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951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7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5年11月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2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建设地点 1

1.3建设内容 1

1.4建设规模 1

1.5概算投资 1

1.6效益分析 2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3

2.1项目背景 3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5

第三章项目服务方案 7

3.1康复对象 7

3.2康复手段和康复模式 7

3.3市场定位 8

3.4服务优势 8

3.5服务形式 10

第四章市场分析 11

4.1医院市场分析 11

4.2康复医疗概述 17

4.3康复机构市场分析 21

4.4北京康复医疗市场 22

第五章建设规模 27

5.1建设标准 27

5.2项目建设规模 31

5.3主要建设内容 32

第六章建设方案 33

6.1工程设计 33

6.2医院建筑设计要点 34

6.3设备方案 42

第七章环境保护、安全消防与节能 44

7.1环境保护 44

7.2消防与劳动安全 46

7.3节能 48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49

8.1建设工期 49

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9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0

9.1投资估算 50

9.2资金筹措 50

第十章财务评价 51

第十一章结论 52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

1.2建设地点

XXXXX

1.3建设内容

项目拟在xx市建设一所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康复医院,可容纳800张病床,总建筑面积60000平米,购置各种先进医疗设备

216台套,市场定位为康复医疗。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部、公用工程用房等)、道路、停车厂、绿化四部分。

本项目将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依托单位,通过与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协调运作,项目开发运作是可行的。

1.4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暂定60000平米,总建筑面积80000平米。

1.5概算投资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预计总投资额25000万元。

其中固定

资产投资22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000万元。

1.6效益分析

项目的经济效益明显。

项目正常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8000万元,

纯利润4460万元。

项目还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当地居民健康水平,增加当地人口就业机会,提升当地社会事业水平等。

康复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的提高,现有医疗机构的布局、结构资源利用等,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国外医疗机构的变迁模式和我国医疗机构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目前相对封闭的医疗机构格局必将被打破,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生物经济的兴起、我国加入WTO等因素的影响下,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加入WTO,将逐步对外开放国内外医疗服务市场。

一方面为加强我国医疗行业对外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手段,促进我国医疗卫生带来的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必然对我国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造成巨大的冲击。

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国外涌入的有规模、有实力的医院,依靠资金雄厚、设备先进、规模经济、就医环境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争夺病源,尤其是争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

传统的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卫生机构主要按部门、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实行多部门管理。

随着

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特别是职工医疗保障制定改革的发展,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卫生资源条块分割、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需求。

同时,传统公立医院因规模不经济,经营模式落后,体制改革步履缓慢,缺乏相应的机制等因素,在我国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经济的多元化、观念的多元化,导致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生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

对大多数工薪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人群而言,他们目前的需要是医疗的基本服务,保持身体的健康;而部分高收入阶层,除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外,更关注生命的质量,愿意在养生保健方面投资,希望享受舒适、快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医疗消费支付能力的提高,医疗服务的多层次性日趋凸显和丰富,与此相适应,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根据医疗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地规划和建设医院,满足现实需求,发现潜在需求,预测未来需求,为社会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预防、治疗、康复三结合”的指导方针,顺应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由于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对滞后于其他医学专业。

特别是通过“5.12”大地震的医疗救助,凸显了康复医学的“短板”现象。

而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建设的滞后,正是导致这一“短板”现象的主要症结。

能否接受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对病人生存质量改善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拿脑卒中病人来说,发达国家这类病的残疾率为30%左右,而在我国,残疾率则为50%以上,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很多病人缺少康复治疗环节。

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康复事业已经让600多万残疾人受益,但与我国庞大的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量相比,仍不能满足。

现阶段我国康复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型公立医院,中小城市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十分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也正是因为康复医疗服务网络不健全,造成大量伤病患者集中在以临床早期功能康复为重点的大型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影响了大医院工作效率及增加了医疗费用。

为此,加强和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上下级医院之间的双向康复医疗转诊机制,疏通大型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出口,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是现阶段我国康复医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周围居民的康复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提

