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325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docx

高中《论语选读》精品学案仁者爱人教师版

论语练习命题人:

肖杰

五、仁者爱人(教师版)

班级:

学号:

姓名:

㈠梳理积累

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通“悌”,尊敬兄长)

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通“披”,披散)

实词(解释加点的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字词)

1.出则弟,谨而信(做事一丝不苟;诚信)

2.泛爱众而亲仁(广泛、普遍;仁人)

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儒家文化经典)

4.吾道一以贯之(学说、思想;贯穿)

5.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

忠:

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广泛;救济)

7.尧舜其犹病诸(难、以为难)

8.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之于”)

9.可谓仁之方也已(实践仁;方法)

10.何事于仁(止,仅)

11.盍各言尔志(何不)

12.敝之而无憾(使……破坏)

13.愿无伐善,无施劳(夸耀;长处;夸耀;功劳)

1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安逸;信任;关心)

15.固相师之道也(协助;规矩)

16.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古代丧服的一种;大夫以上的人戴的礼帽;上衣;下衣;盲人)

17.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站起来;快步走)

18.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大绳;用生丝拴在箭上,箭射出去可以收回)

19.不能死,又相之(辅佐)

20.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辅佐;称霸;使……正)

21.微管仲,吾其……(如果没有)

22.自经于沟渎(自缢,上吊)

23.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信)

虚词(指出词性,说明用法或解说意义)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那么”)

2.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且”)

3.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且”)

4.己欲立而立人(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那么”)

5.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由连词“而”和动词“已”组成。

用于陈述句的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

可译为“罢了”)

6.吾道一以贯之(用,介词)

7.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助词)

8.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主谓间,助词)

9.敝之而无憾(它,代词)

10.愿闻子之志(的,助词)

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们,代词)

12.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的,助词)

13.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他们,代词)

14.吾亦欲无加诸人(之于,兼词)

15.尧舜其犹病诸(恐怕,猜测语气;之乎,兼词)

16.何谓也(什么,疑问代词)

17.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怎么样)

18.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哪里;仅仅)

19.盍各言尔志。

”(何不)

特殊句式(写出句式名称、并翻译)

1.吾道一以贯之(宾语前置;我的学说用一个基本观念贯穿着)

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判断句;先生的学说,不过忠恕二字罢了)

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状语后置;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吃饭)

4.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自己吊死在沟渎里而谁也不知道他们啊)

 

五、仁者爱人

班级:

学号:

姓名:

㈡温故知新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管仲非仁者与B.吾其被发左衽矣

C.今女安,则为之D.吾道一以贯之

答案:

D(A“与”通“欤”B“被”通“披” C“女”通“汝”)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事:

做事B.尧舜其犹病诸病:

难,以为难

C.愿无伐善,无施劳伐:

夸耀D.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谅:

答案:

A (事:

止,仅)

【】3.下列各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尧舜其犹病诸”中的“其”相同的是:

A.民到今受其赐B.如之何其废也

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答案:

D (恐怕,表示推测;AC代词;B怎么,表反问)

【】4.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尧舜其犹病诸吾其被发左衽矣

B.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尧舜其犹病诸!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D.己欲立而立人人而不仁,如礼何

答案:

D (D于是,承接;如果,假设 A恐怕,推测 B如果没有 C之乎,兼词)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达人”的“达”相同的是:

A.尧舜其犹病诸B.霸诸侯,一匡天下,

C.愿无伐善,无施劳D.子钓而不纲

答案:

B (使动用法; A意动 C形做名 D名做动)

【】6.下列倒装句式的性质与例句“吾道一以贯之”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B.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C.子食于有丧者之侧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答案:

C (C状语后置; ABD例句宾语前置)

【】7.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

孝弟,这两点做好了才能做学问,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死读书

B.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是孔子“仁”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是孔子“仁者爱人”的具体行为表现。

D.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这是孔子做人做事的态度,说爱心的扩充,是仁。

答案:

C(是“仁者爱人”的志向,是普施仁爱,是仁人的境界)

8.补充下面的名句。

(3分)

⑴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

⑵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

⑶丈人曰:

“四体不勤,,孰为夫子?

”。

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⑵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⑶五谷不分植其杖而芸

二、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0)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6)

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⑵愿无伐善,无施劳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⑴自己想站得住,于是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

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⑵愿不自夸长处,也不自夸功劳。

⑶对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5)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0)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

”仲弓曰:

“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11·2)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

从事,照着去做。

 

“忠”“恕”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矛盾?

答题参考:

“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就积极方面来说的。

“恕”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就消极方面来说的。

二者不矛盾。

“积极为人”和“推己及人”这两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内容(4分)

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

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而不是。

参考答案:

维护王权(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爱护百姓/小信(小谅)。

(4分)

五、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5·26)

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

参考答案:

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

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

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

是修己以安人的仁者追求,是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情怀,是普施仁爱的仁人境界。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俭乎?

