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096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ocx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学科

学案

教案

考点总结

课时训练

考前必备

名师指导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本课第一目“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讲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强调新的政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第二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包括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内容,贯穿战争引发革命的思想。

第三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讲述十月革命之后,新的国家政权的组建情况及其政治经济措施,说明其社会主义的性质。

贯穿于本课的基本线索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社会发展受阻碍的历史关头,做出武装起义的重大举措,把俄国历史带入一个新的阶段。

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简述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

一、背景

1.俄国改革推进了__工业化__,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3.__一战__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思考:

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提醒:

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二、过程

1.二月革命爆发

(1)时间:

__1917__年。

(2)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特点:

是一场自发的革命。

(4)结果

①直接:

推翻了__罗曼诺夫王朝__的统治。

②间接: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__资产阶级临时政府__和__工兵代表苏维埃_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列宁发表《__四月提纲__》,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__无产阶级夺取政权__,实现__社会主义__革命,通过__无产阶级政权__去实行__土地改革__,并退出__一战__。

为俄国革命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3.1917年“七月事件”后确定了__武装起义__的方针。

4.__1917__年11月6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次日凌晨攻占__冬宫__,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教师指导:

十月革命的过程可记为: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结果——第一个__社会主义国家__建立

1.革命后召开的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归__工兵代表苏维埃__;通过了《__和平法令__》和《__土地法令__》;成立了新政府——__人民委员会__。

世界上第一个__社会主义__国家诞生。

2.建立地方政权:

__1918__年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的__立法__与__行政__权力统一,代表由__人民民主__选出。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__最高权力机构__,选举拥有__立法权__的政府即__人民委员会__。

四、意义

1.性质: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社会主义革命__。

2.国内:

使俄国摆脱了__封建残余__的束缚和__剥削阶级__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__无产阶级专政__,开辟出__社会主义发展__的道路。

3.国际:

给各国__无产阶级__和__殖民地半殖民地__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__社会主义现代化__的新模式。

教师指导:

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80多年来,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

早在革命胜利初期就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

他们的主要论据是当时的俄国不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不具备发生革命的物质条件。

材料二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文明的根本条件。

请思考: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作了叙述,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结合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提醒:

同意材料二的观点,俄国十月革命有其历史必然性。

革命前的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但经济落后导致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再加上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使俄国十月革命具备了成熟的历史条件。

典例1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

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D )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容易错选B、C两项,错因在于没有分辨清楚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同时也是不能准确理解题干材料所致。

从材料可以判断所叙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主要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社会主义革命,B项是二月革命的目标,实现共产主义问题是夸大了十月革命的目标任务。

当时革命的主要目标是退出一战,获得和平,进而建立代表工人、士兵利益的苏维埃共和国。

根据材料可以说明“纯真而简单的愿望”是获得“面包”与“和平”,建立苏维埃共和国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长久目标,故D项符合题意。

二、十月革命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

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

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请思考:

(1)材料一中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扫荡了哪些反动势力?

(2)依据材料二,归纳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提醒:

(1)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扫荡了以沙皇为首的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

(2)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拓展: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从革命的道路看: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从革命的阶段性看: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典例2(2017·山西联考)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

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为实现革命的过渡,列宁要求( C )

A.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沙皇制度建立议会制共和国

B.缔结真正民主的非强制的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

C.布尔什维克党要适应这种特殊的条件开展群众工作

D.实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教师参考解答】 依据题干“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可知,A项错误;依据题干“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可知,B项错误;依据题干“这个过渡的特点”可知,反映了在过渡时期,布尔什维克党要适应这种特殊的条件开展群众工作,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和分配,故D项错误。

1.二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布尔什维克提出( C )

A.推翻沙皇统治B.建设社会主义

C.“和平”和“土地”的口号D.不劳动者不得食

【教师参考解答】 得到群众广泛支持的原因在于提出了符合当时群众愿望的口号“和平”和“土地”。

2.(2017·山西联考)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

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 C )

国家

俄国

德国

美国

身份

1902

1907

1909

比重

47.8%

15%

17%

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条件。

材料对比了俄、德、美三国工人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的比重,反映俄国在大型企业的比重远远超出其余两国工人的比重,包括两国比重之和,可见俄国工人集中程度更高,表明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强及更容易发挥在革命中的作用,故选C。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德、美两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故A项错误;B、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3.“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

