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526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docx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考核方案

养成教育督导

2015年

 

某某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督导

领导小组

 

组 长:

刘隆枢

副组长:

邓光琼

成 员:

温兴辅何继群陈明会 赵翠

赵兰王维智马 兰王才刚

邓 红娄敏芹张欣蒲玉霞 

胡文明 何启明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为依据,遵循青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坚持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通过我党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础性工程,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从细节入手,注重养成教育,对于加强学校管理,严肃校风校幻,对于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工作重点

以班级管理为核心,以养成学生“遵守纪律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健康卫生习惯”、“勤学善思习惯”、“安全自护习惯”为主要内容。

三、细化活动内容

1、第一月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月,组织学生学习各种规范制度,完善学校设施建设,排查学校周边环境安全隐患。

2、营造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橱窗、宣传标语、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等阵地,突出养成教育的中心内容,通过校会、主题班会、节日庆祝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

3、开展文明办公室、文明班级、先进班级体、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的评选活动。

4、小学生养成教育要以“走、立、坐、读、写、听”和“知、情、意、行”相统一为重点,加强学生遵规守纪、学习、礼仪、劳动、感恩、安全、环境保护、卫生和生活等习惯的养成教育。

5、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坚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重点形成“五个养成习惯”,即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健康卫生的习惯、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养成安全自护的习惯。

让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载体和场所,不断巩固和强化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行为方式,做到知行统一、表里一致,逐步养成习惯并转化为稳定性的品格。

四、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1、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活动,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严肃校风校纪,向学生讲清道理,激发他们完善自我,所示高品位生活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升降国旗和升旗仪式规程》、《学生一日常规》、《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学生考场行为规范》、《学校卫生常规》、《学生课堂行为准则》《课间操、眼保健操、集体活动行为规范》、《安全文明校园基本要求》等,建立《值周监督岗位制度》等。

2、创设教育情境,优化育人环境,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学校要办好主题鲜明、内容突出,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专栏、墙报、手抄报、画展等,创设校风、校歌、校训、激励性口号、名人名言等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

要经常开展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健康有益的主题教育活动,用特色活动育人,用精品内容育人,形成学校自身特色,使学生生活在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

四、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认真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低起点。

要从最基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求抓起,包括怎么坐,怎么站,怎么听课,怎么回答问题等。

从基本规范入手,由低到高,经过多次强化训练,把养成教育推向深入。

二是坚持小坡度。

养成教育要从最容易做到,但又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小事做起。

如各种场合说话声音的大小高低,各种场合衣服穿作的不同要求等,通过坡度小的要求和训练,使学生容易做到。

三是坚持细要求。

要注意养成教育的细节,对学生提出的每一项要求要具体,训练时教师要示范、要指导,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

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训练的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做了就能见效果的事情做起。

如学生专心听课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的培养和养成。

四是坚持实锻炼。

养成教育必须重实践,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重点,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导之以行,把说教与指导实践、体验结合起来,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见、可学、可访、可行。

五是坚持恒教育。

针对小学生自身控制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的特点,学校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持之以恒、反复练习,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能力合作,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一项单独的工作,要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合力,做到“八个结合”:

一是将养成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激发学生爱国之情。

二是将养成教育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是将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形成共教合力。

四是将养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五是将养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良好的养成环境。

六是将养成教育与以思品课为龙头的学科教育相结合,做到文道统一,有机渗透。

七是将养成教育与教研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养成教育科学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八是将养成教育与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强化养成,形成习惯。

五、工作总结

1、每周一,对上周工作进行小结,通报各班考核情况,奖评优劣。

2、每月评比,评比结果纳入老师常规工作考核,学期末对各班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评选优、中、差,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条件。

六、养成教育效果(附表)

(1)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打架、不骂人、不给他人起绰号,知法守法,学会保护自己,不伤害别人。

2、不在楼道追逐打闹,不进营业性网吧、酒吧、歌舞厅、不参与赌博、迷信活动。

3、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遵守活动规则,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听从命令指挥,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

4、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课、下课,出入教室不拥挤,不在教室喧哗,上课向老师问好,下课与老师再见,提问举手,回答问题起立,尊重同学发言。

5、公共场所自觉排队,听从老师安排,不插队、不拥挤、不起哄。

6、打扫教室清洁卫生,出门关灯,随手关门。

7、按时离校,按时回家,不在路上逗留,不接触陌生人。

8、爱惜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9、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按时进入考场,按要求答卷,遵守考试规则,不交头接耳,不偷看他人试卷,不带与考试无关的用品,尊重监考老师。