”曰:

“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

“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3.22)

子路曰: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6)

子贡曰:

“管仲非与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4.17)

⑴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2分)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⑵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3分)

参考答案:

⑴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2分,两处错扣1分,三处错扣2分)

⑵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

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

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3分)

【参考译文】

孔子说:

“管仲的器度狭小啊!

有人问:

“管仲俭约吗?

”孔子说:

“管仲收取市租,家臣不兼职,怎么能算俭约呢?

那人说:

“那么,管仲通晓礼吗?

”孔子说:

“国君设立照壁,管仲也设立照壁;国君为了邀结他国君主,有放置酒杯的坫台,管仲也有放置酒杯的坫台。

如果管仲通晓礼,谁不通晓礼呢?

”(3.22)

子路说:

“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死,管仲却不去死,能说他不具备仁吗?

孔子说:

“齐桓公多次与诸侯会盟而不凭借武力,这是管仲的功劳。

谁有这样的仁德啊!

谁有这样的仁德啊!

”(14.16)

 

㈢我看孔子

《论语·里仁篇》着重论仁,思考层层深入,进入到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

因而弄通本篇内容对于理解孔子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是开篇就碰到难题。

孔子说:

“里仁为美。

”里有居义。

难道孔子真的认为“择居”有那么重要,成为成仁之首么?

康有为认为“择邻里为熏德之要义。

此篇言仁,故孔子首贵择邻焉”(《论语注》)。

有人引孟子论函矢巫匠之术而认为孔子强调的是“择业”。

这些说法未必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实这里还是顺《论语·八佾篇》而谈礼与仁相结合的关系。

荀子曾说:

“仁有里,义有门。

仁,非其里而处,非仁也。

”(《荀子·大略》)荀子以“里”、“门”来喻“礼”,强调“礼”的重要。

孔子也是以“里”喻“礼”,而强调“仁”的重要。

首章既已提出“仁”的重要性,那么需要进一步阐述。

往后各章展开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仁与智的统一。

孔子常以仁智并举。

从本篇开始有多次记述孔子这方面言论。

孔子说: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有仁德的人必然会自觉地实现道德原则,有知识的人也会懂得如何去实现道德原则。

在这里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

孔子认为只有把仁与智统一起来,才达到了理想的人格。

以后儒家后学也常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

第二、义与利的统一。

孔子开始把义、利作为一对伦理范畴,规定原则与功利的关系,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义”重在群体利益,“利”重在个体利益。

孔子并不完全排斥个体利益,相反承认私利为人之所欲。

他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4.5)。

可是私利不能背离仁道。

他认为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如果无所抑止地“放于利而行”,偏离于“义”,必然招致“多怨”(4.12),引发多种社会矛盾。

究竟是把“义”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利”放在首位,孔子认为这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

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为仁在己。

“君子”与“小人”,“好仁者”与“不仁者”有根本的区别。

前者是“义以为上”,后者是“利以为上”。

孔子认为造成两者不同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一个人是否真心实意努力为仁。

如以行仁作为自己人生的根本目标,就能从内心“好仁”,“恶不仁”。

好仁者既然以追求仁德为最高理想,那么就应该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不仁者”,更不能“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受“不仁者”所左右。

孔子说: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从求仁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主观上肯不肯“用力”,而不是力足与不足的问题,因为,无论什么人从根本上来说都有为仁的能力。

这里已蕴涵着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以后孟子加以发展,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

第四、言与行的统一。

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言行一致。

针对人们往往言过其行的弊病,孔子说: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4)提倡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他还以古代贤人的道德榜样告诫弟子: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2)对于口头上表示“志于道”,而行动上却“耻恶衣恶食者”,孔子非常厌恶地斥之为“未足与议也”(4.9)。

第五、一以贯之道。

孔子说:

“吾道一以贯之。

”(4.15)的确如此,整部《论语》似有一根红线贯串始终,那就是“仁”的思想。

可是由于曾子立即答以已经明白,孔子未加以明说。

而其他门人疑惑不解时,曾子告之: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以忠、恕二道来表述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引起后世各种不同的诠释。

据《卫灵公》篇所记: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其意一致。

“忠、恕”二者可看作为“仁”的内涵。

朱熹注释“忠恕”为: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尽己心以待人,并将心比心,推已及人,不以己所不欲者施于人。

这与孔子所阐述“仁”的思想是相通的。

 

㈣参考资料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仁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1.2)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l.3》)

泛爱众而亲仁(《学而》l.6)

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3.3)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3)

里仁为美(《里仁》4.1)

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4.1)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4.2)

仁者安仁(《里仁》4.2)

知者利仁(《里仁》4.2)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4.3)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4.4)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4.5)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里仁》4.5)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里仁》4.6)

好仁者无以尚之(《里仁》4.6)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里仁》4.6)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里仁》4.6)

观过,斯知仁矣(《里仁》4.7)

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5.5)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公冶长》5.8)

不知其仁也(《公冶长》5.8)

仁矣乎(《公冶长》5.19)

未知,焉得仁(《公冶长》5.19)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6.7)

樊迟问仁(《雍也》6.22)

(《颜渊》12.22)

(《子路》13.19)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6.22)

仁者乐山(《雍也》6.23)

仁者静(《雍也》6.23)

仁者寿(《雍也》6.23)

仁者虽告之口(《雍也》6.26)

可谓仁乎(《雍也》6.30)

何事于仁(《雍也》6.30)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6.30)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6.30)

依于仁(《述而》7.6)

求仁而得仁(《述而》7.15)

仁远乎?

