 

 

2、用心理学知识,解释并辨析下面现象

(1)“画饼充饥”与“谈虎色变”

 

 

 

 

 

 

 

 

 

(2)两个人观察同一棵树,植物学家首先获得是的关于树种、树龄及树的生长环境方面知识,而画家获得的是关于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状、疏密、大小等到方面的印象。

 

 

 

 

 

 

 

 

 

(3)婴儿时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虽然具有人脑的特征和人体的外型,然而却不会说话,不会劳动,只会像狼一样的爬行、嚎叫和吃生肉。

 

 

 

 

 

 

 

 

 

 

 

 

 

 

 

 

 

 

 

 

 

 

 

 

 

 

 

 

 

 

第一章  小学生的注意与认识过程(I)(感觉、知觉与注意)

一、解释概念

1、注   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感   觉

 

5、知   觉

 

6、适   应

 

7、观   察

 

8、错   觉

 

二、填空题

1、注意品质包括(      )(      )(       )(       )。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与(      )。

3、人在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      )、(        )和(       )。

4、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         )的注意叫做(          )。

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        )的注意叫做(          )。

5、儿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依靠(     )注意,而且(      )注意的效果明显高于(    )注意

6、感受性即(      )的能力。

7、知觉具有(      )、(        )(    )(        )等特性。

8、视敏度即(                   )小学生的视敏度比幼儿的好,其中(        )岁儿童视觉调节能力范围最大。

9、人小学后(     )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末可达(    )水平。

10、空间知觉包括(       )知觉、(      )知觉和(   )知觉。

1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过程,观察力是(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观察的品质有(         )、(        )、(       )、(       )。

1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从(        )开始

14、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       )。

三、选择题:

1、在寂静的考场中,窃窃私语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注意是由(    )引起的。

A刺激物强度                 B刺激物运动变化

           C刺激物新异性         D刺激物对比

2、老师用红笔批作业,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后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不注意

3、“鹤立鸡群”引人注目,这是由(   )引起的。

A刺激物强度           B刺激物运动变化

            C刺激物新异性        D刺激物对比

4、有的学生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要求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始终注视着老师,这种注

 意有可能是(   )状态。

           A真正的注意           B表面上的不注意

           C表面上的注意         D真正的不注意

5、(    )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   )的能力已有较好发展。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7、在行走的汽车上看路面时感觉汽车没有行走而路面在后退是(     )

           A时间错觉              B对比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

8、你中途离开影院,刚到强光下时,什么也看不清,要过一会儿才能看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9、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

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0、在小学儿童的感觉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A视觉                  B听觉

          C肤觉                  D运动觉

11、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      )成人。

          A不如                  B接近

          C已达                  D超过

12、间接兴趣是引起(     )的因素之一

          A有意后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不注意

13、一天,某班级转来了一名新同学,大家自然把目光集中她身上。

这属于(

          A有意后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不注意

14、汽车司机开车是眼、耳、手、脚并用,这是注意的(    )

          A分散                  B分配

          C范围                  D转移

15、三年级的小强上课是东张西望,时而看黑板,时而摆弄手中的玩具。

这是注意(   )。

A分散                      B分配

C范围                     D转移

16、“提头知尾”(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7、“万绿丛中一点红”、"白纸黑字"属于(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8、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     )

A感觉                  B表象

C认识                  D知觉

19、“感觉补偿”现象是(   )

A感觉对比              B适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实践的影响

20、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时常把“己”和“已”,“析”和“折”混淆,这是因为他们的(  )差。

A目的性               B精确性

C顺序性               D深刻性

四、判断题:

1、凡是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事物,必然会成为注意的对象(    )

2、注意是一种独立重要的心理过程。

(  )

3、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宫,就能有感觉。

(   )

4、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是无济于事的。

(     )

5、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

(     )

6、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避免。

(    )

7、近视眼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        )

8、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差的人若经常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地注视,有助于视敏度的提高。

(    )

9、学生时间知觉水平的提高,与他们掌握和运用数概念、计时工具等有关。

(     )

10、感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知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

11、小学生对体育课上的“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往往做不准。

这是他们的方位

知觉差的表现。

(    )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对比。

(  )

五、简答题

1、影响无意注意及有意注意的因素?