10、爱护公共财物,不在课桌上乱写乱画,不用小刀刻课桌凳,不打玻璃、灯泡,轻开轻闭门窗,不摔、不踢,不给他人车胎放气。

(2)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1、衣服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穿拖鞋进校园,男生不留发,女生不染指甲,不穿高跟鞋、不化妆、不烫发、不佩戴首饰。

2、参加升国旗仪式,戴好红领巾,面对国旗行注目礼,神态庄严。

3、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对有进步同学不良行为不包庇、不纵容,学会欣赏他人,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4、尊敬老师和长辈,遇到老师主动问好,遇到同学互相招手,对长辈不任性,不做伤害长辈的事,尊敬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举止得体,礼貌大方,与人交谈态度诚恳,走进办公室时要敲门或报告,需要借用同学东西时,必须征得同意,用完后及时归还,未经允许不进他人房间,不动用别人的东西。

6、对人说话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用礼貌用语,学会自觉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

7、不随意打断老师、家长、他人讲话,不打扰别人休息、工作、学习,待人热情,起立迎送。

8、在与人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懂得宽容别人,会改变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帮助困难学生,关爱残疾人。

9、凡事能保持平常心态,尊重他人人格,不挖苦、不讽刺、不妒忌,遇到不顺心的事不激动,能够消除埋怨情绪,遇到挫折不存在偏激心理,能避免过激的语言行动,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他人,在困难面前能够自我调节。

10、拾金不昧,不贪小便宜,观看演出比赛时,要做文明观众。

(3)养成健康卫生的习惯

1、校园卫生。

室外整洁,校园内不乱扔果皮、易拉罐、纸屑;不随地吐痰,每天清理垃圾;花池、绿化带内无杂物、塑料袋,保持校园整洁。

2、教室卫生。

学校每天对各班级教室卫生检查,书本放置整齐,地面无粉笔头、无纸屑、无痰迹,卫生工具摆放整齐,窗台、讲台上无灰尘、无杂物,标语、挂图、画像张贴有序整齐,课桌整齐,黑板干净,达到文明班级的基本要求。

3、厕所卫生。

不随地大小便,物纸进坑,墙壁不乱写乱画,每天有人清理。

4、个人卫生。

勤洗衣服、手绢、毛巾,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早晚要刷牙,睡前要洗脚,做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5、饮食卫生。

少吃生冷食物,不暴馀暴食,不购买无证商贩的不洁食品,不吃零食,吃水果、蔬菜前要洗净,防止农药残留,餐具洁净不乱用,定时定量进餐,养成良好习惯。

6、健康卫生。

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玩不健康的游戏,早睡早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健康身上的生活情趣,学习各种疾病的防治知识,形成健康新观念。

7、公共场所的卫生。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大小便,不在黑板、墙壁、布告栏、文物古迹等处涂写乱画,不在公共场所随意嬉笑打闹。

(4)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

1、勤奋学习,每天坚持预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作业,上课专心听讲,主动质疑,积极讨论,主动思考发言,遇到问题主动请教。

2、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会预习,会写预习笔记,会提出问题。

3、经常读书看报,会写读书笔记,会知识积累,摘抄优秀片段,坚持写日记,阅读优秀诗文。

4、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读书、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5、能及时查漏补缺,及时整理错题,分析症结,不犯同类错误。

6、勤于课前预习,勤于记笔记,勤于思考问题,勤于课后复习,勤于独立完成作业,勤于训练技能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7、将学习和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日积月累,打好基础,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8、会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相互鼓励和帮助,激发对问题的探究意识。

9、会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10、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兼行,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5)养成安全自护的习惯

1、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则,不打架斗殴,不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不靠近禁区。

2、注意消防安全,安全用电,谨慎防火,懂得消防知识,会逃生自救。

3、饮食卫生安全。

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注意交通安全,横穿马路要看红绿灯,行人要走人行道,靠右行驶,不在公路上、铁路上打闹、玩耍,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也不坐超员车辆,在车上不嬉戏打闹。

5、安全使用带电仪器,用化学药品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6、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向外探身,不做危险游戏,体育活动听从老师指挥。

7、遇到意外事故时,懂得拨打110报警台、119火警台、120救护台、122交通事故等电话,当面对危险和威胁时,懂得保护自己,及时寻求帮助。

8、注意郊游安全,未经请假不外出,不到危险区域游玩,做到不攀岩,不下河游泳等。

9、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有秩序地迅速离开现场。

10、不从事各种不健康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