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7.30)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7.34)

君子笃予亲则民兴于仁(《泰伯》8.2)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泰伯》8.7)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矣(《泰伯》8.10)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乡党》9.1)

仁者不忧(《乡党》9.29)

颜渊\问仁(《颜渊》12.1)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l2.1)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l2.1)

仲弓问仁(《颜渊》12.2)

司马牛问仁(《颜渊》12.3)

仁者,其言也诩(《颜渊》12.3)

色取仁而行违(《颜渊》l2.20)

不仁者远矣(《颜渊》12.2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l2.24)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路》l3.12)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l3.27)

克伐怨欲不行焉。

可以为仁矣(《宪问》l4.1)

仁则吾不知也(《宪问》l4.1)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14.4)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l4.6)

管仲不死,日未仁乎(《宪问》14.16)

如其仁,如其仁(《宪问》14.16)

管仲非仁者与(《宪问》l4.17)

仁者不忧(《宪问》l4.28)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15.9)

子贡问为仁(《卫灵公》15.10)

友其士之仁昔(《卫灵公》l5.10)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l5.33)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15.33)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卫灵公》l5.33)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l5.35)

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l5.35)

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l5.36)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阳货》17.1)

子张问仁于孔子(《阳货》17.6)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l7.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l7.8)

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l7.17)

予之不仁也(《阳货》17.2l)

殷有三仁焉(《微子》18.1)

仁在其中矣(《子张》19.6)

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张》l9.15)

难与并为仁矣(《子张》l9.16)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尧曰》20.1)

欲仁而得仁(《尧曰》20.2)

 

㈤经文解读

【原文】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的教学观:

先“德”而后“文”,“德”有“孝”、“悌”、“谨”、“信”、“爱”、“仁”。

“入”、“出”互文见义,意即不论是“入”,还是“出”,都要讲究“孝”、“悌”。

前两句总领,“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句紧随,一气呵成,鱼贯而下,语势自然。

“孝”、“悌”、“谨”、“信”、“爱”、“仁”,孔子从六个方面告诫弟子。

以“孝悌”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奋斗目标。

学习应是广义的,不是死啃书本,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文”。

孔子教育学生,要求做人在前,读书在后;进德在前,修业在后。

这段话表现了孔子为学的基本思想。

【原文】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5)

【解读】

本章曾子谈“一以贯之”之道,为“忠”为“恕”。

这一章颇有点旧小说创作的悬念法,给人感觉扑朔迷离。

这是孔子经常用到的模糊教学法,修养高的人悟其深,修养低的人悟其浅。

孔子点名问曾子,曾子悟性极高,“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个“一”当指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吾道”之“道”,也即“仁”,曾子的确心领神会,应口而答。

曾子所理解的“道”或“一”,乃“仁”,然而曾子又恐其他弟子不懂,便以“忠”、“恕”二字回答,由孔子之道“一”,变为曾子口中之道“二”,似有篡改之嫌,实则是曾子以浅释深,以“二”释“一”。

“忠”、“恕”也是孔子仁道的两翼,“忠”表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忠必知中,知恕必知外”(《大戴礼记·小辨》)。

“中”与“外”对举,“中”对“内”而言,行“仁”必得先有“忠”,尽心竭力为“忠”,“忠为体”。

“恕”对外待人接物而言,推己及人为“恕”,以己之心推人之心,“恕为用”。

由内及外,由“忠”而“恕”,“恕”不离“忠”,言“恕”则含“忠”,“忠恕”乃“仁”之两翼,曾子深得孔子的要义精微,故以“忠恕”二字,释“吾道”之“一贯”,也足见曾子能深入而浅出。

【原文】

子贡曰: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5.12)

【解读】

本章记载子贡对“恕”道的研究。

孔门“恕”道,标准定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研究“恕”道颇多,对这一句研究之后,颇有心得,将这一句话进一步具体化,如采取接续法的话,可以说成:

“己所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勿施诸人”。

“己所不欲”,“己”字是主语,“不欲”是谓语,宾语省略,子贡将“不欲”的宾语补出:

“人之加诸我也”。

“勿施于人”是一个动宾短语,缺主语和谓语,子贡将其主语和谓语补出“吾亦欲”,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清晰更具体,可见子贡研究问题的深度,对“恕”道理解把握的准确度。

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守住一个“恕”字,破不容易,何况子贡一向喜欢品评人物,臧否是非,扬善而不隐恶。

孔子说:

“端木赐啊,不是你的修养所能达到的高度”。

【原文】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0)

【解读】

本章涉及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