 

 

 

 

 

 

2、注意与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3、说明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4、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六、论述题

1、试述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2、如果你是低年级的老师,将怎样考虑到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好教学工作?

 

 

 

 

 

 

 

 

 

 

3.试从观察品质方面举例说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水平?

 

 

 

 

 

 

 

 

 

4.小学儿童对描述在纸上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常常不能正确确而且总是多判,这是为什么?

 

 

 

 

 

七、分析现象运用心理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试说明上课起立行礼的心理学意义?

 

 

 

 

 

2、下列事例各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

A小学低年级学生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课文,到中高年级才把字与字连起来读,并注意到句子间的关系

 

 

B对来听课的客人,一年级学生总是左顾右盼,而高年级学生就好象没有觉察有人来听课。

 

   

 

 

3、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拔牙不觉得疼。

 

 

 

 

 

4、小学二年级学生上“美丽的大公鸡”一课时教师问:

"同学们从本课的插图中观察到了什么?

同学们说:

“大红鸡冠”“美丽的羽毛”“金黄色的爪子”等,很少能观察到公鸡的“得意”“骄傲”的样子这说明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观察的什么特点?

 

 

 

 

 

5、教师写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粉笔写,其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

 

 

 

 

6、小学低年级学生抄写“p”,却写成了“q”,这是为什么?

 

 

 

 

 

7、“一目十行”与“一心二用”

 

 

 

 

8解释“月明星稀”,“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9、生字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常在一个字中把要儿童注意的部分或容易出错的和遗漏的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如“辩”“辨”“辫”的中间部分,“析”与“折”的偏旁等,请说说这样做的好处和作用。

 

 

 

 

第一章小学生的注意与认识过程(Ⅱ)(记忆、思维与想象)

 

一、解释概念

1、记   忆

 

2、想   象

 

3、表   象

 

4、再造想象

 

5、创造想象

 

6、幻   想

 

7、思   维

 

8、概   念

 

9、变   式

 

二、填空题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把记忆分为(        )、(      )、(        )。

2、遗忘的种类有两种,即(       )遗忘和(        )遗忘。

3、记忆是人脑对(        )的事物的反映。

4、画家善于(        )记忆,数学家善于(         )记忆。

5、表象的特征是(      )和(      )。

6、记忆过程包括(      )、(       )和(       )

7、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过程是(       )呈现(       )的趋势。

8、回忆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分别是(   )和(    )。

(    )比()水平要高。

9、初入学儿童不会用系统搜索和追忆去(         )信息。

10、想象的形象来源于(       )。

梦是一种(         )想象。

11、创造想象的形象具有(        )(         )和(         )等特点。

12、小学儿童的幻想处在由(      )幻想向(      )幻想过渡阶段。

13、在发展儿童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       )和(      )是有效途径。

1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和(           )的反映,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与(       )。

从个体发展来看,思维可以分为(       )、(      )与(     )。

从探索答案的方向来看,思维可以分为(     )和(       )。

1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和(        )。

其不同的运用又表现为(    )(      )、(      )、和(       )。

16、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和(     )。

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途径有

(1)(            )、

(2)(             )

17、思维的形式是相互联系的。

(          )和(           )是(         )的基础,它的形成又借助于(       )和(         )。

(         )是(      )的基础,它本身又可以通过(         )获得。

18、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好坏,通常采用的指标有思维的(       )思维的(      )、思维的(      )思维的(       )和思维的(          )。

19、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发展,大致经历了(        )概括、(          )概括和(         )概括三级水平。

三、选择题

1、小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教学中强调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原因是小学低年级儿童(  )

A以无意识记为主              B以有意识记为主

C以机械识记为主             D以意义识记为主

2、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   )记忆。

          A 瞬时                      B 短时

          C 长时                      D 运动

3、科学家制定新的研究方案和设计属于(      )想象的过程。

          A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

4、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能凭借词来进行想象,这是想象(     )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           B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