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就医的一大社会问题,同时连通北京南城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

而且对于完善旅游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地区社会稳定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2月21日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第一类鼓励类(二十五、其他服务业中13、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

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和对于社会卫生服务的扶持政策。

第三章 项目服务方案

3.1康复对象

医院主要以脊柱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神经系统、截肢、骨关节伤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脑瘫等病症引起的功能障碍为康复治疗的对象。

3.2康复手段和康复模式

医院以现代康复医学为主导,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临床医学、祖国传统医学、康复工程学紧密结合,运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文体疗法、语言矫治、心理治疗、假肢矫形器装配、康复护理、矫形手术、职业训练等多种先进手段,为各类患者提供从急性期抢救、早期干预到后期康复医疗的全面服务。

医院实行康复治疗小组工作模式。

在康复医师的牵头和主持下,由康复护士、运动疗法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理疗师、假肢和矫形器师、社会工作者、康复评定师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康复治疗小组,对每个患者分别进行初、中、末期康复评定,根据他们的运动、语言、认知、日常生活、职业能力等不同情况,确定训练计划和康复目标。

各科室医护人员围绕训练计划和康复目标,认真贯彻全面康复的理念,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及训练,力求使患者身心功能得到科学、系统有效的补偿、改善、重建以及最大限度地恢复,减少和防止残疾的发生,增强他们参

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3.3市场定位

医院定位为一家以康复医疗为特色,并承担综合临床医疗任务的康复医院。

在综合医院,通常患者处于疾病的急性期,以医疗治疗为主。

由于病房周转率的要求,患者不能得到持续有效的康复治疗;同时,综合医院的护理只注重医疗护理,而专业护理人员很少介入生活护理和康复护理。

在康复医院,患者除了得到医疗服务保障之外,还能得到:

1.专业康复小组制定个性化的强化康复计划,提供全程的康复治疗;

2.康复护理—将康复治疗延伸到护理过程中,保证康复治疗的连续性;

3.人性化服务流程—以患者为中心,程序便捷、省时;

4.家庭式的生活服务—护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生活护理和康复护

理。

3.4服务优势

(一)硬件优势

本项目的建筑规模、投资额在XXXX地区优势明显,建筑设计理念先进。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进步,医疗设备的更新周期越来越

短,大型设备3-5年就要升级换代,本院作为新设医院,将投巨资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使设备上处于全市、甚至在华北地区也处于领先水平。

(二)服务优势

在传统的国有医院,患者被视为“病人”,看病被视为“求医”,服务质量不高。

在外资医院,患者被视为“客户”,尊重客户需求、服务求高质量。

随着国民经济各个行业进入买方市场,患者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求”医观念逐渐淡薄,代之以“我付出成本,你提供服务,我享有”的新观念。

医院将本着“一切为了患者”,提倡“六心”级服务:

用心服务、热心服务、细心诊断、耐心解答、精心检测、爱心呵护。

(三)人才优势

医院将从全国范围内招聘高素质的医生和护士队伍,并提供较高的薪酬待遇。

并且和北京知名三甲医院合作,共享医生资源。

从而打造一个有人才优势的民营医院。

(四)通过医疗技术体现成本优势

虽然医院的投资成本较高,但本医院通过医疗服务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不断降低服务成本。

本院充分应用最先进的IT技术实现数字化医院(e-Hospital)的高效管理。

提高服务运营效率实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服务过程的管理,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减少医院与病人之间的环节,达到快速的准确诊断、准确用药、准确治疗,降低药费在整个医疗成本中的比重,降低病人的门诊和住院成本。

(五)质量优势

医院将实施“人性化的优质、高效服务”的质量战略。

环境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满足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建立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优质服务,各临床研究所把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作为首要的研究任务;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动力,通过不断的流程重组,提高服务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总之,本项目采取太阳能超导供暖技术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空调和取暖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3.5服务形式

医院的诊疗科目服务方式及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