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

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

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A.俄国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苏联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教师参考解答】 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迫使沙皇退位的事件是俄国二月革命。

4.(2016·南通)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游行。

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

此次罢工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国( D )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政权并存局面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材料中“彼得格勒工人罢工”“国际妇女日”“打倒专制制度”等信息表明这次直接导致的革命事件是“二月革命”,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项符合题意。

A项完成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表述不准确;B、C两项都是十月革命后的事件。

故选D。

5.毛泽东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的哪一影响( B )

A.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D.成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教师参考解答】 依据史论结合的原则,毛泽东的话体现了十月革命对中国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A、C、D三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不符。

6.下列是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列宁”“四月提纲”“攻打冬宫”,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D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D.俄国十月革命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主要是对俄国十月革命中相关重大历史现象的考查,属识记能力考查。

基础训练

1.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又说,“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的意思是( B )

A.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的国情

B.俄国当时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反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D.俄国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教师参考解答】 面粉是烤制馅饼的原料,没有面粉就没法烤馅饼,意即普列汉诺夫认为当时俄国缺乏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2.1907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

“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

”文中“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 D )

A.反帝反封建     B.反对外来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教师参考解答】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07年,这一年俄国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故“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

”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B )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考查二月革命的斗争对象和结果。

“自由”指的是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专制统治。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

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

“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

”正确的回答是( B )

A.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教师参考解答】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7年4月”,据此结合所学可知B项符合题意。

5.(2017·南京)“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

”此次武装起义( D )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促成了列宁主义诞生 D.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教师参考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知,该武装起义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

A、B两项是二月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列宁主义诞生在20世纪初,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

6.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可以看出两图反映的专题是( D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师参考解答】 干扰项是C项,但列宁没有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是自发的。

7.《四月提纲》被称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是因为它( B )

A.给予俄国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

B.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确定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

D.确定和平过渡的方针

【教师参考解答】 《四月提纲》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革命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因而成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8.列宁说:

“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D )

A.十月革命 B.七月事件

C.巴黎公社革命 D.二月革命

【教师参考解答】 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俄国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同时,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这反映了二月革命前的俄国状况,故选D项。

十月革命和七月事件发生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B两项;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9.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 D )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说明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应选D项。

10.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摘自《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两次革命?

(2)根据材料判断,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

最终选择了哪一种?

(3)为“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教师参考解答】 

(1)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和平夺取政权和暴力夺取政权。

暴力革命,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通过《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颁布《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无偿得到土地。

能力训练

11.(2017·湖南六校联盟)1917年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走在俄国彼得格勒市涅瓦大街上,看到几个士兵兴高采烈地从身边走过。

他问士兵:

“你们属于哪一方面的?

是属于临时政府的吗?

”其中一士兵答道:

“临时政府?

不!

临时政府已完蛋了。

”这一对话发生在( D )

A.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前夕 B.“四月提纲”发表以前

C.俄国决定参加一战以后 D.十月革命胜利以后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

从“临时政府?

不!

临时政府已完蛋了”可分析出,对话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因为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D,排除A、B、C三项。

12.(2016·安庆)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这一措施( B )

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B.推动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教师参考解答】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项正确;苏俄工业化是1928年开展,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说明实行集体所有制,故D项错误。

13.《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C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成立人民委员会

【教师参考解答】 第二次革命是指十月革命,其“直接”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

14.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B )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教师参考解答】 对于俄国而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在于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工人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四月提纲》

材料二 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

中央委员会建议各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

委员会1917年10月10日

(公历10月23日)会议有关武装起义的决议

材料三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四 1917年11月10日中国《民国日报》报道的几则消息:

“八日伦敦电:

俄国公报云:

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

”“七日俄京电:

海军士座,奉美克齐美尔党之命令,携械占据俄官立通讯社。

……”“八日伦敦电:

路透社电接俄官立通讯社报谓:

美克齐美尔党占据都城,已四处拘捕大员。

此次主谋者为里林氏,现在里林氏要求即行休战媾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

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俄国人的什么要求?

(4)材料四报道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美克齐美尔党指什么?

主谋者里林氏指的是淮?

被推翻的克伦斯基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教师参考解答】 

(1)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革命的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使用武力镇压革命。

(3)反映了人民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实现和平的要求。

(4)报道的是1917年11月发生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布尔什维克党。

里林氏指列宁。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