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250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5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docx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上期中

2016-2017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D.火星

3.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下列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

A.

B.

C.

D.

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5.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

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中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7.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冰封”和“雪飘”这种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汽化和升华D.凝固和凝华

8.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O℃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9.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B.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C.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D.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10.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1)”“ruai

(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C.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停止沸腾

D.压缩体积和降温是汽化方式

12.李军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1.2m/sB.1.25m/sC.2m/sD.2.5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3.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  是静止的.相对于  是运动的.

1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  m/s.

15.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  km;

(2)36km/h=  m/s.

1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17.“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声音的  .

(2)“雷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

(3)“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  .

18.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

1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

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的影响.

小资料: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煤油

1324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5℃)

346

海水(25℃)

1531

20.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例如:

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升华,吸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  .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  .

21.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广东顺德生产的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汽化  ,流到冷凝器里就会液化  .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

 

三.实验题(标注2分外,每空1分,共21分)

22.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块的长度为  cm.

23.读图,图1:

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5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

图2:

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

2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先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和  .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  ℃.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如图乙,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第一种可能原因:

  .

第二种可能原因:

  .

25.某种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固液共存时间是  ,这种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  .

26.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这个实验的原理是  ,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四、简答题(4分)

27.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者0℃的冰,哪种效果更好?

为什么?

 

五、计算题(14分)

28.一货车以72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从A点出发距B点的山崖720m.

(1)货车从A行驶到B点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行驶的货车在A点鸣笛,多久才能听到山崖反射的回声?

29.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5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400m/s)

 

2016-2017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略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

【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2m/s,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度在20cm左右,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长约18cm,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高度约为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纸厚度略大于75μm,在100μm=0.1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D.火星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

“萤火一号”与“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火卫一”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故选B.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下列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题图所示物体的s﹣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然后逐一分析各v﹣t图象,看哪个图象与s﹣t图象反应的运动规律相同.

【解答】解:

由s﹣t图象知: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示各v﹣t图象知:

A、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

B、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

D、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与v﹣t图象,熟练掌握常见运动状态的图象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A.

【点评】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进行认真的区分.

 

5.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别针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接收三个方面;根据选项中减弱噪声的位置,可选出答案.

【解答】解:

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

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中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物质的基本属性.

【分析】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解答】解:

由于墙内混入非晶体材料,所以它在熔化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固液共存的状态,它的温度会持续升高.

A是晶体熔化图象,B是晶体凝固图象,C是非晶体熔化图象,D是非晶体凝固图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非晶体熔化图象的掌握情况,需要和晶体熔化的图象进行辨析.

 

7.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冰封”和“雪飘”这种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汽化和升华D.凝固和凝华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

【解答】解:

冰是液态水凝固形成的;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凝华形成的,故只有D正确.

故选:

D

【点评】针对判断物态变化的问题,首先明确物质现在的状态和原来的状态,根据熔化、凝华、凝固、液化、汽化、升华的定义进行判断.

 

8.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O℃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白气”不是气,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降低温度,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说明此时水面上的温度降低了.

【解答】解:

A、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蒸发,故A错;

B、沸腾时水的温度是100℃,产生的水蒸气的温度也是100℃,所以此时大量的水蒸气在水面处不能液化,也就看不到大量的“白气”;

C、停火后水蒸发的速度其实还没有沸腾时的快,再者,“白气”属于液化,而蒸发属于汽化,停火后出现大量的“白气”并不是水蒸发形成的,故C错;

D、停火后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于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给出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由液化现象的特点“白气”进入到液化发生的条件﹣﹣﹣降低温度.

 

9.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B.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C.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D.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冰在熔化时的条件是达到熔点0℃,并能继续吸热.

【解答】解:

冰熔化时温度应到达0℃,并能继续吸热才能熔化.雪人是在0℃以下,逐渐变小,说明一定不是熔化造成的.故ABD错误;

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是整个雪人同时发生了升华.故C正确.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熔化的条件和升华的概念.

 

10.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

(1)”“ruai

(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

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

由图知:

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

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

1、2、3、4.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C.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停止沸腾

D.压缩体积和降温是汽化方式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声音的产生.

【分析】

(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还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吸热物体温度不变.

(2)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3)液体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4)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解:

A、冰在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熔点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后,水不能继续吸热了,因此水会停止沸腾,该选项说法正确;

D、压缩体积和降温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声现象、沸腾以及液化内容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2.李军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1.2m/sB.1.25m/sC.2m/sD.2.5m/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先求出李军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加求出总时间t,用已知的路程s除以总时间t算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

s=600m

∵v=

∴李军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1=

=

=300s,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

=

=200s,

从家到学校总时间t=t1+t2=300s+200s=500s,.

李军上学的平均速度v=

=

=1.2m/s.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3.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云 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月亮 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 地球 是静止的.相对于 太阳 是运动的.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1)月亮躲进云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躲进云里,说明月亮是运动的,云和月亮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云为参照物

乌云遮住了月亮,被研究的物体是乌云,乌云遮住了月亮,说明乌云是运动的,乌云和月亮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月亮为参照物.

(2)同步卫星运转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同,所以相对地球位置没有改变,始终在地球的上方,所以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位置发生改变,相对太阳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

云;月亮;地球;太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2.5 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 2.5 m/s.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前2min内,速度在各时间点处相等.速度计算公式V=S÷T(S为通过的路程,T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解答】解: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可用v=

计算.由题干知S=300m,t=2min=120s,所以v=

=

=2.5m/s.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处处相等,故这两个空结果一样.

答:

2.5;2.5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及速度的计算公式.做题时要注意单位的转化,把时间的min化成s.

 

15.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 0.05 km;

(2)36km/h= 10 m/s.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

(1)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

(2)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1m/s=3.6km/h.

【解答】解:

(1)50m=50×10﹣3km=0.05km;

(2)36km/h=36×

=10m/s;

故答案为:

(1)0.05;

(2)10.

【点评】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1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乙 ;响度相同的是 甲和丙 .

【考点】音调;响度.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解: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

甲和乙;甲和丙.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17.(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性:

(1)“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声音的 音色好 .

(2)“雷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响度大 .

(3)“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 音调高 .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和音色.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含义判断此题.

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细而尖的刺耳的声音音调高,低沉而浑厚的声音音调低;

②响度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是声音的品质特色,根据音色能分辨物体音质的好坏.

【解答】解: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

(2)“雷声振耳欲聋”说明声音很大,说明响度大.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频率快,音调高.

故答案为:

(1)音色好;

(2)响度大;(3)音调高.

【点评】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句子中的“高”不一定指音调高,可能指响度大,要根据句子的含义,判断是指声音的高低,还是声音的大小.

 

18.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350 Hz,人类 能 听到这种声音.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分析】

(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